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播春蘭九畹風,終軍報國意無窮。
須眉一夕飛寒雪,苦恨經秋積曠躬。
鳳去荒台留燕雀,龍來涸澤亦魚蟲。
孔生閑說少年事,豪士而今仰古鬆。
注:
1)憶播春蘭九畹風 ,九畹,出自《離騷》,意思是前世祖上讀書做學問,如同播種的幾十畝蘭花,如今盛開,致使屈原家學淵源,美德傳至後代。範曾也是暗示其祖上世代雅士,範仲淹之後,到他這一帶開花結果。
2) 終軍報國意無窮 ,《滕王閣序》無路請纓,等終軍之弱冠,範曾以此來表示自己年輕時有濟世救人的大誌。可見此詩是在回顧成長曆程。
3)須眉一夕飛寒雪,苦恨經秋積曠躬,歲月如飛,白駒過隙,眨眼間已經人過中年,曆經寒暑,人間的各種疾苦都嚐到了,但並未消磨自己,而是更加深沉豁達。曠,心胸豁達;躬,謙恭,成熟,保持道德高尚,並未沾染世俗。
4)鳳去荒台留燕雀,龍來涸澤亦魚蟲 ,經曆了滄桑巨變,昔日的繁華散盡,一片荒涼,鳳凰等高貴的鳥都飛走了,隻留下一群燕雀,鼠目寸光,庸俗不堪;即使作為龍的高貴,到了沒水的幹涸的沼澤,也就和小魚小蝦沒什麽區別。範曾雖自命不凡,但在惡劣環境下,也不得不適應生存,同流合汙,雖然心裏萬分不願。
5)孔生閑說少年事,豪士而今仰古鬆 ,孔生,儒生、書生的意思,指沒有見識的膚淺之人。他們依然沾沾自喜於年輕時的那些雞毛蒜皮;而像範曾之類的豪傑之士,到老之後,卻道天涼好個秋,寄情於山水,默默地瞻仰古鬆,賞其蒼勁孤傲,深沉博大的精神。
從此詩可以看出,範曾讀書很多,寫詩吟誦,自有獨特的書卷氣,深厚的國學功底,確有其遺世獨立的傲然風骨。像這種散發古樸士大夫風格的學者,已經找不到第二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