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達首爾
來過韓國好幾次,前幾次是參觀京畿道國際陶瓷雙年展,後來是受邀擔任雙年展的評委。1999年由韓國陶瓷基金會成立,韓國國際陶藝雙年展至今已有20餘年。這正是全球現當代陶瓷藝術發展最快、變化最大的20年。韓國國際陶藝雙年展也成為了全球現當代陶藝發展20年的重要見證人。曆年來,京畿道陶藝雙年展的宣傳做得滴水不漏。國際上主要的陶藝雜誌都有他們的廣告,美國陶瓷藝術教育年會每年都有他們的展位。如今韓國京畿道陶瓷雙年展已經成為世界陶瓷藝術界的奧斯卡;也是韓流在世界陶藝界的體現。
這次受韓國陶瓷基金會邀請擔任京畿道國際陶瓷雙年展的國際評委,再一次來到了首爾。主辦方非常貼心地在都市以外的京畿道利川市安排了優雅安靜的住所。精心設計的庭院式賓館充滿自然氣息,散步其中如同進入了郊外的小村莊。
放下行李去尋食,旅館前台推薦了這家餐館,點了一個菜,不想上了一大桌。(真的是連桌板一起上的)除了中間那個主菜,其它都是“小菜”。以前吃過的韓國料理小菜不都是一個個小碟子嗎?說是二個人的量,足夠喂飽4、5個人!我們二個拚命吃才消滅了一半。
首爾一日遊
工作了一天以後,第二天跟著主辦方安排的大巴士旅遊。主辦方非常講究“勞逸結合”,也是給隨行的家屬好友一起出遊的機會。
進到首爾以後,去這家非常有名的“韓國之家“ (Korea House ) 吃午飯。這個庭院式的建築原是世宗大王寵愛的學士樸彭年的私宅,現在作為傳統文化宣傳中心,普及傳統美食、傳統婚禮、傳統表演等。這裏的美食是宮廷式的,據說是完全按照“大長今”的菜譜,(是的,她的徒弟的徒弟還在指導今天的飲食)食物以保持原味為主。
院牆邊堆滿了大醬缸。
宮廷菜的樣本
飯後去的是“昌德宮”,韓國的“故宮”。整個建築群借鑒了很多明代的設計,又結合了韓國的傳統,比如紅鬆色的牆和青瓦。
下圖屋簷上的一行小人認識嗎?是“西遊記”裏的唐僧師徒呢!韓國人說他們可以除妖降魔,相信也可以請來保佑宮殿。
還注意到一個有趣的細節:廣場上百臣列隊的地方都有等級小牌,以防站錯位置哈!
今天的重頭戲是參觀國立中央博物館,佇立在曾經的美軍基地,很西化的設計又結合了東方人的理念。比如進門後是很大的一塊空地,就像國畫中的留白,逐漸走近以後呈現在眼前是一個巨大的池塘,正好捕捉到展覽大摟的倒影。拾級而上,兩邊有秀竹相伴。
整個展館一天都不夠,我們隻有一個半小時當然就聚焦在陶瓷上。韓國也有輝煌的陶藝史,韓國陶瓷曆史上最為著名的有:青瓷、青瓷象嵌-鑲嵌、粉青砂器、白瓷、白瓷滿月罐等等。特別是青瓷(celadon)受到越窯青瓷影響,11世紀中葉逐漸成熟,12世紀高麗時代達到頂峰。展館有幾件國寶級的代表著那個時代的水平。
首爾國立中央博物館的新安沈船
公元1323年(元代)一艘貨船滿載著陶瓷、漆器、銅器、佛像、硯台、植物種子、中藥材、武器和銅幣由慶元(今浙江寧波)出發駛往日本阪田。因變幻莫測海上氣候而沉沒在韓國全羅南道新安海域。
沉船於1976年10月至1984年8月前後打撈了十次。2016年首次公開展出。根據打撈上來的竹簽文字證明:這是一些日本寺廟共同訂購的貨物。今天的行話就是“拚箱”。沉船上的陶瓷主要為龍泉青瓷和景德鎮青白瓷。
此外博物館的亞洲館裏還有不少中國、日本、印度和西亞的珍貴文物。中國陶瓷類收藏了不少產自江西吉州、福建建窯和河北磁州窯的黑釉和褐釉茶盞和陶罐。
晚餐在首爾塔(等於上海的“東方明珠”)吃飯看夜景。窗外可以看到橫跨漢江的大橋,燈火特別密集之處就是所謂的“江南區”,首爾的高大上,房價最貴的地方“Gangnam style” 由此而生。
訪問陶藝大師的工作室
第二天的日程是訪問陶藝大師的工作室。首先去到的是申相浩工作坊。申大師曾經在非洲旅居十五年,他的作品明顯帶有非洲風情。也喜歡他的大型壁畫,運用簡單的基本五色營造出很有視覺衝擊力的效果。
接下來參觀的是権大燮工作室,権大師原來主修西洋繪畫,後來被韓國傳統的 Moon jar 吸引,發奮自學,成為韓國第一流的 Moon Jar 大師。Moon Jar 是韓國陶瓷典型器,以前是宮廷禦用,用來儲存醬料和水,因器皿的形狀如滿月而得此名。看似簡單平凡,但要做一個完美的 Moon Jar 可不容易。権大師一年的成品也不過四、五個,過不了他 “法眼” 的統統成為他手下榔頭的犧牲品。
権大師的工作室坐落在一個山坡上,不僅風景優美,周邊茂密的鬆林成為他窯爐的最好燃料,住房也是百年老宅改造的。
我們有幸受邀在他家裏用午餐,遇到了他的畫廊經理和手下的一眾人等。大大的廚房裏有一群 “大長今” 們忙碌著,用的全是當地當季的食材,碗碟也是権大師的作品。這個供二人使用的食盒是根據古代醫師的醫盒改進的,他們還是很信奉 “藥補不如食補” 的理論。飯後女主人還親手做茶,配上韓式甜點非常完美!
晚上參加了一個 “Temple stay Program“,入住在一個有500多年曆史的寺廟中,一個全新的體驗。廟宇傍水而建,河水隔離了城市的喧囂,環境優美安靜。寺內保存了不少珍貴文物,比如方塔和舍利。看看這顆500多年的銀杏樹中間是不是仿佛有菩薩的影子?我們換好了寺院提供的服飾,開始了一段和尚/尼姑的生活。
我們的住所
吃完了晚餐(素食),晚修時間女主持教我們如何串佛珠。本來每串一珠都要行一個大禮,我們這些凡人就減行半禮。一百零八個半禮行下來也挺累的,不過也學到不少東西。
完成以後與主持來一張合影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