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人老了的那些事兒
還記得嗎?小時候每逢少先隊活動日,老師站在我們大家的麵前,彎曲著右臂,攥緊著拳頭,我們立馬學習老師,齊刷刷舉起一片小拳頭,老師高聲喊道:
“準備著,做共產主義的接班人——”
幾十個孩子馬上應答:“時刻準備著!”稚嫩、響亮的聲音劃破天空。
01
我們這一輩子,除了準備好做共產主義事業的接班人之外,別的好像什麽也沒準備好。
結婚沒準備好,沒有傳統的彩禮、聘禮,沒有所謂的房子、車子、票子,也沒有現代人的婚前輔導,更沒有同居、試婚,按現在的說法,倆人還沒準備好,就領證結婚了,兩個來自不同的原生家庭的人就開始一起生活了,婚後隻能靠兩人在一起磨合。
生孩子沒有準備好,那時幾乎沒有剛一結婚就避孕的夫妻,也沒有要等兩人磨合好了再生孩子的說法,更沒有現在年輕人的精心策劃,選擇最佳時機懷孕。結果,還沒準備好要孩子,就發現有孩子了,隻好和孩子一起長大。
老了也沒有準備好,年輕時隻顧工作,很少與老年人交往、交流,哪怕是自己的父母,也沒有時間和他們認真地談心,了解人老了是怎麽一回事,身體和心理會出現哪些變化,更無暇去思考自己到老年的一些問題。總之,還沒有準備好變老呢,就發現自己已經老了。
前麵兩個“沒準備好”,大概率就是日子過的磕磕絆絆,最後這個“沒準備好”就導致我們在老的時候,出現了一係列問題讓我們緊張、恐懼,也逼迫我們抓緊思考、抓緊準備。
02
因為沒有準備好變老,不明白什麽是衰老,結果膽子變得越來越小,好像是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越來越怕死。很奇怪,人在年輕時生病,哪怕是很嚴重的病,也不害怕。然而老了時有點兒小毛小病就害怕,怕什麽呢?說穿了就是怕死!
聽說,過去的農村裏,經常有老人為自己提前準備了棺材,就放在屋內,每天出來進去地看著自己死後的住處,想象著自己死去的狀況,可能慢慢地也就不害怕死亡了,這也許是為自己做些不怕死的準備吧!
其實,人活多活少都得死。《聖經》上說得好:“天下萬務都有定時,生有時,死有時。”
人生一世隻要夠本即可。何為“夠本”?我自認為有三條標準:
(1),起碼活到當代人的平均壽命,就算夠本;
有人說,人的終極壽命是120歲,九折是108歲,八折是96歲,七折是84歲,六折是72歲。五折60歲以下為夭折,六折以上就算正常,七折以上算有福氣,八折以上算是長壽。
至於平均壽命,各國、各地、男女都各不相同。
(2),自己想做的事,這輩子基本都做了,沒有大的缺憾,就算夠本;
(3),一生感覺基本幸福(純屬感覺)。
每逢想到“夠本”,似乎就不再那麽害怕死亡,當然也就知道自己眼下究竟想要什麽了。
03
因為沒有準備好,所以就很少有人在正常狀態下想好身後事,立下遺囑。
其實,人活的越老,最後走的也越容易、越快,也許讓人來不及做一些什麽決定。
因為年齡越老,全身所有的器官也都相應衰老,甚至接近衰竭,所以走的就相對容易。如果相對年輕時身體就出現了致命問題,恐怕要被自己身體中那些生命力仍然很旺盛的器官拖著遲遲走不了,一直到把那些強壯的部分也都拖到了衰竭,全身的能量耗盡了,才能得以解脫,其過程既漫長又痛苦。
正所謂:漏聲滴澈,燈油耗盡,一聽雞鳴,逍遙自歇。
有人說:我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就是怕不死不活。是的,我們都希望那種“要死,死不了,要活,活不了”的過程越短越好。
俗話說,編筐編簍重在收口。人老了,就是處於人生的收口階段,按理應該及早處理好一些事情,免得給親人們留下遺憾,或者留下紛爭。
04
人老了,應該明白“抱著的孩子長不大,抱著的老人不長壽”,這是一條千真萬確的真理。
我們都知道抱著的孩子長不大,那些從小就“捧在手裏怕掉了,含在嘴裏怕化了”的孩子,長大很少有成才的,那些“媽寶男“、”媽寶女”也很少能自立、有出息的。
同樣,假如把老人也抱著養呢?無微不至地照顧他們,他們就能長壽嗎?有人調查過日本的養老狀況,數據顯示,那些被兒女或者養老機構無微不至照料的老人反而會比較早地處於失能或半失能狀態。
為此,他們的解釋是,人的器官是“用進廢退”,不讓老人自己的器官充分發揮作用,當然他會失能的,所以,抱著的老人是不長壽的。
我們在北京居住的小區裏,那個從退休就一直蹬著小三輪車四處轉悠的老爺子,九十幾歲,乃至一百歲的時候仍然蹬著小三輪車在馬路上行進、在自由市場中穿行。有一次當我開車小心翼翼地跟在他後麵時,那一刻我不禁想到,這老爺子多危險哦!他家的閨女(他有三個閨女)怎麽也不管他呢?這些孩子心得有多寬,才能讓老爸這個年紀還出來蹬車哦!
進而想,可是如果把老爺子關在家裏,天天供著他,不讓他出來,隻在兒女的眼皮底下過著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生活對他就有好處嗎?他還指不定活不到這麽大歲數呢!
倘若發生在我們自己身上,會怎樣呢?你願意孩子們限製你的行動、把你當成神龕供起來嗎?
事實上,當我們夫婦倆在壩上草原練習騎馬時,當我們60歲時仍然去蹦極時,那一刻內心十分慶幸女兒們不在身邊,否則還不是和身邊那些老人一樣,都被兒女勸退了嗎!我們哪兒來的自由哦?
看來,無微不至的照顧、關懷也是有問題的,我們不能被子女或者機構抱著養老,也不要期望到老了,外界能給與我們無微不至的照料。
當然,也不要被“老當益壯”迷住心竅,服老也是一種智慧。
選擇一種適合自己的養老方式,不和別人比,因為上帝創造了我,一個獨特的我。
人老了,是否可以嚐試過一下“四無”的老年生活,或許會有所收獲,這就是:無所事事、無所作為、無人生意義、無不幸福。
雖曆經滄桑,卻依然笑麵。 (馬小莊攝影)
陳繼芳
2024年4月
謝謝你的支持和鼓勵!
祝你好運!
你太聰明了!
祝你做個智慧的老人!
謝謝你前來閱讀、鼓勵!
謝謝你前來支持鼓勵!
你說的對,的確是啥人啥命,一切都掌握在神的手裏。
謝謝你!祝福你好人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