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宜諾斯艾利斯的第二天是我按照慣例安排的walking tour。兩個半小時內由一個當地導遊引經據典曆史文化,穿針引線帶我們打卡城市有名景點,還是比較有意思的活動。
Walking Tour的起點是著名的五月廣場Plaza de Mayo。這裏是布宜諾斯艾利斯城市誕生的地方,是阿根廷曆史上最重要事件發生的地點,前一篇遊記裏提到的開啟阿根廷獨立戰爭的五月革命就是發生在這裏。這個阿根廷最有名的廣場實際上包含了好幾個有著重要政治、曆史、宗教、文化意義的重量級建築:
五月金字塔(Pirámide de Mayo):布宜諾斯艾利斯最古老的紀念碑,於1811年建成,紀念碑上刻著“25MAYO810”的字樣,為紀念1810年5月開始的反抗西班牙殖民政府的一係列鬥爭,象征了阿根廷人民不屈的獨立抗爭精神。
玫瑰宮The Casa Rosada (Pink House):總統府。跟美國的白宮不一樣,阿根廷總統不住在玫瑰宮,這隻是他辦公接待外賓的地方。有一個簡單的辦法可以弄清楚總統此時在不在宮殿裏:平時玫瑰宮隻掛一麵國旗;當總統駕臨,便會掛起另一麵總統辦公室的專有旗幟。至於玫瑰宮為什麽是粉紅色,有傳說認為當時的建築材料中摻入了牛血稱之為“抗剝落漆”;另外一個說法是粉紅色是綜合了白色和紅色, 這兩種代表了阿根廷統一前的兩大政黨:白色的中央集權統一派(Unitarios)和紅色的聯邦派Federales)的顏色。
五月廣場另一個重要的曆史意義是五月廣場的母親(Madres de Plaza de Mayo)。1976年到1983年間,在阿根廷右翼軍政府針對異議人士與遊擊隊發動鎮壓行動導致無數民眾無緣無故失蹤,這便是臭名昭著的“肮髒戰爭”(La Guerra Sucia)。1977年由失蹤者的母親組成了社會運動團體Madres de Plaza de Mayo,她們頭戴白色頭巾,每周四下午3:30 在五月廣場集會,抗議由軍政府主導的國家恐怖主義。 令人驚異的是,時至今日五月廣場母親們仍然會每周四圍繞金字塔遊行,為爭取民主和人權不惜鬥爭。
舊市議會大樓跟玫瑰宮隔著五月廣場,這裏是1810年先驅們在此議政獨立大事之地,獨立建國以後的國會便設在這座樓裏,這座具有新古典主義風格的建築如今是對公眾開放的博物館和文化中心。
在舊市議會大樓隔壁的市立法大廈(Palacio de la Legislatura de la Ciudad de Buenos Aires):
大主教教堂The Metropolitan Cathedral是布宜諾斯艾利斯最重要的天主教堂。建於16世紀初,是西班牙殖民者在南美洲最早修建的天主教堂,最初頗為簡陋,此後經過幾次翻修重建,融合了多種建築風格,有18世紀的中央走道、圓頂、祭台教堂,以及19世紀的新古典主義立麵。 與眾多其他大主教教堂不一樣,這座教堂位於繁忙的街道和五月廣場之間,沒有塔樓,正前方是12根立柱和三角頂上的精美雕飾。走進教堂,據說地板是20世紀初完成的藝術傑作,成千上萬塊英式威尼斯馬賽克瓷磚是一塊一塊地被手工鋪設的,它們代表了天主教信仰中的重要象征。
大主教教堂最引人注目的是在右側的走廊,被視為阿根廷國父的聖馬丁將軍便安息於此。陵墓有著莊嚴厚重的大理石基座,頂上是個覆蓋著阿根廷國旗的黑色大理石石棺;三座白色大理石雕塑於三麵站立,分別代表阿根廷、智利和秘魯,因為聖馬丁將軍為這三個國家的獨立而戰鬥。兩名炮兵衛兵守衛著這個地方,每兩小時就會進行一次換崗儀式,可惜我們到的時間不湊巧,沒趕上換崗儀式。
2013年,擔任布宜諾斯艾利斯主教座堂大主教的 Jorge Bergoglio 在梵蒂岡的教皇選舉會上被選為新一代教宗,選擇了“弗朗西斯”作為他的教皇名,聖方濟各(Saint Francis of Assisi)成為首位來自美洲的教宗,這位新教宗溫良恭簡,寬厚包容,主張梵蒂岡財政透明,挑戰教會權力機構,在一些有爭議的話題上(例如同性戀墮胎)持開放態度,因此給古板教條的梵蒂岡帶來了一些新鮮空氣,被稱為“人民的教宗”。
導遊還給大家分享了一些軼聞趣事:弗朗西斯教宗出生於一個意大利移民家庭,在擔任神父之前曾經做過夜店保鏢; 阿根廷人民一方麵為教宗自豪,但也對他稍有微詞。為什麽?因為他自從2013年被選為教皇以後就再也沒有踏上阿根廷的國土。最近在一次采訪中教宗說,他為阿根廷人民的困苦所焦慮(意指阿根廷惡劣的經濟狀況)。
七月九日大街 (Avenida 9 de Julio)。這條世界上最寬的街道之一南北走向,長4.6公裏,寬148米,共有18個車道。這條大道一路經過了數個城市地標性建築。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高79米的方尖碑Obelisk。導遊問我們阿根廷最重要的日子是什麽?答案是2022年12月18日,梅西帶領阿根廷隊贏得世界杯冠軍的這天。阿根廷舉國歡慶,以方尖碑為中心將七九大道圍了個水泄不通,其場麵之龐大令全世界為之震撼。 導遊說甚至有極端的球迷爬上方尖碑最頂上那一層從窗子探出大半個身子,真是一種要足球不要命的瘋狂 (圖片來自網絡):
因修建七九大道的緣故,許多原來街道兩旁的建築被迫拆除,但是這座阿根廷國家衛生部大樓(Ministerio de Salud de la Nación)得以保存。大樓朝北的這一麵是一個牆麵雕塑,是庇隆夫人手持話筒的肖像,盡管對庇隆夫人的評價是毀譽參半,她在很多阿根廷普通民眾心中仍然有著很高的地位,這個從我們後來參觀的墓園裏也能看出。
巴羅羅大廈(Edificio Barolo):這座大廈由一個意大利移民企業家Lius Barolo投資建於1920年代,融合了羅馬式、哥特式和新藝術風格,其靈感來源於但丁的《神曲》。大廈的地下室和一樓相當於《地獄》(Inferno)、第1-14層相當於《煉獄》(Purgatorio),15-22層集《天堂》(Paradiso)。大廈有100米高,對應於《神曲》的一百個篇章 ,其頂部是一個燈塔式的塔樓,象征著生命的升華,光明的指引和進入天堂的境界。
五月大道的盡頭是馬裏亞諾·莫雷諾廣場(Plaza Mariano Moreno)。Mariano Moreno是一位律師、新聞工作者,也是一位重要的領導獨立革命的知識領袖。這個廣場最有名的是這座目光下視陷入沉思的《沉思者》雕像,是法國雕塑家奧古斯特·羅丹(Auguste Rodin)的著名作品之一。 莫雷諾廣場的這座雕像雖然不是原作,但是它獲得法國政府官方認證,根據雕塑家的原始鑄造版本製作,全世界僅有少數幾個幸存遺作。
Walking Tour的最後一站就是國會廣場Plaza del Congreso,阿根廷國家立法機關國會大廈威嚴地矗立於此。歐美國家的國會大廈似乎都長一個樣,巨大的圓頂、宏偉的樓梯、雄偉的柱廊、精美的雕飾細節和表現憲法、立法、民主、法製等主題的雕像。
科隆大劇院 Teatro Colón
世界上最美的劇院之一 科隆大劇院位於布宜諾斯艾利斯的Recoleta區,是阿根廷的歌劇、舞蹈、音樂會和各種藝術表演的中心,布宜最有名的地標之一,可以考慮來這裏觀看一場演出或者參加劇院組織的Guided Tour。小提醒:如果能在劇院的官方網站(https://teatrocolon.org.ar/guided-tours/)上買guided tour ticket那是最好,票價約$22。如果網站不接受國外信用卡的話,可以在劇院買當場買當天的或者後幾天的。這是因為如果在getyourguide買票的話,票價多出一倍多 ($49)。
參觀科隆大劇院對我這個沒進過高級音樂廳的土包子來說絕對是一個震撼的 eye-opening experience。優雅的導遊(即劇院員工)帶我們走進這個劇院的門廳,眾人頓時被眼前的富麗堂皇震住了。寬敞的門廳地麵是紋理獨特色彩優雅的大理石,樓台閣榭充滿了金色的絢麗裝飾,天花板上的壁畫有著複雜的幾何圖案和精美的藝術雕刻,莊重優雅的紅地毯沿著樓梯一路延伸至樓上.不愧為世界上最美的藝術殿堂之一,其金碧輝煌、莊嚴華麗和奪目光彩簡直像西班牙皇宮一樣 。導遊要我們把自己想象成十九世紀受邀前來欣賞世界級音樂會的嘉賓,沿著紅地毯款款拾級而上。。。
導遊給我們介紹科隆大劇院的前世今生:科隆大劇院建設開始於1889年,由阿根庭著名設計師Charles Pellegrini設計,采用了意大利文藝複興和古典風格,被《國家地理》評為全球十大最佳歌劇院之一,也被世界頂級聲學專家鑒定認為科隆大劇院有著世界一流的音響效果適合歌劇演出和音樂會,許多歌唱家、指揮家和音樂家曾經在這裏演出,包括傳奇的希臘裔美國女高音歌唱家瑪麗亞·卡拉絲(Maria Callas),著名的鋼琴家魯道夫·謝基(Rudolf Serkin),著名的奧地利指揮家卡拉揚(Herbert von Karajan),意大利歌曲作曲家普契尼Giacomo Puccini 等等 — 都是如雷貫耳的世界頂級藝術家呀。
劇院內牆上有莫紮特、貝利尼、貝多芬、舒伯特等雕像,這些著名藝術家的交響樂、歌劇和藝術作品經常在科隆大劇院上演。
作為Guided Tour的一部分,導遊帶我們到了劇院的陽台。陽台設計精美,細節豐富,既奢華又典雅,最靠近舞台的座位包括私人包廂,通常是留給最具聲望的貴賓。從陽台能俯瞰整個舞台和壯麗的大劇院,帶給人無法比擬的超級享受。
參觀科隆大劇院這個阿根廷文化藝術建築的瑰寶帶給人幾多感概,俗話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阿根廷雖說上世紀社會時局動蕩,金融經濟波瀾起伏,人民生活一言難盡,但是它受歐洲文明浸染幾百年,其深厚的文化氛圍、藝術底蘊、建築美學使得布宜諾斯艾利斯獨立於林,充滿魅力,令人著迷。
最美的書店 El Ateneo Grand Splendid
布宜城市裏有很多劇院,除了科隆大劇院還有一個劇院也是城市的重要文化場所:El Ateneo Grand Splendid 這座劇院自1919年開幕後曾在這裏舉行過音樂會、戲劇表演等; 2000年被阿根廷一個書店老板購買並改建成書店。El Ateneo 這個書店坐擁原來劇院的宏偉建築,精美裝飾,華麗的陽台、壁畫和天花板,金碧輝煌的宏大氣派將一排排書籍襯托得熠熠生輝,吸引無數的遊人,有來真正看書買書的,有來在雅舍品品咖啡的,更有像我這樣的遊人前來打卡一睹芳顏,大多數是西班牙語書,也就附庸風雅一下而已。
看看這個華美的書店,是不是有種“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的感覺?
還有這樣一個角落:組織者準備了好幾套問題,觀眾們可以隨意選一張回答問題然後將答案紙掛在帳篷裏的長線上供大家分享觀看。下麵是其中一些觀眾們分享的:
問: Songs for the End of the World 世界末日之歌
答:para Elisa (fur Elise) - 貝多芬的致愛麗絲
答:Chacarera del Exilio -《流亡的恰卡雷拉》由阿根廷作曲家Peteco Carabajal創作,反映軍事獨裁期間(1976-1983)平民遭受迫害和壓製的動蕩的社會現實。
答: Parcha Peronista《庇隆主義進行曲》是跟庇隆主義運動相關強調團結和忠誠的著名政治聖歌。
問:things I should do but I will not do 我應該做卻沒能做的事
答:工作;不要壓力太大;健康飲食;少喝酒;更冷靜;學會拒絕
問:things I never remember 我總是記不住的事
答:理解他人,體貼他人;出門帶公交卡;出門前給自己一個擁抱
問:things that have changed a lot 有很大改變的事
答:我自己;我跟朋友們的關係;我的勇氣;我的喜好和夢想;我的職業;我的環境;一切
這個角落就像一個心理理療和心靈傾訴空間,讓人們以不具名的方式和渠道分享他們對自我的認識,生活的反思,和內心複雜脆弱的情感。
“The 2024 Night of the Bookstores”這個書店之夜鼓勵全民參與,鼓勵人們讀書讀文學作品,倡導孩子們在電子產品泛濫的今天要勤動手發揮創造性,尤其有這樣一個特殊心靈傾訴角落,其人文關懷令人感動。
布宜的街頭公園
布宜的街頭公園數不勝數,小的就在鬧市區兩條小街之間,大的有寬敞綠地有雕塑有噴泉有長椅,更有數個值得打卡的大型主題公園,像生態園,植物園,玫瑰園,日本花園等等,這幾個大公園都在Palermo區。因為時間關係我沒能去最想去的玫瑰園和日本花園,有點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