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薔薇

人生是一場未知目的地的旅程,我們隻是每天在向著一個方向行走。
正文

老家即墨

(2023-10-02 13:28:01) 下一個
晚飯後打開經濟學家雜誌,讀到二零二零年十一月二十三日,中國政府宣布已在全國範圍內消除絕對貧困。據世界銀行統計,在過去的四十年裏,中國有8億人口擺脫了貧困。按2011物價為基準,中國的貧窮標準是每天收入低於2.30美元,這個標準高於世界銀行每天收入低於1.90美元的貧窮標準。
 
小時候每年夏天我都會回老家即墨。姥爺以前家境優越,聽母親說曾有人在朝廷做官。日本人來時,為了養家糊口就做過日語翻譯,因此解放後被發送到鄉下,母親也因此沒有辦法繼續升學。母親說有一次她坐在地上玩,一輛日本人的汽車就從她的裙子上碾過去,還說有個日本女人給她漆了紅色的小盤子過家家。我從來就沒有見到過姥爺,記憶裏隻有姥姥,三個舅舅和姨。母親說姥爺是大躍進鬧饑荒時餓死的。
 
每次回老家一進村就有光著屁股的孩子們跟著跑好熱鬧。當時鄉下的紙張緊缺,店鋪裏賣的也都是發黃的紙張。有時候我會給小夥伴們帶去白紙的筆記本。上廁所是不用手紙的,院子裏有個豬圈,跳進去一邊趕著豬,一邊大便,然後就撿起石塊擦屁股。三十多年後在讀MBA時,有位德國朋友的父親就開工廠專門製造衛生紙。他父親總是說,製造衛生紙永遠是安全的,因為無論經濟狀況如何,人們總是要上廁所的。他說的太對了。2020年冠狀病毒一開始,商店裏最先被搶空的就是衛生紙,到最後衛生紙都被當做禮物送人啦,多體麵,多風光。
 
田裏芋頭的葉子寬厚又美麗,最喜歡剛出土的新鮮花生。這麽多年家裏基本每天都要有花生,麻辣的,鹽炒的,都不及地裏剛刨出土的花生新鮮。大概是因為我對花生的摯愛吧,女兒一出生就對花生過敏。村後有條大河,炎熱的午後,女人和狗都小睡去了,孩子們就跑去河裏遊泳。太陽把河水照得暖暖的。 我不會遊泳,就在河裏扶著臉盆撲騰著腿,一邊提防著河裏的水蛭。河麵波光粼粼,娃兒們的笑聲也在那些光輝的歲月裏清澈的蕩漾。
炊煙嫋嫋時,我會跑去村頭等著舅舅們下工。看著他們從夕陽裏推著糞車歸來,就跑過去坐在車前邊,舅舅的鬥笠上總會有幾隻給我捉的蚱蜢。晚飯後,我們會去麥場,聽抽著煙袋鍋子的老人講嫦娥奔月的故事。 微風從田野吹過,隨著老人吸煙的嘴吧嗒吧嗒地一張一合,煙鬥鍋子也跟著忽閃忽閃的,螢火蟲和溝裏的青蛙亦歌舞升庭。
 
姥姥家紅磚黑瓦,屋簷上雕刻著可愛的麒麟。 姥姥是一個勤勞利索的人,頭發工整地梳理成簪,對孩子嚴厲,對我和姐姐們很好。家裏裏裏外外總是打理得幹幹淨淨。院子裏有桑樹,梧桐樹,牆邊種著煙葉還有怒放的紅色雞冠花和粉色假桃花。。姥姥做的土豆燉豆角真是好吃。家裏有條瘦狗挺可憐,吃的都緊張,那狗每次想吃點剩飯都被打走。當時是公社集體種田,常聽舅舅們說起公社欠他們公分也發不出錢。聽母親說舅舅曾經在地裏捉老鼠吃。後來三舅把那幾顆梧桐樹也砍了賣錢。就剩下那顆桑樹。二姐能爬上樹摘桑仁,我在樹下等著接,也會接到她惡作劇吐我的唾沫。
 
五歲的時候舅舅給我一個盛著農產品的籃子把我一人送上回青島的長途汽車。他塞給我一張字條,上麵有父親工作單位的電話。下了車,我就按照叮囑找到大人給父親打了電話。當時外麵有遊行的,敲鑼打鼓好熱鬧。父親來接我時,我在街上看熱鬧,籃子就在長途車站裏麵安靜得呆著。那年月人們雖然貧窮,可是犯罪率很低。
 
大姐在很小時就被送回老家,她和姥姥最親近。我六歲時姥姥就去世了。記得她一下喘不上氣,直到晚上身體還溫熱,事後母親一直念叨當年怎麽就不知道點醫學常識可以人工呼吸救她一命。所以一直要我以後學醫。
 
三舅最疼我了。他會用彈弓給我打麻雀烤著吃,周末也會用肩膀扛著我,戴上頭巾和他的朋友假做夫妻去趕集或者去看露天電影。集上有川流不息的人群,賣豬的,賣糧食的,賣鍋碗瓢盆的,賣水果蔬菜的。 我最喜歡小甜瓜,還在一個書攤買到一本好看的小人書叫“綠野仙蹤”。回家趴在鋪著涼席的炕上翻看著童話書,幻想著在空中飛行的感覺。後來三舅為了謀生去了東北挖礦。
 
大舅很早就離家去了海陽工作。聽說二舅在小的時候被姥姥的婆婆給用棍子打了頭後落下後遺症,反應有些慢。後來給他找了個媳婦,我的舅母。沒人時她會偷偷告訴我她希望是嫁了三舅而不是二舅。三舅瀟灑,腦子靈活,一手好工匠,會吹口哨,又有趣。舅母對二舅真有些離奇,讓他在靠近地窖最冷的那一間地上睡在麵板上,不許他靠近,不許他上炕。我看不慣,跟二舅說不要那麽順從。 一天二舅打了舅母。她一邊嚎啕大哭說沒法活了,一邊把沾著鼻血的手在鍋裏的水裏謔謔。 鄰居們都來了。嚇得我感覺都是我惹的事,最後給舅母跪下了,求她不要生氣,鄰居們也勸說看孩子多懂事,怎樣也得給晚輩留個臉麵,這才結束了那場戰爭。多年以後二舅突然死亡,死亡原因一直是家裏的一個未解之謎。
 
我和姨的接觸也很少。 姨常坐在胡同裏和其他女人們一邊聊天,一邊用柳條編框子,或者用玉米葉編籃子,也或者納鞋墊。她的鞋墊納地特好,給我納過一雙繡著鮮紅色牡丹花的鞋墊,真好看。有一天她和她愛的男人就離家出走去了東北。那年月村裏的生活在我一個孩子的眼裏是幸福單純的,可是世代的恩怨也是我看不見,感觸不到的。母親立馬讓父親坐火車去東北找過他們讓姨回來,父親空手而歸。這麽多年母親一直無法原諒姨, 在病危的時候都拒絕見姨一麵。在母親的眼裏世界很簡單,黑就是黑,白就是白, 而且她永遠是正確的。去年大姐見過姨一麵,很瘦,說是去南方孩子家裏了。
 
記憶有時候需要勇氣。姥姥,姥爺,大舅,二舅,三舅和母親如今都已經不在了,三舅母也改嫁了一個退休老公安搬到鎮上去住。田野裏莊稼旁邊多了幾個土堆,沒有墓碑,沒有名字,隻是每個土堆上壓了塊石頭,我們每次祭墓時就把四周的雜草清理一下。2015年二姐帶我回去過鄉下,那裏就剩下了座空房子,滿園的雜草,一片淒涼,找不到曾經的笑聲,那條瘦狗也不在啦。今夕何夕。。。 歎息之餘,身後有人問:“是小攀嗎?” 回頭一看,是一位從初中就沒有見過的九十多歲的鄰居老太太。
 
傳說中鳳凰喜歡在梧桐樹上築窩巢,每當梧桐花開,太陽升起的時候,鳳凰就會唱出世上最幸福的歌聲,美麗的羽翼也會在朝霞裏蓬蓽生輝,灑亮人間。倘若家裏人還在,倘若院子裏那排整齊向上的梧桐樹沒有被砍掉,不知那個傳說是不是還會成真,夏日的田野是不是還會有綠野仙蹤。。。
 
那次回老家沒有看到光屁股的孩子們和胡同裏納鞋的婦女,卻驚喜地遇見溫和善良,有超強記憶力的高齡老人。她臉上深深的皺紋就像是腳下踏實堅強的大地一樣見證了曆史,見證了滄桑,卻依然博大而慈祥。據報道,1978年中國農村有98%的人處於絕對貧窮,到了2016年這個數字已經低於5%。不知那位老人現在是否依然健在去體會現在經濟生活的巨變。
 
 
 
 
 
 
春來了
是風送來了春
還是春帶來了風
我不知道
心扉之門開了
是迎接春風還是
春風叩開
我不知道
我隻知道
春來了
春來了
梧桐花就開了
開在柳營
也開在心中
梧桐花開了
開了嗎
看不見
去年的姣妍
聞不到
今年的清香
我舉目凝視
沒有惆悵
隻有那無盡的遐思
那紫色的花瓣
多像舞台的帷幕
更像漂亮的裙衣
那鵝黃的花蕊
多像心靈的閃光
更像閃光的心靈
那花乳上昨夜的露珠
是一雙清澈的眼睛
看著你
看著我
看著春光乍泄
看著春風掠過
看著時光流逝
真心有多純
此情有多深
平凡淡雅的梧桐花作證
此花沒有它花香麽
卻怎麽能抹去我的鬱悶和憂傷
此花沒有它花豔麽
卻怎麽能激勵我征戰沙場
盛開的梧桐花謝了還會開
天上的雲彩離去又會複來
隻有歲月無情
無情的永不複來
 
詩歌作者:尹武平:共和國少將、中國散文學會會員、陝西省作家協會會員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白薔薇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版刻之美' 的評論 : 老鄉您好!您說的事情太熟悉了。 在即墨短短的童年有著美好的回憶。
版刻之美 回複 悄悄話 老鄉你好。世代居住在即墨,家譜記載有七百年了。最愛聽我姥姥叫我妹妹“小嫚”。小時候玩的東西也挺多的。夜裏打手電爬房子挖麻雀,夏天黏知了,冬天冰下捉魚,自製鞭炮和鏈子槍。曆曆在目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