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鏈接: https://mp.weixin.qq.com/s/lOeVHs6vIFIemMEcB7EgdA 誠與大家分享。 讀後有感寫兩句。
久聞曲阜三孔,可惜我未去過。自出國後就更難有機會去觀瞻了,遠隔萬裏重洋能回家探親已是不易,別說還跑出去遊玩。於是隻能在網上搜搜圖片,看資料,以及讀遊記來遙想至聖先師門前景象。 出國後認識的外國友人中頗有幾位對孔夫子推崇備至,甚至還能跟我侃 幾句他們閱讀了的夫子教導,然後表示十分敬仰。我不禁好奇, 那在我們這正經受儒家文化熏陶的大地上,是如何在三孔表達紀念敬仰的?
讀完此篇不禁啞然。不出意外景點門口必有熱鬧的擺攤,有些讓我驚訝地是攤主們因地製宜地擺書攤。 似乎吃準了來遊覽朝聖的人要麽是愛閱讀的,或者至少也附庸風雅買兩本書作“正宗” 紀念品。 同樣不出意外的有很多是盜版書。看到這我不禁想到一個喜歡的學者曾說隻要能傳播知識,不介意別人翻印他的書。於是心想要是印刷得還行,雖然我也明白要保護作者知識產權,恐怕也會買兩本在旅途上打發時間,同時也解決錢包不夠硬氣又想讀書的糾結。
可惜的是這些“書” 印刷極其粗劣到看不下去。任憑攤主說破嘴,總不能花錢買廢紙回家。
英國作家毛姆曾著書《閱讀是一座隨身攜帶的避難所》,標題如此生動地描繪了書籍對愛書之人的滋養和慰藉。 謀生不易,恐怕很難要求那些書攤主們都引進正版,走高質量路線。 在孔聖人紀念地擺書攤也確實是個好生意點子。 但保證起碼的印刷質量,讓愛書者能讀得下去, 至少讓知識或信息可以傳遞也算是有點功德?否則夫子真是要歎息, 歎息我們這些後世子孫隻知蠅營狗苟,他老人家多半是失望至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