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牛耳與魚

徜徉北美,講釣魚故事,品鹹淡人生,我漁故我在。
正文

北卡釣帶魚之二:重返海景(Seaview)(1)

(2025-09-24 04:49:05) 下一個

A Chip on the Shoulder (不服輸)

 

時光荏苒,白朐過隙,自老漁民上次去Seaview已經近一個月了,一晃時間已經到了九月中下旬,除了去了一次喬丹湖與新手阿立阿冬夜釣皮皮外,並沒有機會去海釣,心裏對上次去那個位數的漁獲耿耿於懷。當天正是周六,時值當地的龍舟節,老漁民帶娃去參加演出和服務活動,公園裏熱鬧非凡,又是龍舟賽,又有美食展,還有精彩紛呈的亞洲各國歌舞演出。在那老漁民正巧遇見幾位老漁友,他們見麵自然大聊特聊最近的漁情來。由於是龍舟節遇見阿雙,兩人共敘了許久,老漁民想起了與幾年前與他第一次到墨黑船釣四指大帶魚的經曆,可是今年墨黑的大帶魚還沒有出現,心裏難免有些失落。

 

在龍舟節時,老漁民也與老友阿東相遇,說起最近Seaview的漁情,聽聞最近那出魚不少,而且是大帶魚,他提出去當晚去那的想法,但老漁民比較猶豫,因為漁情不是特別好,天氣預報說風速偏高,有每小時十餘邁,而且是臨時決定,行程有點匆忙。但老漁民隨後接阿東電話確認行程時,還是抵擋不住那大海的呼喚和上次去那釣帶魚收獲甚微,遂即決定出發。由於之前隻準備當晚去喬丹湖小釣一把,以解決經常複發的手癢煩症,對這次長途海釣心理和裝備上準備不足,所以也是花了相當一部分時間才出發。

 

 

舊地方、新武器

 

由於臨時決定出發晚,又加上前往途中車輛充電,抵達海景時已經過了十點,錯過天黑時的最高潮位、帶魚咬口高峰時段。上了棧橋,老漁民迫不急待地開展把釣組裝上,掛上綠胖子,急忙衝到他上次上魚的魚窩,正想拋竿時,發現那裏有人架竿沉底釣,而且風向洋流把釣組向下風向衝移,免強在那甩了幾竿後無果,心裏有幾絲失望和擔心,隻得去平台的另一側拋甩。

 

新位置處於下風向,甩竿也容易,老漁民選了角落的一個空位,沒想到在新的位置甩的第一竿就有咬口,並且拉上了一條三指多寬的大帶魚,讓他心裏無比激動,匆忙把魚摘鉤放入酷樂後,又快步回到那位置,迅速以同樣的手法拋拉,又連續上了兩條,直讓身旁一位也拋甩路亞久久不能上魚的年輕韓裔男子好奇地問用的是什麽餌,老漁民耐心解答。後來老漁民又斷斷續續上了幾條,這波上魚似乎有傳染性,旁邊韓國年輕人和他旁邊的兩位垂釣的韓國人也時不時開始上帶魚,而且尺寸不小,有四指粗的。

 

 

這波咬口高潮過後,咬口變得稀少,時不時綠胖子被咬斷,老漁民覺得應該試試新釣法,以試圖改善情況,把帶來的天亞鉤用上,因為上次來Seaview沒有來得及試。他的新釣法果然起到了作用,裝上綁魚肉的新餌,他立馬又連竿上了幾條;用虎鯊鉤上魚不多阿東見狀也改成天亞,一會兒也開始嘩嘩嘩上魚,倒是一起來的另外幾個朋友仍堅持用虎鯊鉤,偶有上魚,但應該不僅是選鉤的問題,也有技術方麵的原因,

 

由於用小天亞鉤優勢太明顯,上魚明顯比周圍的人的,所以老漁民最後完全倚賴天亞鉤上魚。仔細想來,老漁民認為天亞鉤有幾個明顯憂勢:第一,掛大塊新鮮魚肉,氣味濃烈,更易吸引帶魚;第二,雙鉤天亞有兩個鉤子,能從不同角度刺入魚嘴,提高中魚率;第三,由於鉤子粗,又有時雙鉤同時掛住魚,跑魚少了許多魚,特別是四指以上的大帶魚;第四,天亞鉤的整體輪廓(profile)比較大,比較容易被帶魚看到,雖然小帶魚可能對大獵物(大餌魚)會有所畏懼;第五是用天亞鉤成本較低,鉤子本身多花幾刀,但魚餌可以是常見的雜魚、小魚,可以不用價格不菲但尾巴容易被咬斷的綠胖子,最明顯的是幾個小時過後,那滿地的無尾的綠胖子就是最好的例證。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