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魂的哀傷吟遊·羅塞蒂篇之一》
1821年,意大利國王費爾南德一世廢除憲法。但丁·加百利·羅塞蒂(Dante Gabriel Rossetti)的父親流亡英國。身為詩人的父親在剛落成的倫敦國王學院教授意大利語和古典文學。1826年父親和同是意裔的母親結合,生養了四個子女。在這樣的文學家庭的陶冶下,羅塞蒂的姐姐瑪麗亞成為了一位作家。他的弟弟威廉成為了一位文藝評論家,妹妹克裏斯蒂娜成了維多利亞時期著名的詩人。而羅塞蒂,生來隨性而衝動,以詩與畫慰籍自己憂傷失意的一生,成就了拉斐爾前派不朽的精神。
父親專工於從中世紀走入文藝複興的佛羅倫薩偉大詩人但丁。這無疑對羅塞蒂有潛移默化的影響。像維吉爾引領但丁上天堂一樣,但丁將十六歲的羅塞蒂帶入文學詩歌的繽紛世界。成年後,羅塞蒂將他中間的名字但丁改用作正式的名字。他也將包括但丁的《新生》在內的意大利中世紀詩歌翻譯成英文。十二歲時,父親得到與但丁同時期的佛羅倫薩偉大畫家喬托的一幅真跡和麵具。這又激發了羅塞蒂對繪畫的熱情,尤其是意大利中世紀繪畫。少年羅塞蒂曾在倫敦國王學院學習。1845年,羅塞蒂十七歲,進入皇家藝術學院初級班。在那裏,他遇見了亨特。
亨特曾回憶道,在學院見到羅塞蒂的機會並不多。羅塞蒂隨意放浪,經常蹺課。他那時還跟著布朗學繪畫。亨特和羅塞蒂真正的交往始於1848年。羅塞蒂看到了亨特的《聖艾格尼絲之夜》,宣稱那是整屆學院畫展最傑出的作品。羅塞蒂隨即向亨特學畫。在認識米萊斯之後的同年九月,拉斐爾前派兄弟會小團體成立。羅塞蒂格外熱情主動。因為也有像羅塞蒂弟弟一樣的青年人參與,兄弟會不隻是純粹繪畫的組織。
兄弟會秘密地準備1849年的畫展。然而,讓亨特和米萊斯驚訝的是羅塞蒂在學院畫展之前就將自己的畫送到自由畫展上展示。各中的緣由隻是羅塞蒂對自己的繪畫沒有信心。每年遞交給學院畫展的作品中會有超過半數落選。羅塞蒂的這幅《少女瑪麗亞》描述一個近乎世俗的場景,瑪麗亞的母親安妮教她做針線活。以妹妹克裏斯蒂娜作為模特的瑪麗亞和米萊斯的伊薩貝拉幾乎同出一轍。母親做為安妮的模特。兄弟會成員斯蒂芬的妹妹是天使。她扶著的百合象征著純潔。十字形的藤架代表基督教性。書籍在基督時代自然是不存在的。我們不知道羅塞蒂是否於有意無意中營造時代錯感。不帶調和的鮮豔色彩完成背離當時傳統繪畫的原則。末了,羅塞蒂第一次在畫左下角簽下PRB,代表拉斐爾前派兄弟會。
第二年,羅塞蒂又畫了這幅《告知聖母》。這是個包括達芬奇在內的畫家用過的傳統題目。但羅塞蒂的表現十分反叛。瑪麗亞似乎是從睡夢中醒來,在大天使加百利告知聖懷孕後,像小女子一樣局促不安,完全沒有傳統形象中的恬靜和雍容。除去瑪麗亞和加百利頭上的光輪,這分明是一樁世俗的故事。《少女瑪麗亞》裏繡著百合的紅布還在,像是一部續篇。大天使加百利的原型是羅塞蒂的弟弟威廉。這幅畫同樣地在學院畫展之外的場所展出。事實上,羅塞蒂在內的拉斐爾前派繪畫開始受到公眾批評。羅塞蒂改做水彩畫。他的畫從此不再公開展示。1850年羅塞蒂創辦《萌芽》期刊,以宣揚和闡述拉斐爾前派藝術宗旨,不久就停刊了。1851年,曆經三年的兄弟會解散。這對於這夥年青人來說隻是一件平常的事。他們有了自己的畫室,繼續相互來往。
大約此時,麗茲進入拉斐爾前派的曆史和羅塞蒂的人生。麗茲原先是帽店的臨時售貨員,1849年開始做繪畫模特。像在米萊斯的《奧菲莉亞》裏描繪的,麗茲生有紅頭發,而膚色顯得蒼白,是超凡脫俗的靈性形象。麗茲先是給羅塞蒂做模特,再成為他的靈感;先是他的戀人,再是他的妻子,最後是他痛苦的回憶。羅塞蒂以麗茲畫了無數多的畫,其中總有縈繞著貝特麗絲的主題。
貝特麗絲是但丁一生的至愛。九歲的但丁第一次見到貝特麗絲時就愛上了她。八年後但丁在聖三一橋頭再一次見到貝特麗絲(這次巧遇留在後期拉斐爾前派畫家霍利迪的畫裏)。又一個八年後,貝特麗絲病逝。但丁將對貝特麗絲的愛慕寫進《新生》詩集,又將她作為《神曲》中通往天堂的引路人。貝特麗絲是詩人半生流浪時心中的慰籍。此外,但丁還有兩次邂逅貝特麗絲,但是沒有言語交流。羅塞蒂的這幅1855年的水彩畫敘述但丁在一場婚禮中遇到貝特麗絲。但丁欲言又止。伴娘中的貝特麗絲看到但丁,並沒有任何表示。拉斯金通過這幅畫認識了羅塞蒂。拉斯金將羅塞蒂推薦到工人學院。這是當時一個向公眾普及教育的機構,相對於現在的成人教育學校。羅塞蒂從此有了一份正式的工作。同一時期,羅塞蒂的有關貝特麗絲主題的繪畫還包括《貝特麗絲周年祭》和《但丁和貝特麗絲的天堂會麵》等。
--寫於2018年4月5日 (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