百卷風流

博客夫人據說乃係一代詞人、婉約派詞宗秦少遊之後裔。有道是“風流不見秦淮海,寂寞人間五百年”,但願作者的詩詞在千年之後可以稍振少遊詞風,不至有辱先人。
正文

冬瓜

(2024-04-19 15:53:53) 下一個

嫩冬瓜煮鱉裙羹,栗子飯炊魚子醬。

無心栽種成巨果,意外收獲非文章。

搬弄能讓人腰折,抬愛笑稱肚子脹。

虛心皮厚猶多肉,幸福生活萬年長。

 

霜皮厚實猶多肉,大腹能容一笑空。

嫩冬瓜煮長生法,鱉裙羹沸愛始終。

 

腹空少有人知道,心虛猶感霜皮厚。

外表龐大怎麽吃?書生無用難啟口。

 

附注:

冬瓜全身都是寶,來看看古詩詞中的冬瓜吧。

我國是冬瓜的原產地之一,冬瓜在我國的栽培曆史有2000多年。

宋代鄭清之寫了一首題為《冬瓜》的詩:

“剪剪黃花秋後春,霜皮露葉護長身。

生來籠統君休笑,腹裹能容數百人。”

容數百人,這也誇張了點吧?

不是,這是鄭清之還沒成為丞相之前寫的,恰恰反映了作者“宰相肚裏能乘船”的氣量。

清代袁枚編寫的《隨園食單》中,認為冬瓜真是一個百搭的菜,“其中可葷可素者,蘑菇、鮮筍、冬瓜是也。”

“冬瓜之用最多。拌燕窩、魚肉、鰻、鱔、火腿皆可。”

而清代李漁在《閑情偶記》中,給出了溫馨提示:“煮冬瓜、絲瓜忌太生”。

用冬瓜做的“冬瓜鱉裙羮”是菜中上品。

清代褚人獲編寫的《堅瓠集》中記載:

北宋期間的張景,隱居起來不當官。

一天,宋仁宗召見他,問:

“卿在江陵地有何景?”

張景說:“兩岸綠楊遮虎渡,一灣芳草護龍洲。”

皇上又問:“所食何物?”

張景說:“粟米炊魚子飯,嫩冬瓜煮鱉裙羹。”

這個菜流傳至今。

凡是到荊州古城品嚐過這道菜的人,都稱讚說:“荊州處處魚米香,佳肴要數鱉裙羹”。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