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懶起就像自由落體的重錘,勢不可擋,不知哪裏是底。過了一個月的除了工作,就是躺沙發是刷劇刷youtube shorts,和網上購物的休閑墮落的日子之後,今天趁著一杯濃咖啡的精神勁,終於擺脫惰性完成早該完成的倫敦之行之第三日的視頻和行記。
--------
十日倫敦行記 - 第三天 白金漢宮及周邊(Buckingham Palace, Big Ben, London Eye, Liver Thames, Tower of London) 及二手店探店
逛博物館是件體力活,昨天累了一天回來想明天去哪裏呢?明天要輕鬆休閑一點點,一張一弛才好。然後想明天是周一,要不去 Buckingham palace 白金漢宮瞧瞧?周一估計人不多,然後附近逛街看風景。一查白金漢宮竟然離旅館很近,走路十幾分鍾將近20分鍾。
一早帶著手機裏存的行程截屏screen shots出發,天空有點陰。閑雲小陰天。一邊看著四周的景色,行人和路標,一邊照著手機上存放的行程走。過了一座“橋”,經過一片居民區,然後經過一段好些各種小店的區,估計是居民區裏的商業區。道旁大樹綠枝搖曳生風,撩撥著早晨特有的靜謐,吹拂著寥寥無幾的行人。就這麽愜意的走著走著,我低頭查看了手機上的時間,天呀,不知不覺都走了十幾分鍾了,怎麽沒看見那個要右拐的街道呢?應該是幾分鍾不到十分鍾就右拐的,即便我走得再慢,也應該右拐了。意識到我是不是迷路了?決定往前再走幾分鍾確定一下再往回返。然後看見一個教堂,黃土的顏色加上一點點琉璃高聳入雲,倚在晨光中烏雲下自有一種氣勢。就駐足欣賞了一會。
一路上加起來大約走了二十分鍾,瞭望前後四周沒有一點白金漢宮的氣息,我決定往回走。一邊往回走,一邊覺得不可思議,十幾分鍾的路都給我走迷了。沒有WiFi, 不得不開啟“直覺”導航係統。不記得如何走上一條不知道名字的街,看到兩撥人,三五成群的,周一早晨在街上逛,應該是遊客,而且估計也是去白金漢宮的遊客,就跟著他們走,然後看到街道兩邊各自禮品小店越來越多,行人也愈來愈多,就越確認目標就在前方。然後看到一個女王美術館queen's gallery,就確定目標不遠了。路上越來越多“趕集”的人。尾隨著一位細腰美女,隨之看到鐵閘門,草坪,大群的人圍成圈。還有陸續趕來加入圍觀人群的人們。我馬上意識到這就是白金漢宮,而且即將進行禁衛軍交接儀式,便加入圍觀群眾。
白金漢宮的大門和前麵的雕像被大夥包圍著,大家熱情很高。不一會兒音樂聲響起,人群開始騷動,高舉小孩的,高舉手機的。我隻能擠入第二,三圈從人頭縫隙中望過去,看到的人群比白金漢宮本身要可觀。遠遠看過去,白金漢宮就一普通的白色方形建築物,和中國古代的天圓地方的一脈相承。儀式開始是一黑一白兩匹馬和穿著黃馬褂的騎手開道,後麵跟著兩隊戴著高高的黑帽,穿著帶白色條紋或綬帶的紅衣和黑褲黑鞋的走著正步的方陣,有的身上掛著鼓等樂器,有拿旗的,有扛槍的,最後是兩黑一白三匹馬和它們穿著黃馬褂的騎手。黑馬初看有點像騾子白馬很飄逸,怪不得常人都說白馬王子而沒有說黑馬王子。遠遠的一輛警車跟在後麵,可是當一群人馬往前走向入漢宮大門時候,警車在漢宮前一處停住了沒繼續跟下去。馬也是到漢宮門前就止步。不過後來我好像隻看到兩白兩黑四匹馬,不知道還有一匹黑馬去哪裏了?兩黑馬在中間,兩白馬在兩側。這時候的黑馬看起來比以前有氣勢。
最後又幾個穿著一身黑色西服西褲的人走向走進漢宮大門,隻有其中一個是淺色的西服西褲。有些戴黑‘警帽’,有些沒戴。不知道是行政人員還是別的特別的人士。我以為這就就結束了。可是看旁邊的人都沒有離去的意思,我便隨他們呆著。
過了幾分鍾,音樂聲又由遠及近的響起,人們又開始高舉手機。看到一匹灰白馬和同樣穿著黃馬褂的騎手開道,後麵同樣衣著的兩個方陣,隻是好像此次掛的樂器比前麵的多。最後是一黃一灰黑兩馬和穿著黃馬褂的騎手。各種不同顏色的馬,難道現在連馬都要求顏色政治正確?之後是一名警員騎著自行車跟著。原來的警車停靠在一旁。
之後人群安靜下來,一點點的散去。想到多年前一個下午臨傍晚突然想去天安門逛逛,安檢的時候聽到旁邊的人說幾點幾點要開始落旗儀式了,就決定為這落旗儀式多呆了一會。其實整個落旗儀式也不過幾分鍾,可是人山人海大家都特別激動,在那種氣氛中很容易被感染。不知不覺加入其中。無論是漢宮儀式還是落旗儀式,其實我更關注的是圍觀的人群,從而漏掉了很多儀式的細節。而且有些細節是後來看視頻才知覺。
話說回來,我也跟著散去的人群離開漢宮。看到一個路標指示bridge walk的方向跟著走。其實我對倫敦知之甚少,也沒為旅行做什麽功課。後來才知道這是倫敦的一個標記性的一個中心點。臨走前還回望了一下漢宮,音樂聲依然響著。
道旁都是參天大樹,環境清幽。綠陰天氣閑庭院。還看到一個植物博物館,沒進去。不知道是否對外開放。走著走著,竟然就到了大本鍾跟前。第一天到的時候無意中遠遠的看著到,現在又無計劃的到了跟前。指針指向11點25分鍾。滑稽的是,我一直以為大本鍾(Big Ben) 的英文是Big Ten,從而顧名思義,以為指針一直指的是十點正呢。而且似乎從哪裏讀到過,也許在夢裏。現在還常常依舊誤寫為Big Ten。
大本鍾(Big Ben)是俗稱,其正名是伊麗莎白塔(the Elizabeth Tower),舊稱鍾塔(the Clock Tower)。Big Ben 的來源有兩個說法,一個據說來自一位有名的拳擊手Benjamin Caunt,一個據說來自於監管時鍾製造的 Sir Benjamin Hall。總之Big Ben 裏的Ben 是Benjamin的縮寫。
整個鍾塔像一根離弦的箭,越來越細尖,直指天空。是世界上著名的哥特式建築之一。每個鍾麵的底座上刻著拉丁文的題詞,“上帝啊,請保佑我們的女王維多利亞一世的安全。” 不過我沒看見。大本鍾用人工發條,每三天就會失去動力。為了保持鍾的正常運行,鍾表師每周必須爬上去三次為鍾上弦。
晴陰天氣半相和。在半陰半明的暗藍中透著白光的天空下各個不同點看著鍾塔,拍照。鍾塔斜對麵是倫敦眼,鍾塔挨著建在泰晤士河畔的倫敦塔(Tower of London)。我便在這三點之間拍了好多視頻。自覺有一兩個拍得不錯。
泰晤士河畔的倫敦塔(Tower of London)是英國倫敦一座標誌性的宮殿、要塞。和鍾塔一樣的土黃色。曆史上倫敦塔很多不同的用途,最意外的是它曾經是監獄,特別關押上層階級的囚犯。倫敦塔最後一次作為監獄使用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在這裏被囚也是一種幸運吧,每天對著泰晤士河,憑軒望所思。河水衝洗著曆史,流走了時光。今來古往無不死, 獨有天地長悠悠。
值得一提的是,在泰晤士河畔和倫敦眼下慢走的時候都遇見街頭歌手,一男一女。喜歡街頭歌手給路人遊人平添的一份額外的快樂。他們是鮮活的遊吟詩人。
往回返的時候看到有賣烤堅果的,看著滿誘人的,有幾次很想買,但看看熙熙攘攘來往的行人,不知道有多少灰塵撒在上麵。特別是經過病毒疫情的兩年多,對很多東西隻是遠遠觀望即可。之後在回旅館途中的另一家連鎖超市Sainsbury’s 買了一些水果和零食。我發現兩家超市Sainsbury’s和 Tesco 開得到處都是呀,每家都是一兩個blocks一家店麵。以前讀過Tesco的商業分析,為什麽它能成功?就是小而便民,穿插在居民區內。實地感受確實如此。
好多年沒吃草莓了,因為很少時候能買的好吃的就逐漸放棄了。發現倫敦的草莓比這裏好多標著organic的草莓都好吃。後來每次去超市都買草莓,幾乎要吃傷了。此外我發覺倫敦超市裏的零食都好少,特別是那種‘垃圾食品’很少,怪不得倫敦的胖子也少,特別是那種出奇的變形的胖的我沒遇見過。
在旅館美美吃了一堆水果零食之後,特意上網看了早上怎麽迷的路。發現其實我過‘橋’之後就該右拐。那是一條比較大的街道。不知如何就錯過了。估計一是不習慣倫敦把路標用小字寫在牆角,二是估計沒想到這麽快就右拐所以沒仔細看。
刷了一下網和股票,一看時間還早,還可以做點什麽。就想探訪一下這裏的二手店。我從網上了解倫敦的日常的二手連鎖店有British Red Cross, Cancer Research UK, 和British Heart Foundation。搜到旅館附近有一家,不記得哪一家了。也不是很近,走路要將近四十分鍾吧。反正就當消食了。又在手機上screen shots一通把路線存下,然後就出發了。
這一走發現倫敦的街道好‘迷’人呀,記得有個小街道,兩個不同方向同樣的名字,我站在分岔口百思不得其解,為啥同一條街不同方向,不知道是不是那種啥啥circle的。可我一看這架勢也不像circle。總之又不得啟動了一下“直覺”導航係統,選了一個方向,好在最後走到要走的街上了。不知道另一個方向是不是也能到。走著走著,線路上的一條街怎麽也看不到,就這樣又迷路了。又走進一片居民區,其實路上基本是居民區,不同的是這片的居民區似乎每家每片都相似,一排排白色或紅色的townhouses。 看得我傻眼了,簡直是鬼打牆的感覺。忠告一下遊客沒事不要逛倫敦的居民區,出門最好坐車不要步行。
想著反正是旅行,就當是額外的探險吧。然後研究起相似的各家不同的門飾和窗飾,包括各家的盆景。而且我發現這些居民區樹很少,感覺幾乎沒什麽綠化,不知道這是不是很多倫敦人喜歡到公園躺平的原因。
然後又走到一片商業區,有不少商店,不乏有名的牌子的。特別是剛開始看到一家Chanel時還以為我無意中走到有名的奢侈店購物街呢。在這片商業區逛了逛,看到vince店,看到Marici 店櫥窗一個還不錯的包包。隻是大概拍了一下店外。在店裏沒拍因為覺得看著好傻。逛了兩三家之後一看時間不早了,那個二手店也不知道在哪裏,就決定往回走回旅館,否則天黑迷路了就慘了。竟然一路走回來了,沒有迷路。我的二手店探店活動以失敗告終。
回到旅館,想明天去哪裏呢?一直計劃去牛津和劍橋看看。不過我包括來去兩天隻有10天的行程,隻能二選一了。在牛津和劍橋之間選了劍橋,一是因為劍橋的博物館,一是因為劍橋和民國名人徐誌摩林徽因的關聯。看看行程,覺得周二或周四去比較好。起晚不如趕早,明天是周二,就明天吧。然後又把去劍橋大學博物館的路徑在手機上screen shots了一通。一夜安眠無夢,等著明天的劍橋之旅。
會再次迷路嗎?沒有方向感和手機wifi的我能順利到達劍橋嗎?
第三天的視頻:
https://youtu.be/56N5Q7f0xm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