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麵與立體的人生·勃拉克篇之一》
首都華盛頓的國家美術館(國家藝術畫廊)在國家廣場的東北角。塞尚的畫和印象派畫一起放置在中央大樓。美術館的東樓展示現代藝術,有一間小展室留給喬治·勃拉克(Georges Braque)和畢加索。兩人的繪畫並排陳列一起,難以區分。立體主義繪畫的曆史也是由勃拉克和畢加索兩人合手創立。
勃拉克比畢加索小半歲,出生在巴黎的郊區。父親開了一家裝裱店。勃拉克很自然地會子承父業做一個裝裱工匠。1898年十六歲的勃拉克在一個美術學院讀夜校。1900年勃拉克在巴黎學會製作牆紙,貴木板麵,和大理石麵仿品。這些經曆無疑對他將來的繪畫有潛在的影響。
年輕的勃拉克總想完臻自己的裝裱繪畫。他嚐試不同的表達方式。最初的影響來自印象派和野獸派。1905年勃拉克在法國南部馬賽附近遊蕩。他鍾情於埃斯塔克和拉西約塔的地中海沿岸的風景。這幅《拉西約塔風景》裏充滿野獸派強烈的絢麗色彩。也許是因為裝飾畫的訓練,勃拉克的繪畫並不體現畫景的空間感。在1907年的秋季沙龍展上勃拉克才第一次見到塞尚的繪畫,他就被塞尚的景物描繪震撼住了。他的繪畫風格徹底改變了。
勃拉克畫了一係列的《埃斯塔克的房屋》的風景畫。他運用塞尚的色彩表述來體現景物的實體感。但和塞尚的《透過樹叢的埃斯塔克風景》相比,房舍幾乎完全幾何化。秋季沙龍展拒絕了這些作品。畫商坎魏勒為勃拉克的這些新作在1908年舉辦個人畫展。評論家沃克塞爾一反常態,稱讚勃拉克的畫具有“立體主義”的奇特性。這次展出成為立體主義繪畫曆史上第一次畫展。沃克塞爾因為為馬蒂斯的野獸派和勃拉克的立體主義的兩次冠名而成為現代藝術的笑談趣事。
1908年勃拉克和畢加索同住在巴黎的蒙馬特。兩人的交往開始了真正的立體主義繪畫。勃拉克和畢加索有著不同的人生和繪畫的背景,但他們遵循同一個原則,就是塞尚對事物真實描述的追求和方式。在一個視點隻能觀察到事物的一麵。所以必須移動視角,才能感知到事物的全麵。不同視點觀察到的事物一麵由簡單的幾何平麵表現出來。事物的全貌便是這些單一平麵的組合。勃拉克的這幅《小提琴和大水瓶》是典型的例子。勃拉克酷愛樂器的主題,緣於他少年時的音樂訓練的經曆。觀看起來,繪畫像是破碎的鏡子裏的一番景象。具體繪畫處理是將景物主題,小提琴,水瓶,和台麵等,分解成諸個小平麵,再將這些平麵穿插組合起來。一個個小平麵的視角去向由色調的明暗來體現。整幅畫的效果就像將景物的三維立體肢解剝離後再一起,甚至連同背景一起,焊結在畫板平麵上。塞尚提出的繪畫理念由勃拉克和畢加索以一種全新的更抽象的方式表現出來。格裏斯將勃拉克和畢加索這一時期的畫稱為分析立體主義。分析立體主義慣用單一色彩。因為缺失了空間的縱深維度,它更適合靜物,而不是風景的題材。
1911年勃拉克和畢加索在一起合作。立體主義繪畫迎來一個新的階段。勃拉克不再分解景物,而是將景物組合出來。拚貼法得到運用。這些靈感大致來自勃拉克從小訓練的裝飾技法。像是在這幅《小提琴和煙鬥》裏,木紋紙,牆紙,和報紙碎片拚接成小提琴模樣。這個構形再與素描繪圖和諧地組合起來。符號被引進到畫中。同時豐富的色彩又回到畫麵上。勃拉克這個時期的繪畫被命名為綜合立體主義(事實上,我覺得繪畫的立體效果已經完全消失了)。這種抽象的繪畫形式一直持續到1914年。
—寫於2017年10月18日 (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