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園知微

塵世有盡時,求道無窮期
正文

靴底上的影紅地-Matera(馬特拉)

(2023-08-27 09:47:50) 下一個

在馬特拉開會住了三天。本想這麽一個小村子趁會後和開會間隙溜出來跑跑就逛完了。後覺得低估了會議日程的密集和這小村子的規模和值得看的地方。沒太好意思會議中間溜號太多。 這一馬特拉劄記就隻能是走馬觀花,拋磚引玉了。

馬特拉位置在意大利靴子的靴底部,開車的話西距那不勒斯3小時不到東距拜瑞1小時不到。拜瑞到村裏有公交車和火車。航班到拜瑞還挺多。要逛意鞋跟鞋底部位,拜瑞是個好的出發地點。租車從那不勒斯開過去也沒問題。我挺享受在意大利開車。她的高速公路係統有個很貼心的設計,就是每隔一小段距離(估摸著每隔十多公裏)路邊就有一個凹出去的停車區。我戲稱它為休息反醒區。這樣你不用擔心走錯路或者錯過路口。覺得走的不對就可以從容的在反省區停下,查查方位,看看風景,甚至方便一下(請離路遠些有些遮擋)。意大利的道路限速可戲稱為推薦速度,因為基本上沒人遵守,90-100限速超個20-30公裏太正常,而且感覺每人都這樣。不過轉彎時為了安全還是遵守限速比較好,以免飛出去。你要常開法拉利另當別論。

方位圖

馬特拉是世界文化遺產登記造冊之地:因其悠久的人類居住曆史(大約7千年左右), 和獨特的居住和城市形態:城市順山勢鑿洞而建。和黃土高原窯洞不同的地方是它是石洞而不是土洞。所以其建築與城市保留數千年依然基本完好。當地淺咖啡色的石頭質地不軟不硬,鑿出的石頭又能造房子。從人類居住環境角度說亞平寧半島絕對是上帝眷顧之地:氣候溫和,土地肥沃,食物和建材種類豐富易取,海上交通便利,與周邊不同國家民族知識交流便利。千年輝煌的羅馬帝國誕生於此感覺不是偶然。

馬特拉又是電影導演們的喜愛之地。至少五六個電影外景是在此地拍的。最近和最紅的電影外景是007係列的No Time to Die. 它的部分外景是在馬特拉和旁邊二十幾公裏外的另一小鎮(Gravina in Puglia)拍的. 這倆村鎮離得很近要是平地開車不會超過十五分鍾,但因是山區道路九轉十八彎得開上半小時。不過不會覺得路長,因為沿路起伏跌宕,山川壯麗河穀錦繡,開起來很是享受,忍不住就停下拍幾張再繼續走。

下午五點從那波利斯開車到馬特拉的時候已是傍晚,九曲十八彎開到山上鎮子裏的旅館,發現街邊居然找不到一個停車的空位,問旅館值班經理被告知旅館周邊街上任何一個空位都可以停,別擋別人的門就行。後來發現這個規則適合意大利幾乎任何中小城市(個人的經驗樣本數量有限,你停錯地方車被拖走我不負責)。中小城市車輛雖多停車不是問題,感覺很是亂中有序,是個自適應係統。但在大都市羅馬和那不勒斯咱停車還是很守規矩的,隻停規定停車區,沒敢亂來。

本照片取自網路顯示007在馬特拉城裏飆車場景。這個街口很多人停留拍照。可見一個電影影響力多大

會場室外陽台角度拍的意大利語叫Sassi(石頭)的一個小區,房子自山穀到山頂層層而建,房洞結合自成城市風格。為馬特拉精華所在。

夕陽下

華燈初上

夜幕低垂

峽穀溝壑。山穀中羊腸小道是hiking和走trail的絕好之地。

街頭巷尾

夜幕降臨

婚禮。新郎戴著墨鏡派頭咋一看還以為在重拍教父

食(石)之有味,別有洞天

陶藝作坊,不破不立,猜不透為啥都弄成那樣,隻知道那不是殘次品而是藝術品-殘破美?

 

馬特拉城市有一個地下儲水洞,估計可供居民喝上很久而不擔心缺水,或許是應急或戰時之用。要去參觀時,門口碰到一個彈吉他的藝人,曲觸心動,即時即景頓覺滄桑。此人雖非琵琶女,曲奏亦可動江關。衝他給咱帶來的的不一般千年思古幽情,給他的募捐箱裏多添了幾歐。

 

臨行前去了一趟當地博物館,很多是公元前三四世紀的陶器,陶藝製作水準已很高。年代上在秦統一六國一兩百年前。從內容上看當時的生活已相當有水準(器皿家具等),畫作寫實的水準也很高。看得出來那時的男士普比較窮困,穿不起衣服的大都男性,或許把錢都花在買劍上了。那位坦露一胸的女子畫的實在是淩風裙擺,婀娜多姿,以至於感覺這個詞就像特意為她而創作的。

人常說魔鬼都在細節裏,這裏細節也真不錯

一個本地畫廊出售的作品,風格寫實,即像水彩又像油畫。廊主家在米蘭和佛羅倫薩都有畫廊。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