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誌公禪師,
有一首空空歌:
南來北往走西東,
看得浮生總是空。
天也空來地也空,
人生杳杳在其中。
日也空、月也空,
來來往往有何功。
田也空、地也空,
換了多少主人公。
金也空、銀也空,
死後何曾在手中。
妻也空、子也空,
黃泉路上不相逢。
大藏經中空是色,
般若經中色是空。
朝走西、暮走東,
人生恰似采花蜂。
采得百花成蜜後,
一場辛苦一場空。
夜靜聽得三更鼓,
翻身不覺五更鍾。
從頭仔細看將起,
便是南柯一夢中。
所以
佛家才說,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
人生在世,
本就是鏡花水月,
若大夢一場!
但若見諸相、非相,
即可
見如來。
那什麽,
叫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
應作如是觀呢!
佛陀說
這世間的一切,
恍若鏡花水月。
如夢似幻,
讓人分不清真假。
像是泡影,
一戳即破,
不能承受外力。
像是朝露,日出則消。
又像是電光,
迅捷而過,再無蹤影。
在生命中,
我們要經曆生、老、病、死。
在生命裏,
我們也會擁有親情、
友情、愛情。
但是
世間萬物,
都有著必然遵循的規律。
有了生,
便也有了滅。
而一切的最終,
都會消散。
人有情,
便產生了欲望。
有欲望便會有煩惱,
而煩惱到最後,
都是痛苦。
所以,
眾生,
皆苦。
佛陀
當然也不能例外。
他非神、非魔,
非仙、非聖,
非人、非我,
他自稱自己,
是佛。
他本是一國之王子,
於無邊富貴中覺醒,
便
毅然遁入空門。
一路苦行參悟,
曆經磨難,
終於。
在一棵樹下,證得菩提。
從此
便以凡人之軀,
與漫天之仙神並列。
他掌握過去,
參悟現在,
能夠預見未來。
那麽
他在菩提樹下的那一坐,
究竟
是看見了什麽呢?
到底什麽
又是
佛?
佛陀傳法,
距今
已有2500多年了。
或許,
你了解到的佛教,
是普渡眾生,
是救苦救難。
但
所謂的佛教,
真正
唯一能得到世人公認的,
為何隻是佛陀的智慧呢?
世人
皆讚其智慧。
同樣
我也願稱他,
為古往今來,
智慧第一,
悟性最高的人。
如果
你能夠拋開,
那些宗教因素的認知。
那麽我們
便可以去看一看,
他的這座山,
究竟
是有多高。
附言:
在談佛教之前,
這裏我再插兩句。
就是我們現在所認知的佛教,
其實是有大乘佛教,
和小乘佛教之分的。
當然
佛法也是分為了,
大乘佛法和小乘佛法。
你說
這佛教分就分了,
怎麽佛法
也還能分什麽大乘與小乘呢?
這讓我們普通人,
怎麽去理解呢?
我們簡單點去說啊。
魯迅有一句名言。
說這世上本來沒有路,
走的人多了,
便也就成了路。
佛教也一樣。
最開始的佛教,
它最本來的麵目,
就是自己修行。
所謂的自性成佛嘛!
它修的是自己。
你也可以把它理解成,
是一個專注於修行的小派別,
一個修行的小團體。
這也是所謂的小乘佛教。
那這原來的佛法,
當然也就是小乘佛法了。
那什麽
又是大乘佛法呢?
就是
你既然修行,
那必然就會有所成就。
這有了成就,
那覺悟
肯定也就不一樣了。
所以呀,
有人就說了。
我們怎麽能
光顧著自己呢?
怎麽能
光想著自己成佛。
這老百姓
怎麽辦啊?
這芸芸眾生
怎麽辦?
多“可憐”啊!
對吧!
不拋棄、不放棄。
應該為人民
服務嘛!
所以,
最後就分裂,
又形成了所謂的大乘佛教。
那他們修的,
自然也就是
大乘的佛法了。
當然
最主要,
還是為了能夠普渡眾生。
為的也是如何貼心的,
能夠為我們老百姓服務。
這個是大乘佛教。
現在呢,
是所有的佛教,
基本上都是大乘佛教了。
但今天
我們說的話,
肯定是說小乘佛教。
其實也不是小乘佛教,
我們就隻談談,
佛陀
他為什麽成佛,
究竟什麽是佛。
因為
相對於後兩位來說,
他其實沒那麽重要。
但是
對於今天的
我們來說,
他又非常的重要。
為什麽呢?
因為
他可以回答你,
一個你非常想知道的問題。
就是
我是誰,
我
從哪裏來。
等我,
讓我們一起去西天,
拜見
我佛如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