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024年5月西班牙(2) - 安東尼·高迪和巴塞羅那

(2024-06-12 20:15:26) 下一個

安東尼·高迪Antonio Gaudi1852年出生於加泰羅尼亞,是被稱為加泰羅尼亞現代主義的代表人物之一。幼年的高迪喜歡大自然,對大自然的觀察和領悟超乎尋常, 成年後的高迪也常常騎馬穿越鄉村,或者每天步行六英裏,欣賞品味加泰羅尼亞的美景。據記載,高迪的家族世代是做渦爐的銅匠,所以他天生具有良好的空間解構能力與雕塑感覺,由此日後的高迪更喜歡做三維建築模型而不是畫平麵設計圖。高迪是個虔誠的天主教徒,他對建築,自然的終生摯愛和堅定的宗教信仰貫穿在他的建築作品中。高迪的作品超越了當時的現代主義,在今天看來很多都是超現實的魔幻作品。
 

在去巴塞羅那之前看到介紹高迪的建築,說實話我並不感冒,他的建築作品太不尋常了,似乎沒有傳統的線條和美感,那個建了一百多年還沒建完的聖家堂粗看起來簡直要給人密集綜合征一般。因此我居然隻定了Casa Batlló, Casa Mila和Sagrada Familia的門票,直到。。。

 

巴特羅之家 Casa Batlló

隻有親自到了 Casa Batlló,麵對這座於20世紀初天才的現代主義建築家高迪為富裕的巴特羅家族建立的私人住宅,我才意識到自己的陳見是何等地可笑。巴特羅之家位於華麗的格拉西亞大道上(passeig de Gràcia),整座建築幾乎沒有直線,一樓是波浪式優美曲線的橫梁立柱和仿骨石柱,牆麵是閃閃發光的瓷磚覆蓋的外立麵,屋頂是起伏的海洋世界一般的龍背形屋脊。外牆麵的十幾個陽台就像帶殼的海洋生物一樣依附在這樣一個奇特的海洋建築。巴特羅之家有一別名為“龍之家” (the House of the Dragon),傳說巴塞羅那的住保聖人喬治用他的劍殺死了龍,拯救了公主和人民免受這頭怪獸的憤怒。根據這一解釋,巴特羅之家屋頂的設計象征著刺入龍體的劍,而骨形的柱子則紀念它的受害者。

進到屋裏,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這個臨街的會客廳。設計師巧妙地利用光線和不同色彩,精巧地將自然之元素糅合進建築,其屋頂是鵝黃色的柔和弧頂,玻璃窗與原木窗沿形成波浪形圓形橢圓等等不同造型,佐以深淺不同的藍紫色,就像深海裏冒出的泡泡一樣,清晨柔和的光線給這個會客廳增添色彩斑斕的夢幻韻味,令人彷佛置身於迷人的童話世界中。

 

 

 

光井Patio of Lights
這個庭中之院的牆壁覆蓋著不同色調的藍色陶瓷和玻璃碎片,上方是最深的藍色,下方是最淺的。這種設計,加上不同尺寸的窗戶,確保了光線均勻地進入。當你站在庭院的底部時,會看到一種藍色調,讓你感覺仿佛站在水下。

一塊蒙太奇式的夢幻玻璃


層層遞進的弧線

 

高迪自己書寫的26個字母,生動有趣

日本建築師隈研吾主持設計、被視為“垂直交流核心”的灰色鏈簾裝置。據資料:設計師“用灰色鏈簾裝置在建築中對巴特羅之家曾經的光線運用進行致敬,用抽象的維度展現了這座現代主義建築的光與影之歌“。   

 

旋轉樓梯帶我們走上陽台,這裏是一個超現實的蜿蜒屋頂露台,色彩斑斕的瓷磚煙囪螺旋狀地指向天空,閃閃發光的屋頂形狀像龍的脊背,恰好也就是這個閣樓的肋骨結構。表麵閃閃發光的彩色陶瓷瓦片是為鱗片 ——據說鱗片狀的瓷磚顏色甚至會隨著觀察角度的不同而變化。




在我們看過所有的建築和藝術作品中,巴特羅之家是最獨特最夢幻最自然的藝術作品,結合了想象力,創造力,實用性,和高超的技術,它不愧是安東尼·高迪現代主義或新藝術的最佳代表之一。巴特羅之家看的讓我們心悅誠服,心裏充滿了崇敬和感動。
 

高迪立方體Gaudi Cube
參觀完整個樓以後,意猶未盡地,居然還有一個大禮物 — 全球首個“10D”沉浸式體驗館:高迪立方體Gaudi Cube。這個2000平米的高迪立方體是巴特羅之家近幾年才開放的的展區,由土耳其藝術家Refik Anadol設計與導演 Miguel Alonso 合作。體驗館包括一個具有六個內部麵的立方體區域,內襯有配置了ORIM(光學樹脂注入模塊)的LED屏幕,這些LED屏幕通過牆壁和地板上的LED麵板進行靜電放電係統,處理約7000萬像素的圖像。21聲道環繞立體聲全方位打造一個微觀和宏觀的自然界,在將近三分鍾內,令人震撼的10D大自然圖片,圖像,高迪的照片,文件,手稿,照片等等如滔天的海嘯浩瀚的銀河無止境的宇宙一般鋪麵而來,360度無死角地衝擊人的五官,帶領遊人去體會高迪建築設計中的意識理念和他超乎現實的內心世界。這個顛覆性的數字創新和前衛的文化體驗,令人屏息凝神,歎為觀止!

 

 

米拉之家 Casa Milà 

米拉之家是安東尼·高迪的最後一件民用作品,他於1906年開始建造,於1912年完成。在當地被稱為“La Pedrera”(加泰羅尼亞語意為“采石場”),因為石材被用作設計立麵和陽台的關鍵材料。米拉之家跟一街之隔的巴特羅之家都被列入世遺名錄。
 

跟巴特羅之家類似,米拉之家外觀是呈波浪形的白色石頭牆。其陽台上扭曲回繞的鐵條和鐵板欄杆甚是奇特,在維基上的這段話很逗:“有人覺得像非洲原住民在陡峭的懸崖所建造類似洞穴的住所,有人覺得像海浪,有人覺得像退潮後的沙灘,有人覺得像蜂窩的組織,有人覺得像熔岩構成的波浪,有人覺得像蛇窟,有人覺得像沙丘,有人覺得像寄生蟲巢穴等等”。,高迪的這個陽台設計給人以無盡的想象,所謂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是也。

也許是巴特羅之家給人的印象太深,米拉之家除了這個巨大的天井結構,樓下幾層似乎並無太大的亮處。

 


 

心想大名鼎鼎的米拉之家不會就這樣如普通故居一樣地羅列一些起居室書房廚房浴室門廊吧,然後來到閣樓,這裏陳列有一些高迪建築作品的三維模型,當年他就是先設計這樣的迷你模型,考慮到一切可以考慮的細節,然後開始動工修建工程的。

高迪的作品不僅僅限於那些聞名世界的宏大建築,還有不少像下麵這兩把並蒂椅一樣的生活用品。在設計這兩個椅子的時候,他讓模特坐到一個模型上,然後在木頭上雕刻出人體背部和臀部在模型上自然形成的凹陷。因此他設計的生活用品擁有人體和自然物體天然的形狀和優美曲線。事實上,高迪也就是從自然界吸取了精華用於他的無數藝術作品中,這一點我們在細細研究下午觀看的聖家堂的時候體會尤其深.

 

獨一無二的屋頂露台
結束了參觀建築內部,一個旋轉樓梯將我們帶上屋頂的樓台。頓時口瞪目呆,這是怎麽樣的一個獨特露台!


就像一個外星人的主題公園一樣,由木頭、大理石、陶瓷、玻璃瓶等不同的材料建造成高低不一的圓形、凹形、凸形、圓柱形和叫不出名字幾何形狀的一係列雕塑,形成了露台的天窗和樓梯出口,煙囪,通風口,排水口,甚至還有蝸牛形狀的儲水箱 ,它們融建築的美學和功能性於無邊想象中,讓人驚喜,令人讚歎,激發了遊人的童心,可不,在這麽一個獨一無二的樓頂露台上,遊人就像來到了超現實的遊樂場和未來世界。







同時,建築師又將他對宗教和生命的思考寄寓在這些奇特的物體上。就像其中的一個煙囪的獨白一樣:火是一種幹燥、熾熱的景象,朝著宇宙進發,向夜空的星星致敬。它燃燒生命,但也是生命的至高能量源泉。火的本質就是太陽,它的能量沐浴著地球,創造生命。而生命的精神本身就存在於火焰之中。火代表著人的靈魂。“Fire is a dry, hot vision making its way towards the universe to worship the night's stars. It burns life but is also its supreme energy source; the very essence of fire is the sun. Its energy bathes the earth, creating life. And the spirit of life itself lies within the flame, Fire is the human soul.”


聖家堂 Sagrada Familia

 十九世紀後期,歐洲進入工業和科技發展的黃金時代,加泰羅尼亞成為西班牙工業最發達地區,(至今依然如此)。在當地書商和慈善家Josep Bocabella訪問梵蒂岡以後,Josep Bocabella發起成立虔誠信徒協會,積極推動聖家堂的建造,以鼓勵人們敬拜基督宣揚基督教的普世價值。話說經濟基礎決定了上層建築,當時的巴塞羅那有經濟實力,有強烈的民族自豪感,有一大批加泰羅尼亞新藝術運動的藝術家和建築師,於是建造聖家堂以重現巴塞羅那之輝煌呼之欲出。當時著名的建築師弗Francisco de Paula del Villar作為主設計師繪製了經典哥特式的設計圖紙,但一年後因故離開。1883年,年僅31歲的高迪接過重任承擔起這個項目的建築設計師。他推翻了前任的建築設計,重新推出了顛覆性的設計方案。

石頭雕刻的聖經
不同於一般傳統的教堂,高迪以顛覆性的創新精神將聖經雕刻到了聖家堂的外觀,創作了一本巨大的聖經雕刻書分布在這個宏大的教堂的三個立麵:東部的誕生立麵 Facade of the Birth(Façana del Naixement),西部的受難立麵 The Passion Facade(Façana de la Passió),和南部的榮耀立麵The Facade of the Glory of the Lord(Façana de la Glòria,尚未完工)。這三個主要立麵象征著耶穌基督生平的三個主要方麵:他在耶穌誕生的立麵上來到世界,在受難立麵上他的死亡和複活,以及在尚未建成的榮耀立麵上通往永生之路。


誕生立麵:誕生立麵是在西班牙1935年的內戰之前建造的,受到了高迪最直接的影響。講述的是充滿喜悅和希望的耶穌誕生故事,立麵雕刻最為密集繁瑣,故事敘述栩栩如生(就是遠看簡直就要給人以密集綜合症的這一麵)。從左到右分別是希望之門(Hope Portal),仁慈之門(Love Portal)和信心之門(Faith Portal)。中間的仁慈之門講述了瑪麗亞接到天使報喜,然後耶穌誕生,牧羊人和三王來訪;左側的希望之門講述了猶太希律王下令處死伯利恒河地區2歲一下的男孩後耶穌父母逃亡埃及;右邊的信心之門講述了耶穌年少時開始顯現神行開始講道。

受難立麵:是後來的建築師按照高迪1917年的設計,經過22年的建造於1976年完工。受難立麵以耶穌受難為主題,以剛勁有力粗獷的線條講述了耶穌受鞭刑以及在十字架上的痛苦。

從2002年開始動工目前還在建造中的榮耀立麵將講述耶穌基督升天的場景,這將是三個立麵中最大和最具紀念意義的立麵。

 這個榮耀之門The Door of Glory 是尚未完成的榮耀立麵的青銅門,由富有爭議的雕塑家Josep Maria Subirachs設計,榮耀之門上刻有用超過50種語言書寫的主禱文。巧妙地是,開門的地方是字母A和G,正好是安東尼·高迪名字的縮寫。


聖家堂由六座中央塔樓,分別代表耶穌基督、聖母瑪利亞和四位福音書作者(馬太、馬可、路加和約翰)。耶穌基督的塔樓是所有塔樓中最高的,高達172.5米,頂部有一個巨大的四臂十字架。福音書作者的塔樓,在頂部有他們每個人的象征雕塑,即四福音書的象征:人、獅子、牛和鷹。聖母瑪利亞的塔樓是第一個完成的,頂部有一個閃亮的星星。
每座塔樓都被一個尖頂所加冕,這些尖頂以其多色彩的威尼斯玻璃馬賽克和高迪使用的幾何形狀(球體、八麵體、立方體和三角錐體)而著稱。這些塔樓的尖頂參考了代表主教的四個徽章:主教帽、十字架、牧杖和戒指。




如夢似幻的光影世界 — 聖家堂的內部結構和布置
這是一個最不像教堂的教堂,它更像一個將文化、藝術、建築、生命、自然、光與美有機結合的生態係統。寬敞高頂的主殿有36根高聳的圓柱,組成了一個森林世界:巨大的樹形圓柱由紅色斑岩和玄武岩製成,柱子上有類似樹木主幹上的結節,從這裏分叉出更多分支到屋頂形成樹冠般的結構,營造出生機勃勃的氛圍。高迪在聖家堂依舊是避免使用直線和角度,代之以我們在自然界通常能見到的物體形狀和線條,以賦予其更自然的感覺。這些柱子不僅僅是簡單的結構,同時也在建築功能上也分散了屋頂的重量和壓力,而且它們獨特的雙螺旋設計象征著聖徒升入天堂,天使降臨迎接他們。 


主殿裏的圓柱上,每個柱子結節上有四盞燈給與主殿更多的照明。同時這些燈具由更深一層的宗教含義:例如,教堂中殿中心的四根柱子是為了紀念四福音書作者。它們的象征——馬太的有翼人、馬可的有翼獅、路加的有翼牛和約翰的鷹——可以在燈具上看到,一旦太陽落山,這些燈具就會以彩虹般的光芒照亮聖家堂的內部。其餘的柱子分別獻給十二使徒、四個加泰羅尼亞主教區、西班牙的15個大主教區城市以及五大洲(不包括南極洲和澳大利亞)。在每個燈具上,有其教區的守護聖人的複雜插圖,為教堂增添了色彩。(參考:https://www.contexttravel.com/blog/articles/sagrada-familia-interior)

大廳更多的采光來自於自然光線。高迪摯愛大自然的天然色彩, 他善於從中汲取靈感,運用巧妙的采光將並將各種顏色和色調用於他的作品中。聖家堂巨大的彩色玻璃窗上不同的部位分別使用了冷色調和暖色調的不同顏色,隨著日出的推進,從藍色綠色逐漸推進到紅色和橙色的暖色調。在一天中的不同時間, 太陽的位置會影響教堂內部的光線變化,所以如果能在不同時間段參觀會看到不同的效果。我們特意預定了下午四五點鍾的入場時間,這時溫暖的金色斜陽從彩色玻璃窗照進來,給整個大廳籠罩上如夢似幻的斑斕色彩。


這是高迪解釋他在聖家堂的用光理念:“聖家堂將會是明亮的。宗教情感不會來自陰影中僅被一束光線穿透的恐懼,而是源於光的和諧美妙,以及陽光穿過樹葉的千變萬化所帶來的幸福感。因此,它將成為和諧之光的聖殿。所有設計都必須突出建築的形式,完美展現教堂內部的象征性裝飾,從而達到最大的精神效果”
“The temple of the Sagrada Familia will be bright. Religious emotion will not come from the fear of shadows only just penetrated by a ray of light, but will be born from the bright mystery of the harmony of light, from the sense of wellbeing that comes from sunlight filtering through a tree with the thousands of nuances of its leaves. It will, thus, be the Temple of harmonious light. Everything must be designed to highlight the architectural forms, to give a perfect vision of the symbolic decoration throughout the inside of the Basilica and, therefore, reach the greatest spiritual efficiency.” - Antoni Gaudi

參觀基督教教堂通常給我們的感受是神聖莊嚴肅穆,低沉陰暗沉重,有時甚至是窒息的,可是這座不同尋常的聖家堂是如此地通透光明敞亮,它就像充滿了陽光和空氣的自然界,充滿了勃勃的生機。

結束參觀的外觀和內部結構以後,聖家堂的一樓博物館是一個重要的去處。這裏展示了聖家堂的建造曆史時間軸,諸多建造過程中的細節,聖家堂以及其他一些重要建築的設計理念和宗教含義。如果想對聖家堂和高迪的作品有更為全麵的了解,這個博物館不容錯過。

高迪的其他作品
盡管建造聖家堂是高迪重中之重,他還進行了其他重要的項目。他建造並參與了宗教和住宅建築,策劃了一些城市發展項目。



高迪是這樣評價他的獨創性、創造力和創新能力:Originality consists in returning to the origin 原創性在於回歸起源。高迪靈感的起源便是自然界。
聖家堂塔樓的頂部華麗頂飾設計是高迪受礦物質的結晶過程啟發,運用了類似的水晶多麵體形狀;
主殿生氣勃勃的類似森林環境的主幹,分支和采光來源於自然界的森林結構:這是高迪采用樹形結構設計的主殿圓柱和橢圓球狀的燈具結節。


聖家堂的北立麵(North Façade) 的設計以自然元素為靈感,結合了植物和動物的圖案,以及豐富的宗教象征.高迪在設計中使用了雙曲麵(hyperboloids)作為柱子和結構元素的形態,創造出既具有美感又富有結構穩定性的獨特形式。這種設計靈感來自自然界的曲線和形態,例如有些海洋中的單細胞生物就是具有這樣的結構。在斑斕色彩照耀下美輪美奐的主殿大廳,其高頂也應用了雙曲麵結構。

圓形,拋物線,圓錐形,日蝕形等等自然形狀被高迪巧妙地運用在聖家堂和不少其他作品,包括前麵看到的巴特羅之家和米拉之家。還有一種“母線曲麵”(Ruled Surface)這種曲麵由一條直線沿著一條曲線或另一條直線移動而生成。高迪利用母線曲麵來創造複雜而優雅的建築形式,我們尤其在米拉之家的屋頂樓台上見到很多這樣的應用。

螺旋形是我們自然界常見的一種優美形狀,例如DNA,卷發、漩渦、蛇、蝸牛殼、向日葵、鬆樹球、還有無止境的宇宙 ,受這些現象的啟發,高迪在他的多數作品中運用了螺旋形設計,既用於結構也用於裝飾,例如米拉之家的露台,巴特羅之家的螺旋樓梯等等。

另外一個出現在高迪的很作建築中的幾何形狀是六邊形。六邊形是一個具有最小表麵積(是唯一一種能無縫填滿平麵而沒有任何材料浪費的幾何形狀),均勻分布,結構穩定,有對稱美感的幾何形狀,自然界偏愛六邊形,常見於蜜蜂蜂巢、雪花、珊瑚、晶體等等。對高迪來說,無數美妙的幾何形狀隱藏在自然界中,建築師的工作是從中得到靈感,將它們不僅用於裝飾還更用作開發結構和建築元素的模型,煥發其新的生命。

如果不經點明,你也許不一定會把這種交叉的四臂結構跟十字架聯係在一起(有哪個宗教機構會用這樣的十字架在他們的教堂呢),但這種四臂十字架在高迪作品中常見,令人聯想到生命之樹——柏樹的球果。在聖家堂它將被用來裝飾耶穌基督塔的頂端。

卡薩·維森斯(Casa Vicens)是高迪設計的第一座重要建築,為富有的股票經紀人Manuel Vicens i Montaner設計的夏季別墅。在這座建築裏有一些用黃色的花朵裝飾的陶瓷瓷磚,其靈感是來自他在建築工地上發現的萬壽菊。高迪研究身邊的花蕾、植物、刺蔓、草藥等等,然後將它們的形狀雕刻成教堂後殿頂尖的裝飾。看到這樣的小故事讓人很是感動,身為大建築師,高迪內心裏實際上住著一個七歲孩子, 充滿了對自然的好奇心,就如禪宗的境界一般:一花一世界 一葉一菩提。。。

1926年6月7日,高迪在聖家堂附近被有軌電車撞倒,路人沒有人認出這位建築師。當他最終被送至醫院後已經為時已晚,三天後一代奇才建築師去世,終年74歲。6月12日,巴塞羅那十裏長街,數以萬計哀慟的人群加入送葬隊伍護送他的棺材穿過城市前往聖家堂,跟他做最後的告別。高迪被安葬在聖家堂聖母卡梅爾禮拜堂的地下室裏(The chapel of Our Lady of Carmel)。

聖家堂的建造起始於1882年,因為經費和戰爭問題幾次中斷(世界大戰和西班牙內戰)。而今在現代化的科學和工程技術支持下,工程進度加快了很多。最大的剩餘工程在於建造聖經新約人物的十個尖塔,預計在2026年,高迪逝世100周年整個工程將能完工,那將是對高迪的最好紀念。盡管在高迪去世時聖家堂工程僅完成了四分之一,但是高迪的設計貫穿始終,後來的建築師們也忠實地維持了他的原創設計,這座融高迪對加泰羅尼亞傳統的熱愛、對自然的深切敬畏以及他堅定的宗教信仰為一體的偉大建築成為巴塞羅那的名片,是高迪留給巴塞羅那和世人欣賞基督教創物主獨特而非凡的方式。

內心充滿感動地從聖家堂出來已經晚上七點多,重新回到巴塞羅那的市井長巷,甚至在一街之隔還快速地參觀了一下巴塞羅那足球隊的一個小店麵:


熙攘熱鬧的加泰羅尼亞廣場華燈初上,商鋪漂亮的裝飾令人駐足。我們的旅館前台推薦了當地人喜愛網評也相當好的Ciutat Comtal Tapas Bar。這家餐館不接受預定,大多數時候都是一大群人在等座,饑腸轆轆的我們等候半個多小時後坐上吧台邊,吃上了正宗美味的西班牙Tapas!

巴塞羅那集深厚的曆史積澱和現代的城市發展於有機一體,其文化藝術,建築雕塑,宗教信仰,美食佳肴,背山臨海的地理環境,加上獨特的加泰羅尼亞傳統文化,營造了一座迷人的城市。

謝謝看帖!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rongrong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世界在我心中' 的評論 : 謝謝留言。去之前沒太喜歡他的作品但是看了第一天以後想再定Park Guell,結果票早就賣完了。能讓你讀貼再遊巴塞羅那很開心。
世界在我心中 回複 悄悄話 我沒有你看得那麽多高迪的作品,隨你再次遊了巴塞羅那。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