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李政道與楊振寧之爭的真相判斷

(2025-10-24 15:18:32) 下一個

李政道與楊振寧之爭有四個焦點,以獲得廣泛認同的立場敘述:

 

(1) 李政道對宇稱不守恒的貢獻大於楊振寧,因為是李政道先提出了宇稱不守恒,楊振寧因數學好隻是做了公式推導與證明;

 

(2) 楊振寧以年長等為由提出把兩人合作完成的32篇論文中的兩篇由楊振寧為第一作者,李政道同意,楊振寧就有了兩篇本不該他為第一作者的合作論文,在這兩篇中沒有獲獎的論文;

 

(3) 楊振寧以年長等為由提出把本該李政道排前麵的獲獎名單順序換成楊振寧排前麵,李政道同意,最後就成了在獲獎名單中楊振寧排在前麵;

 

(4)楊振寧以年長等為由提出把本該李政道走前麵的頒獎典禮換成楊振寧走前麵,李政道同意,最後就成了楊振寧在頒獎典禮上走在前麵。

 

事實非常清楚:

 

(隻有李政道和楊振寧知道焦點(1)(2)的真相,他們兩人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外人很難判斷其中的真相;

 

(焦點(3)(4)的真相是非常容易弄清的,因為事涉第三方諾貝爾獎委員會。

 

其實,根本不需要向諾貝爾獎委員會索取任何資料與證據,就能毫無疑問地知道焦點(3)(4)的真相。

 

眾所周知,諾貝爾獎委員會在公布獲獎名單之前,完全是黑箱操作,獲獎者不知道是否獲獎,更不知道獲獎名單的順序。絕對不存在在獲獎名單確定之後公布之前有被獲獎人更改的事。因此,諾貝爾獎委員會公布的獲獎名單,楊振寧在前,李政道在後,是諾貝爾獎委員會的官方正式決定。

 

毫無疑問,在頒獎典禮上,楊振寧走在前,李政道跟在後,也是諾貝爾獎委員會的官方正式決定。諾貝爾獎的頒獎典禮是國王參加或主持的重要國事活動,兩個當時無名的小夥子怎麽可能在禮賓人員安排他們入場的短時間內改變入場順序。他們兩個變得有名有望是在獲獎之後的事情。

 

可見,焦點(3)(4)楊振寧以•••為由提出•••”不是事實,是編造的。

 

對於焦點(2),外人是弄不清真相的。但是,如果焦點(2)楊振寧以•••為由提出•••”也是編造的,那也算是一點安慰;如果楊振寧真提了那個要求,正如廣泛認同楊振寧本不該有他為第一作者的合作論文並認為即使是32篇中的2篇都不行,那如此不知有沒有人會感到一點不舒服呢。

 

最後對於焦點(1),無論是諾貝爾獎金的分配還是學術界,應該都是認定李政道與楊振寧對獲獎成果的貢獻是相同的。嚐試分清他們貢獻的大小是沒有意義的。盡管如此,舉個虛設的例子,可以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

 

哥德巴赫應該是一個非常有名的人,一加一就是他首先提出的;後來,有個叫陳景潤的人證明了離一加一還有一步之遙的一加二,被命名為陳定理。如果把哥德巴赫和陳景潤放到同一個時空,他們一起喝咖啡一起散步一起討論,哥德巴赫提出了一加一,陳景潤證明一加二,該怎麽認定這個成果呢:哥德巴赫定理,哥德巴赫 - 陳定理,陳 - 哥德巴赫定理,陳定理。同理,如果把李政道與楊振寧放到不同的時空,能不能像陳定理一樣把宇稱不守恒定律稱為楊定律呢。也不知道是哪個名人說的提出問題是解決問題的一半,其實,對於一個極端的有些問題,提出問題就算是解決問題了,對於另一個極端的有些問題,提出問題連解決問題的門都沒找到。

 

至此,李政道與楊振寧之爭的真相應該算清楚了。那麽,到底是誰引發了李政道與楊振寧之爭呢?

 

[ 打印 ]
閱讀 ()評論 (8)
評論
誠信 回複 悄悄話 @東方明月:

How do you know 楊的人品絕對是負值?

What is your definition of 人品是負值?

誠信 回複 悄悄話 Most people born in Communist China from 1945 to 1965 are truly contemptible. Their ethical sense always dwell on a very low and deformed horizon.
hulong 回複 悄悄話 我覺得你說的有道理! 第一第二排序真是笑話
東方明月- 回複 悄悄話 看看李政道和楊振寧的人品就知道了。兩人都是天才,但楊的人品絕對是負值
大漢唐 回複 悄悄話 排名不分先後,以alphabetical order為準——眾所周不知:)
FollowNature 回複 悄悄話 都是閑的。
誠信 回複 悄悄話
Nonsense speculation.
陌香 回複 悄悄話 中國有句話叫蒼蠅不叮無縫的蛋. 一點影子都沒有的事情也不會無緣無故被別人瞎編到這種程度吧, 你說"眾所周知,諾貝爾獎委員會在公布獲獎名單之前,完全是黑箱操作,獲獎者不知道是否獲獎,更不知道獲獎名單的順序。絕對不存在在獲獎名單確定之後公布之前有被獲獎人更改的事。" 這個你有證據嗎? 你在諾獎委員會裏工作過?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