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軍隊入朝後分為3個階段。從戰爭中學習戰爭。
第1階段 1950-1951:能不能打(就是敢不敢打) 這個階段很多人害怕美軍,認為美軍不可戰勝。(如林彪,粟裕都害怕美軍)經過2,3次戰役,大家不怕了,覺得美軍不過如此,甚至有些人犯了另一極端的錯誤,輕視美軍。
第2階段 1951-1953:能不能守。 美軍炮火,飛機轟炸很猛烈,比國民黨軍隊猛烈的多。一開始經常防守部隊全部犧牲,結果陣地丟了。(如楊根思,漢江阻擊戰,鐵原阻擊戰)。 後來底層戰士發明了坑道,結果能不能守的問題解決了 (如上甘嶺)。 這個時期也解決了補給線挨炸的問題,因為高炮,飛機多了。
第3階段 1953.7:能不能攻。(就是能不能攻取堅固設防的陣地,在美軍炮火,飛機猛烈轟炸下)。這個問題在金城戰役中解決了。此役曆時15天,向南擴展陣地160多平方公裏。並解除了上甘嶺的威脅。至於有人說傷亡大,這根本不重要。進攻方一般都比防守方傷亡大。但一般進攻方不會有成建製的損失,而防守方會的。另外傷亡根本不是勝負的標準。例如二戰中蘇方比德方傷亡大但是最終打贏了。
到1953年7月中國軍隊已經解決了,敢打,能守,能攻 3個問題。再往下就立於不敗之地了。簽停戰協議大概是由於經濟。想減少軍費。進行經濟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