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牛耳與魚

徜徉北美,講釣魚故事,品鹹淡人生,我漁故我在。
正文

鹹水篇(4)之釣帶魚:有船有魚,你又奈何?

(2023-08-19 16:22:17) 下一個

岸釣帶魚往往釣到的少,亦或釣到的大多是未成年的小帶魚,所以,漁民的選擇自然是船釣,因為船釣的一般大,而且不局限於岸邊的某個點。由於最近看到漁友兩次船釣上了不少的帶魚,心裏盼望著能出海去釣四指五指粗的大帶魚。終於有一天上午,阿森告訴我說下午打算出海,可以帶上我,讓老漁民甚是激動。對於有不少深海釣魚經驗的他來說,準備工作應該是駕輕就熟,急急去買了一盒暈船藥,又是準備零食和飲料以及防曬用品,帶上釣帶魚的必需釣組、釣和餌,最後拎上幾根竿就去會合出發了。

 

車開出城半個時辰後,我才意識到這次去的是Morehead City, 而不是最近漁友上大帶魚的Outer Banks。對於我來說,兩個地方區別不大,因為以前就聽說Morehead City附近的深水貨輪碼頭(port wall)有大帶魚,早就想在那試試,無奈當時沒船,隻能在旁邊的棧橋釣釣。後來阿森解釋道,他前幾天到Outer Banks去釣,雖然像以往一樣找到魚群,但是不咬口,反而上周在Atlantic Beach度假時,在那個貨輪碼頭上了一些尺寸小帶魚和大尺寸的藍魚。

 

同去的還有阿青,一路上幾個人聊天的聊天,睡覺的睡覺,不一會太陽西照時就到了目的地。他們倆不少船釣經驗,利索地把船卸下,駛入港灣。由於有了先前的經驗和情報,對這次帶魚之旅也滿是期待,心裏想著是上幾十條還是幾百條。由於阿森之前來過這港口,我們就直奔主題,來到一艘拋錨裝卸巨輪的旁邊停靠,水深有四五十尺,我們用虎鯊鉤和Gulp Mullet試了一陣子,沒有咬口,隻有阿青爬到船頭,用沉底high-low rig釣組上了一些咕咕叫和豬魚等雜魚。大家也注意到還是低潮,就駛向出海口找魚。港灣內風平浪靜,船開到出海口時,波浪也逐漸開始大了起來,由於二十幾尺的船隻比較小,船身有點搖晃,也未敢去相對較遠的外海。於是我們隻得在靠近出海口的區域找魚,走走停停,天色也逐漸暗下來,在有一處有幾個咬口,gulp mullet的尾巴居然被咬斷,但過了一會咬口就沒有了。在返程往港口方向開船時,發現另一外岸邊也有燈光碼頭,有人在岸上拋釣,上前打聽,才得知他們是在有燈光照亮的水麵釣藍魚,我們也在那試了一陣子,沒有咬口。

 

過了個把時辰,我們又折回一開始的碼頭釣點,這時已是910點鍾了,潮水也上漲了許多,卸貨碼頭的大燈把周圍的水麵照得明亮,探魚器也時不時顯示有帶魚群,我們嚐試各種餌,也沒有咬口,遂即往碼頭的另外幾處有燈光的水麵找去,也隻見水下有魚群,但不咬口。碰到這種情形,甚是匪人所思,讓阿森想起Outer Banks的類似經曆 — 有帶魚但不咬口的困感,也讓眾人猜想各種魚不咬口的原因,有的說是因為前幾天是月圓之日,帶魚吃飽後隨後幾天都不太進食,有的說是因為上船之前沒有去吃麥當勞,總之,漁林眾說紛紜,我們都想找出合理的解釋,但都是徒勞的。阿森倒是留意到我們所在的水域,地處鹹淡水交匯處,水很深,以釣比目魚和羊頭魚聞名,其它魚類資源相當豐富,當時隻有我們一艘船,而在其它日子裏,在那往往有不少漁船,除非是當地的漁民更懂漁情,那天選擇不出海釣魚。我想估計也正是因為此魚類的這種習性,才使得它們種群得以生存下來。

 

由於沒有帶魚開口,對於一心想四指帶魚爆箱的阿森和阿青來講,又是失望的一晚,也隻能作罷,早早偃旗息鼓,鑽入船艙休息了。老漁民也是無可奈何,沒找到破解之法,這次目標隻能退居其次,在卸貨碼頭邊沉底釣一些雜魚來填魚箱了,其口包括錨上了一條二十多寸的大比目魚,由於還是禁漁期,隻能悻惜放回水裏,另外也上了一條巨大的海鰻和豬魚,也證明了深水藏大貨的道理。對於老漁民來講,這個是第一次體驗晚上船釣帶魚,雖然沒有上帶魚,但也算是實現了一個願望,也體會到出海漁民的艱辛 — 靠天吃飯。況且,漁民常說,“Every fishing day is a good day (with or without catching any fish)!” (有魚無魚,隻要是釣魚,每天都是快樂的一天。” 就此行而言,此言不虛。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