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裏千人

理工男到創業者蛻變後感悟。來美三十年的感悟。工學院終身教授。五年六十次飛越太平洋,一年五十次深圳。
個人資料
正文

二代小中理科生怎麽躋身CEO圈三個關鍵

(2025-07-01 10:33:37) 下一個

階層轉變,不知靠能力和勵誌。要走對路子,用好攻略。

先上兩句勵誌用的話,自勉加共勉:

如果你的上一代沒錢,那有錢就需要從你這代開始。

如果你不在圈子裏,那麽你就必須自己建立圈子。沒有圈子,不是選項。

二代小中讀理科的很多。這裏問這些小中和他們父母提個忠告。都來自個人幾十年體會。

如果您能上藤校,祝賀,以後基本就是直接給資本陣營打工,那是高階工作,我不熟悉。這些華人工作大概率是投資公司打工。如果你能上斯坦福MIT,也祝賀。大概率您出來四年就開掛把自己和同學創立的公司賣掉,然後被大公司收進去當高管。總之,創業成功或者就是創業成功(沒有第二條路,沒見過伯克利斯坦福的理科生下基層的)。基本都是靠同學的聯係紐帶。記住,你的同學比你的知識值錢。Knowhow is more imporant than knowledge. 你的學費,就是一種鄉村俱樂部的會費。老師嗎,都一樣爛。

不信,看看一個叫Prescilla Chan的華裔女生。

(這是咱猶太媳婦,左一,和胖猶太州長,中)

下麵說正事。是給“漏網之魚”寫的。

如果:

1. 您不是藤校財經圈子

2. 您不是斯坦或者MIT,類似中國的清北本科,那麽請繼續讀鄙人拙文,謝謝轉發。

看這兩位,最後都沒混到CEO。這已經是有錢有顏值的高階成功小中了,但是,不是CEO。而且我也告訴您,進不了那個“圈子”。

Part 1: 為什麽要爭當CEO? CEO能掙多少錢?

老黃的工資,原來是每年兩千五百萬美元。我大概算了下,老黃每個小時工資一萬美元,每天工資八萬。這個錢,夠一個矽穀技術公司的頂級老中工程師幹三個月的。這就是差別。

有人說,我不要和別人比。我自己活的自在就好。那麽好了,我同意這種健康陽光的心態。但是有一個核心的問題。錢其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圈子。你在你的圈子裏相對地位重要與否是個人判斷,但是圈子不是你想進就能進的。圈子裏的信息,是網上搜不出來的。圈子選擇你,不是看你的文憑,也不看上進與否,而是看成功與否。這是最殘酷的。

因為成功,必須從剛剛畢業就開始。否則您就永遠是一talent。

Part 2: 華裔理工人才的慢煮結局

瑤瑤的東方有一個神奇的神話”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遙遠的東方大國,還有很多洗腦勵誌的話,比如“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比如“人各有誌,不能相強”。比如“唯有讀書高”。這些奇怪的儒家奇談怪論和共產黨的變種,讓大多數中國理工男一輩子甘做清高孺子牛(高端孔乙己),這也會影響你的二代,因為,他們的圈子基本就是你的圈子。

大多數美國人都很勢利,但是他們掩藏很好。實力的但是不掩藏的,叫上海人。

大公司有很多層級。越差的公司,一般層級越多。據說英特爾的VP就是上百個。從CEO,到President, 有時候分成BU(business unit),下麵還有global SVP, SVP, VP, Senior director, director, senior manager, manager, senior group lead, group lead, ... 類比公司,就是從部長到司局級到處級幹部,或者從將軍到上校上尉。你如果不想爬這個,想靠自己的“能力”去贏得別人的尊重和賞識,門都沒有!這個梯子,你不爬,就永遠在底層。你要爬,就要趁早。因為層級太多了。有些層級還要呆很久做出貢獻,不玩虛的。

Part 3: 知識和技術沒用

說這話不討喜。但是裏麵有真的成分。

不同意,請問兩個問題。電視的發明人是誰?西屋先生最後為什麽特別遺憾的出局?

沒有資本,任何想法都永遠是想法。資本非常重要。租場地打廣告擴產,都需要資本。

沒有投資,窮理工人才永遠沒資本。要有投資,你必須有很多的人脈聯係和鋪墊。真正的商業信息是上網找不到的。

這個世界最不缺的就是技術人才。二十萬一年,老板隨便挑。一般技術公司人均創收(revenue per)在二十五萬美元算是中規中矩。如果您的工資已經到了這個數字,一定是有人比你低一些,比如底層生產線的員工。到最後,老板不在乎幾十萬的年薪,因為,太便宜了。更何況,所有的研發R D 都是公司的抵稅項目。您抵稅貢獻大,就怕你的抵稅功能不夠強大。

我們看見黑人誠惶誠恐的練籃球,覺得很奇怪。黑人看見你誠惶誠恐的練技術,也覺得很奇怪。

到最後,技術不是什麽突破階層的工具。技術隻是給你一條路而已。路,要會走。要會走,就必須有向導。

白人天下是真的

美國有很多印度中國來的人當了CEO。但是總體看來,公司管理,董事,投資圈還是白人。高加索白人那種。一般特別賺錢的公司也會有猶太人,但是一般猶太人不會到技術公司屈就的。猶太人是在白人之上的。

白人每個人可以在四個公司任董事。董事是世界很閑的工作,工資待遇好的嚇人,而且不需要您上班和開會。用的就是你的人脈,要的就是你的情報和開的介紹信。所以,老中二代要想頂上這個天花板,進入老黃都打不進去的層級,那就是要有攻略。我不相信,老中二代會自然被白人接受。同學歸同學,就像中國大學畢業,北京的同學馬上進機關,外地的同學馬上進廠礦。都在北京,起點不同。

老中二代理科畢業生的攻略

以下提三點,

第一,剛畢業的五年非常重要。如果五年內就進入manager或者director層級,說明您中規中矩,被公司組織部看上了要培養。最開始,要避免很多老中都走的彎路,比如過多的學習,過多的省錢,過多的自大,有時候還虛偽的自謙。這些都沒用。

如果五年內你沒上去,要好好反省。以後,沒有以後了。

第二,要記住你認識的所有人和他們的名字,每天衣冠楚楚。自大的任是走不高的。想“靠自己”那是純粹的自殘。一定要學會商業的,專業的處理人脈,識人,知人善任。既要當好兵,也要展露崢嶸。

你不上,大把的剛剛下船的老印在等著,人家不在乎自己什麽也不知道。光腳的不怕穿鞋的。

第三,要進入商業軌道,一定要盡早脫離技術。這裏麵有幾條率。(1)上MBA去鍍金(2)進入公司marketing部門,接觸技術以外的東西。

財富不是積累出來的

沒有原始積累,再怎麽利滾利都沒用。

如果你有十張特斯拉股票,你會為漲幅30%而興奮。但是這樣的天數很少。

如果你有一萬張特斯拉股票,每天漲1%,你的一年下來就可以辭職了,而且是永遠辭職。

所以,如果你老爸沒有給你一萬股,你就必須自己整出這個數字。

成功的標準 A類B類

如果四十歲時候,你有每年一百萬的工資,五百萬的活期儲蓄,那是B類贏家。

A類贏家,是有上萬股股票的人。或者是你的公司股票,或者是你買的股票,或者是別人送你的。

大家努力。

美國,沒有紅二代,也沒有公私合營,但是有老錢和趙家。

中國的土地,屬於國家。國家,屬於中共。

美國的土地,由國家租給個人,最後也不是你的,也屬於美共。

謝謝閱讀,歡迎分享您的寶貴心得和故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矽穀工匠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mayflower98' 的評論 : 這個圈子比個人能力重要得多。是很多人共享信息和一起投機倒把的輕奢法外之地。
mayflower98 回複 悄悄話 分析的很有道理。身處什麽樣的圈子,能決定一個人未來的命運。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