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想起當年學英文

(2023-08-09 09:33:57) 下一個

前一陣看見有個朋友寫了初學英文的體會,他的文章使我想起我那個時候學英文的情景……

那是在七十年代初,我還是一個中學生的時候。那段時間在學校裏不常上課,很多時間是在拉練,軍訓,學工,學農,在教室裏的時間很少。即使在教室裏上課,幾乎一半的同學都不在聽課,有的同學自己互相吵鬧不算,還要和老師開玩笑,碰到不太嚴厲的老師,一節課45分鍾的時間有一半時間能教課就不錯了。

忘了是哪一年,開始有了廣播英語,就是可以在無線電廣播裏跟著學習英文。記得當時好多同學積極性很高,對我們這些渴望讀書的孩子來說,是個學習的好機會。除了學校的英語課,我每天回家就跟著廣播再學。不知是什麽原因,我對學習英文特別感興趣。在家裏,我老是聽了讀,讀了寫。當時教的大多都是些口號,但是不管怎麽說我都掌握了。有一次在英語課上,劉老師讓我到黑板上聽寫他教我們的幾句口號,我還一字不差地寫了下來。劉老師十分高興,還表揚了我。我知道劉老師高興的不僅僅是我寫下了他教我們的英文口號,最重要的是他高興有學生聽他教課。

那個時候我們一會去農村學農兩個月,一會兒去工廠學工一個月。有一段時間我們除了在廠裏勞動,每周要回學校上兩天課,學習各種課程,也包括英文。英語課劉老師換了陳老師。我當時還很想念劉老師呢,畢竟他表揚過我多次,給過我不少鼓勵。不過無論是誰來教,我都十分期待,因為又可以上英語課了。

陳老師第一天給我們上課時,倒不是教那些口號了。他教我們英語人稱,性別,時態變換和語法。具體的句子我記不清了,他每次要求我們在下周的課上能夠正確默寫他教的單詞和句子。我非常高興,總算我們可以學習真正的英文了!不過當時好多同學也是無心學習,好幾個男同學還要搗亂吵鬧。在下周的課上,我完全正確地聽寫了老師要求我們掌握的內容。老師在收作業時看了很滿意。那天下課時,我去問了陳老師用英文怎麽說年月日期等。老師當時就把我問的都寫了下來給了我,並問我說你如果有興趣的話,我下次帶給你一套書,我可以教你。我真是欣喜若狂!從那天起我就開始了英語學習的生涯……

陳老師借給了我一套靈格風初學英文課本(The Linguaphone English Course), 共三冊。這套課本是英國學者為外國人初學英文所編的。我當時也不太懂,隻是按照老師的要求去學習。我每天回家就照著書本念,然後做每一課後麵的練習題。有問題在上完課時就問陳老師,有時間就到老師辦公室念給他聽。在學習讀音規則的過程中,我掌握得還是比較快的。陳老師告訴我這是學好英文的重要基礎,他為我的進步感到欣慰,他還表揚我的語音發音很正確。每次受到陳老師的鼓勵和肯定都使我這個渴望學習的少女增強了信心。這套書裏的讀音規則和基本語法的練習很多,我每一課都做得十分認真。我可真是愛上英文了!

當時我們每周要到工廠勞動,陳老師不是我的班主任,他帶學生勞動的車間與我勞動的車間隔著一扇鐵絲網的門,門不能打開,但是交換書籍這樣的小物件還是可以的。所以,我每次做完了作業就會在陳老師去工廠的那天隔著鐵網門交給他,他批完後過幾天還給我。就這樣,經過了一段時間的自學和老師的輔導,我完成了靈格風初級英文課本的學習。

靈格風英文是初級,可以讓學者基本掌握英文的時態,人稱的基本語法以及讀音規則。結束了靈格風課本後,陳老師建議我學習許國璋的大學英文課本,當然書也是陳老師借給我的。學習許國璋第一冊的時候前麵還是比較簡單的,因為有了學習靈格風的基礎,但是後麵的練習就開始難了起來,主要是翻譯習題多,這樣陳老師的輔導和批改就多一些了。還是像以往一樣,定時給陳老師交作業,他批改以後還給我,有時有空我會到他的辦公室去一會,他會指出我的錯誤和分析錯誤的原因,還讓我讀給他聽。平時在家裏,我用半導體聽聽美國之音,當時也聽不懂多少,不過多聽還是有幫助的。快到離開中學去農村之前,我已完成了許國璋的第一冊,開始了第二冊的學習。在那個同時,陳老師還借給我幾本英文的簡易讀物,都是一些英美古典文學作品的簡化版。陳老師說這個就叫“泛讀”,多讀了可以提高閱讀能力。他還說有幾個生詞沒有關係,多看多讀了就會記住的。這個教學方法後來我也用在了我的教學中。

1973年一過元旦,我和其他很多同學一樣,被分配到了上海和江蘇交界的農村去插隊務農。剛到鄉下時是冬天,出工的時間還不算太長,每天晚上還是有點時間學習英文的。當時學習許國璋的第二冊,翻譯的作業會定期寄給陳老師批改,他改好後再給我寄來。當時的郵政服務倒是十分迅速,一般兩三天肯定可以收到。這樣堅持了一段時間,可是後來就越來越困難了。到了鄉下,生活和在學校皆然不同。每天的勞動會讓人感到無限的疲憊不堪,特別是到了農忙時節,每天要在地裏幹十幾個小時。當時為了做一個“可以被教育好的子女”,在勞動上麵還不能打馬虎眼。漸漸地學習英文的時間越來越少,後來就隻好暫時停下來不學了。陳老師雖然感到有點遺憾,但是他還是鼓勵我說“你現在勞動那麽辛苦,可以暫時放一放,以後有機會再看吧”。就這樣,沒學完許國璋第二冊英語的我暫停了英文的學習,大概是下鄉後的一年多。

人在一生中會遇到許許多多意想不到的事情,有的時候有人幫了一把,或是有人指點了一下,會對以後的生活和事業有很大的影響。在那個讀書無用的年代裏,陳老師樂意教我英語,給予我無數的幫助和教導,是多麽的難能可貴。他的指導和幫助讓我在英文學習中打下了初步的基礎,後來英文還成了我的專業。陳老師可能也像劉老師一樣,樂意地教授和幫助一個愛學習的學生,覺得幫助一個愛學習的學生能給他帶來欣慰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8)
評論
jw2009 回複 悄悄話 那時候有一套書,記得叫Essential English,是香港出版的,國內比較少,通過生活介紹英語,不錯。
成人學英語與小孩不同,特別在沒有英語的環境裏更是如此,從語法開始入手是比較現實的,起碼能讓人能學會閱讀。語法方麵的書印象最為深刻的是一本解放前留下的日本人寫的“英語語法”,看過這本書,當時國內那些大學教授寫的書都不屑了。這本書實際上是講英語的詞法,一般的英語語法書也都是主要說詞法的,這些書可以幫助理解簡單的英語句子,要理解比較複雜的句子,就要了解英語的句法:主句,從句,關係詞。。
很久很久以前的故事。。
yefang 回複 悄悄話 謝謝分享。我們差不多同一個時期進入中學,那時英語課上學的都是一些標語口號,至今仍然記得的有:“go to the countryside, go to the frontier”,“Zhenbao island is the territory of China”,“down with the Soviet revisionism”,“a foreign language is a weapon in the struggle of life”, 大部分學生對學外語沒有積極性。那時很少有像你這樣愛學習的學生和願意教學生的老師,- Salut!
格利 回複 悄悄話 你可能比我大一屆,我們是七三年十一月才下去插隊的。怪啦,當時上課的情形與你文章中所提到的情況一樣,不要說是學英語,其它課程同學們也不喜歡上。我也不知是怎麽回事,冥冥之中就是喜歡讀英語,每天早上別人幹什麽我不知道,我就一個人跑到一個偏僻的大樹腳去讀英語。工作以後,進研究所,也順理成章撿起了英語。後來,也以英文立足於社會。
海風隨意吹 回複 悄悄話 真好,少壯就努力,老大不傷悲:)
無法弄 回複 悄悄話 這個學習的經曆很珍貴。我的一個英語老師是經貿大學的教授,主要是教語音的,我叫他吳爺爺,跟著他,我有了英國口音,一直帶到現在。吳爺爺早去世了,我的口音裏一直有他的味道,英國口音是我最熟悉的英語,每次聽到英國英語,猶如行雲流水般的暢快,耳順:)
PingJiangLi 回複 悄悄話 謝謝分享,我小時候和你學英文一樣Lone live Chairman Mao, long long live Chairman Mao. 真好,小時候就知道要認真學習。
麥琪兒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ctaag' 的評論 : 謝謝閱讀!
ctaag 回複 悄悄話 謝謝分享好文。 少小時是否好學和長大以後是否有“出息”常常相關呢。 我也是70年代初開始學英文。那時已經在兵團了,要打著馬克思的“外國語是人生鬥爭的一種武器”的幌子學,否則要有麻煩呢。見你提到許國璋,感覺親切,他是我外院研究生時的導師。 再謝好文。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