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十日(四)巴黎一瞥:
名都巴黎三日遊,走馬觀花也算夠。
作家筆下故事多,不虛此行見老友。
巴黎做為歐洲的文化曆史及政治中心旅遊資源極其豐富。說起來家族與巴黎也略有淵源。據說當年二伯父(大排行)在巴黎聖西爾軍事學院攻讀時,戴高樂將軍正是該校教官。計劃好不看博物館隻看建築物,所以三天的時間足矣。
晚秋時節,樹已經黃了。市區紅葉不多,色調以青黃為主。出旅館大門右拐,五個街口後再右拐後立即左拐七八個街口凱旋門就在眼前。行人稀疏也沒有什麽特別。印象深刻的是水果店不少。似乎大街上每一個街口都有一個。
凱旋門不陌生,畢竟在紐約大學讀書,爾後又在紐約大學教書,每星期都要經過凱旋門。盜版比不上原版,巴黎凱旋門還是與眾不同的。特別是環繞凱旋門廣場的十二條馬路口讓人印象深刻。至於曆史,就不討論了。
多雲天氣,到凱旋門時太陽正好露臉。照幾張照片就算是到此一遊了。穿過廣場的唯一地下通道就是著名的香榭裏榭大道。大道寬敞,名店林立,幾乎所有的名牌店都在這裏。徬晚時分在大道上的咖啡館小酢一杯一定非常浪漫。不過,青春已逝,意義就不大了。
香榭裏榭大道很長,逛一逛後轉上喬治五大道向埃菲爾鐵塔進發。步行二十五分鍾左右到達塞納河邊,鐵塔已在眼前。沒有立刻登塔,而是先遊覽塞納河以觀市容。


一小時遊船其實最為重要,因為不僅可以飽覽塞納河風光,同時重要景點都在河邊。碼頭在鐵塔下麵。遊船半小時一班,可以當場買票也可網上訂票。旅館有不限時的遊船票,而且還便宜兩歐元。
遊船上下兩層,裝兩三百人應該沒有問題。船出碼頭向右行駛。迎麵撲來的是一座座不同造型,並有故事的拱橋。遊船在水波輕輕地拍打下緩緩地向前,左邊是羅浮宮,右邊是奧塞博物館,前麵是巴黎聖母院。一個個景點應接不暇。有英文解說,不過沒有做足功課可能不能完全體會其中的奧妙。

塞納河不寬,除了河邊的停船外,中間大概可以行駛兩艘船。與歐洲其他城市不同的是,河水與街道之間還有一條兩三米寬的馬路,供自行車和市民使用。沿河漫步也好,騎自行車也好,一定非常愜意。
欲窮千裏目更上一層樓。登高望遠永遠是一種享受。登過東京塔和漢城塔,上過101,世貿大廈早以不在話下。那麽到了巴黎豈有不上埃菲爾鐵塔之理。
沒有在網上訂票,隻能排隊購買。沒想到徒步登塔買票的隊比乘電梯上頂的隊還要長。時間有限隻好花32歐元乘電梯,樂趣大減。通告說因為新冠期間鐵塔關閉,所有費用從21歐元上漲到32歐元,以彌補損失。


乘電梯上塔也是要排隊的。上頂為兩節電梯。不同高度感覺不一樣。300米的塔頂可以一覽眾山小,感覺到一切都在腳下,似乎也成了世界的主人。塞納河彎彎曲曲穿過巴黎,東南西北的建築物參差不齊。幸運的是天氣不錯,極目遠眺,心曠神怡。遺憾的是未能一步步的征服鐵塔。



凡爾賽宮在世界曆史上地位顯著,同時擁有世界上最大的花園,不去有點說不過去。前一天在網上看到隻有1點鍾後的門票,就在想門口也許會買到早一點的門票。可是到了一看最早是三點的了。來都來了隻好等待。
宮殿巨大,不過對大多數人來說,隻能是走馬觀花。孫悟空到此一遊。要略知皮毛恐怕需要一個星期以上。碰巧看到了富蘭克林的雕像,可以說是不需此行。天氣不好,從宮殿眺望花園,倒是一往無際。兒子說他在花園裏睡過一覺,起來後感覺良好。



在眾多法國作家筆下,巴黎聖母院是無處不在。到了門口需要排半小時以上的隊。和凡爾賽宮一樣,也是需要做功課的。不然也隻是看個熱鬧。碰巧遇到了做彌撒,教堂的音響非常好,使人感到肅敬。羅浮宮也是孫悟空到此一遊。
巴黎三天真的隻是一瞥。用孫悟空到此一遊來形容恰如其分。現實中的巴黎永遠比不上作家筆下的巴黎。來過一次也算是了結了心願。人到古稀之年,經曆了許許多多,對很多東西不是那麽感興趣了。也許,這是一種悲傷吧!不過,見到五十二年的老友也是一種欣慰,畢竟人才是世界上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