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月亮和銀狐狸

遊走江湖,記錄我思我想
個人資料
正文

《社會超級生命體 15》

(2025-04-19 23:23:10) 下一個

位於西亞的新月沃地是智人走出非洲的第一站口。這個天賜的地方生長有許多可以培育和馴化的動植物,成為首個誕生人類文明的重要搖籃。大概在一萬一千年前,大麥被培育出來。接著就是小麥,扁豆和碗豆等作物。也在同一時期,包括山羊,綿羊,牛和豬等動物也被馴化。這些作物和牲畜到現在依然是我們重要的食物來源。歐洲沒有自己原發馴培的動植物。所有這些莊稼和牲畜連同農牧技術都是在八千年前的兩三千年的時間裏從西亞通過小亞細亞一波一波地傳播到歐洲。在南亞的巴基斯坦和印度北部的八九千年前的史前遺址裏有麥子和牛羊的遺跡。一般認為,這些農牧作物和牲畜也是從西亞傳入,隻有大麥可能是在本土獨立培育出來的。

在東亞有著相對獨立的農業發生和發展過程。八千多年前,居住在黃河流域的中國人培育出了小米(黍,粟或稷),在五千年前又培育出大豆(菽)。而在更早一些時間的九千來年前,生活在南方長江流域的中國人已經懂得栽培水稻(大米)。中國人獨立馴化了豬。八千年前,雞在東南亞被馴化,然後傳到中國和印度。小米和大米的營養成分不如小麥。古語中的五穀指的是稻、黍、稷、麥、菽。我們知道小麥在四千年前就通過中亞傳入中國。現在,小米已經被小麥替代,不再是中國人的主糧。中國人在曆史上和傳統上長期缺少肉類和乳類食物的攝入。蛋白質的需求主要來源於大豆。但是,大豆的食用和消化比較困難。相傳西漢淮南王劉安在煉丹時發明了豆腐的製作。大豆蛋白質的消化吸收方便了許多。這是一項偉大的發明。豆腐和相關的豆製品成為中國人乃至東亞人的主要食物成分,甚至成為了一種文化。豆腐之於我們的生活就像奶酪對於西方人一樣重要。

非洲大陸並沒有產生出多少原生的農作物。隻有高粱於五千年前出現在現在的蘇丹共和國地區。尼羅河流域的農業完全來自西亞的新月沃地。澳洲有數量眾多的袋鼠類動物。但是,它們從未被馴化過。澳洲土著人沒有產生出農牧業。在美洲,中美洲人於八千年前培育出南瓜,六千年前培育出玉米。土豆出現在四五千年前的南美洲。現在它已經是全球性的主糧。美洲人還馴化了羊駝和火雞。狗的馴化發生在歐亞大陸的多個地方,可能早於所有這些農牧作物和牲畜,甚至出現在人類狩獵采集的時期,幫助人類捕獵。狗是唯一的不以食用為目的而馴化的中大型肉食動物。狗天性是有認知力的社會群集性動物。有說法道,狗是人類最好的朋友。

隨著古人類的生活方式從狩獵采集轉變到農耕畜牧,人類的社會形式也發生變化。農業出現時的萌芽狀態是園藝和遊牧。這時人類的生產能力還很低。莊稼和果物栽種在有圍欄的小塊土地上。具有親緣關係的少數群人伴著農園定居下來,形成了部落。像遊群一樣,部落是一個簡單鬆散,相對平等的社會結構。部落裏會有頭人領頭。頭人依靠家族聲望以及個人的能力和信譽被推舉出來,主要處理部落內出現的糾紛和協調部落的行動。此時的頭人仍然不具有權威。一個部落就像近代中國農村的村子。村裏大多住著同一宗氏的人們,一般由鄉紳或者長者處理村子裏的日常事務。遊牧部落也類似。即使在現代,北美洲的一些印第安人還保留部落社會的生活方式。

古人類的農業範圍不斷增大,生產能力不斷提高,從而產生了過剩的食物和財富。這時的人類就出現了第一個簡單的等級社會。通過多個部落的兼並形成了酋邦。一個酋邦社會裏有一個酋長,具有至高絕對的權威。他集中酋邦裏所有的權力,掌控一切的事務,其中包括社會內的物質交易,食物和財富的分配,以及對外戰爭。酋長自己當然擁有最多的財富。剩餘財富的出現就是私有財產的開始。財富和權力從來就是天然結合在一起。酋邦裏可能有一個貴族階層,都是酋長的親屬,作為酋長的顧問。酋長往往利用神諭的方式來證明他權力的合法性,鞏固權力。酋長終生把持權力,並且實行世襲製。一個酋邦社會仍然是由親緣關係維係,酋長權力由家族血脈傳承。中國曆史上的苗族土司製度就是酋邦社會製。酋邦曾經普遍存在於各大洲和太平洋諸島上。一個酋邦由多個部落組成。而多個小酋邦可以形成一個超級酋邦。一些南美洲西部的大酋邦人口多達十萬,可以是一個龐大的社會集團。

—寫於2023年8月25日(圖片來自網絡)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