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裏千人

理工男到創業者蛻變後感悟。來美三十年的感悟。工學院終身教授。五年六十次飛越太平洋,一年五十次深圳。
個人資料
正文

命案本可以避免 - 從做題到接地

(2024-01-21 05:41:34) 下一個

最近發生很多命案。矽穀那個清華校友穀歌員工的命案,最為離奇。其次還有大學博士後幹掉導師,還有好萊塢的富二代殺掉來自中國的一家人。在多想幾十年,還有清華同宿舍的不喜歡朱令。現在看來那個複旦少年班的自願流浪街頭,還是個處理得當的。

逝者安息,逝者為大。在這裏不多說。

我想說的一句話,就是中國大部分學霸都是不接地氣。

什麽叫地氣?

有個朋友說的好。理想坍塌就叫接地氣。

接地就是讀書郎和商人混到一起,看到世界的齷齪。

接地就是讀書好的尖子生活在一個二等生三等生定義的叢林裏生存。

---

讀書人不接地氣的代表,就是孔乙己。就是那些往熊身上潑酸的清華優等生。接地氣代表起碼三件事情。

第一,聰明和成績都是過去式。不代表未來。未來要你自己寫,自己鬥。

第二,即使你的成績好,還是距離有影響,有作為,有錢差的很遠。革命尚未成功,同誌尚需努力。

第三,下裏巴人和實踐是真正的學問和老師。要虛懷若穀。謙受益滿招損,這句話不是隨便說的。大多數學子,包括學子的老師的老師,都隻知道商業,工業,和管理科學。

如果這兩個los altos的穀歌清華畢業生比較接地,就不會互相攀比,就會比較謙和,就會有更高的目標指導行動而不是瞎折騰,不滿足。這是我的見解。我是清華理工男,理工的男生思維我是懂的。理工和海澱的女生我也見過很多,比一般人可能更知道這些女學霸葫蘆裏麵賣的什麽藥。

---

中國大陸的教育非常不接地。象牙塔鄙視下裏巴人。我們社會裏說的很多話,都是不接地的人說的。比如"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什麽"高考學霸",什麽"美女學霸"。

還有很多害人的cliche,比如"分分學生的命根","千軍萬馬過獨木橋","智商"這些家庭飯桌上的常說的套話。

到現在,一聽學霸兩個字我就要吐。吐槽的吐。

因為給一個高中階段學習好的人帶上這麽多光環,是沒有必要的。

給幾個構築了高高校牆的school這麽多的光環,是沒有必要的。非什麽修牆?就是怕學生接地唄。

中國人把"university"翻譯成"大學",本來就是一個天大的錯誤。University是學習的地方,但是不是唯一學習的地方。希臘語言裏的"school",本意就是"leisure"的意思。是一群閑的沒事的人發呆的地方。學校,就是一個療養院修養所。出來混,還是要還。

school是一個修道的地方。修道包括了解世界的疾苦,而不是每天那個鏡子找自己的成績單。

學習好,不意味著任何東西。能到穀歌當碼農,已經是祖墳上冒青煙。必須珍惜,而且必須知道自己的幸運。

中國社會,把學習好等同為智力高,把智力高等同於高人一等,是觸目驚心的社會變態。讀書人孤芳自賞,認為別人都低人一等,是一種比較普遍的教育失誤和學校的錯誤。

---

中國的學校沒有接地教育。我有一次在廣東接待來自清華的一群碩士生訪問團。一群北京的碩士(可能都不是本科清華)來到廣東好吃好喝的接待參觀。一個女學生居然發感想說,這裏接待的飲食太好,粵菜太好,我都吃胖了。這個是個好學生,因為其他的所有人都在會場刷手機。

以為天子腳下學習好就應該自然而然有著有那,就是中國教育的悲哀。是千年農業社會加科舉留下的悲哀。

---

接地能讓讀書郎有更多選擇。沒有接地教育,一旦讀書郎理想破滅,就會非常的悲哀沉痛。

這些讀書郎都沒有任何社會感,不尊重社會,也不懂自己所學都必須服務社會。也不懂怎麽創業和打拚。

認學習成績這個死理,也讓很多人不尊重別人。接地的人,也就是一個成熟的人,知道條條大路通羅馬,知道受苦是生活的一部分。

一輩子靠學霸的身份生活是不可能的。因為世界大部分人都不是學霸。規則是他們定的。就是為什麽說A學生當工程師,B學生當總裁。為什麽?因為B學生沒有包袱,膽子大。F學生膽子更大。千萬富翁的好學生很少見。千萬富翁的差生比比皆是。

學霸理解這些規則,就叫接地氣。不接地氣,不食人間煙火,生活就少了一個"下裏巴人"的dimension,那麽即使你成功也不會太大成功,即使你優秀也沒人鳥你。因為大部分人都不如你優秀。

世界是”學渣“多,規則和潛規則都是學渣定。學霸的那些書本知識,”書到用時方恨少"。

有一年的清華校長讓新生去讀”活著“這本書,其實是一個非常好的舉動。可惜,這個隻有一年。而且,那些新生的父母可能都沒讀過這本書。新生的老師都沒有讀過。這就是中國社會的一個教育缺口。

讓每一個學霸都懂一點社會的艱辛和豪爽,是必須的功課。否則,學霸會把社會給予的一點thin praise當真。以為自己真的有兩把刷子。

美國教育沒有"學霸"這個概念,這就是西方教育的優秀。西方教育認為,你學習好很正常。沒什麽值得大書特書的。所以,你很少看到新聞有關兩個哈佛校友在家裏大吵大鬧,因為接了地氣而非常不適。在美國,學霸的通稱是nerd,不是貶義也不褒義。

學習好,什麽都不算。隻是開局開的好。有一個說法叫"優秀陷阱“ ,具體表現就是博士很難成為千萬億萬富翁。其中的道理,就是很多博士孤芳自賞,開始保守和懈怠,放棄向社會學習,最後學曆高的結果不如膽大的。(馬斯克去斯坦福讀博,三天就退學了。此為膽大。貝佐斯是普林斯頓學霸,在華爾街混的風生水起很快。他放棄了工作和paycheck,此為膽大)。

感謝您閱讀。我本人也是學霸教授高知分子。不是酸誰。

一位小姑娘要下沉項目,是孤芳自賞,還是敞開胸懷?_成事指南的技術博客_51CTO博客

如果一個人從小們到校門都沒有人告訴他社會的真相,那麽這個熟讀聖賢書的人到了真正的社會非非常不適應,也不可能繼續優秀。在真正的社會,學習不好的人定規則,挖坑。

學校隻教formal studies,不教common sense。如果一個人隻會讀書,看不起任何其他,那他的優秀也在出校園那一刻就此止步了。

學習好沒有錯。但是把成績等同社會認可和社會價值,就是錯了。

學習好過,不代表什麽。還需要進一步學習,包括下裏巴人。這對男女學霸都適用。

你學習好,社會給你很多。包括矽穀一份好工作,在大學做博士學習,嫁給好萊塢的富二代,或者接了爹娘來西方免費養老醫療。對於很多人,都是祖墳上冒青煙的福分。要注意,社會很艱辛,要珍惜自己的所得,不要繼續不滿意,除非你想打拚。

中國的問題,是孤芳自賞的人太多。兩個孤芳自賞的人生活在一起,不打架都怪。一個中國人是條龍,兩個中國人是條蟲,就是這個道理。

恐龍抗狼》古風版—孤芳自賞- 楊可愛- 專輯- 網易雲音樂

“哇,我真的好美”

 

幾千年封建皇帝和統治者的設計,就是鼓吹“唯有讀書高”,“一心隻讀聖賢書”。讓讀書人互相鄙視和踩踏。女人會識字,就叫知識女性。男人考的好,就叫狀元。後來甚至還有女狀元,美女狀元,美女學霸。其實這些人距離諾貝爾獎,距離創立大企業,甚至距離一個CEO,還差幾輩子修行。

讀書人都是照本宣科,不會實踐不食人間煙火。文人相輕,夫妻相輕,夥伴相輕。這些中國有一點知識的人就容易滿足,就忘掉了實踐和創業。搞不好朝廷還給你一張買官的優惠券。

西方是一個商業優先,道為貴的地方。何為道?真理就是道。忘掉“接地”就是違背真理。所以西方沒有學霸,隻看你一生最後交給自己的答卷。

 

這個矽穀命案是我寫這篇小作文的初衷。隻想讓更多的人避開災難。家家都有難念的經。這些例子多了,就讓人看出些規律。鬥膽發文。

人物聖賢,誰能無過。關鍵是,人物聖賢。隻能見賢思齊,而不是見人就要比就要鄙視就要偏見。這裏的關鍵就是要對人寬對自己嚴。從嚴律己寬以律人。

在偏見麵前,每個人都有一點,沒有人是完全免罪。當你忘記了自己的追求,你的麻煩就來了。這個追求,就是接地。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2)
評論
矽穀工匠 回複 悄悄話 千年文化,在每個普通中國人dna裏麵都烙下深深的印記,很多自己也不知道有。要活到平等對人,才是接地的目的。傲慢和偏見是與生俱來的。要克服偏見,就要接地。兩個傲慢的人生活在一起,一定會出毛病。
曉青 回複 悄悄話 優秀的人有優越感,正常。但是越優秀越尊重別人才對。
邵豐慧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矽穀工匠' 的評論 : 這個道理沒毛病。
但我們看一個人,不光看他講的道理,還看他一不小心表達出來的潛意識。一等生,二等生,三等生, A學生,B學生,這些詞反映的是潛意識裏的等級劃分。對學霸的否定,看似反省,其實有推卸責任之嫌。
矽穀工匠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邵豐慧' 的評論 : 謝謝您。聽得出您還是肯尊重學霸的。我不想打破您的美好的見解。馬斯克貝佐斯馬雲黃征都可以是稱學霸,他們也開創了企業。您的回複有多層深意,我也理解。我唯一想說的意思,就是學霸回想起來真的覺得自己沒什麽。"無他,唯手熟爾"。另外嗎,學霸要想當領導,還需要很多磨練。如果這樣容易就為當了學霸滿足,那自我學習和進步也就止步了。光環這東西,來得容易也去的快。本人從業三十五年以後自願去受過很多挫折,但是覺得值得。要不我還是一個一流大學象牙塔裏麵備受尊敬的講習教授,除了書本知識什麽也不知道。您同意?
邵豐慧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矽穀工匠' 的評論 : 不是所有的學霸都要為學渣打工。也有不少學霸創業成功的。我讀過你前麵幾篇文章。恕我直言, 你是贏習慣了,第一次遇到點挫折,就開始有些偏激。反醒還不夠深刻。失敗的經曆應該是你再出發的底氣,不是絆腳石。
簡單一點好 回複 悄悄話 聖經引言:

你希望別人怎樣對待你,你就要怎樣對待別人。

愛你的妻子要像愛護自己的身子。愛妻子就是愛自己。妻子也要愛丈夫尊重丈夫。

愛你的敵人,為他們禱告而不是詛咒他們,給他們水喝和飯吃,不要幸災樂禍。

孝敬父母,你在世上的日子就會長久。

從小教育孩子他們當走的路,以後不會偏離正道。
簡單一點好 回複 悄悄話 小孩教育三件事: 勞動 親密關係 讀小人書。 聖經教的就是common sense., 在proverbs裏麵。
簡單一點好 回複 悄悄話 好文!有的學霸像是從山洞裏出來的人, 世事不知。
一一茶館 回複 悄悄話 太棒了,非常讚,讚同,我們需要改變!
Q22 回複 悄悄話 School - 感覺還有一層意思是‘魚群’,哈哈,一幫孩子在裏麵玩嘛。
美國基礎教育尤其數理很糟糕,當年考GRE看到那麽容易的數學題國內初中一二年級的水平,這邊考研究生院的題,驚訝極了。美國的教育重視或說一直保持著common sense,是很好的,值得中國的學校學習。兩國都有優劣之處吧。國內的中學,學生太苦了。多年前有提倡過什麽綜合教育,但這些年還是高考指揮棒;學生沒辦法,家長也無奈。
矽穀工匠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邵豐慧' 的評論 : 沒必要以高中成績論勝負。太早。人都是一樣聰明,有些人開竅的早一些而已。過分拿學習能力說事情,是中國獨有的現象。西方文化比較正,學習成績,個頭,體育,社交能力,都是能力。全麵發展,全麵衡量。學霸有他們的優勢,但是學渣也不容小視。學霸以後都要為學渣打工的。不要以考場成績論英雄。條條大路通羅馬。行行出狀元,行行出富翁,行行出大官,行行出偉人。這就是人的平等。到最後,上天給每個人都都是一樣的。生命是公平的。看透這個,學霸學渣都不要背什麽包袱了。
天涼好秋 回複 悄悄話 讚好文!中國的應試教育確實弊病很多,我到現在還在克服上學時形成的一些心理偏差。學習隻是生存技能中的一項,很多成功人士往往上學時學習成績不好。西方教育總的來說全麵一些,但也發現學習精英普遍存在一些心理問題,比如爭強好勝,比如對外界的肯定太在意。
邵豐慧 回複 悄悄話 不止是學霸會發生這樣的事。隻不過學霸被更廣泛的關注到了。 受教育程度和心理疾病的比例是負相關的(見鏈接數據)。也就是說,非學霸的施暴者隻會更多,隻是沒有被注意到,更沒有出國。
不是說學習好,就必須樣樣好。 一樣不好了,就被拿出來作為反麵例子。
學霸們總體的優勢和對社會的貢獻不可被否認, 不必要因為幾個特例,就打倒所有學霸。
學霸反映出的是學習能力,強就是強,沒有必要總盯著光環,也沒有必要變成負擔。
本人是學渣,來為學霸們聲援一下。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9796491/#:~:text=An%20extra%20year%20of%20education,%25)%20and%20anxiety%20(5.6%25).
ahniu 回複 悄悄話 農民讀書,為求功名,合作叫作弊。
商人讀書,為求真理,合作叫團建。
PingJiangLi 回複 悄悄話 非常認同你的觀點,"學霸",第一名,高考狀元都是同一類光環,很多人把它當真。謝謝分享!
雪狗2014 回複 悄悄話 多去心裏谘詢也許可以避免悲劇
Yangtsz 回複 悄悄話 不能更同意了。一個人前一天還是中國文化圈裏的學霸,人生贏家,第二天就變成死有餘辜的罪人,這樣的悲劇,除了簡單地歸因於精神變態,也許也要好好思考一下這個文化圈的價值追求。一個人突然失控到如此惡劣的程度,在他的心理層麵一定是感覺到受到不可接受的挫敗。我深刻地感受到中國學校和家庭對贏的執念,不許孩子行差踏錯一步,更不用說有主動引導孩子去接受,應對失敗,在失敗中學習。有人說遇上難題,如果父母在身邊可以幫著化解。現實是父母承受孩子失敗的能力可能更弱,尤其是‘人生贏家’的父母。
Firefox01 回複 悄悄話 ”東升西降”的反向結果。
一個沒有驚豔的老樹 回複 悄悄話 同感
北美小鎮 回複 悄悄話 我也是每次看到稱呼個高中生學霸就想吐槽:20多年前,我在國內的時候,學霸這個稱呼在科研圈子裏幾乎是錢偉長和胡海峰的專用稱號,而且並不是好名稱。當年的錢胡兩派稱霸科學院且經常性互毆,兩人才能稱得起“學霸”。這種地位什麽時候輪到高中生了?

話說回來,其實出國以後,幾乎所有華人都能感覺中國教育唯分數論的巨大缺陷吧?我覺得我們那時候就夠糟了,高分低能,現在的小孩可以稱為社交殘疾了。
陶琴 回複 悄悄話 工匠見識精辟。特別是這一句「一群閑的沒事的人發呆的地方」,讚。
亮亮媽媽 回複 悄悄話 同意你的觀點。學習好沒有生活技能和情緒管理能力就不能過好每一天。學習和工作隻是生活的一部分。大部分時間還是要麵對柴米油鹽醬醋茶,不接地氣就太飄了,太把自己當回事兒了。然後遇到些挫折就會有很大的失落感。中國的中小學應該向美國學習的地方是每個中學都有運動隊。讓孩子們從小去參加比賽,感受失敗,知道怎麽和同隊隊員配合,為隊友鼓掌。很重要很重要。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