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史綱 第五編 現代 緒論 第一章 現代歐洲
緒論
19世紀期間全球關係有重大改變。西歐國家和世界觀主導和時常直接控製世界其它許多地方。這樣在前些世紀西歐社會的轉型擴展到世界其它許多地方。全球關係的新模式可在兩個廣泛領域見到:西方勢力在軍事,經濟,和政治方麵,和某種程度在文化方麵超過世界其它地方;和國際關係外交和政治條款在20世紀開始時強化。
一 歐洲全球主導
西方社會增長的全球主導改變的關係可以從三個重要發展見到:工業化的擴展;和全球所有主要地區現代國家製度的發展;和文化影響。
1 現代工業化的擴展
社會轉型作為工業革命的一個結果開始於18世紀英國。社會的工業化在19世紀前半從英國推廣到多數西歐國家,然後到歐洲其它國家,至1914又以不同途徑推廣到世界其它許多地方。工業化伴隨增長的城市化,商業連接,和交通和通訊改進。
19世紀鋼鐵工業是工業化過程的一個關鍵並影響它的推廣和發展。雖然鐵工起源於古時,18世紀改進鑄鐵和鍛鐵生產過程使鐵成為現代工業成長的更重要生產,成為現代工業化的關鍵。1820,世界生鐵產量約1百萬噸,而1910為6千5百萬噸。工業被造出許多不同用途的鋼的新的生產處理轉型。 亨利-貝塞麥發展的鋼生產的貝塞麥處理(1856)是關鍵一歩,接著是威廉和弗利德裏克-西門子(1864-68)在英國發展平爐和1899本傑明-塔爾博特在賓夕法尼亞建造第一座持續生產的煉鋼爐。現代鋼鐵工業主要在英國發展,英國工業主導世界市場許多年,英國生鐵出口超世界其它總和直至1871。然而全球工業化發生,英國生鐵產量1890被美國超過,1904被德國,和1930被蘇聯超過。美國大的煤和鐵礦資源使美國鋼鐵工業在20世紀成世界最大。這時重要的鋼鐵工業也開始在日本和中國,和印度塔塔家族帶領下出現,
交通和通訊發展是全球工業化過程的重要方麵。鐵路使大批運輸更便宜更容易,鐵路建設在工業化中起重要作用。英國第一條鐵路是在19世紀第一季建造,法國第一條鐵路是在1928建造。至1850,鐵路網在西歐和美國東部形成。第一條鐵路在印度建造是1850年代,在中國和日本是1870年代。橫貫大陸工程晚些在19世紀發展,橫貫美國的太平洋鐵路1869完成,加拿大太平洋鐵路1885穿越落基山脈。西伯利亞鐵路1891開始,從莫斯科到符拉迪沃斯托克1916完成,成世界最長鐵路線。柏林-巴格達鐵路是德國經濟影響奧斯曼帝國的重要規化,至1914許多已經建成。英帝國在非洲的抱負表現在1889的口號“開普至開羅”,把所屬殖民地用大的鐵路係統連接。
運河在工業社會的交通係統裏也重要;事實上,兩條主要運河的建設使全球海上運輸轉型。蘇伊士運河連接地中海和紅海,和最終和印度洋,1869完成,東西船運不需繞非洲大陸。它改變軍事和商業船運使埃及處於全球戰略位置。巴拿馬運河1914開通改變西半球的戰略和商業船運。它在中美洲連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航線,免除繞南美洲或穿越北極。
城市化伴隨社會工業化,作為社會轉型城市人口比例增長。18世紀末世界大多數人生活在城市外。英國1831城市地區人口比例百分之25,1851超過百分之50,1901達百分之77。在普魯士,和後來的德國轉變時間較長,1861百分之26,1900超百分之50,而法國至19世紀末城市人口略低於百分之50。在後來的工業強國裏,日本和美國城市人口在約1920超過一半,而俄國人口仍較多在鄉村,1900僅百分之13在城市。
2 現代政治製度發展
1789-1917 革命轉變 19世紀是努力轉變政治製度和社會的主要標誌。法國革命是起始點。1830和1848的革命是政治轉變的重要時候。奧匈帝國1848-49和1867;俄國在1864,1905-06,和最終在1917的革命轉變製度和憲法。歐洲外,這樣的轉變也發生在奧斯曼帝國在1839,1876,和1908;日本在1868和1889;和中國在1911。
3 文化影響
歐洲文化影響擴展沒有外交,經濟,和政治影響擴展快。19世紀晚期從西歐和美國向亞洲,非洲基督教傳教。僅少數亞洲人信基督教,但有些太平洋島上影響較大。至1900大量非洲人開始成為基督教徒。
歐洲世俗文化影響在許多方麵更大。歐洲民族主義幫助形成拉丁美洲,阿拉伯和土耳其,和印度的民族主義運動。歐洲體育,如英國足球,1900廣泛傳播,如電影製作這樣的新文化技術也是。歐洲科學獲亞洲和拉丁美洲知識分子注意,雖然歐洲和美國基本上平分了科學和技術發明。與世界其它部分接觸也影響歐洲文化;尤其視覺藝術從非洲和東亞藝術傳統得到靈感。
二 1860-1914 全球國際和經濟關係強化
1 國際協議
19世紀後半期不僅政府,還有私立組織形成國際協議增長。這些多數集中在歐洲國家之間,還有北美和一定程度其它地區。
1851 世博會 國際商業展覽會在倫敦新水晶宮,是一係列延伸到20世紀的國際展覽會的第一次。之後至1914主要的世博會:巴黎,1855;費城,1876;悉尼,1879-80;新奧爾良,1884;安特衛普,1885;巴黎,1889;芝加哥,1893;布達佩斯,1896;布魯塞爾,1897;巴黎,1900;聖路易斯,1904。
國際統計會議使歐洲政府的統計工作標準化。
1863 紅十字會 一個非正式的委員會開會準備中立組織在戰爭中救助傷員的權利。紅十字會創建作為自願的非戰鬥人員組織救助傷員。紅十字會國際協會在日內瓦成立。1864日內瓦公約起草確定對待戰俘的規則。
1864 卡爾-馬克思在倫敦組織國際工人協會。1876它因內部分岐解散。1865 國際電訊聯盟。1873 國際氣象組織。1874 萬國郵政聯盟。1889 第二國際,歐洲和北美社會主義黨的鬆散聯盟,在巴黎成立。
1896 現代奧運會 第一屆現代奧運會在雅典舉行,在可能是世界範圍的基礎上複興古典希臘奧林匹克傳統。
1899和1907 海牙會議成立永久仲裁法庭。1904 國際足球協會。1913 國際田徑協會。
2 世界經濟的重新定義
整個19世紀,國際貿易的量和重要性穩定增長。工業化的西歐和美國提高的國際貿易的經濟不平衡。西方工業化也刺激世界其他地方商品糧食和其他產品的生產。新的船運技術發展。1840冠達郵輪(創建人塞米爾-丘納達1787-1865)開始定期跨大西洋船運服務,至1848有四艘輪船。海底電報電纜 1851連接英國和歐洲;1866 連接英國和美國;1870 連接英國和印度;1871 連接英國和澳大利亞。增長的國際經濟聯係觸發1856-57第一次現代經濟衰退,是美國幾家銀行的失敗引起,而傳統上經濟衰退是歉收引起。1870後工業西方的全球影響增強。西方公司開始在世界各地建立製造工廠。美國勝家縫紉機公司在許多地方設立工廠,包括俄國。德國電氣和化學公司和美國農業機械公司也同樣。
第一章 現代歐洲
綜述
一 社會概況
工業革命18世紀中在英國開始逐漸擴展到大陸。人口爆炸,原因有新食品從美洲引進,尤其土豆;非婚生育婚前性交等。
1700至1846人口 聯合王國 860-2720萬,荷蘭 110-250萬,比利時160-440萬,法國 2360-3540萬,西班牙 730-1270萬,葡萄牙 170-390萬,意大利 1150-2120萬,普魯士 510-1530萬,丹麥 67-140萬,挪威 59-133萬,瑞典 160-330萬,俄國 3100萬(1800年)。
1850-1910人口 聯合王國 2720-4492萬,荷蘭300-590萬,比利時 443-742萬,法國 3560-3953萬,西班牙1592(1865)-1954萬,葡萄牙 455(1880)- 596萬,意大利 2496(1865)-3438萬,瑞士263(1865)-374萬,德國 (1871國界)3531-6457萬,奧地利1763-2843萬,匈牙利 1570(1880)-2079萬,丹麥142-270萬,挪威139-235萬,瑞典 346-550萬,芬蘭 1629-309萬,希臘 140(1865)-260萬,保加利亞 201(1880)-432萬,羅馬尼亞 413(1865)-697萬,塞爾維亞 119(1865)-292萬,俄國(歐洲部分)6000-14250萬。
二 科學
科學在19世紀末經曆極大變化,隨著馬克斯-普朗克(1858-1947)和阿爾伯特-愛因斯坦(1879-1955)的發現,牛頓的宇宙觀被新概念動搖。物裏學家顯示在小規摸的電子世界,科學家隻能對問題而不是事實建立理論。如現代藝術和弗羅伊德的人的性質的理論,現代物理學把不確定性,可能性,和神秘引進世界,20世紀早期歐洲人有信心能征服世界。
1 數學物理學和天文學
皮埃爾-拉普拉斯(1749-1827)法國天文學家,數學家,1799-1825 發表《天休力學》目標是分析牛頓以來宇宙理論的發展。 朱塞普-皮亞齊(1746-1826)意大利神父,天文學家,1801發現第一顆小行星塞爾斯(穀神),其軌道由高斯計算出。卡爾-弗裏德裏希-高斯(1777-1855)德國數學家,物理學家,天文學家,1801發表《算術研究》發展了一致,二次式,和二次剩餘的理論,使用方法和概念為以後數論和代數的進步打下基礎。1809 《天體運行論》,計算行星軌道的“最小二乘法”。1833 在《地球磁力強度》提出地球磁場分析的數學方法和建議測量地球磁的絕對單位。托馬斯-楊(1773-1829)英國科學家,醫生,1802他的“光和色的理論”顯示了光的性質,包括幹涉現象,由光波解釋。威廉-赫歇爾(1738-1822)英國天文學家,音樂家,1803-04 發現天王星,和雙星,雙星是首次觀察大陽係外萬有引力現象。奧古斯丁-菲湼爾(1788-1827)法國物理學家,1815-21通過一係列數學,實驗研究確立波動光學理論。威廉-沃拉斯頓(1766-1828),英國物理學家,化學家,1802觀察到大陽光譜中的暗線,即夫琅和費線。約瑟夫-夫琅和費(1787-1826)德國物理學家,1817研究光譜,發明分光儀。漢斯-奧斯特(1777-1851) 丹麥物理學家,化學家,文學家,1820發現磁針在載流導線附近會改變指向,改變方向決定於電流方向。安德烈-馬裏-安培(1775-1836)法國物理學家,1820對奧斯特的發現定量研究和總結,形成電動力學。邁克爾-法拉第(1791-1867)英國物理學家,1821-59對電磁學,電化學做重要貢獻,發現電磁感應原理,發明電動機。約瑟夫-亨利(1787-1878)美國科學家, 比法拉第早兩年發現電磁感應定律,發明電磁鐵,和直流電動機。奧古斯丁-路易-柯西(1789-1857)法國數學家,《分析教程》1821-23,首次給出微積分準確定義,主要貢獻在積分檢驗,複變函數,微分方程。1835公布第一個微分方程的解的證明。約瑟夫-傅裏葉(1768-1830),法國數學家,物理學家,1822發表《熱的分析理論》,給出熱傳導的數學理論。他引進三角級數,任意,分段,連續函數的傅裏葉級數,這樣擴展了函數概念。尼爾斯-阿貝爾(1802-29)挪威數學家,1824證明五次方程的根式解不可能。1827-29對橢圓函數(雙周期函數)研究提出阿貝爾方程式。現代群論創始人之一。尼古拉-卡諾(1796-1832)法國物理學家,1824《論火的動力》熱轉換成動力取決熱量“卡諾裏”,他還引進熱能循環,現稱“卡諾”循環。卡爾-雅可比(1804-51)普魯士數學家,1829 《新橢圓函數現論基礎》獨立於阿貝爾研究橢圓函數理論,第一個把橢圓方程應用到數論。格奧爾格-歐姆(1789-1854)德國物理學家,1827發現電阻中電流與電壓成正比,即歐姆定律。尼古拉-羅巴切夫斯基(1792-1856)俄國數學家,1829-32獨立發展非歐幾何。鮑耶-亞諾什(1802-60)匈牙利數學家, 1829-32獨立發展非歐幾何。埃瓦裏斯特-伽羅瓦(1811-32)法國數學家,1832他的遺稿闡述為何五次以上之方程沒有根式解,而四次以下有根式解。第一個使用群表示一組置換,現代群論創始人之一。阿道夫-凱特勒(1796-1874)1834發起倫敦統計協會,後又幫助成立幾個類似組織,著《論人》應用統計理論。弗裏德裏希-貝塞爾(1784-1846)德國天文學家 1838-39首次計算恒星視差。弗裏德裏希-斯特魯維(1793-1864)德國天文學家 1843 第一個測量織女星視差。托馬斯-亨德森(1798-1844)蘇格蘭天文學家和數學家1838-39 計算恒星視差。尤裏烏斯-馮-邁爾(1814-78)德國物理學家,醫生 1842 認為宇宙總能量守恒(熱力學第一定律的一種形式)和在自然過程中能量不會失去,隻是轉換成另一種形式。約翰-柯西-亞當斯(1819-92)英國數學家,天文學家,1844由天王星軌道反常計算一顆未知行星軌道,未引起格林尼治天文台重視。被認為與勒維耶同為海王星發現者。奧本-勒維耶(1811-77)法國數學家,天文學家, 1843-46 計算出海王星軌道 約翰-伽勒(1812-1910)德國天文學家,1846根據勒維耶的計算發現海王星。詹姆斯-焦耳(1818-89)英國物理學家,1843發現電,熱,和機械能之間的聯係.1847 他說明能量轉換的原理。1839 俄國普爾科夫天文台建成 ,購當時世界最大望遠鏡。1846 史密森尼學會 是博物館和研究機構的集合組織,由美國國會建立,資金來源英國科學家詹姆斯-史密森(1765-1829)對美國的遺贈。赫爾曼-亥姆霍茲(1821-84)德國物理學家,醫生,1847《力量的保存》闡明能量守恒的原理。
威廉-湯姆森,開爾義男爵(1824-1907)英國數學物理學家、工程師,1848 確定熱力學溫標(絕對溫標),被稱為熱力學之父。 阿曼德-斐索(1819-96)法國物理學家,1849第一次成功測光速。讓-伯納德-傅科(1819-68)1849測非空氣媒體的光速,確定在空氣裏的光速大於在水裏。1851發現地球自傳的擺動。威廉-邦德(1789-1859)1850用哈佛大學觀察台的15吋折射望遠鏡拍第一張恒星照片。魯道夫-克勞修斯(1822-88)德國物理學家,1850 提出熱力學第二定律的基本概念,熱量不可能自己從較冷物體傳到較熱物體。1855引進熵的概念。伯恩哈德-黎曼(1826-66)德國數學家,1851把拓論引進數學分析,1854 創非歐幾何。阿道夫-凱特勒(1796-1874)比利時統計學家,1853組織布魯塞爾第一次國際統計學會議。喬治-布爾(1815-64)英國數學家,哲學家,1847《邏輯的數學分析》,1854《思想的定律》,前一著作的擴充,介紹布爾代數。卡爾-魏爾施特拉斯(1815-97)德國數學家,1856開始在柏林大學授課,他嚴格定義函數的極限。詹姆斯-克拉克-麥克斯韋(1831-79)蘇格蘭物理學家,1860-77 發展統計力學。1864 發表《電磁場的動力學理論》。 1873發表《電磁論說》,以一係列方程描述電磁場的性質,限定光的電磁理論。路德維希-玻爾茲曼(1844-1906)奧地利物理學家,發展統計力學。威廉-哈金斯(1824-1910)英國天義學家,光譜學先驅,1868觀察到天狼星紅移,第一次計算恒星徑向速度。格奧爾格-康托爾(1845-1918)德國數學家1870創集合論,1883超越數論。理查德-戴德金(1831-1916)德國數學家,1872-82給出無理數的定義,即戴德金切割;實數論。約翰內斯-範德耳斯(1837-1923)荷蘭物理學家,1873建不完美氣體狀態方程,獲1910諾貝爾物理學獎。喬瓦尼-斯基亞帕雷利(1835-1910)意大利天文學家,1877觀察火星長直窄的暗線,他稱為“運河”。弗蘭西斯-高爾頓(1822-1911)英國人類學家,統計學家,達爾文表弟,《遺傳的天賦》1869,主張人類才能能通過遺傳延續。1877-93發展回歸與相關理論。卡爾-皮爾遜(1857-1936)英國數學家,皇家學會會員,繼高爾頓之後發展現代統計理論。威廉-克魯克斯(1832-1919)英國物理學家,皇家學會院士,致力光譜學研究,1873發明輻射計,1874研製陰極射線管。1878 陰極射線應用。戈特洛布-弗雷格(1848-1924)德國數學家,哲學家,《概念文字》1879,《算法基礎》邏輯術語的數學概念定義,1884。海因裏希-赫茲(1857-94)德國物理學家,1887用實驗證實電磁波的存在,發現電磁波以光速傳播,如馬克斯韋爾1873預言的。赫茲的工作導至現代無線電通信。阿爾伯特-邁克爾孫(1852-1931)波蘭裔美國物理學家,愛德華-莫雷(1838-1923)美國物理學家,化學家,1887 邁克爾孫-莫雷實驗,以超敏感的幹涉儀檢測不到地球通過以太運動。邁克爾孫獲1907諾貝爾物理學獎,威廉-倫琴(1845-1923)德國物理學家,1895發現x射線。獲1901諾貝爾物理學獎。約翰-斯特拉特(瑞利男爵1842-1919)英國物理學家,威廉-拉姆齊(1852-1916)英國化學家,1895 他們發現氬元素,之後拉姆齊又發現幾種惰性氣體元素。他們分別獲1904諾貝爾物理學獎和化學獎。亨利-龐加萊(1854-1912)法國數學家,1895 奠定代數拓撲學。1892-99 把拓撲學應用於天體力學。阿爾弗雷德-諾貝爾(1833-96)瑞典化學家,1896以遺產設物理,化學,醫學和生理學,和和平傑出成就獎。第一次頒獎是1901。文學獎己於1895製定。1968瑞典中央銀行新增經濟學獎。亨利-貝克勒爾(1852-1908)法國物理學家,1896發現在鈾化合物放射線,與居裏夫婦同獲1903諾貝爾物理學獎。約瑟夫-湯姆孫(1856-1940)英國物理學家,1897發現電子,第一個亞原子粒子,和測定質荷比。獲1906諾貝爾物理學獎。馬克斯-普朗克(1858-1947)德國物理學家,1900說明能量不是從輻射物連續散發,而是以粒子或量子不連續發出。獲1918諾貝爾物理學獎。昂利-勒貝克(1875-1941)法國數學家, 1902-04提出勒貝克積分,擴展積分概念。瑪麗-斯克沃多夫斯卡-居裏(1867-34)1904 提煉的鈾礦包含兩種新的放射性元素鐳和釙。1903與丈夫獲諾貝爾物理學獎,1911獲諾貝爾化學獎。恩斯特-策梅洛(1871-1953)德國數學家,1904證明每個集能排序,即選擇公理。阿爾伯特-愛因斯坦(1879-1955)1905 發表狹義相對論,以牛頓傳統時空觀為基礎,引入有名的公式E=mc2。發現光電效應,為量子理論關鍵一歩。獲1921諾貝爾物理學獎。伯特蘭-羅素(1872-1970)英國數學家,哲學家,阿爾弗雷德-諾思-懷特海(1861-1947)英國數學家,哲學家,1910-13 發表兩人合著的《數學原理》,數學邏輯著作。羅素獲1950諾貝爾文學獎。羅伯特-密立根(1868-1953)美國物理學家,1911以油滴試驗精確測出基本電荷的電荷量。獲1923諾貝爾物理學獎。歐內斯特-盧瑟福(1871-1937)新西蘭物理學家,1911 引進原子的核模型,即正電荷的原子核包含質量大部,周圍環繞電子。獲1908諾貝爾化學獎。埃納爾-赫茨普龍(1873-1967)丹麥天文學家,1911-13研究雙星顏色,尤其昴星座;亨利-諾利斯-羅素(1877-1957)美國天文學家,1913發表關於恒星光譜光亮圖,與赫茨普龍研究結果一致。馬克斯-馮-勞厄(1879-1960)德國物理學家,1912發現x射線的衍射現象。獲1914諾貝爾物理學獎。尼爾斯-玻爾(1885-1962)丹麥物理學家,1913以量子理論應用於盧瑟福的核原子模型。獲1922諾貝爾物理學獎。
2 化學生物學和地質學
喬治-居維葉(1769-1832)法國生物學家,1799-1805 奠基比較解剖學。1811奠定古生物學。1813《地球的理論》提出新的物種在周期性的洪水後產生。亞曆山大-布隆尼亞爾(1770-1847)法國化學家,礦物學家,動物學家,曾與居維葉合作1811出版帶地圖的《巴黎附近地理礦產》。瑪麗-弗朗索瓦-比夏(1771-1802)法國解剖學家,1800-02以解剖結構和生理功能對人體組織分類。克勞德-貝托萊(1748-1822)法國化學家,1801 以質量作用定律反對電子親和力的教條。詹姆斯-赫頓(1726-97)蘇格蘭地質學家,醫生,化學家,1802《地球論》,理論主要是關於地質學和地質時期,包括火成說和均變論。約翰-普萊費爾(1748-1819)蘇格蘭科學家,數學家,赫頓學生,1802《關於赫頓地球論的說明》。亞伯拉罕-維爾納(1749-1817)德國地質學家,第一個使地質學係統化成一門科學,提出水成論。利奧波德-馮-布赫(1774-1853)德國地質學家,古生物學家,維爾納學生;讓-多布伊鬆-德-瓦讚(1769-1819)法國地質學家,維爾納學生,1802-04接受玄武岩源於火山。尼古拉斯-索緒爾(1767-1845)瑞士化學家,植物生理學家1804用拉瓦錫的新術語解釋光合作用。漢弗裏-戴維(1778-1829)英國化學家,是發現化學元素最多的人,1807 用電解法離析出金屬鉀和納。約翰-道爾頓(1766-1844)英國化學家,物理學家,1808《化學學說的新係統》提出定量原子理論。約瑟夫-蓋-呂薩克(1778-1850)法國物理學家,化學家,1808發現反應氣體的體積小於總數氣體體積。讓-巴蒂斯特-拉馬克(1744-1829)法國博物學家,1809《動物哲學》給出進化理論最完全的解釋。洛倫茲-奧肯(1779-1851)德國博物學家,1809德國自然哲學運動領袖。埃弗萊姆-麥克道爾(1771-1830) 美國醫生和外科先驅,1809成功卵巢切除手術。阿梅代奧-阿伏伽德羅(1776-1856)意大利化學家,1811得結論在相同溫度下相同體積氣體,有相同的分子。他區分原子和分子,但他的思想一直被忽視直至1858。約恩斯-貝爾塞栁斯(1779-1848)瑞典化學家,成功測定已知化學元素的原子量。1812 發展電化二元論。威廉-普洛特(1785-1850)英國化學家,外科醫生,1815匿名提出假說其他元素的原子是由不同數量氫原子組成,後來把質子命名為普洛特作為紀念。威廉-史密斯(1769-1839)1815出版英格蘭和威爾士地質圖。他還致力於第二紀,或中生代地層的區分工作。皮埃爾-杜隆(1785-1838)法國物理學家,化學家,阿列克西-珀蒂(1791-1820) 1819合作揭示相對原子量和元素熱量是常數。何內-雷奈克(1781-1826)法國醫生,1819發明聽診器。查理-貝爾(1774-1842)蘇格蘭解剖學家,生理學家,神經學家,藝術家,和哲學家,神學家,1811發現感覺神經和運動神經不同。法朗索瓦-馬讓蒂(1783-1855)法國生理學家,1822發現從不同脊柱根產生感覺和運動功能。尤斯圖斯-馮-李比希(1803-73)德國化學家,1824發明現代實驗室導向的教學方法,創立有機化學。1842《動物化學》敘述化學反應對動物生理和心理的作用。約翰內斯-繆勒(1801-58)德國生理學家,1826-40發展神經能的理論,波恩大學生理學教授。弗裏德裏希-維勒(1800-82)德國化學家,1828人工合成尿素。卡爾-恩斯特-馮-貝爾(1792-1876)建立現代比較胎生學,著《關於動物的進化》,這裏說明胚胎發展是增加特性的曆史。查爾斯-萊爾(1797-1875)英國地質學家,1830-33《地質學原理》有力解說和擴展赫頓的均變論。查爾斯-達爾文(1809-82)英國博物學家,地質學家,和生物學家,1831-36在貝格爾號航行研究南美植物和動物,和收集信息,以後用於發展進化論。羅德裏克-麥奇生(1792-1871),亞當-塞奇威克(1785-1873)英國地質學家,1831-52研究威爾士古生代地層,定義誌留係 泥盆係,後又在俄國烏拉爾山發現和定義二疊係。馬蒂亞斯-施萊登(1804-81)德國植物學家,1838觀察植物細胞。泰奧多爾-施旺(1810-82)德國動物學家,1839觀察發展細胞學說,細胞是所有有機體的共同結構和功能單元。路易斯-阿格西(1807-73)瑞士地質學家1840研究冰川在地質變化中的件用和發展冰期理論。卡洛-馬泰烏奇(1811-68)意大利物理學家,神經生理學家,1841揭示在神經和肌肉電勢的不同。埃米爾-杜布瓦-雷蒙 (1818-96)德國生理學家,電生理方麵研究,動作電位發現者之一。威廉-莫頓(1819-68)美國牙醫1846第一次公開手術把乙醚用作麻醉。卡爾-路德維格(1816-95)德國醫生,生理學家,1847完善波紋紀錄儀,成為不可估量的生理測量儀器。
路易-巴斯德(1822-95) 法國微生物學家,化學家,1848 發現有機分子的光作用和晶體結構間的聯係,這樣奠定立體化學。1857-60 說明發酵是酵母細胞活動的產物。1862-77疾病的細菌理論。克洛德-貝爾納(1813-78)法國生理學家,1848說明肝以肝糖形式儲存糖的能力。1856-64定義“內環境”,細胞是自主的生理單元,雖然要信賴整個組織內環境的保護。著《實驗醫學研究介紹》1865。愛德華-富蘭克蘭(1825-99)英國化學家,1852 發表價的理論,就是,各原子有一定的“價”,或與一定數量其他原子結合的能力。赫爾曼-馮-亥姆霍茲(1821-94)德國物理學家,醫生,1856-66 擴展約翰內斯-穆勒(1801-58)發展的神經特殊能量理論。魯道夫-魏爾肖(1821-1902)德國醫生,生物學家,1858在《細胞病理學》說明疾病反映細胞組織的損傷。這裏他還說明“細胞來自細胞”。還描述細胞是生命過程的基木元素。弗裏德裏希-奧古斯特-凱庫勒(1829-96)德國化學家,1858 創化學結構理論,指明碳是四價原子,碳原子連在一起開成長鏈,作為有機物分子的骨架。他的三位學生分獲1901,1902,1905諾貝爾化學獎。斯坦尼斯勞-坎尼紮羅(1826-1910)意大利化學家,1858確定原子量,這樣他能提供一個表給出許多化合物的分子式。古斯塔夫-基爾霍夫(1824-87)德國物理學家,羅伯特-本生(1811-99)德國化學家,1859開始研究光譜分析法,以光譜顯示化學元素特性,可發現新元素。達爾文(1809-82)1859發表《物種起源》。阿爾弗雷德-華萊士(1823-1913)英國博物學家,1858獨立發展相似理論。馬塞蘭-貝特洛(1827-1907)法國化學家,1860出版《合成有機化學》,說明各種有機物由碳,氫,氧,和氮元素組成。亞曆山大-布特列洛夫(1828-86)俄國化學家,1861 在德國化學會議引進術語化學結構。奧古斯特-凱庫勒(1829-96)德國化學家1986,發展有機化合物的結構理論。約瑟夫-李斯特(1827-1912)英國外科醫生,1865發明手術消毒技術。伊萬-謝切諾夫(1829-1905)俄國生理學家,1863發表《大腦反射》。格雷戈爾-孟德爾(1822-84)奧地利科學家,天主教聖人員,遺傳學創始人,1865以豌豆雜交研究遺傳特性。德米特裏-門捷列夫(1834-1907)1869在《化學原理》中,列出化學元素周期表,成功預測一些未發現元素的特性。威維爾-湯姆森(1830-82)蘇格蘭科學家,1872-86 帶領“挑戰者號”科學考察;約翰-莫雷(1841-1914)英國海洋學家,收集考察信息和做出報告,促進海洋科學。雅各布斯-範托夫(1852-1911)荷蘭化學家,阿奇勒-勒貝爾(1847-1930)法國化學家,1874 獨立於巴斯德發展碳的立休化學。範托夫獲1901諾貝爾化學獎。喬賽亞-威拉德-吉布斯(1839-1903)美國科學家,1878《關於多相物質平衡》,使用化學勢概念和引進相規則。伊萬-巴甫洛夫(1849-1936)俄國生理學家1879表明沒有食物進入胃也可有消化液產生,使他引進條件反射概念。獲1904諾貝爾生理學獎。約翰-Milne(1850-1913)英國地質學家,1880發明第一台準確的地震儀,仔細研究地震成為可能和地球內部知識的新方法。羅伯特-科赫(1843-1910)德國生物學家,1882描述結核桿菌,1884發展判斷病原體的科赫法則。獲1905諾貝爾醫學獎。埃黎耶-梅契尼可夫(1845-1916)烏克蘭生物學家,免疫學先驅,1883描述白細胞在免疫上的作用。他的發現使局部發炎得到一般解釋。獲1908諾貝爾醫學獎。斯萬特-奧古斯特-阿倫尼烏斯(1859-1927)瑞典化學家,1887提出電解質電離的理論。獲1903諾貝爾化學獎。Wilhelm Roux(1850-1924)德國動物學家,漢斯-杜裏舒(1888-91)德國生物學家,1888-91 分別用青蛙和海膽胚胎做試驗,看內部和外部環境對細胞發展的影響。埃米爾-馮-貝林(1854-1917)德國醫學家,北裏柴三郎(1853-1931)日本醫學家,1890開發血清療法,使對白喉治療成為可能。貝林獲1901諾貝爾醫學獎。奧古斯特-魏斯曼(1834-1914)德國生物學家,1892 在《種質》描述他的種質遺傳理論。西奧博爾德-史密斯(1859-1934)美國流行病學家,病理學家,1893研究南方牛瘟,他還研究沙門氏菌,過敏性休克等。愛德華-比希納(1860-1917)德國化學家,1897 發現無細胞酶。獲1907諾貝爾化學獎。許霍-德弗裏斯(1848-1935)荷蘭生物學家,卡爾-科倫斯(1864-1933)德國遺傳學家,埃裏克-切爾馬克(1871-1972)奧地利農學家1900,三位科學家獨立確認1865孟德爾遺傳規則的發現。瓦爾特-蘇頓(1877-1916)美國遺傳學家,1903 指出孟德爾的規則可由染色體的細胞性能得到解釋。查爾斯-謝靈頓(1857-1952)英國生理學家,1906 在《神經係統的完整件用》描述行為的突觸特性和反射的複雜。羅斯-哈裏森(1870-1959)美國生物學家,1907說明體外細胞組織培養技術。保羅-埃爾利希(1854-1915)德國免疫學家,1909合成醫治梅毒的藥。獲1908諾貝爾醫學獎。格哈德-多馬克(1895-1964)德國病理學家,1935他的發現使磺胺藥廣泛使用。獲1939諾貝爾醫學獎。托馬斯-亨特-摩爾根(1866-1945)美國遺傳學家,1911確認染色體是基因的載體。獲1933諾貝爾生理學獎。
3 科學協會
1800 大不列顛皇家研究院 ,技術和科學的傳播中心,美國本傑明-湯普森,倫福德伯爵(1753-1814)建立。1807 美國海岸調查,第一個美國科學代理。1807 倫敦地質協會成立,研究和討論中心,為其他國家類似協會模式。不列顛科學進步協會B.A.A.S.1831成立,致力於英國科學專業化 以德國自然科學家和醫師協會為模式,美國科學進步協會 1848。1838-42 查爾斯-威爾克斯率領太平洋探險,是美國政府資助科學航海第一個例子。
三 技術
主要技術革新起於歐洲和北美。雖然工業化多歸功於新發明,1840年代前早期階段多由發明家和工匠的思想而不是科學家。19世紀後期見證科學和工業的聯姻持續至今日。主要技術成就包括:
1 能源
亞曆山德羅-伏打(1745-1827)意大利物理學家,發明電池(把化學能轉變為電能)1800。理查-特裏維西克(1774-1833)英國工程師,造第一個高壓蒸汽引擎1802;奧利弗-埃文斯(1755-1819)美國工程師,改進蒸汽機1797;威廉-麥克諾特(1813-81)蘇格蘭工程師,改進蒸汽機1845。煤汽燈發明1806;羅伯特-本生(1811-99)德國化學家,本生燈1855;威爾斯巴赫(1858-1929)奧地利科學家,煤氣燈罩,用於街道照明1885。白諾瓦-富奈龍(1802-67)法國工程師,發展水輪機1827。皮克西(1808-35)法國工程師,發明電動機1832;維爾納-馮-西門子(1816-92),德國工程師, 改進電動機,使可實用1856;齊納布-格拉姆(1826-1901)比利時工程師,發明直流發電機1870。亞伯拉罕-格斯納(1797-1864)加拿大地質學家,發明煤油1854。威廉-蘭金(1820-72)蘇格蘭工程師,出版第一部蒸汽機手冊1859。愛德華-德拉克(1819-80)美國實業家,鑽出第一口油井1859,開發賓夕法尼亞油田,建第一條輸油管1865。尼古拉-奧托(1832-91)德國科學家,造第一個實用的內燃機,基於奧托循環,即四衝程循環;艾蒂安-勒努瓦(1822-1900)比利時工程師,阿爾豐斯-布-德-洛卡(1815-91)法國工程師,發明內燃機;戈特利布-戴姆勒(1834-1900)德國企業家,應用奧托循環設計內燃機,造汽車1885。托馬斯-愛迪生(1846-1931)美國發明家,在紐約建珍珠街發電站1882。查爾斯-阿爾傑農-帕爾森斯(1854-1931)愛爾蘭工程師,發明蒸汽渦輪發動機1884。古斯塔夫-德-拉瓦爾(1845-1913)瑞典工程師,證實蒸汽輪機可用於小型電站。美國尼亞加拉瀑布安裝第一台水輪發電機組1886。尼古拉-特斯拉(1856-1943)塞爾維亞裔美國發明家,發明交流發電機,電能長距離傳輸,無線電先驅。魯道夫-狄塞爾(1858-1913)德國工程師,壓縮點火內燃機設計1892,成功製造柴油發動機1897。
2 材料和建築
詹姆士-芬萊(1756-1828)愛爾蘭裔美國人,設計和建鐵鏈懸橋,在賓夕法尼亞1800;馬克-塞岡(1786-1875)法國工程師,建鐵索懸橋,在裏昂,1825;Ithiel Town (1784-1844)美國建築師,獲桁架橋專利1820。伊利運河,美國第一個大土木工程,1817-25。倫敦土木工程學院建立,1818。馬克-伊桑巴德-布魯內爾(1769-1849)英國法籍工程師,建泰晤士隧道。1825-43。約瑟夫-阿斯泊汀(1779-1855)英國製造商,獲波特蘭水泥專利1824。蓋-呂薩克(1778-1850)法國化學家,發明呂薩克塔改進硫酸製造1827,大規模代替約翰-羅伯克(英國發明家)的硫酸生產法1746。赫爾曼-弗拉施(1851-1914)德國采礦工程師,發展硫礦開采工藝弗拉施法,用預熱水把硫泵出1891。索勒爾()法國化學家,引進鍍鐵1836;鍍鐵絲網(1880)大量用於美國西部牧場。查爾斯-古德伊爾(1800-60)美國商人,發明硫化橡膠1839;橡膠1615己在歐洲引進,這時改進。 查爾斯-麥金托什(1766-1843)蘇格蘭化學家,改良橡膠防水材質和雨衣1824。約翰-羅伯林(1806-69)德裔美國土木工程師,建尼亞加拉鋼索橋1855,其子華盛頓-羅伯林(1837-1926)完成布魯克林大橋1883。亨利-貝塞麥(1813-98)德國工程師,轉爐煉鋼法1856。威廉-亨利-珀金(1838-1907)英國化學家,發現苯胺染料1856;合成染料後來在德國大發展。歐內斯特-索爾維(1838-1922)比利時化學家,獲索爾維製堿法專利,生產蘇打1861。威廉-西門子(1823-83)德國工程師,皮埃爾-愛彌爾-馬丁(1824-1915)法國工程師,平爐煉鋼法1863。亨利-克利夫頓-索比(1826-1908)英國顯微學家和地理學家,現代冶金學開端1863。阿爾弗雷德-諾貝爾(1833-96)瑞典發明家企業家,獲矽藻土炸藥專利1867;諾貝爾獎製定始於1895。羅伯特-福斯特-Mushet(1811-91)英國冶金學家企業家,開始鎢鋼製造1868;其他合金鋼:鉻鋼,法國1877;錳鋼,英國1882;鎳鋼,法國1888;不鏽鋼1911-20。約翰-韋斯利-海厄特(1837-1920)美國企業家,開始賽璐璐商業生產1872;亞曆山大-Parkes(1813-90)發明賽璐璐,一種合成樹脂1855。約瑟夫-莫裏埃(1823-1906)法國園藝家,獲加強水泥梁專利,1877;1890年代另兩法國人愛德蒙-科瓦奈,和弗朗索瓦-亨利比克,用加強水利做管,橋,隧道。佩西-捷爾克裏斯特(1851-1935)英國化學家冶金學家,和悉尼-G-托馬斯(1850-85)發展從燐鐵礦煉鋼1879,使世界鋼產量倍增。查爾斯-馬丁-霍爾(1863-1914)美國工程師,發展用電解從氧化物中生產鋁的方法1886。艾菲爾(1832-1923)鐵塔完成1889,鍛鐵結構,加強水泥基地;早些詹姆斯-博加德斯(1800-74)美國工程師,鑄鐵結構建築在紐約1855;約瑟夫-帕克斯頓(1803-65)英國建築師,設計1851博覽會水晶宮,用鍛鐵,玻璃,和預製部件;第一個完全鋼架結構建築在芝加哥1890;之後摩天樓出現。伊萊沙-格雷夫斯-奧的斯(1811-61)美國企業家,發展電梯1854。亞瑟-迪宏-理特(1863-1935)美國化學家,賽璐璐纖維專利1902,和人造絲;早些,路易-count de Chardonnet(1839-1924)法國工程師,己生產人造纖維織成類絲材料。雅克-布蘭登堡()瑞士化學家,發展玻璃紙1912。利奧-貝克蘭(1863-1944)比利時化學家,發明第一個聚合物,電木1909;之後聚合物發展有:尼奧普林,一種合成橡膠;尼龍;腈綸;dynel ,一種合成纖維;滌綸等。
3 機器和工業技術
伊萊-恵特尼(1765-1825)美國機械工程師。發明軋花機1793,提出可互換部件概念1800;共同發明銑床1814。西蒙-諾斯(1765-1852)美國機械工程師;發明銑床,部件標準化方麵工作更精準。約瑟夫-瑪麗-雅卡爾(1752-1834)法國發明家,可設計織布機1801;威廉-霍洛克斯(1776-1849)發展動力織布機1813;理查德-羅伯茲(1789-1864)改進;Erastus Bright Bigelow(1814-79)美國發明家,織地毯機1845;詹姆斯-亨利-諾斯羅帕(1856-1940)美國企業家,全自動織布機1892。弗裏德裏希-柯尼希(1774-1833)德國發明家,動力驅動印刷機 1810;平床印刷機1811;羅伯特-霍埃(1784-1833)美國機械師,旋轉印刷機1846;威廉-布洛克(1813-67)美國發明家,膠版印刷機1865; 奧特馬-梅簡泰勒(1854-99)德裔美國發明家,發明排字機1885。查爾斯-巴貝奇(1791-1871)英國數學家,設計計算機1823-43;托馬斯-德-科爾馬(1785-1870)法國發明家,設計機械計算機1820。約瑟夫-懷特沃思(1803-87)英國工程師,發展標準螺距規格,和測百萬分之一吋的機器1830。軍備迅速發展,冶金,機械改進。亨利-約瑟夫-匹希斯(1783-1854)法國砲兵,匹希斯砲1837;來福,後膛裝彈,彼埃蒙特,1845;快速發射榴彈砲1989;小型武器:柯爾特左輪手槍1835;德萊賽針發槍1841;米尼彈1849;溫徹斯特歩槍1860;加特林機槍1861;法國沙瑟波歩槍1866;馬克芯機槍1884;羅伯特-懷特海德(1823-1905)英國工程師,發明魚雷1864;煙幕彈1884。詹姆斯-內史密斯(1808-90)蘇格蘭工程師,發明汽錘1839;還發展了鍛壓和衝壓。艾利亞斯-豪(1819-67)美國發明家,發 明連鎖縫紉機1846;艾薩克-辛格(1811-75)改良縫紉機使實用1851。比塞爾美國企業家,獲地毯清掃機專利1876。吸塵器出現和改進1869,1899。塞繆爾-柯爾特(1814-62),艾利沙-羅特(1808-85)美國發明家,增加機器工具精度,發展可更換部件係統1849-54。機床在美國發展1855;約瑟夫-布朗(1810-76)設計第一台萬用銑床1862;工具鋼1898;齒輪箱1890;碳化鎢工具1926。維也納首次用電驅動機械1873,很快馬達和機器做在一起而不是分開。艾利胡-湯姆森(2853-1937)美國工程師,發明電阻焊1877.俄國貝爾納多斯獲電弧焊專利。氣焊發明1900;焊條發明1920年代。電扇發明1882;電爐1896;挿座1904;縫紉機,勝家公司1889;洗衣機1907。多爾-歐根-費爾特(1862-1930)美國發明家,帶鍵盤計算器1884;威廉-柏洛茲(1857-98)美國發明家,第一個成功的加法器1888;布倫斯維加計算器1902。卡爾-林德(1842-1934)德國發明家,建氣體分離廠1895,之前發明阿摩尼亞壓縮機1876;雅科比-帕金斯(1766-1849)美國發明家,第一台壓縮機1834。金-坎普-吉利(1855-1932),美國商人,發明安全剃刀1895。雅各布-希克(1877-1937)美國企業家,電動剃刀1928。不鏽鋼剃刀片,在瑞典發明1962。M. J. 歐文斯(1859-1923)發明自動製瓶機1898.弗裏德裏克-加德納-柯泰爾(1877-1848)美國物理化學家,發展靜電除塵1905-10。吉迪昂-森貝克美國,發明拉鏈1913。早些考伯-朱德森(1843-1909)美國,獲拉鏈專利1891。傳動帶在福特裝配線使用,成美國工業技術符號1914。
4 農業生產和食品技術
弗蘭茲-卡爾-阿卡德(1753-1821)普魯士化學家,建第一家甜菜糖廠。甜菜糖工業先在法國德國發展。尼古拉-阿佩爾(1749-1841)法國糕點師傅,描述氣密保存食品1810,罐頭引進1811。塞盧斯-麥克密克(1809-84)美國發明家,獲收割機專利和商業製造1840。奧貝德-赫塞(1792-1860)美國發明家,獲收割機專利1833,類似獨立的發明。約翰-迪爾(1804-86)美國鐵匠,引進鋼犁1837;耶瑟羅-伍德(1774-1834)美國發明家,發明鑄鐵犁1833;詹姆斯-奧利弗(1823-1908)美國發明家,冷犁1855;馬爾什兄弟改進1857;約翰-福勒 英國企業家,引進蒸汽犁1858。農場設備改進:鈀1847;打包機1850;播種機1853;兩馬拉耕耘機;1856;聯合收割機1860;聯合播種機1867;捆包收割機1878。戈爾-鮑登(1801-74)美國記者,發明家,開第一家工廠生產脫水牛奶1860。路易-巴斯德(1822-95)法國微生物學家,他的研究使巴氐殺菌法引進以保存啤酒,葡萄酒,牛奶1861。跨大陸鐵路有助肉類包裝工業在芝加哥發展1869後。古斯塔夫-德-拉瓦爾(1845-1913)瑞典工程師,發明乳品離心分離。化學肥料的應用增加食物產量1880;J.B.勞斯生產過磷酸肥料1842;弗裏茨-哈伯(1868-1934)猶太裔德國化學家,發明從氮和氫合成氨1900,稱哈伯法,生產肥料;安格斯-坎倍爾第一次試驗旋轉型采棉機;約翰-丹尼爾-拉斯特(1892-1954),弟馬克-拉斯特,美國發明家,發明采棉機1924;商業化生產1940年代。拖拉機用於農場1891;卡特比勒拖拉機發展1931。威爾姆-諾爾曼德國化學家,獲液體油氫化變硬的專利1902,此法生產肥皂,食品。
5 交通和通信
理查-特裏維西克(1771-1833)英國發明家,蒸汽機車專利1802;早些把蒸汽用於交通的有:尼古拉-居紐(1725-1804)法國工程師,製造第一輛蒸汽機驅動的汽車1759; 威廉-莫道克()英國1785;奧利弗-埃文斯(1755-1819))美國發明家,改進蒸汽機;弗朗西斯-特裏維西克(1812-77)英國工程師,設計建造機車在鐵道上運行1804。羅伯特-富爾頓(1765-1815)美國工程師,蒸汽動力的明輪船航行,從紐約到奧爾巴尼1807;早些馬魁斯-克勞德(1751-1832),法國工程師,造明輪船1783;約翰-菲居(1743-98)美國發明家,在達拉威爾河試汽船1787;詹姆斯-羅姆西(1743-92)美國工程師,在波多馬克河試汽船1787;約翰-斯蒂文斯(1749-1838)美國工程師,成功設計螺旋槳汽船1802;蒸汽船越大西洋航行1819。喬治-斯蒂文森(1781-1848),與子羅伯特-斯蒂文森(1803-59)英國工程師,造蒸汽機車,為以後火車發展定型1814;斯托克頓至達靈頓鐵路,第個成功的鐵路係統1825;美國第一條鐵路在賓夕法尼亞法國第一條鐵路在裏昂-聖埃蒂納開通,都采用英國機車1829;彼特-庫帕(1791-1883)美國工業家,生產美國第一台蒸汽機車1830。查爾斯-恵斯通(1802-75),威廉-福瑟基爾-庫克(1806-79)英國科學家,獲電報專利1837;薩繆爾-摩斯(1791-1872)美國科學家,獨立發明電報1837;摩斯的電報碼采納為通用1886;居魯士-恵斯特-菲爾德(1819-92)美國企業家,敷跨大西洋電纜1866。路易-達蓋爾(1787-1851)法國發明家,發明攝影銀版法1839;早些約瑟夫-尼塞福爾-涅普斯(1765-1833)法國發明家,第一張照片1826,是達蓋爾發明的基礎;威廉-福克斯-塔爾博特(1800-77)法國化學家,生產正片1841;弗裏德裏克-斯考特-亞瑟(1813-57)英國攝影家,第一個實用的濕版處理1851。倫敦地鐵開始建設1860,電氣化1905;巴黎地鐵1898;紐約地鐵1900;喬治-普爾曼(1831-97)美國工程師,造第一個臥鋪車廂。歐內斯特-米歇(1813-83)法國鐵匠,發明自行車,曲柄和踏板直接在前輪1867;齒輪鏈條驅動後輪的“安全”自行車1885;美國聯合太平洋和中太平洋鐵路對接完成跨大陸鐵路1869;跨西伯利亞鐵路開始建造1891。斐迪南-德-雷賽布(1805-94)法國外交官,實業家,工程師開始蘇伊士運河工程1869;克裏斯托弗-萊瑟姆-肖爾斯(1819-90)美國發明家,獲打字機專利1873;大小寫替換功能引進1878。斯蒂芬-斐爾德(1846-1913)的電車在紐約運行,代替馬拉卡車1874;先前馬拉卡車引進1832;安德列-史密斯-哈裏第(1836-1900)美國發明家,發明架空線電車,在舊金山運行1873;在德國1884;在美國裏士滿1888。 亞曆山大-格拉漢姆-貝爾(1847-1922)蘇格蘭企業家,電話專利1876;第一台電話交換機在紐黑文安裝1877;自動交換機引進1879;先前經驗有:菲利普-雷斯(1834-74)猶太裔德國科學家,製造第一台電話,隻能單向傳輸1861;安東尼奧-穆齊(1808-89)意大利發明家,利用電線傳輸聲音1857;艾利沙-格雷(1835-1901)美國電氣工程師,發明電話,與貝爾同時;米海洛-卜平(1858-1935)塞爾維亞裔美國物理學家,引進感應器使電話長途傳送成為可能1899。約瑟夫-斯萬(1828-1914)英國物理學家,獲白熾燈專利1878;托馬斯-愛迪生(1847-1931)美國發明家,獲白熾燈專利1879;赫爾曼-斯帕蘭格爾(1834-1906)德裔英國化學家,發展真空水銀燈1865;帕維爾-雅布洛克科夫(1847-94)俄國工程師,在巴黎1876,和查爾斯-弗蘭西斯-布魯斯(1859-1929)美國工程師,在克裏夫蘭1879,成功用電弧燈作為公共照明。卡爾-本茨(1844-1929)德國企業家,設計內燃機驅動的汽車1885;戈特利布-戴姆勒(1834-1900)德國企業家,設計摩托車,1885;電動汽車設計1851;艾蒂安-勒努瓦(1822-1900)法國工程師,發明瓦斯內燃機1859;西格弗裏德-馬庫斯(1831-98)奧地利工程師,造汽車1864;亨利-福特(1863-1947)美國企業家,造汽車1896,成立公司1903;約翰-博伊德-登洛普(1840-1921)蘇格蘭發明家,發明充汽輪胎,汽車發展的重要發明1888。喬治-伊士曼(1854-1932)美國發明家,完善手持相機(科達)1888,發明第一個成功的膠卷1880;利奧-貝克蘭(1863-1944)比利時裔美國化學家,發明velox相紙1893。愛迪生獲留聲機專利1878。愛米爾-貝利納(1851-1929)德裔美國發明家,改進留聲機唱片1890。路易-盧米埃爾(1864-1948)和奧古斯特-盧米埃爾(1862-1954)兄弟,法國發明家,發明電影,在巴黎放映1895;愛迪生的活動電影放映機放映,在紐約1894;早些年的嚐試有:約翰-艾通-帕裏斯(1785-1856)英國物理學家,發明"魔盤thaumatrope"1826;阿塔納奇歐斯-基爾學(1602-80)德國牧師,科學家,幻燈費納奇鏡1645;彼得-穆森布羅克(1693-1761)荷蘭科學家,改進基爾學的發明1736;埃德沃德-邁布裏奇(1830-1904)英國攝影師,投影機1872;艾蒂安-朱爾-馬雷(1830-1904)法國科學家,攝影槍1882;威廉-弗裏斯-格林(1855-1921)英國發明家,賽璐璐影片1889;查爾斯-弗蘭西斯-詹金斯(1867-1934)和托馬斯-阿馬特(1866-1948)美國工程師,在愛迪生發明基礎上的電影放映機1896。古列爾莫-馬可尼(1874-1937)意大利工程師,發明無線電報1895;基礎是:海因裏希-赫茲(1857-94)德國物理學家,發現電磁波1887;詹姆斯-克拉克-麥克斯韋(1831-79)蘇格蘭物理學家,推斷無線電波1873;其他對無線電發展有貢獻的有:愛德華-布朗利(1844-1940)法國科學家,發明檢波器;托馬斯-愛迪生;亞曆山大-波波夫(1859-1906)俄國物理學家,無線電波接收和發送1896;範信達(1866-1932)加拿大發明家,改進電台廣播1901;馬可尼成功越大西洋發送無線電信號1901。瓦爾德馬-浦爾森(1869-1942)丹麥工程師,發明磁帶錄音1898;福勞耶馬()德國科學家,以塗磁塑料帶代替鋼絲1930年代;馬雲-卡馬拉斯(1916-95)美國工程師,使磁帶錄音進一歩發展1940年代。斐迪南-馮-齊柏林伯爵(1838-1917)德國工程師,發明飛艇1900;奧維爾-萊特(1871-1948)和威爾伯-萊特(1867-1912)兄弟,美國航空先驅,重於空氣的航空器試飛1903;這次飛行是一係列嚐試的高峰:喬治-凱萊(1773-1857)英國工程師,滑翔機1804,和研究空氣動力學;奧托-李林塔爾(1848-96)德國航空先驅,滑翔機飛行1895;奧克塔夫-商努特(1832-1910)法裔美國工程師,雙翼滑翔機1896;塞繆爾-蘭利(1834-1906)美國物理學家,蒸汽動力模型飛機1896;亞伯托-桑托斯-杜蒙(1873-1932)巴西航空先驅,內燃機引擎飛機1898。約翰-弗萊明(1849-1945)英國物理學家,發明真空二極管1904;李-德-富雷斯特(1873-1961)美國發明家,發明真空三極管1906,為電子工業發展提供基礎;路易-布萊裏奧(1872-1936)法國飛機工程師,駕飛機越英吉利海峽1909;約翰-威廉-阿爾庫克(1892-1919)和亞瑟-懷特-布朗(1886-1948)英國皇家空軍,飛越大西洋1919;李察-柏德(1888-1957)美國極地探險家,飛越北極1926;查爾斯-林德伯格(1902-74)美國飛行員,單人駕單翼飛機從紐約飛至巴黎1927;格倫-柯蒂斯(1878-1930)美國航空先驅,設計用於飛機的引擎1904;愛爾默-安伯羅斯-斯帕萊(1860-1930)美國發明家,發展陀螺儀1913。查爾斯-F-凱特林(1876-1958)美國發明家,先前己發明汽車照明和點火係統,又完善電氣自啟動器1911;艾爾-A-湯姆遜(1891-1967)美國發明家,汽車自動變速係統商業化1939;哈雷-富蘭克林-維克斯(1898-1977),法蘭西斯-W-大衛()美國工程師,開始研究動力輔助轉向係統1925,1926,使用1951。狄塞爾-電氣機車第一次在瑞典使用1931;美國使用1930年代後期;代替蒸汽機車。
四 極地探險
1 早期探險
斯堪的納維亞:870 奧塔,一諾曼人沿瑞典北沿海航行;875-900 冰島殖民;982-85 紅胡子埃裏克在格陵蘭建殖民地;1194 發現斯匹次卑爾根島。
2 現代早期歐洲人的征服
1553-54 休-威洛比(-1554)蘇格蘭爵士和理查-錢斯勒(1621-56)英格蘭航海家航行至科拉半島。1576 馬丁-弗羅比舍(-1594),1585-87 約翰-戴維斯(1550-1605)英格蘭探險家,在加拿大北部尋找西北航道。1594-97 威廉-巴倫支(1550-97)和科奈裏斯-奈()荷蘭航海家,三次航行,在俄羅斯北部巴倫支海附近探險和尋找航道。1607-11 亨利-哈德遜(1565-1611)英國探險家,尋找西北航道,和在加拿大北部探險。1610-48 俄羅斯哥薩克人,征服西伯利亞和探險北部沿海和主要北極河流。1670 哈德遜灣公司獲特許北美貿易和開始探險北極地區。1728-41 維圖斯-白令(1681-1741)俄羅斯探險家,航行探險北太平洋盆地和白令海峽地區。1732-43 俄羅斯政府調查全部西伯利亞沿海。1738-39 皮埃爾-布維(1775-1860)法國海軍軍官,一次開普敦南的遠征試圖證明和發現南極大陸。1772-75 詹姆斯-庫克船長第二次太平洋探險第一次繞南極大陸航行。1778 庫克船長北極航行。
3 十九世紀探險
1806 威廉-斯科爾斯貝(1789-1857)英國捕鯨者,北極探險家,科學家,創到達最北記錄和寫下有影響的《北極地區筆記》。 1818 約翰-羅斯和愛德華-帕利遠征巴芬灣。1819-26 約翰-富蘭克林爵士(1786-1847)英國船長,探險家,在加拿大北部陸地探險。1820-23 俄國弗蘭格爾伯爵探險西伯利亞。1821-23 愛德華-帕利第二次探險。1824 帕利第三次探險尋找北海繞北美航道。1827 帕利從斯匹次卑根島創最北記錄。1829-33 約翰-羅斯和侄詹姆斯-克拉克-羅斯探險加拿大北部,詹姆斯-羅斯到北磁極1831。1841-43 詹姆斯-克拉克-羅斯探險南極沿海和島嶼,為英國宣稱土地,和創到達最南記錄維持60年。1845-48 約翰-富蘭克林遠征,完成發現西北航道,但遠征隊所有成員失蹤。1848-59 富蘭克林搜尋遠征最終發現遠征隊的下落,和繪製北美這地區的地圖。1871-74 朱利烏斯-馮-帕耶(1841-1915)和卡爾-韋帕裏其(1838-81),奧地利探險家,發現法蘭士-約瑟夫地群島。1876 阿爾伯特-哈斯廷斯-馬克姆(1841-1918)和喬治-納爾斯(1831-1915)英國探險家, 探險創最北記錄。1882 國際極地站成立,研究機構,有九個成員國。 1888 弗裏喬夫-南森(1861-1930)挪威探險家,科學家,和一些同夥第一次橫越格陵蘭。1895 第六次國際地理會議(倫敦)確定南極探險為最迫切的需要。1893-96 南森遠征,以冰山漂浮,創最北記錄。1898-1900 卡斯頓-鮑其格裏維克(1864-1934)英國-挪威探險家,領導在南極大陸度第一個冬天和創最南記錄。
4 二十世紀探險
1902-04 羅伯特-斯科特(1868-1912)英國海軍軍官,探險家 領導南極遠征,記錄發現和創到達最南記錄。1903-06 羅阿爾-阿蒙森(1872-1928)挪威探險家,第一次完成西北水道航行。1907-09 弗裏德裏克-阿爾伯特-庫克(1865-1940)和羅伯特-皮裏(1856-1920)美國探險家,各自宣稱已經到達北極點,但也可能實際都沒到達;歐內斯特-沙克爾頓(1874-1922)愛爾蘭探險家,領導南極遠征,超斯科特的記錄和到達南磁極。1910-12羅阿爾-阿蒙森發現南極點,那裏挿上挪威國旗1911。1910-13 斯科特最後一次遠征到達南極點1912,但所有人死於暴風雪。1917 丹麥-美國條約肯定丹麥宣稱格陵蘭,維爾京群島由皮裏遠征屬美國。1918-25 阿蒙森和哈拉爾德-斯維德魯普,挪威海洋學家,東北航道航行和計劃漂浮至北極點。1924 丹麥與挪威和英國協議後格陵蘭成為丹麥國國王殖民地。1925 斯匹次卑根歸屬挪威。1926 理查-貝爾德(1888-1957),和弗洛伊德-伯納特(1890-1928)美國飛行員,第一次飛越北極點。1928-30 赫伯特-威爾金斯(1888-1958)美國探險家,第一次飛越南極點;他畫了這大陸的大部分地圖;理查-貝爾德領導一大遠征隊,裝備有飛機,和建南極點小美國基地。1935 蘇聯政府成立北海航道管理中心,負責蘇聯領土62度以北探險和發展。 1937-38 一蘇聯北極研究站在北極點附近浮冰上建立。1956-57 美國阿蒙森-斯科特站在南極點建立。1957-58 國際地理年研究南極,在這地區建60研究站的網。1958 鸚鵡螺號,一美國核動力潛艇,在北極點潛航。1959 國際南極條約在華盛頓由12國家簽署,同意研究南極隻用於和平目的,擱置爭執了30年的領土宣稱。1959 鰩魚號,一美國核動力潛艇,浮在北極點。1977 北極號,一蘇聯核動力破冰船,是第一艘到達北極點的水麵船。1989 維多利亞-默頓(1963-)和雪梨-麥茨首次從陸地到達南極點的女性。
五 知識發展
1 保守主義和自由主義,社會主義和民族主義,實證主義
1814至1848主要趨勢是對啟蒙和法國革命的反動。保守主義上升。提出者是英國法國革命史學家埃德蒙-伯克(1729-97),約瑟夫-德-邁斯特(1754-1821),和波納德(1754-1840)。保守主義也與羅馬天主教會的教皇至上主義有聯係。
自由主義者看到法國革命的許多價值,尤其它強調個人自由和保護私有財產。在經濟學上他們強調供求定律和不受限製,稱自由放任經濟。這思想的代表有托馬斯-馬爾薩斯(1766-1834),他認為人口和食物供應有周期性。還有大衛-李嘉圖(1772-1823),他認為工資與勞力供應和人口有聯係。兩個學者都把這些視為自然,這樣國家幹預隻會使情況變壞。民主隻有一小部分激進自由主義者支持,如傑裏米-邊沁(1748-1832)。
從法國革命發展出兩個新哲學,社會主義和民族主義。1848前的社會主義者為尋求消除貧窮,壓迫,和不平等創立基於和諧的社團,1848馬克思給他們空想社會主義者的標簽。民族主義是德國哲學家約翰-戈特弗裏德-赫爾德(1744-1803)提出的概念,簡短說指共同語言,文化,和傳統創造出的人們之間不可破裂的紐帶。民族主義在19世紀前半常與民族解放相聯係。
啟蒙的支持者繼續探索,實證主義,以奧古斯特-孔德(1798-1857)為突出代表,使用科學方法做嚴格的社會研究。
1800至1848比較重要的哲學,宗教,和社會的發展有:弗朗索瓦-勒內-德-夏多布裏昂(1768-1848),《基督教真諦》1802,強調信仰的美學方麵多於神學方麵。 讓-巴蒂斯特-薩伊(1767-1832),《政治經濟學專論》1803,最透徹和最有影響的經濟自由主義研究。約翰-弗裏德裏希-赫爾巴特(1776-1841),《普通教育學》1806,是基於心理學和倫理學的現代教育發展的標誌。格奧爾格-W.F.黑格爾(1770-1831),《精神現象學》1807,19世紀早期的主導哲學。約瑟夫-德-邁斯特(1754-1821),《論憲法政治的一般原理》1810,《論教皇》1819,是保守主義政治哲學的傑出著作。羅伯特-歐文(1771-1858),英國工業家,空想社會主義第一人,著《社會新觀點》1813。在歐洲和美國建新社會單元,最有名的是新和諧,印第安娜,1825-28。隨後法國改革家夏爾-傅立葉(1772-1837),提出在鄉村成立法倫斯泰爾即合作社;埃蒂耶納-卡貝(1788-1856)法國哲學家,在《伊加利亞旅行記》1840,描繪了想象的,高度計劃的,和有規則的社區。路易-布朗(1811-82)法國社會主義者,《勞動組織》1839。皮埃爾-約瑟夫-蒲魯東(1809-65),法國無政府主義奠基人,《什麽是所有權》1840。威廉-魏特林(1808-71),普魯士空想社會主義者,恩格斯認為是“德國共產主義創始人”,《和諧和自由的保證》1842。卡爾-洛貝爾圖斯(1805-75)德國經濟學家和社會主義者,把法國思想介紹至德國,《關於德國國家經濟狀況的認識——五大原理》1842,《工人階級的要求》1837等。弗裏德裏希-卡爾-馮-薩維尼(1779-1861)德國法學家,曆史法學派創始人,著六卷《現代羅馬法體係》1815-31。卡爾-路德維希-馮-哈勒(1768-1854)瑞士法學家,著六卷《政治學的複興》1816-26。大衛-李嘉圖(1772-1823)英國學者,《政治經濟學和稅務原理》1817。提供了經濟規律的經典公式。分析了社會階級的衝突的利益,更揭示了階級鬥爭。孔德-亨利-德-聖西門(1760-1825),法國哲學家,經濟學家,《工業》1817-18,《政治》1819,《組織》1819-20,《係統工業》1822,《工業問答手冊》1823,《新基督教》1825,這些著作中他號召以現代方法重組社會使最大多數人獲最大好處;他夢想結合科學和新社會學。他的弟子普羅斯帕-英方丹(1796-1864)和 阿曼德-巴紮德(1791-1832)不僅把他的思想係統化,還以他的著作為基礎的原則組織了聖西門社區。奧古斯特-孔德(1798-1857),法國哲學家,實證主義創始人,與聖西門相識,曾被他聘為秘書,六卷《實證哲學教程》1830,《實證政治體係》1851。費利西泰-德拉梅內(1782-1854》法國神父,《談對宗教事務冷漠》1817-21,1830後轉向自由主義,《一個教徒的話》1833,譯成多種語言。孔德-夏爾-德蒙泰林伯(1810-70)發起自由天主教運動,被教廷譴責。阿圖爾-叔本華(1788-1860)形成唯意誌論哲學,《作為意誌和表象的世界》1819。雅各布-格林(1785-1863)德國法學家,哲學家,作家,《德語語法》1819-37,是現代語言學發展的標誌;與弟威廉-格林(1786-1859)合著《格林童話》1835,合編德語辭典1854。西蒙德-德-西斯蒙第(1773-1842)瑞士曆史學家,《政治經濟學新原理》1819,對放任自由經濟學批判。弗裏德裏希-施萊爾馬赫(1768-1834)德國神學家,哲學家,《基督教信仰》1821-22,該書強調新教的個人和情感一麵,和反駁教條僵硬。奧古斯丁-Thierry(1795-1856)法國曆史學家,《諾曼征服英格蘭史》1825。弗朗索瓦-基佐(1787-1874),法國政治家,曆史學家,七月王朝時曾任首相,《歐洲文明史》1828,強調中產階級和代議製興起的重要。詹姆斯-穆勒(1773-1836)蘇格蘭哲學家,與李嘉圖同是古典經濟學創始人,《人類意識現象分析》1825,現代心理學的基礎。利奧波德-馮-蘭克(1795-1886),德國曆史學家,1833建曆史研究班,著《教皇史》1834-39等,是現代曆史研究學派的開始。亞曆克西-德-托克維爾(1805-59),法國政治家,曆史學家,學術院院士,《論美國民主》1834-40。大衛-斯特勞斯(1808-74)德國神學家,《曆史上的耶穌》1835-36,斯特勞斯的書標誌青年黑格爾派出現。布魯諾-鮑威爾(1809-82)《對福音派符類學的批判》1841。 路德維希-費爾巴哈(1804-72)《基督教的本質》1841。麥克斯-施蒂納(1806-56)《唯一者及其所有物》1845。弗裏德裏希-李斯特(1789-1846),德國經濟學家,《政治經濟學的國民體係》1841,認為國家應該在經濟生活中起重要作用。索倫-奧貝-克爾凱郭爾(1813-55)丹麥哲學家,拒絕黑格爾的哲學,是存在主義創立者,《非此則彼》1843。
2 社會主義和無政府主義,曆史,心理學
約翰-斯圖爾特-穆勒(1806-73)《政治經濟學原理》1848。卡爾-馬克思(1818-83)弗裏德裏希-恩格斯 (1820-95)《共產黨宣言》1848,和《資本論》三卷 1867,1885,1895。1864 第一國際工人聯合會成糧,總部在倫敦。1876 因馬克思和巴枯寧問的衝突分裂。巴枯寧去世後,無政府主義由克魯泡特金(1842-1921)領導。19世紀後期,許多人堅持無政府主義,尤其在拉丁國家。1889-1914 第二國際工人聯合會,從沒有核心權威。赫伯特-斯賓塞(1820-1903)《社會靜力學》1851,《合成哲學,第一項原則》1862。胡安-多諾索-科爾特斯(1809-53)西班牙政治家《天主教信仰,自由主義,和社會主義》 1851。戈比諾伯爵(1816-82)法國作家《人種不平等論》1853-55.為以後種族主義的基礎。路德維希-布赫納(1824-99)德國哲學家 Kraft und Stoff 1855,現代唯物論經典。亨利-巴克爾(1821-62)英國曆史學家 《英國文明史》1857,未完成,用科學方法的曆史,為“科學曆史之父”。雅各-布克哈特(1818-97)瑞士曆史學家,《意大利文藝複興的文化》1860。約翰-雅各布-巴霍芬(1815-87)瑞士人類學家《母權論》1861。歐內斯特-勒南(1823-92)法國曆史學家《耶穌的一生》1863,基叔教起源的研究;《法囯知識和風尚的改革》1871。威廉-馮特(1832-1920)德國心理學家,建第一個心理實驗室;巴甫洛夫(1849-1936)俄國心理學家,發現條件反射1879。弗裏德裏希-尼采(1844-1900)德國哲學家,文化評論家,指出猶太-基督教傳統創造力弱的個人拒絕改變自己的命運。他引進超人概念“意誌的勝利”後來成為尼采哲學的中心。《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1883,《善惡的彼岸》1886,《道德譜係學》1887。阿道夫-哈納克(1851-1930)德國神學家 《教條史教科書》1886-90,基督教教義和希臘思想影響方麵最突出的著作。加布裏埃爾-塔爾德(1843-1904)法國社會學家《模仿律》1890,社會心理學的先鋒著作。皮埃爾-雅內(1859-1949)從事催眠和癔病的研究。古斯塔夫-勒龐(1841-1931)法國社會學家 《大眾心理學》1895。威廉-詹姆士(1842-1910)美國心理學家《心理學原理》1890,《信仰的意願》1897,《宗教經驗之種種》1902。查爾斯-桑德斯-皮爾士(1839-1914)美國哲學家,邏輯學家,數學家,認為是“實用主義之父”,著作繁多。約翰-杜威(1959-1952)美國哲學家,實用主義代表之一,《我們如何思維》1909,《民主與教育》1916。歐洲相關的邏輯經驗主義者有:皮爾爾-迪昂(1861-1916)法國物理學家,科學哲學家。恩斯特-馬赫(1838-1916)奧地利實驗物理學家,哲學家。亨利-龐加萊(1854-1912)法國數學家,科學哲學家,法蘭西學院院士,做過狹義相對論方麵的工作。亨利-柏格森(1859-1941)法國哲學家,獲1927諾貝爾文學獎,《物質與記憶》1897,《創造的進化》1906,《綿延與同時性》1922。愛德華-伯恩斯坦(1850-1932)德國社會民主主義者,《社會主義的前提條件》1899。西格蒙德-弗洛伊德(1856-1939)奧地利心理學家,創精神分析學,《自我與本我》1923 ,《幻象之未來》1927,《文明中的不滿》1930。他早期跟隨者後分道掦口創自己學派的有:阿爾弗雷德-阿德勒(1870-1937)心理治療師,創個體心理學。卡爾-榮格(1875-1964)瑞士心理學家,創分析心理學。約翰-阿金森-霍布森(1858-1940)英國經濟學家《帝國主義研究》1902 是對經濟帝國主義的批評;通過德國理論家羅莎-盧森堡(1871-1919)和魯道夫-希法亭(1877-1941),影響列寧做出論斷《帝國主義,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1916。馬克斯-韋伯 法國社會學家(1864-1920)現代社會學 《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1904-05。理查德-亨利-托尼(1880-1962),英國經濟曆史學家,《宗教和資本主義的興起》1926。德國格式塔之理學創立者:馬克斯-韋特墨(1880-1943)。科特-考夫卡(1886-1941)。 沃爾夫岡-苛勒(1887-1967)。
六 文化潮流
19世紀早期歐洲最重要的文化流派是浪漫主義。浪漫主義貶低強調哲學的理由,認為人類隻是自然定律的產物。浪漫主義強調個體的多樣,獨特主要在他們的情感和想象。在藝術和文學上,孤獨的個體是主角,情感指導他的行為。這哲學激起靈感的詩這時期繁榮。因強調內在存在,大多浪漫主義者強調宗教在社會中的地位。最後浪漫主義還打破文化形式和技術的規則。自由表達超過一切。有時效果奔放。浪漫主義更常聯結至保守主義和民族主義,而不是自由主義。浪漫主義也聯結至大眾文化,有助進一歩的感傷小說,作為中產階級讀物。1848後科學,藝術,和文學價值增長,日常生活細節心理上被拒絕。浪漫主義成過時的運動,自然主義者跨出一歩,希望揭示在人的性格和社會環境之間的因果關係。 音樂上,現代主義反映在不協和音樂。現代藝術還揭示對現存文化風格的挑戰和表達的新形式。第一個挑戰是1860和1870年代的印象派。之後有表現主義。立體主義視一更深的現實而不是以空間透視眼睛所見。所有這些藝術家以離開經驗主義代表成長的勢力和歐洲思想的非理性訴求。建築有些不同。歐洲城市擴展時繼續模仿哥特,古典,和拜占廷風格。新材料(鋼梁,水泥)允許功能翻新,雖然沒有到美國摩天大樓的地歩。
第一節 不列顛列島
一 英格蘭,蘇格蘭,和威爾士
1714-1901 漢諾威王朝
1760-1820 喬治三世 1811子喬治四世攝政,因喬治三世精神病複發。
1812 首相斯賓塞-珀西瓦爾遇剌。1812-27 首相羅伯特-班克斯-詹金遜 第二代利物浦伯爵,托利黨。1813 漢諾威為王國。半島戰爭英國統帥威靈頓進至比裏牛斯山。美國進攻加拿大。廢止東印度公司在東方商業壟斷權。1814 威靈頓自南進攻法國。陷波爾多,又在圖盧茲大勝。另一支英軍在荷蘭與普魯士軍會師。聯軍入巴黎,巴黎和約 拿破侖遜位。丹麥把赫爾戈蘭島割讓給英國。英軍亦在南洋群島占領荷屬殖民地。 1815自維也納和約獲好望角和馬爾他等。議會通過“穀物令”。1816 1816取消百分之10收入稅 要求改革議會風潮。開始有橫渡大西洋定期航行。 因國內不滿情緒高漲,暫停大不列顛(1817)和愛爾蘭(1822)的人身保護令。1819彼得盧屠殺發生後,利物浦政府立法六條,限製言論自由與和平示威。英國占領新加坡。1820利物浦與內閣成員在卡托街遭剌殺,幸無人受傷。頒“威逼法”,禁止煽動性集會結社。1820 暗殺內閣的伽圖街炸彈破獲,與謀者處死。喬治三世去世。
1820-30 喬治四世(生1762)引領攝政時期上流社會潮流時尚。在布萊頓建皇家穹頂宮,重裝修白金漢宮,重建溫莎城堡,籌建國家美術館和國王學院。與妻卡羅琳(1768-1821)失和,1820通過國會引入《痛苦與刑罰草案》試圖與妻離婚,失敗。他們有一獨女夏洛特(1796-1817),嫁薩克森-科堡-薩爾菲德的利奧波德,婚後一年半後死於難產。喬治四世少過問政事的情況下英政府帶領英國在長時的拿破侖戰爭中取得最後勝利,商定戰後和平,應付社會經濟動蕩。1812-27 首相詹金森利物浦伯爵(1770-1828)托利黨。 1825天主教救濟法通過。1827 利物浦因中風辭職,喬治-坎寧接任。1827 首相喬治-坎寧(1770-1827),托利黨。任內病逝。坎寧1807在波特蘭內閣任外務大臣,主理拿破侖戰爭的對外事務,1822在利物浦內閣第二次任外務大臣,使南美獨立國家擺脫法國影響。1827-28 首相羅賓遜-戈德裏奇子爵(1782-1859),托利黨。與輝格黨組聯合政府,任職144天後辭職。1828-30 首相威靈頓公爵(1769-1852),托利黨。威靈頓1787加入英國陸軍,1793參加弗蘭德斯戰役,參加第四次邁索爾戰爭,1799任塞伽巴丹與邁索爾總督。1813維多利亞戰役,領導聯軍擊敗法軍。1814任駐法大使,冊封為公爵。1815滑鐵盧戰役聯同布呂歇爾擊敗拿破侖。他首相任內完成天主教解放。1830針對他的不信任投票後下台。
1830-37 威廉四世(生1765)喬治四世弟。1778加入皇家海軍。1780參加聖文森特角海戰。北美獨立戰爭時在紐約服役,華盛頓批準綁架他的陰謀,綁架沒有成功。1786他派往駐西印度群島,成為納爾遜的部下,為納爾遜婚禮見證人。1789被封為安德魯斯公爵,政治立場如同兩位兄長,與父矛盾,公開與輝格黨結盟。1818娶薩克森-麥敏根的阿得萊德郡主,所生子女均未成活。與情婦桃樂西-喬丹有眾多子女。1830-34 首相查爾斯-格雷伯爵(1764-1845),輝格黨。 1786入下院。1789法國革命後格雷創立“人民之友協會”提倡議會改革。1806在“賢能內閣”出任第一海軍大臣,同年接任外務大臣和下議院領袖 。1807襲父爵位,晉身上議院。1830任首相,1831辭職,威靈頓公爵組閣,新政府流產,格雷再受命組閣。支持比利時脫離荷蘭獨立,成為永久中立國。1832改革法令。與法國俄國支持希臘獨立。1833完全禁止販賣奴隸。工廠法禁止雇9歲以下童工和限製工作時間。教育改革。1834由於政府在愛爾蘭事務出現分岐辭職。1834 首相威廉-蘭姆墨爾本子爵(1779-1848)輝格黨。在三一學院時加入一浪漫激進團體,成員還有珀西-雪萊,拜倫勳爵。1805選入下院。1812妻卡羅琳女爵與拜倫傳出緋聞,卡羅琳戲稱拜倫“瘋,壞,結識他很危險”;兩情人1813分開,卡羅琳1828去世。1828 墨爾本繼父爵位,進入上院。1830-34為內政大臣。1834墨爾本繼格雷為首相,國王因反對輝格黨的改革方法,辭退他,由托利黨羅伯特-皮爾組閣。1834-35 首相羅伯特-皮爾(1788-1850)保守黨。皮爾1809進入下院。 1812-17在詹金森政府任愛爾蘭部長。1822回詹金森政府任內政大臣。1829在威靈頓政府任內政大臣時成立倫敦警察廳。1833組織一個新的保守黨,在老托利黨固執與輝格黨靈活之間尋找道路。1834為首相, 最初三個星期,因皮爾在意大利,威靈頓為臨時首相。1835因下院反對政府決策,皮爾辭職。1836格拉斯哥大學選他為校長。1835-41 墨爾本第二次任首相,1836遭名媛卡洛琳-諾頓丈夫喬治-查普爾-諾頓勒索,墨爾本拒絕。喬治敗訴。1837和之後四年,墨爾本教導18歲的維多利亞女王政治藝術,兩人書信往來一直到阿爾伯特出現接替輔助女王。他任內還改革濟貧法。1841成皇家學會院士。澳大利亞城市墨爾本起名時他為首相,
1837-1901 維多利亞女王(1819-1901)威廉四世侄女,1840與表弟阿爾伯特親王結婚。他們的女兒散布歐洲王室。她在位63年,這時期稱維多利亞時代,這是英國工業,文化,政治,科學與軍事大發展時期。1841-46 首相羅伯特-皮爾第二次。1844第二部銀行法,隻有英格蘭銀行可以在威爾士和英格蘭發行貨幣。議會還製定股份有限公司法,要求所有發行股票的公司注冊。1845約翰-亨利-紐曼(1801-90)加入天主教會,是牛津運動的產物,這運動約翰-基布爾(1792-1866)1833發起,紐曼寫了一些為天主教辯護的論文,他2019封聖。1845愛爾蘭馬鈴薯收獲落空,降低糧食進口稅。1846 重申穀物法1846保守黨分裂,皮爾辭職。1846-52 首相約翰-羅素(1792-1878)輝格黨,自由黨 1847 十小時法案通過,限製婦女兒童工作時間每天十小時。1848 憲章運動大規模集會,憲章送至下院,下院拒絕接受。《共產黨宣言》在倫敦出版。公共衛生法,稱千分之23的年死亡率不可接受。1850工廠法,和1853另一法,確定所有蒸汽機動力工廠每周工作64小時。1850年代,亨利-梅休(1812-87)《晨報》記者,寫係列文《勞動和貧窮》。1851 倫敦博覽會在水晶宮展示現代機器和發明。1852 首相德比伯爵(1799-1869)保守黨皮爾派。 1852-55 首相阿伯丁伯爵(1784-1860)輝格黨 1854-61禁酒運動。1854-55克裏米亞戰爭,弗羅倫斯-南丁格爾(1820-1910)和一些婦女成為前線護士。1855-58 首相巴麥尊子爵(1784-1865)輝格黨。 巴麥尊因奧爾西尼試圖行剌路易-拿破倫引進謀殺陰謀法案。法案導至巴麥尊下台。1858-59 首相德比伯爵第二次,保守黨 通過提案允許猶太人進入議會和取消對議員的財產要求。1859保守黨改革法案。印度法案:印度由對議會負責的大臣直接控製而不是由東印度公司。
1859-65 首相巴麥尊子爵第二次,自由黨(皮爾派,愛爾蘭民族黨,和輝格黨)1860 科伯登條約 英國市場對法國貿易開放。1865-66 首相羅素伯爵第二次,自由黨。 1866 腺鼠疫和霍亂在布裏斯托爾,倫敦,和利物浦爆發。1866-68 首相德比伯爵第三次,保守黨 1867第二次改革法案,羅素內閣己在1866推出改革法案但被自由黨和保守黨聯盟擊敗,被德比與迪斯雷利聯合取代。1868-74 首相威廉-尤爾特-格萊斯頓(1809-98)自由黨。 1870 軍隊改革,減少常備軍。第一個己婚婦女財產法,開始擴大婦女的一些財產權,1882和1893兩個同類法,1893的提供己婚婦女與單身婦女同樣財產權。教育法,使地方政府在必要時允許選出的學校委員會建公共學校,宗教教育在公共學校是非強製的和非宗派的。 1870後 出生率和人口增長下降。1871 工會法 工會為合法。刑法修正案 為罷工明確規則。1872兒童保護法 對需養育的兒童提供保護。議會還引進嚴格的兒童死亡登記和婦女從未婚生子女的父親獲支持法律上的便利。議會通過農業兒童法 禁止雇用8歲以下兒童1873。投票法 確定英國選舉秘密投票。1873 司法改革 整個19世紀法律鞏固的零碎改革,結合普通和刑事,使審判和申訴合理化。法律還限製上院司法上的作用,但一修正案又相反1876。1874-80 首相本傑明-迪斯雷利第二次, 保守黨。1875 公共衛生法 給地方政府委員會權力,獲法院命令迫地方當局滿足衛生要求。也授權地方當局如需要建隔離醫院。雇主和工人法 對工會談協議和使用罷工提供便利。工資繼續增長,英國工資高於大陸。大衰退1873-79。白領工會在19世紀後期也在推進:小學教師工會1870,郵政工會1891,稅務員工會1892, 是這努力的產物;但他們的工會仍與工人工會有區別。1876 維多利亞女王宣布為印度女皇。黨派重組 1867改革後,自由黨和保守黨重組,迪斯雷利成立保守黨全國聯盟1867,和一保守黨中央辦公室1870。張伯倫在伯明翰成立一黨的機構,其成功推動自由黨成為全國自由黨聯盟1877。婦女開始擔任有意義的政治角色,1869 婦女可參加地區選舉,1870 她們可參加學校委員會,1875 她們可為濟貧法監護人。婦女選舉權協會1869,婦女選舉權協會全國聯盟1897,推動婦女社會和政治聯盟的由艾米琳-潘克斯特(1858-1928)成立1903。1880-85 首相威廉-尤爾特-格萊斯頓第二次,自由黨 1880-81 第一次布爾戰爭 德蘭士瓦的布爾人反對英國控製發起遊擊戰,1881 他們襲擊馬茹巴山打敗英軍。格拉斯頓以和平談判結束戰爭。1880 反對派保守黨的“第四黨”成立,包括蘭道夫-丘吉爾勳爵,阿瑟-詹姆斯-貝爾福伯爵(1848-1930),亨利-德拉蒙-沃爾夫(1830-1908),約翰-戈爾斯特(1835-1916)。1884 第三次改革法案 擴大選舉權給在農村有房產的成年男性。這樣擴大至五分之四成年男性。1885 政治危機發展,自由黨的愛爾蘭議員查爾斯-史都華-巴奈爾(1846-91)擊敗格拉斯頓,索爾斯伯利候爵組成少數政府至大選。1885-86 首相索爾斯伯利候爵(1830-1903)保守黨。1886 愛爾蘭自治危機 巴奈爾獲格萊斯頓支持,格萊斯頓提出兩個自治提案都被否決。工會選舉委員會創立,委員會與自由黨結合,獲11個工人階級成員席位和成立一“自由黨-工黨”聯盟,持續至1900,凱爾-哈迪(1856-1915)1892受社會主義影響獨立參選,與自由黨分裂,為工黨議員,穿戴傳統中產階級甚至上層衣蝐。他創建獨立的工黨1893,由工會代表大會支持。1886 首相威廉-尤爾特-格萊斯頓,第三次,自由黨。1886-92 首相索爾斯伯利候爵,第二次,保守黨。1887 煤礦規範法 要求現場工人有至少十年煤礦工作經驗。1889 倫敦碼頭工人罷工,接著火柴廠女工罷工,表明非技術工人組織力量增長。1892-94 首相威廉-尤爾特-格萊斯頓,第四次,自由黨。1894-95 首相羅斯伯裏伯爵(1847-1929)自由黨。1895-1902 首相索爾斯伯利候爵,第三次,保守黨。1899 海軍防衛法 對海軍軍備競賽,英國計劃把艦隊擴展到後兩位之和。1899-1902 第二次布爾戰爭。盡管護士努力工作,士兵死於疾病的比戰爭受傷的多,這些護士準許在南非前線後方工作,但隨遊擊戰發展,護士發現無法仍留在前線後方,她們在火線的服務使皇家護士隊的主管要求承認準許護士隊為軍事單位。1900 工人代表委員會成立,組成包括在倫敦的合作社團,社會主義者,和工會,創工黨,詹姆斯-拉姆齊-麥克唐納(1866-1937)選為委員會書記。委員會在議會有2個席位,至1906有53席位。1901 塔夫穀決定。。。消費主義興起,表示英國財富增長,生產能力增長。1902 教育法,國家對教育負全部責任。地方政府代替地方學校委員會,和係統化標準和中學。維持誌願的宗教教育。
1901-10 愛德華七世(1841-1910)維多利亞女王長子。1902-05 首相亞瑟-貝爾福(1848-1930)保守黨。 1903 婦女社會和政治同盟,由艾米琳-潘克斯特(1858-1928)組織,為引起注意爭取婦女參選。1905-08 首相亨利-坎貝爾-班納文爵士(1836-1908)自由黨。1908-16 首相赫伯特-亨利-阿斯奎斯 (1852-1928)自由黨。1909 養老金法。
1910-36 喬治五世(1865-1936)。1911國家保險法。1910-12 全國大罷工,參加的有礦工,鐵路工人,交通工人。
文化
文學 法國革命後浪漫主義在英國發展,主要浪漫主義作家 華茲華斯(1770-1850)《民歌》1798。塞繆爾-泰勒-柯勒律治(1772-1834)。拜倫(1788-1824)《唐璜》1819-24。珀西-比希-雪萊(1792-1822)。約翰-濟茲(1795-1821)。領先的小說家 沃爾特-司各特(1771-1832)蘇格蘭曆史小說家, 《威弗萊》1814,《艾凡赫》1820。女作家 簡-奧斯汀(1775-1817)《理智與情感》1811,《傲慢與偏見》1813,《曼斯菲爾德莊園》1814,《愛瑪》1816。 瑪麗-雪萊(1797-1851)詩人雪萊妻,小說家,劇作家《弗蘭肯斯坦》或譯《科學怪人》1818。瑪利亞-埃奇沃思(1769-1849)《拉克倫城堡》1800。夏洛蒂-勃朗特(1816-55)《簡-愛》。艾米莉-勃朗特(1818-48)《咆嘯山莊》。安妮-勃朗特(1820-49)荒野莊園的房客》。伊利莎白-蓋斯凱爾(1810-65)《北與南》1855。喬治-艾略特(1819-80)《佛羅斯河畔的磨坊》1860,《米德爾馬契》1872。長篇小說 查爾斯-狄更斯(1812-70)《匹克威克外傳》1837,《大衛-科波菲爾》1850,《荒涼山莊》1853,《我們共同的朋友》1865。威廉-梅克比斯-薩克雷(1811-63)《浮華世界》1848,《亨利-艾斯蒙》1852。。喬治-梅瑞狄斯(1828-1909)詩人,小說家,著《理查德-費瑞弗爾的磨難》1859 ,《塵世快樂的詩歌和韻律》1883,《十字路口的戴安娜》1885。安東尼-特洛勒普(1815-82)《巴塞特郡史》1855-67。塞繆爾-巴特勒(1835-1902)《眾生之路》1903。托馬斯-哈代(1840-1928)《德伯家的苔絲》1891,《無名的口德》1896。奧斯卡-王爾德(1856-1900)維多利亞詩人。 阿爾弗裏德-丁尼生(1809-92)桂冠詩人,《詩歌》1832,《悼念》1851,《國王敘事詩》1885。羅伯特-勃朗寧(1812-89)《男和女》1855,《環與書》1868。藝術 威廉-透納(1775-1851)風景畫家。約翰-康斯太布爾(1776-1837)風景畫家。作《幹草車》,《麥田》等。
二 愛爾蘭
1801 聯合法案 解散愛爾蘭議會,在英國上院有32議席,下院有100議員代表愛爾蘭。天主教解放 丹尼爾-歐康諾(1775-1847)下院議員,爭得天主教通過協會參加政府的權利。1823 天主教協會形成。1824 一法案確定不列顛和愛爾蘭間自由貿易。1828 克萊爾郡選舉歐康諾贏得選舉,但測試和合作法案限製他不宣誓效忠英國教會不能出席議會。1829 天主教解放法案 允許天主教徒有權獲政治,公務,和軍事職位。1832 大改革法案 增加愛爾蘭下院席位為105,和引進對區的特許。教會改革 天主教徒拒絕為愛爾蘭新教教會付十一稅和教會稅,普遍抗議導至增加收稅困難。1833 愛爾蘭教會法案代替教會稅,大多由羅馬天主教付的逐漸增加的稅。愛爾蘭天主教會也重組,十個主教區被取消。政府為對付騷亂把十一稅折算入一個地稅 1838。1834 撤消聯合在愛爾蘭激進派的壓力下由歐康諾引進議會。這運動標誌長時為自治,和更激進的從英國獨立鬥爭的開始。1840 撤消協會成立,歐康諾領導,協會組織大眾集會致力新教徒和天主教徒合作。歐康諾卷入聚眾集會被逮捕和被判有罪1844,盡管他一直申明忠於英國君主,判決被上院否決。管理改革 愛爾蘭警察法案(1836)擴大和重申中央警察勢力,而愛爾蘭濟貧法案(1838)確定英國濟貧法(1834)引進愛爾蘭。愛爾蘭濟貧法案遭愛爾蘭議員反對,因愛爾蘭窮人數龐大濟貧院無法提供。1842 《民族》,青年愛爾蘭運動的刊物第一次出版。青年愛爾蘭運動致力以實力對抗政府,而歐康諾相信憲法活動和道德力量,1846撤消協會分裂。1845 馬鈴薯疫病毀滅大部分收成,皮爾下令從印度進口穀物。1846-47 愛爾蘭馬鈴薯饑荒 造成大量移民和死亡,移民流向不列顛和美國,但是大多窮人,尤其在西部,不能提供旅費,死於饑餓和疾病。英國政府試圖以撤消穀物法,設流動廚房,戶外救濟提供幫助,但他們的遲緩反應加劇饑荒的影響。1847 歐康諾去世標誌天主教協會消亡,盡管有他兒子繼續努力。
因饑荒移民和死亡造成愛爾蘭人口減少,1841統計數818萬,1851是655萬。1848教皇敦促主教禁止教士的政治活動。1850 教皇庇護九世敇令重建英格蘭和威爾士天主教遺產。這引起議會中“教廷入侵”的呼聲,和導至聖職法案。1851 聖職法案 法案禁止天主教教士獲取地方職務。議會行動在愛爾蘭燃起天主教的反映。大不列顛和愛爾蘭天主教防衛協會成立,在都柏林召集會議。協會表示天主教反對聖職法案,協會獲議會中所謂愛爾蘭團,一群也反對這法案的愛爾蘭議員的支持。1852 獨立愛爾蘭黨在一次自由黨愛爾蘭議員的會議中形成。1854 天主教會全國會議努力規範教士的政治參與,奧索裏的主教隨後禁止歐基夫和歐希繼續政治活動。天主教大學在都柏林開辦,約翰-亨利-紐曼為第一任校長。1857愛爾蘭禁酒團在貝爾法斯特成立,由長老會教士組成,標誌對新教徒酗酒的關注。愛爾蘭天主教也在禁灑運動中,神父西奧博爾德-馬修在愛爾蘭,英格蘭,和美國要教徒簽名禁酒。1858 一秘密組織愛爾蘭共和兄弟會IRB在都柏林形成,美國愛爾蘭人也成立相應芬尼亞兄弟會1859,之後有蓋爾氏族1877。芬尼亞主義代表愛爾蘭激進民族主義,芬尼會遭都柏林紅衣主教庫倫(1803-78)譴責,因它需秘密宣誓。1864 愛爾蘭民族協會成立 號召廢除愛爾蘭教會,土地改革,和天主教教育。庫倫支持協會,讓教士與協會配合。芬尼亞活動增加,1864共和兄弟會組織者詹姆斯-斯蒂芬斯(1825-1901)宣布1865為芬尼亞暴動年。1866 議會暫停在愛爾蘭的人身保護法,芬尼亞戰爭會議決定反對立即起事,但芬尼亞份子繼續被逮捕和驅逐或囚禁。1869 愛爾蘭教會法案 解散愛爾蘭的新教教會,部分取消捐贈,法案還對長老會和天主教會提供基金。1870 艾薩克-布特(1813-79)發起自治運動 要求愛爾蘭有權有愛爾蘭議會管理自己的事務,而仍是帝國一部分。1873-77 自治運動在愛爾蘭推動,盡管沒有在議會得到支持,布特在曼徹斯特一次會議演講,導至大不列顛自治同盟成立。自治議員然後決定形成一分開的新黨1874。布特在下院討論自治1876,但沒有達到目標。愛爾蘭共和兄弟會決定停止支持自治運動。查爾斯-巴奈爾(1846-91)代替布特為大不列顛自治同盟主席。1879 一次在梅奧集會,當地領導者抗議上升的稅,這樣點燃土地戰爭。它結合拒付不公正的稅,要求土地所有者減稅 。1882 巴奈爾把自治同盟改組為愛爾蘭議會黨。1884 第一位女子從皇家愛爾蘭大學畢業獲學位。愛爾蘭民族主義增長,可從對蓋爾語和蓋爾體育的興趣中表現出,為保存和發揚愛爾語的蓋爾同盟1880成立,蓋爾體育協會1884成立。1886第一次另設愛爾蘭議會的自治法案由於保守黨,還有前自由黨,的攻擊沒有通過。1890-91 巴奈爾繼續有愛爾蘭議會黨支持,1890這黨分裂,多數反對巴奈爾,他1891去世。1893 第二次自治法案在下院通過,但被上院否決。1894 愛爾蘭工會大會形成,運輸業工會在詹姆斯-拉金(1876-1947)領導下活躍。拉金組織貝爾法斯特碼頭工人罷工1907。1908愛爾蘭運輸工人總工會成立。1900 阿瑟-格裏菲斯(1871-1922)領導的愛爾蘭議會黨重聚,和蓋爾社團成立標誌愛爾蘭繼續要求獨立。後者加入鄧格農俱樂部,貝爾法斯特,1905,加入新芬聯盟。1904 阿爾斯特統一黨議員會議在貝爾法斯特召開,形成阿爾斯特統一黨委員會。1912第三次自治法案提交。1914 自治法案,帶一暫時排除阿爾斯特的修正案,在下院通過。上院把修正案改為永久排除阿爾斯特。這時議會把興趣轉向歐洲戰事,愛爾蘭議會黨領袖約翰-受德華-魯爾蒙德 (1856-1916)承諾支持英國戰爭努力,自治法案這期間擱置。
文化
愛爾蘭作家湧現,如威廉-巴特勒-葉芝(1865-1939)。愛爾蘭詩和文學繁榮。
第二節 荷蘭和比利時
一 荷蘭王國
1815-40 威廉一世(1772-1843) 1814 奧蘭治大公威廉與聯軍簽訂八項協議,成立統一的尼德蘭王國,合並比利時與荷蘭,作為對法國的緩衝。威廉為國王。1825一皇家法令關閉所有拉丁學校。1830 8月 比利時革命,宣告獨立。10月 荷蘭轟擊安特衛普,導至列強在倫敦開會,列強命令停戰。11月 比利時國民大會確定君主立憲,罷黜威廉一世。12月 會議承認比利時獨立。1831 比利時人第一次試圖選內穆斯公爵 , 路易-腓力子,為國王,之後,選薩克森-科堡-哥達利奧波德大公為國王,倫敦會議批準選舉,並起草十八條規化分家。威廉一世打破停戰入侵比利時,打敗一支比利時軍隊,但被法國軍隊逼迫撤離。1833 荷蘭被英國法國逼迫不定期停戰。 1830 爪哇總督約翰內斯-範-登-博世(1780-1844)在殖民地建文化係統,他降低爪窪人的稅。生產咖啡,糖,靛,通過荷蘭貿易公司運回阿姆斯特丹。
1840-49 威廉二世(1792-1849) 威廉一世因阻礙改革不受歡迎,讓位於子威廉二世。 1848 新憲法頒布,威廉召約翰-托爾貝克(1798-1872)修改。新憲法確定兩院,上院由省選出,下院由選民直接選出。
1849-90 威廉三世(1817-90)1850 新選舉法 托爾貝克製定,實際限製選民,選民數從9萬減至7.5萬。1857 小學教育法 提高教學標準和提供改進學校建築。1863 荷蘭西印度公司取消奴隸製。1867 國王與法國訂一條約出售盧森堡,引起國際危機,出售沒有完成。1878 教育法 提高教師薪水和要求更多培訓。這迫使地方從政府尋求財政幫助,幫助導至學校集中。1881 各社會主義團體合並為社會民主黨SDB 采用一綱領類似哥達綱領。1884 社會民主黨接管社會主義的報紙《民權》,創於1879。1886 鰻魚起義,阿姆斯特丹警察被召製止遊戲引起示威。1887 選舉改革 使選民加倍。1889 加爾文派-天主教聯盟通過法律提供財政幫助所有私立學校和繼續支持非世俗公共學校。
1890-1948 威廉明娜(1880-1962)因女王年幼,母埃瑪為攝政至1898。 1894 荷蘭東印度公司反叛,另一次起事在1896,相當困難平息。社會民主勞動黨成立,代替社會民主黨,新黨成長緩慢,但20世紀成主要鬥爭者。1896 新選舉法 又加倍選民數。1897-1901 通過社會法律如事故保險,房屋改進,和兒童強製教育。1901 女王與梅克林堡-施威林的亨利公爵結婚。1903 鐵路和碼頭工人罷工被軍隊平定。1907 一錫安主義者會議在海牙舉行,拒絕在烏幹達建立殖民地的建議,第一次建議是在1903,認為一猶太國家隻可在以色列建立。1913 科爾特-範-德爾-林登內閣提出解決選舉和教育問題方案,但一次大戰幹擾,普選1917才確定。
二 比利時王國
1831-65 利奧波德一世。1834 比利時鐵路在議會鼓動下修建,至1840建成336公裏。 1835 比利時銀行成立幫助籌集工業資本基金。 1839 國王威廉承認比利時獨立。這樣接替停戰,隻少部分領土需調整,包括盧森堡作為公國讓出。歐洲列強擔保比利時的獨立和中立。1842小學雖然由政府管理,但允許牧師提供宗教指導。1847 聯合政府被黨派和部長責任製代替。1847-52 首相夏爾-羅日耶(1800-85)自由黨。1848一新選舉法降低財產要求和加倍選民數。法朗索瓦-勞倫特(1810-87)為自由黨主要理論家,認為向個人主義的進歩是由上帝指導。1850 教育法案 增加中學數量,允許牧師在這些學校提供宗教指導。國家銀行成立。1852瓦爾泰爾-弗雷爾-奧爾邦(1812-96)自由黨,財政大臣,實行自由貿易政策,和減稅。羅日耶內閣因國內危機和拿破侖三世的敵意辭職。利奧波德一世未能建成一穩定的保守政府,1857自由黨恢複執政。1854 “解放”成立。一起的還有“ 團結” 1857 ,結合無神論和社會主義思想。無神論者為十九世紀比利時社會主義提供基礎。
1865-1909 利奧波德二世 1858-70 首相瓦爾泰爾-弗雷爾-奧爾邦。 1870 英國普魯士法國條約保證比利時在普法戰爭期間中立。1879 教育法案 世俗化小學教育,對“自由”的或天主教學校不提供公共支持。1880 天主教黨在選舉中獲多數,取代自由黨執政直至第一次大戰。1884 新教育法為天主教地區的教會學校提供公共支持。1885 工人黨成立,不久代替自由黨成為天主教黨主要反對黨。1886 衰退引起工人階級運動和社會主義增長, 在列日的一次無政府主義者會議引起街頭示威,沙勒羅瓦礦工罷工,迫這城市其他工人加入。政府派軍隊恢複秩序。阿爾弗雷德-德菲梭發表《人的信條》,提出人有權通過投票糾正社會錯誤。政府開始調查工人狀況。1893 工人黨領袖號召總罷工和要求投票權,政府引進一有數投票製度,滿24歲男子有一票,滿34歲有家庭男子有兩票,如果他們有財產和或有專業資質的有三票。1895 在所有公立學校天主教宗教指導是必須的。1898 比利時社會主義黨成立一聯盟和組織工會,跟著是另一時期罷工活動。1899 為保護政治少數派采用有比例的代表。1902 為取消有數投票的總罷失敗。1903-04 利奧波德統治時勞動條件的剛果醜聞產生一調查委員會1904,剛果被國王割讓給比利時1908。
1909-34 阿爾貝一世 1913 一政治總罷工在政府保證要修改選舉法後結束,但修改至戰後才實現。1914 強製教育在天主教黨強烈反對後仍實施。德國最後通諜要求讓德軍自由通過。
第三節 法國
一 1789-1799 法國革命
歐洲現代曆史基本潮流開始於1780年代的英國工業革命和法國1789政治和社會革命。1789-1815期間歐洲由法國革命和其他地方的改革運動主導,高峰是幾次革命戰爭和拿破倫戰爭。下一個時期1815-48期間,努力回到較保守的政治,在政治運動和法國革命拋出的自由主義,激進主義,民族主義,和早期社會主義的教條下進歩。
法國革命的原因:一 啟蒙的知識潮流,認為寧要基於契約或憲法的政府而不要神聖權威。這樣的思想在巴黎婦女的沙龍裏和狄德羅百科全書哲學家周圍討論。二 經濟發展擴大中產階級。三 社會競爭在中產階級和貴族之間發展。四 政府的財政危機,增加的赤字。赤字是17,18世紀侵略戰爭的結果。國王和顧問要通過議會加稅,被迫召開三級會議。五 貴族逼迫國王讓歩的努力觸發革命,壞的收成和失業幫助了城鄉動亂。
1 1789-91 國民議會
1789 5.5-6.17 三級會議在凡爾賽召開 西哀士(什麽是第三等級的作者)動議第三等級會議為國民議會並邀請其他人參加。6.20 網球場宣誓 要訂出憲法才散會。6.23 國王命各等級分別開會,但代表拒絕,大多教士和許多貴族參加會議(6.27)。7.9-1791 9.30 國民製憲議會。7.11國王解除雅各-內克爾(1732-1804)職務。 調集軍隊至巴黎,這導至攻擊巴底士獄。 7.14 巴士底獄風暴 巴黎民眾進攻監獄,大多犯人己移走,抓獲和殺死獄長洛奈候爵。路易命軍隊出巴黎。巴黎人選舉一公社,拉法耶特(1757-1834)為國民衛隊總司令,讓-西爾萬-巴利(1736-93)選為市長。 采用三色:監和紅為巴黎,白為法國。7.17內克爾召回。這時貴族開始移民。多菲內,普羅旺斯,勃艮第和全法國農民反叛反對領主。8.4 《八月法令》封建特權取消。8.27 人權和公民權宣言。婦女權利宣言(1791)。10.5-6 進軍凡爾賽 饑餓和意欲反對革命的謠言使巴黎普遍混亂,結果形成大多是婦女的一幫人向凡爾賽進軍。拉法耶特護衛王室,但人群逼迫國王返回巴黎杜伊勒裏宮。
政治俱樂部自1789就己存在,勢力增長。 雅各賓 有廣泛的民主基礎,馬克西米利安-羅伯斯庇爾(1758-94),布裏索()領導。哥德利埃,比雅各賓派更激進,喬治-雅各-丹東(1757-94),讓-保羅-馬拉(1743-93),卡米爾- 德穆蘭(1760-94),和雅各-埃貝爾(1757-94)領導。斐揚,溫和的君主派 包括拉法耶特,巴利,1791 7月戰神廣場屠殺案後從雅各賓分出。
1790 7.12 教士公民組織法 主教,牧師,和教會收入由政府控製。9.4 內克複職 米拉波(1749-1791)與宮廷聯盟挽救君主製,1791 4.2去世。
1791 6.14 勒沙普裏安法 廢除大公司並禁止開辦工會和罷工。 6.20-25 國王和王室逃跑 在默茲省瓦雷內認出截停帶回巴黎。8.27 皮爾尼茨宣言 由普魯士腓特烈-威廉二世和神羅馬皇帝利奧波德二世聯合簽署要求革命者將權力交還路易十六。 9.3 1791憲法 路易十六9.13簽署。 9.30 議會解散。
2 1791-1792 立法議會
745成員主要代表中產階級。 黨派: 平原黨 吉倫特黨 山嶽黨 1791穀物欠收糧食價格上漲。3.20-25 斷頭機第一次使用4.25 取消斬首和絞刑的區別。
1792-97 第一次同盟戰爭 1792 4.20 對奧地利宣戰。 8.10 暴民突襲杜伊勒裏宮 王室逃到立法議會避騅,8.13被送到聖殿塔。立法議會選舉新政府,丹東和巴黎公社掌權。 8.19 拉法耶特離開軍隊流亡。8.20 凡爾登戰役。 9.2-7 巴黎監獄九月屠殺 發生在凡爾登被圍困後,巴黎監獄的1000多犯人被殺。9.9-16 糧食自由貿易。9.20 瓦爾密戰役第一次對普魯士勝利。議會通過準許世俗婚姻和離婚的法律。
3 1792-1795 國民公會和第一共和國:革命最激進的階段
國民公會 黨派:平原黨 吉倫特黨 山嶽黨。 9.21 君主取消。9.22 共和聲明(共和曆元月1日)9.25 第一共和國成立 。10.2 一般安全委員會形成,未定義的警察權力.11.6 迪穆呂埃將軍率領的法軍在尼德蘭熱馬普勝利後聯軍退卻。 11.19 博愛法令 國民公會要求軍隊介入任何“人民要求重獲自由”的國家。12.4 國民公會聲明任何擁護君主的人處死刑。12.8 國民公會廢除暫停穀物自由貿易但出口為非法。12.10 路易十六在國民公會受審。12.26 雷蒙-德塞茲為國王辯護。12.27吉倫特派建議人民公投,但1793 1.14 國民公會決定不公投,路易被判有罪。以微小多數判處死刑(1.20)1.21執行路易十六在協和廣場被斬首。處決的執行官安托萬·約瑟夫·桑泰爾下令用鼓點聲壓過路易十六對人民說遺言的聲音。 12.16 威脅共和國統一和完整的處死刑。
吉倫特派和山嶽黨鬥爭的結果,國民公會的所有權力集中在三個機構:一般安全委員會;巴黎公社,肖梅特和埃貝爾領導;公眾安全委員會,成員有9個(後來是12個),包括羅伯斯庇爾,丹東,和聖茹斯特,有獨裁的權力。
1793-94 恐佈統治 羅伯斯庇爾逐漸控製整個政府,他不是現在意義上的獨裁者,他的權力受公眾安全委員會同事的牽製和有巴黎公社和公會埃貝爾派的對立。
1793-96 旺代戰爭 農民起義在西部爆發,農民對革命的不滿擴散,處決路易十六和出售教產使情況加劇。旺代人成功奪取幾個城市。8.13 呂鬆 10。20 紹萊 12.12 勒芒 戰敗 。旺代人繼續戰爭,直至 1796 3月 被奧什將軍最終製止。同時聯邦主義者反叛在許多地區發生,抗議集權。7.17裏昂的溫和派推翻市長沙利爾。8.9 凱勒曼圍裏昂。10.9 裏昂陷落。
1793 2.1 對英國,荷蘭,和西班牙宣戰 撒丁尼亞自1792 7月對法國戰爭,而現在英國,荷蘭,西班牙,和神聖羅馬帝國加入反法聯盟。比利時被呑並。流亡者宣稱路易十六子(囚在聖殿塔)為國王路易十七。2月 經濟問題困擾革命。巴黎示威反對物價上漲。3.1 與英國貿易被禁止,整個國民公會時期對外貿易暴跌。貧困是一問題,國民公會為此通過兩個公共援助法律,3.19 通過建一製度為有勞力者提供工作的法律。6.28 通過對兒童,老人,和未婚母親提供國家援助的法律(法國曆史第一次)。遺棄兒童由國家養育院接收至12歲。3.29 出版自由被禁止。4.4 限糧食最高價。6.24 1793憲法 (羅伯斯庇爾和聖茹斯特起草)。7.13 夏綠蒂-科黛剌殺馬拉。7.23 美因茨三個月圍困後被普魯士收複。聯軍還取孔代和瓦朗謝納。將軍居斯蒂納(生1740)因疏忽丟失領土罪被處死。英國人圍困土倫。共和國軍隊在所有前線被驅趕。結果內地多起反叛,吉倫特黨鼓動,他們己被清洗和逃出巴黎。 7月 政府部門受權強製購買糧食。 8.9 囤積糧食者處死刑。8.19 政府部分受權訂柴和煤價格。8.23後 十四支軍隊組建投入戰場。卡昂,波爾多,和馬賽被共和國征服。9.29 頒限價令。10.16處決王後 。10.30 所有婦女俱樂部和政治結社關閉。10.31 吉倫特黨人處死,每月六十人,包括巴利,羅蘭夫人,菲力普-平等。許多人自殺。12月 聯軍退卻過萊因河標誌拿破侖-波拿巴第一次出現。 12.19 布格法令 規定小學義務教育教讀,寫,算術,和公民課。
1794 羅伯斯庇爾鞏固權力。2.5 國民公會頒令法國殖民地所有奴隸自由。2.22 初等教育法令對6-13歲兒童提供免費教育。後麵另一法令(11.17)說明初等學校不是義務的和要求學生用法語教學。3.24公社領袖埃貝爾,肖梅特,克魯茲Cloots(生1755)處死。4.6丹東和同夥德穆蘭,埃魯-德塞舌爾(生1759)等處死。6.8至上崇拜節開始 羅伯斯庇爾主持儀式,這崇拜代替基督教。6.10 牧月22日法令-革命法庭有極大權力,判決可不聽證據和辯護 ,處決增至每月354。6.26 弗勒呂斯戰役 法軍勝利使得科堡公爵撤出比利時。標誌反法聯盟開始衰落和革命法令擴散至鄰近領土。7.27熱月政變 山嶽黨成員和較溫和成員陰謀導至羅伯斯庇爾敗落。他,他的兄弟,和聖茹斯特被逮捕。被朋友放出,去巴黎市政廳試圖組織反擊。公會士兵拿下市政廳,抓獲逃犯。第二天晚羅伯斯庇爾和同黨22人被處決。隨後幾天80多同黨遭同樣命運。11.12恐佈統治結束 溫和派掌握公會,巴黎雅各賓俱樂部關閉,幸免的吉倫特派允許進入公會。12.24限價令廢除。
1795 2.5 頒中等教育法令。3.5 法國和普魯士巴塞爾條約。普魯士,薩克森,漢諾威,和黑森-卡塞爾退出戰爭。接著6.22 法國與西班牙和平條約。4.1 芽月起義 巴黎麵包騷亂,巴黎和全國反應增長。王黨鼓動複活,一些流亡者返回。4.7 公製度量在全法國采用。5.20 牧月起義白色恐佈 更多騷亂暴發,包括攻擊國民公會。5.20-24 雅各賓派和無套褲漢最後的起義 這運動導至山嶽黨殘餘剿滅。5.23 婦女禁止參加任何政治集會。6.8 王太子(路易十七)去世。6.25-7.27 旺代省再次起義 王黨入侵布列塔尼。 8.22 1795憲法 革命的第三部憲法,也稱共和三年憲法。新議會三分之二議員應為舊國民公會成員。10.5 王黨葡月暴動聚集在聖奧諾雷街聖洛克教堂王黨叛亂被拿破侖大砲的霰彈阻止標誌國民公會完全勝利。
4 1795-99 督政府
1795 8.22 督政府按共和三年憲法成立。公民權擴展至在公民單上,或交納直接稅,或在軍隊服務的所有21歲以上男性。憲法提供兩院,五百人立法院和元老院,各三年期,一個五人執行機構督政府由立法院選舉。出版自由由憲法肯定但可由督政府限製一年。12.26囚在聖殿塔的路易十六幸存長女瑪麗-泰瑞絲被法國政府用來與奧地利交換一群法國囚徒。12.31法軍和奧軍在萊茵河邊停火。
1796 3.18 督政府為穩定貨幣發行土地票。第一次同盟戰爭在兩條戰線進行。茹爾當和莫羅率領的法國軍隊分開進入聖日耳曼迫巴登,維滕貝格,和巴伐利亞停戰8月。卡爾大公率領奧地利軍隊在安貝格(8月)和維爾茨堡(9月)打敗儒爾當。這樣卡爾成功阻止兩支法軍在日耳曼領土會合,迫莫羅撤退過萊茵河。征日耳曼結束。1796-97 波拿巴特征意大利 拿破侖-波拿巴特分離奧地利和皮埃蒙特軍隊,在米萊西莫打敗奧地利人(4.13),在蒙多維打敗皮埃蒙特人(4.21)。撒丁尼亞維托裏奧-阿梅迪奧被迫與法國簽和約。拿破侖然後在洛迪戰役(5.10)打敗奧地利,進入米蘭和征服全倫巴第遠至曼托瓦。曼托瓦被圍後投降。
1797 2.2 拿破侖向羅馬進軍,但教皇與他簽訂托倫蒂諾條約(2.19)。然後拿破侖越阿爾卑斯山去會卡爾大公,但威尼斯和蒂羅爾的起事迫他談判簽訂萊奧本和平條約(4.18)。奧地利接管威尼斯,法國在意大利西北建立奇薩爾皮納共和國。9.4 菓月18日政變 共和派發動政變。三頭,督政保羅-巴拉斯,拉雷韋利埃-萊波,和勒貝爾煽起恐怖。革命又推向左。放逐反對者,包括卡諾和巴泰勒米。9月 出版自由按憲法暫停。右翼報紙關閉,引進出版印花稅。9.30三分之二銀行破產使三分之二國債廢棄。10.17 坎波-福爾米奧條約 終止奧地利在第一次同盟戰爭中所獲。允許奧地利呑並威尼斯領土和法國確定支持奧地利控製薩爾茨堡和巴伐利亞。奧地利割讓比利時給法國和同意支持法國呑並萊茵河左岸巴塞爾至安德納赫。
1798-99 波拿巴特征埃及。1798 6.11波拿巴特取馬爾他,然後繼續去埃及。7.2取亞曆山大城。7.21金字塔戰役取開羅。8.1 尼羅河戰役,英國海軍上將霍雷肖-納爾遜摧毀泊在阿布基爾港的法國艦隊。這樣拿破侖與法國隔阻。1799 7.25 奧斯曼,由英國支持在阿布基爾打敗征敘利亞未成功回來的拿破侖的軍隊。8.24 拿破侖離埃及回法國,留下克萊貝爾(1753-1800)統領軍隊。1800克萊貝爾在開羅被一學生剌殺後梅努接任,他1801.3.21在亞曆山大城被英國人打敗。
1798 5.11 花月22日法令 宣布選舉無效,這樣排除約四分之一雅各賓派候選人。9.5 征兵令征20-25歲健全男子。征兵20萬。12.24 俄國和英國聯盟,第二次同盟開始。
1798-1802 第二次同盟戰爭 奧地利,那不勒斯,葡萄牙,和奧斯曼帝國加入俄英同盟。南線,意大利半島:讓皮歐內打敗奧地利將軍馬克率領的一支那不勒斯軍隊,重新占領羅馬(1798 12.15)和整個那不勒斯王國。法國人占領佛羅倫薩(1799),但接著是一係列戰敗,4.27卡薩諾戰役後聯軍進米蘭。蘇沃洛夫(1729-1800)在特雷比亞戰役(6.17-19)挫敗麥克唐納(1765-1840)與在意大利法軍聯合的努力。蘇沃洛夫和Melas(1729-1806)然後在8.15諾維戰役打敗試圖去熱那亞的儒貝爾(1769-99)率領的法軍。結果法國失去控製意大利半島。北線,日耳曼和瑞士:3.25卡爾大公率領俄奧軍隊在施托卡赫打敗儒爾當和上萊茵的法軍。儒爾當退回法國和去職。卡爾然後打敗馬塞納(1758-1817,法國元帥),他在蘇黎世戰役(6.4-7)取代儒爾當。Korsakov(1753-1840,俄國將軍)取代卡爾,被馬塞納打敗和趕出蘇黎世(9.25-30)。同時,蘇沃洛夫己越過阿爾卑斯山與科薩可夫軍隊會合但被法軍進攻迫回。馬塞納取康斯坦茨和威脅卡爾大公的側麵,他正準備從萊茵河入侵法國。英俄軍隊尋機奪取尼德蘭完全失敗。10.18 英國釋放所有在荷蘭俘獲戰俘換取不受狙擊撤出。10.22 俄國退出同盟。1799 6月 督政府和五百人院衝突 6.18 牧月30日和平政變 10.9 拿破侖重返法國
三 1799-1815 拿破侖時期
1 1799-1804 執政府
1799 11.9 (霧月18日)霧月政變 西哀士與羅歇-迪科辭督政職,佩裏戈爾說服巴拉斯同樣辭職。另兩位督政被莫羅逮捕,關在盧森堡宮。呂西安-波拿巴下令軍隊解散議會。督政府終結。元老院通過五百人院休會三個月的法令,任命拿破侖,西哀士,和迪科為臨時執政。成立一委員會起草新憲法。11.13 人質法令廢除 拿破侖去聖殿塔接收釋放人質。12.25共和八年憲法 設第一執政,為拿破侖,任期十年,另兩執政由第一執政任命,隻有諮詢權。這部憲法與前幾部不同,沒有權利法案。
1800重新征戰奧地利 6.4奧地利奪取日內瓦。拿破侖率4萬人軍隊越過聖伯納德山口攻擊奧軍側麵,6.14 馬倫哥戰役擊潰奧軍,梅拉斯同意停戰。莫羅率領萊茵河法軍奪取慕尼黑。12.3霍恩林登 法國人打敗約翰大公,他己取代卡爾大公。
1801 1月麥克唐納,率意大利法軍從南侵入奧地利 。奧地利皇帝求和。2.9呂內維爾條約 再次確認奧地利按坎波-福爾米奧條約的割讓,並把托斯卡納大公國給法國。大公失去萊茵河左岸領土從右岸補償。法國傀儡巴達維亞,海爾維第,奇薩爾皮尼,利克裏亞各共和國重建。西班牙割讓路易斯安娜給法國。3.18 佛倫羅薩條約 法國與那不勒斯簽訂 對英國和奧斯曼船隻關閉港口。那不勒斯割讓中意大利領土和厄爾巴島,和接受法國在意大利一些城市駐軍。7.15 教務專約 拿破侖與教皇庇護七世簽訂,恢複革命前教廷地位。拿破侖在法國重建教會,政府監管。
1802 3.27 亞眠條約 英國與法國簽訂 英國從馬耳他、直布羅陀、開普殖民地、埃及等占領地撤軍,把管治權交回馬耳他的聖約翰騎士團、開普殖民地的荷蘭(當時是巴達維亞共和國)。與此同時,法國會從那不勒斯王國、羅馬教宗領地等地撤軍。這條約使歐洲獲短暫的完全和平。 4.8 新教組織條例 類似1801教務專約,給新教合法地位。8.2 拿破侖成為終身執政。
1804 2月反拿破侖陰謀敗露。皮舍格呂(生1761,一流亡將軍)卷入,在監獄神秘死亡。莫羅逃亡美洲。卡杜達爾(生1771,朱安黨人)和恩吉安公爵處死。 3.21 民法典 公布 加強父權家庭。婦女沒有政治權利和不能作為出生,婚姻,和死亡的證人。離婚限於妻子45歲以下和婚姻存在20年以內 。離婚的原因不包括丈夫出軌除非他把妾帶回家。法典沒有對借貸者提供保障,契約總是偏向財產所有者。法典允許財產劃分,與不劃分繼承的傳統相反。曆史學家認為這對提高法國低的出生率有貢獻。
2 1804-15 第一帝國
1804 5.18 拿破倫一世由元老院和護民官宣布為皇帝.他的統治由教皇庇護七世在巴黎加冕授任(12.2)。官員由男性世襲,皇帝如沒有後嗣有權收養兄弟孩子,皇位可傳與兄弟。拿破侖建宮廷,開始發展新貴族,和以前老的,但是以成就為基礎而不是出生。拿破侖真正複活絕對君主但使之現代化和更有效。然而拿破侖集中努力通過戰爭和外交擴展和鞏固帝國。
1805 第三次同盟戰爭 法國與英國,奧地利,俄國,和瑞典。英國自1803 5.16己對法國戰爭 ,拿破侖計劃從法國四個新港昂布勒特斯,維姆勒,布洛湼,和埃塔普勒進攻英國,但是與奧地利戰爭重起迫他著重在大陸。10.21 特拉法爾加戰役 納爾遜率領英國海軍打敗法國和西班牙艦隊。12.2 奧斯特利茨戰役 法國打敗奧地利和俄國。建旺多姆柱紀念。 12.26 法奧普雷斯堡(今布拉迪斯拉發)和約,結合普法和約(12.15)神聖羅馬帝國領土分解,弗朗茨二世繼位隻保留奧地皇帝稱號。
1806 猶太貴族議會 鹽稅 1.1 法國回到使用格裏高利曆。大學製度的法律。拿破侖兄弟約瑟夫為那不勒斯國王,取代波旁家族;另一兄弟為荷蘭國王,代替巴塔維亞共和國。6.12在日耳曼成立萊茵聯邦,除了奧地利,普魯士,不倫瑞克,和黑森,為法國保護國。法國在日耳曼領土駐軍。10月 第四次同盟戰爭 普魯士對法國戰爭10.14 耶拿和奧爾斯泰特戰役 普魯士戰敗。10.27 拿破侖進入柏林 ,那裏簽柏林法令。11.21 柏林法令確立大陸封鎖 。為鞏固封鎖1807繼續對普魯士和幫助普魯士的俄國戰爭。法國鼓勵波蘭反叛俄國;外交上離間奧斯曼帝國與俄國的聯盟。俄國與奧斯曼帝國又起戰爭,1812布加勒斯特條約結束這戰爭,俄國獲比薩拉比亞省(摩爾達維亞一部分)。
1807 6.14 弗裏德蘭戰役 拿破侖打敗俄國。7.7-9 蒂爾西特條約 破侖與俄國 亞曆山大一世,普魯士腓特烈-威廉三世簽訂。俄國承認華沙大公國和萊茵聯邦。亞曆山大接受法國對與奧斯曼戰爭的調停,和拿破侖接受俄國對與英國戰爭的調停。秘密地俄國同意如果英國拒絕和平則與法國結盟。普魯士失去近一半領土承認華沙大公國,對英國關閉港口直至和平達成。普魯士還限製常備軍不多於42000人,和付賠款1.2億,1808提高到1.4億。1807-10 鞏固大陸封鎖 丹麥被要求加入大陸封鎖,英國進攻哥本哈根擄走丹麥艦隊,丹麥與法國結盟。葡萄牙拒絕加入大陸封鎖被法國占領,王室逃亡巴西。1807 12.7米蘭法令 加強封鎖,紙麵上,拿破侖己對英國貿易關閉全歐洲海岸線,教皇繼續拒絕加入封鎖。
1808 4.1 拿破侖娶瑪麗-路易莎,奧地利弗朗茨一世女。奧地利外交大臣梅特湼促成。巴黎教會己宣布拿破侖與約瑟芬的婚姻取消,雖然約瑟芬己超出法定離婚年齡。1811 3.20 瑪麗-路易莎與拿破侖子出生。經濟危機。
1808-14半島戰爭 1808 3月 10萬法國軍隊托辭在沿海防衛英國入侵西班牙。卡洛斯四世讓位於子斐迪南,然後都被廢,拿破侖任命兄約瑟夫為西班牙國王。造成西班牙人普遍反抗,民族主義高漲。阿瑟-韋爾斯利,即後來的威靈頓公爵率英軍在葡萄牙登陸,在維梅羅打敗朱諾率領的法軍。9.18 拿破侖在愛爾福特穩固法國與俄國的聯盟,然後去西班牙。12.13 馬德裏向拿破侖投降;他迫使來自葡萄牙的英軍,這時由摩爾率領,退卻。蘇爾特(1769-1851,法國元帥)接替拿破侖統領法軍。1809 1.16 科魯尼亞戰役 英軍戰敗。7.28 塔拉韋拉戰役,法軍突破英軍對葡萄牙的防衛,征服全安達盧西亞,隻加的斯除外。1810 英軍在西班牙北和南分別打敗馬塞納和蘇爾特。韋爾斯利,現己是威靈頓公爵,然後7.22在薩拉曼卡完全打敗馬爾蒙元帥(1774-1852)。1812 5.8加的斯全國議會公布一部民主憲法。8.12 約瑟夫和家屬放棄馬德裏逃至瓦倫西亞,那裏與蘇爾特會合,11月奪回馬德裏。拿破侖從俄羅斯回來,但是1813與日耳曼作戰,他被迫召回蘇爾特和大部分法軍。威靈頓進攻和截住約瑟夫。1813 6.21 威靈頓在維多利亞打敗儒爾當。威靈頓侵入南法。絮歇元帥(1770-1826)被趕出瓦倫西亞進入巴塞羅那。1814 3.12 威靈頓越過法國邊界和奪取波爾多。
1809 2月 法國人占領羅馬,5.17宣布教皇國並入法國。教皇開除拿破侖教籍。7.6 教皇被逮捕和送至薩沃納然後移至楓丹白露。
1809 第五次同盟戰爭 隻奧地利真正對法作戰 5.22 阿斯佩林-艾斯林戰役 卡爾大公大敗法軍 法軍損夫2萬人,元帥拉納陣亡。7.5-6 華格姆戰役 拿破侖獲勝。10月進入維也納 在美泉宮簽條約。貝多芬作軍樂《第五鋼琴協奏曲》。
1810 進一歩大陸封鎖 法國關閉北海對英國的貿易。7.1荷蘭國王路易退位,7.9荷蘭並入法國。瑞典,軍人政變。國王叔卡爾十三世代替國王古斯塔夫九世,恢複貴族權力。9.17 新國王與俄國簽弗雷德裏克港和約,俄國控製芬蘭。俄國調停法國瑞典簽巴黎條約,瑞典加入大陸封鎖。卡爾十三世年老無嗣,法國將軍貝爾納多特被瑞典議會邀請為瑞典王儲。
1812 5月 糧食限價令。6-12月遠征俄羅斯 6月 拿破侖60萬大軍,其中有奧地利補充的3萬人為右翼,普魯士2萬人為左翼,渡過湼曼河占領維爾納(今維爾紐斯)。托利-巴克萊率領的俄軍未戰撤退。 8.7-19 法軍摧毀斯摩棱斯克。 9.7 將軍米哈依爾-庫圖佐夫代替托利,在博羅金諾戰役戰敗,法軍失去30000人,俄軍在暗夜撤退,留下45000死傷者。9.14 拿破侖占領莫斯科,俄軍沒有防衛,庫圖佐夫保存軍隊用於伺機攻擊法軍供應線。10.19法軍開始撤離。11.26-28 拿破侖的軍隊渡過別津納河後真正離析。奈和烏迪諾以8500人扺敵25000俄軍。俄羅斯寒冬來臨,軍隊忍受凍餓。12.19 拿破侖到達巴黎,剩餘的軍隊,不足10萬人,掙紮渡過湼曼河。
1813-14 解放戰爭(第六次同盟戰爭)1813 2.28 卡利什條約 普魯士與俄羅斯結盟,並邀請奧地利和英國加入。3.27普魯士和俄羅斯占領德累斯頓,但拿破侖在呂岑(5.2)和包岑(5.20)打敗他們的聯合軍隊。拿破侖,己死傷慘重,同意梅特湼調停雙方和平。6.4 拿破侖簽署泊施維停戰協議,生效至7.26,後又延至8.10。7.5-8.11 布拉格會議,參加者試圖達成和平,但拿破侖傾向有期限停戰,結果奧地利向法國宣戰,加入普魯士,俄羅斯,英國,西班牙,和瑞典(王儲貝爾納多特為換取承認呑並挪威加入同盟) 。聯軍策略避免在拿破侖出現時作戰。6.15 賴興巴克條約 英國同意給普魯士和俄羅斯補貼。8.26-27拿破侖在德累斯頓戰役打敗施瓦岑貝格(1771-1820,奧地利元帥)這是他在日耳曼領土的最後一次勝仗。聯軍打敗其他法國將軍:在大貝倫打敗烏迪諾和雷尼爾(8.23); 在卡紮赫打敗麥克唐納(8.26);在庫爾姆打敗旺達姆(8.30);在登紐維茨打敗奈(9.6)。9.9 特普利采條約 普魯士,俄羅斯,和奧地利結盟,秘密圖謀恢複1805普魯士和奧地利邊界。10.16-19 萊比錫戰役,或民族戰役 聯軍在萊比錫與拿破侖會戰。九個小時激戰聯軍完全勝利,法軍被趕出萊比錫,拿破侖渡萊茵河,11月萊茵聯邦的剩餘成員加入同盟。11.9 同盟向拿破侖提議和平,拿破侖沒有接受。12.1 聯軍猛烈進攻侵入法國。同時,荷蘭起事趕走法國官員(11.15)。
1814 1.14 聯軍在一短暫的冬季征伐迫丹麥簽基爾條約,丹麥把挪威割讓給瑞典,換得西波美拉尼亞和呂根島。丹麥也與英國達成和平。2.1拉羅蒂埃戰役 聯軍渡過萊茵河後打敗拿破侖但之後因供應問題內訌,拿破侖乘機在尚波貝爾,蒙米拉伊,蒂耶裏堡,和沃尚普(2.10-15)打敗聯軍。他然後在楠日和蒙特羅(2.17-18)打敗聯軍主力。同時威靈頓己侵入南法占領波爾多。2.5-3.19 沙蒂永會議 向拿破侖提議1792邊界,但談判破裂。3.1 休蒙條約 英國,俄羅斯,奧地利,和普魯士簽署,保證不單獨講和和對在拿破侖戰敗後所作安置的協議。3.20 奧布河畔阿爾西戰役 拿破侖完全戰敗。3.21 聯軍進入巴黎 在法國外交大臣塔列朗提議下,元老院宣布拿破侖和他家族退位。拿破侖到達太晚,他的元帥們拒絕突襲巴黎,拿破侖讓位與子,但同盟拒絕。4.11 拿破侖無條件退位 同盟把他安置在厄爾巴島,按君主待遇,年俸2百萬法郎。妻瑪麗-路易絲封為帕爾馬,皮亞琴察,和瓜斯塔拉女公爵。5.4 拿破侖到達厄爾巴。
路易十六弟革命時流放至威斯特伐利亞,路易十六被處死後,他宣布立侄為路易十七,侄去世後他自立為路易十八。塔列朗被引見路易十八,和其他顧問發布一部憲法。1814 5.30 第一次巴黎條約 法國保留1792邊界,這包括阿維尼翁,沃奈桑,和薩伏依和日耳曼帝國一部分,和比利時。相應法國承認尼德蘭,日耳曼和意大利各國,和瑞士的獨立。英國恢複法國殖民地,隻多巴哥,聖盧西亞,毛裏逑斯除外;英國還保留馬耳他。法國承諾取消所有奴隸貿易,同盟取消所有賠款要求。條約複雜導至維也納會議。6.4 憲章 承認自由,平等,財產的原則,和宗教自由,雖然天主教聲明為國教。
9.15-1815 6.9 維也納會議 主要談判者是奧地利梅特湼,普魯士哈登堡親王(1750-1822)和威廉-馮-洪堡(1767-1835),英國先是卡斯雷爾子爵(1769-1822)後為威靈頓公爵,威靈頓去與拿破侖作戰時又換為克蘭卡蒂伯爵,俄國沙皇和顧問,法國是外交大臣塔列朗和達爾貝格公爵,教皇國紅衣主教孔薩爾維(1757-1824)。沒有舉行過完全的正式會議,主要決定由同盟四強作出。會議工作因拿破侖返回中斷,但協議在6.9簽署。1815 3.20-6.22百日政變 3.1 拿破侖逃離厄爾巴島在戛納登陸,派去阻擋他的軍隊與他合流。路易十八逃往英國根特。3.20 拿破侖進入巴黎,成立政府,開始組建軍隊。第七次同盟戰爭 3.25 奧地利,英國,普魯士,和俄國形成新的同盟,各出18萬人,邀請所有歐洲國家加入同盟,那些國家也都加入,隻瑞典除外,因正忙於征服挪威。結果有近1百萬人。一支奧地利軍隊打敗繆拉(1767-1815,法國元帥)。4.23 帝國憲法附加法 本傑明-康斯坦(1767-1830,法國小說家,思想家,政治家,浪漫主義代表人物)為拿破侖起草。憲法隻給皇帝有限的執行權和保證個人權利,包括出版自由。6.16 拿破侖進入比利時,在裏格尼戰役打敗布呂歇爾(1742-1819,普魯士元帥),而奧蘭治大公在Quatre Bras 打敗奈元帥。6.18 滑鐵盧戰役 拿破侖命格魯希追擊普軍,然後進攻威靈頓的軍隊。威靈頓軍守住防線一整天,而布呂歇爾己擺脫格魯希的軍隊,增援威靈頓軍。法軍完全戰敗。6.22 拿破侖向英國海軍上將Hotham投降 ,試圖逃亡美洲未果,退位。同盟一致決定拿破侖放逐大西洋聖赫勒拿島。他十月到達那裏,至1821 5.5在那去世。1840 法國把拿破侖靈柩迎回,葬於榮譽軍人院。7.7 聯軍又進入巴黎,恢複路易十八為國王。
四 1814-30 波旁複僻
1814-24 路易十八(生1755) 1814 6.4 憲章承認自由,平等,財產,和宗教自由的的原則,雖然天主教宣布為國教。政府組成有世襲國王,國王提名的貴族院,和選舉的代議製內閣。選舉擴大至滿30歲和納稅300法朗的男子。1815 8月 議會選舉 大量極端保王黨當選,他們通過一係列保守法令。9.26 神聖同盟形成,有俄國亞曆山大一世,奧地利弗朗茨一世,和普魯士腓特烈-威廉三世,最終被所有歐洲國家統治者接受,隻英國攝政,教皇,奧斯曼帝國蘇丹除外。10.29 公共安全法 允許政府逮捕危害國家安全的嫌疑者。11.9 反煽動言論和文字法 加強8.8的出版審查法。大赦令 逮捕的卷入拿破侖百日政變的人放逐國外。11.20 第二次巴黎條約 法國領土限於1790國界,法國付7億法郎為戰爭和同盟在法國北麵和東麵邊界17個要塞駐軍五年的花費。1816 9月 在國外壓力和黎塞留影響,國王解散政府,召集選舉,回到溫和派支持的黎塞留公爵埃曼紐爾-迪普萊西(1766-1822)和繼任者。1816-17穀物危機1818 法國付賠款,隨後聯軍撤出法國領土,節省法國政府提供這些軍隊供應的費用。黎塞留向倫敦和阿姆斯特丹銀行借錢付賠款。猶太人權利恢複。1820 選舉和保守的改革 貝利公爵(路易十八弟阿圖瓦伯爵之子)被剌 。秘密社團在全法國發展 ,從反對君主的軍官,中產階級和學生中吸收成員。燒炭黨。。。1820-30 法國工業革命北部和阿爾薩斯棉毛紡織廠快速增多,煤礦擴展和一些現代冶金廠基形成,如德卡茲維爾1826。1822-25 天花在法國流行。
1824-30 查理十世(1757-1836)路易十八弟。 1825 通過法案,褻瀆神靈的行為可判死刑。賠償法 對革命期間貴族失去的土地賠償。1827 傾向中產階級的國民警衛隊解散。1829-30入侵阿爾及利亞,征服阿爾及爾。1830 查理十世頒七月法令。限製出版自由,解散新選出的內閣,召集新的九月選舉,改變選舉法,偏向鄉村土地所有者。法令引發巴黎普遍暴力。查理十世逃往英國。奧爾良公爵路易-腓力為法國國王,新憲法限製國王權力。
五 1830-48 七月王朝
1830-48 路易-腓力一世(1773-1850)1831猶太人獲與其他宗教族群平等地位。1832 霍亂在巴黎流行。教育與童工法律尋求保護兒童。1833初等教育法律由內政大臣基佐(1787-1874)引進, 在各社區建公共小學。1835 九月法令 強化對反政府襲擊者的鎮壓。1840年代 社會主義和無政府主義思潮增長。1841童工法 8歲為僱傭童工的最小年齢。工作時間12歲以下的限時8小時,12-16歲的限時12小時。法國工業化在七月王朝期間快速發展,蒸汽機在1830時隻600台,相比較1847有4,853台。1842鐵路法案提供政府建設資金和幫助重工業發展。1846-47經濟衰退 土豆病害和糧食歉收。1847-48 梯也爾(1879-1877)和其他人領導宴會運動抗議保守政府。二月革命 1848 2.22巴黎人舉辦宴會慶祝華盛頓生日,但是政府出麵禁止宴會。成為革命導火線。
六 1848-52 第二共和國
1848 2.23 國王以莫萊(1781-1855)代替基佐為首相,但巴黎革命者繼續越過阻礙線。2.24 路易-腓力以梯也爾代替莫萊為首相,讓位予孫巴黎伯爵腓力(1838-94),逃出巴黎。伯爵母梅克倫堡-施威林的海倫-路易被勸阻她和孩子在人前現身而是去代理內閣,許多暴徒己闖入內閣要求伯爵退位。結果一臨時政府選出,共和國宣告成立。浪漫主義詩人阿方斯-路易-馬裏-德-拉馬丁(1790-1869)執掌政府右翼,路易-布朗(1811-82),一社會主義者,執掌左翼。2.25 政府承認工人有工作權利,和有組織權利。2.26 國家工場建立,給所有失業者提供工作。2.28 盧森堡委員會由臨時政府成立,由一工人阿爾伯特和布朗指導,為工人組織發展長久計劃。委員會工作失敗,5月阿爾伯特和布朗辭職。4.23 議會選舉,一新憲法,溫和共和派(拉馬丁)獲約500席位;左翼(路易-布朗)不到100席位;正統派,尋求回複波旁的獲約100席位;奧爾良派,倒台王朝路易-腓力的支持者約200席位。社會法令 臨時政府取消苦工和減少工作時間,巴黎每天10小時,外省每天11小時。6.21 政府取消國家工場,結果許多巴黎工人參加六月起義。6.23-26 六月起義 工人設置路障 路易-卡芬雅克將軍率軍鎮壓。11.4 議會完成新憲法 設總統和單一內閣,由選民直接選出。憲法把有權工作的概念換成有權接受兄弟般幫助的概念。給年長者,病患者,和兒童提供幫助,如果他們的家庭不能負擔的話。這樣,“自由,平等,博愛”改變成“自由,平等,博愛,和家庭,工作,財產,和公共秩序”。12.10 路易-拿破侖(1808-73),拿破侖一世侄,以532萬選票對競爭者188萬選票當選總統,12.20他宣誓就職,和指定一奧爾良派控製的內閣,盡管國民議會是共和國的。
1849 1.29 在巴黎的軍隊,議會在通過預算和完成憲法後被迫投票。保守勢力:正統派,奧爾良派,和波拿巴派獲大多數席位,但激進的共和派也進展比預期的好。6.13 亞曆山大-萊德魯-勞蘭在巴黎發動起義,導至一係列逮捕。10.31 路易-拿破侖解散內閣,然後指定奧特布勒將軍為總理和組一“忠於他個人”的內閣,司法部長歐仁-魯埃爾主導。總統實際上己確立罩著麵紗的獨裁。
1850 教育改革 總統把學校教師置於行政長官控製下。3.15 法盧法 擴大天主教在教育中的地位,對天主教教師比國家教師要求較低。5.31 新選舉法 要求在某處居住三年才有權選舉;居民須有稅單或就業證據。這影響移居的激進的工業工人。俱樂部和公開集會被禁止。路易-拿破侖要議會修改憲法第45條,這條禁止總統連任兩屆四年任期,但議會以近100票否決修改。路易-拿破侖決定使用武力。
1851 12.2 政變 奧古斯特-穆尼伯爵,總統異母弟,發通告要人民解散議會,和恢複所有男子選舉權和號召公民投票修改憲法。通告寄出而共和派和保皇派記者和爭論者在12.1-2夜被逮捕。12.3 發生起義,雅克-德-聖-阿爾諾將軍指揮軍隊平息。12.21 公民投票授權總統起草新憲法。
1851 1.14 新憲法把權集中在路易-拿破侖手裏,他可單獨製定法律和發布法令。新憲法還提供一國家議會和一參議院,由總統選取。前者立法,後者可否決。一立法院可接受或否決法律但不能修改。11.2 參議院宣告帝國成立。帝國由公民投票批準。
七 1852-70 第二帝國
1852 1.1 路易-拿破侖,拿破侖三世,由參議院法令和公民投票成為皇帝。1.14-15 1852憲法簽署。路易-拿破侖以溫和的經濟改革駕馭法國。他以提供選舉權和沒收奧爾良財產尋求大眾支持。1850年代 勞動改革,拿破侖三世己開始受工人階級支持,甚至受社會主義理論家皮埃爾-約瑟夫-普魯東一時的支持。然而1852工人組織和罷工依然非法。社會幫助 拿破侖三世好私人慈善,他家庭發起慈善活動,皇後歐仁妮指導。然而拿破侖三世集中努力在經濟發展,認為可改進工人階級狀況。1852鐵路發展,政府特許城市間鐵路包括巴黎至裏昂,第戎至貝蔵鬆,和塞特至波爾多。國家還為鐵路提供基金和擔保投資至少百分之4回報。2.17 政府控製媒體法令頒布 出版要求注冊和買印花和付每月保證金。政府可拒絕合法出版物對公眾發售。1853 法國許多地方災難,一種蠶病使繭減產,霍亂在巴黎流行。巴黎當局為窮人設家庭醫護,但巴黎仍因人口增長和不適供水和衛生服務發生瘟疫。問題促使城市改造,土地開墾,和經濟現代化。1.30 路易-拿破侖娶歐仁妮-德-蒙提荷(1826-1920),一西班牙貴族女,她的宗教信仰使她成為自由主義的敵人和宮廷裏天主教黨的領袖。拿破侖繼續有利教會的方針。1854 喬治-歐仁-奧斯曼(1809-91),巴黎長官,開始計劃重建巴黎。工程師歐仁-貝爾格蘭(1810-78)負責計劃巴黎供排水係統。4月他們向巴黎議會報告,許多林蔭道,道路,建築物重建或翻新。巴黎重建破壞了工人和窮人傳統的集會場所。6.22 一法律要求工人保留他們的工作登記簿而不是交給雇主,其他法試圖消除登記簿製度的弊病。1854-56 克裏米亞戰爭 拿破侖三世尋求外交解決克裏米亞問題,法國死亡6.3萬人,派出40萬,大多死於疾病,暴露,和不當處理。1855 5-11月 巴黎博覽會,標誌法國經濟進步。1856 皇太子出生。1857 商標權利法在法國實行15年,為法國企業在國際貿易中提供保護。1852兩項法令規範藝術和文學家的財產權。1844 專利法。1850年代外交尋求全歐洲版權互恵。1858 1.14 費裏斯-奧爾西尼把從英國獲得的炸彈扔向路易-拿破侖的馬車,這導致國王谘詢產生。2月 國王谘詢成立,以向國王提供建議,和在國王不在時行事。1859 法國和皮埃蒙特對奧地利戰爭 結果薩伏依和尼斯被吞並。
1860-70 “自由帝國” 1860 一改革法令開始擴展勢力和更自由的改革。1861 一反對派在國內形成,組成有天主教派,正統派,奧爾良派,新教派,還有共和派。1月 科伯登-謝瓦利埃條約 英法建立自由貿易關係。1861-67 墨西哥遠征 起初是法國,英國,和西班牙的討債,拿破侖抓住機會建立一個法國支持的政府。1863 法國占領墨西哥城宣布馬克西米利安大公,奧地利弗蘭茨-約瑟夫一世弟,為墨西哥皇帝。因美國壓力和歐洲形勢需要拿破侖被迫撤出。馬克西米利安拒絕退位被墨西哥人處決1867。1864 4月 聯盟法,工人罷工合法。9月 九月協議,拿破侖允諾撤出羅馬駐軍,意大利同意不入侵羅馬。1865 1月 第一國際巴黎支部成立,之後全法國。國際的法國芆部強調合作,初時猶豫支持罷工工人。然而1866更激進,與罷工者結成聯盟。法國政府三次解散國際,1868 3月,6月,和1870 6-7月,但從未成功取消這組織。1866 政府成員組成第三黨,要求皇帝“進一歩自然發展1860法令”。1868 新出版法 降低印花稅,和限製新報紙授權的要求。勞動改革 擴大對工會認可度,工人和雇主的證詞在法律麵前平等。公眾集會特許 可在室內在警官監視下舉行,警官可解散集會。1870 1.10維克托-諾瓦(1848-70)一共和派記者被拿破侖三世從兄弟彼埃爾-拿破倫射殺,諾瓦葬禮引起反帝國示威,自由派大臣埃米勒-奧利維耶(1825-1931)麵臨以讓歩挽救帝國的問題,接著是憲法改革。參議院谘詢為新憲法創造基礎,參議院成為上院與議會共享立法權,沒有公民投票不能修改憲法。5.8 公民設票以736萬對157萬改變。7.19-1871 5.10 法國-普魯士戰爭 法國對普魯士宣戰,戰爭由俾斯麥統一南德引起,7.30 拿破侖向梅斯8個軍發布命令.普魯士軍隊進軍,在維桑堡8.4,斯皮什倫8.5,沃爾特8.6 打敗法國,把法國軍隊分割成南和北兩部。法國軍隊,己由巴讚代替拿破侖三世指揮,戰敗被趕至梅斯8.14 一軍事會議8.17決定剩餘軍隊退回巴黎由國民衛隊補充。然而軍隊又奉命進軍梅斯以解圍那裏的部隊。9.1 拿破侖三世在色當被圍尋求停戰。他被俘送至威廉丘。被俘六個月後他和妻兒獲準一起流亡到英國,1873治療膀胱結石時去世。皇後歐仁妮9.7出逃英國,獨子歐仁一起,拿破侖三世去世後波拿巴主義者宣稱他為拿破侖四世,後就任英國軍官,1878在南非祖魯戰爭中陣亡,歐仁妮在英國法恩伯勒建一修道院,她1920去世,一家三人都葬於此。帝國被推翻9.4 ,普魯士圍巴黎9.19。在梅斯的軍隊投降10.27。1871 巴黎陷落1.28,迫使政府同意法蘭克福條約5.10。
八 1870-1940 第三共和國
1870 9.4 帝國被推翻 人群進入波旁宮要求立法會成立共和國。國防政府成立,包括萊昂-甘必大,路易-朱爾-特羅胥將軍(1815-96)選為總統。9.19 巴黎被圍,甘必大乘熱氣球離巴黎在圖爾建臨時共和政府總部。
1871-73 阿道夫-梯也爾 (1797-1877)1871 1.28 巴黎陷落 巴黎人隻剩八天糧食。俾斯麥同意代議會選舉決定繼續戰爭還是和平。2.13 國民議會,2.8選出,在波爾多開會。選阿道夫-梯也爾為執政首腦2.16。2.28 梯也爾提交與俾斯麥和平條約談判條款:割讓阿爾薩斯和部分洛林,100萬法郎賠款,讓德國軍隊進入巴黎(3.1-3)。這些談判在法蘭克福條約5.10認可。3-5月 巴黎公社 起因是巴黎人厭惡梯也爾的保守政府和德軍進入巴黎,也是對戰爭期間存在的拖延租金和貸款,逮捕領導人如奧古斯特-布朗基,和出版檢查的反映。事件起頭是政府試圖奪取巴黎人在戰爭期間己有的大砲。3.18 軍隊拒絕向保衛大砲的人群開火,人群殺死勒孔特將軍托馬,軍隊撤退,巴黎在國民衛隊中央委員會的控製下。3.26 公社議會選出和控製公社。公社擴大勢力,分離教會和政府,以正規軍代替國民自衛隊。在議會下,工商委員會開始計劃工人的合作,愛德華-瓦揚(1840-1915),公共教育代表,開始籌劃更平等教育製度。3-4月 外省公社 巴黎公社引發其他城市短暫的成立公社的努力,尤其在法國南部。這些公社麵對軍隊時瓦解,馬賽3.23-4.4,裏昂 4.30。4.5 人質法 公社關押一些政治異議者,後來處決,設一公共安全委員會,配合內戰。 5.21-28 流血周 凡爾賽軍隊進攻巴黎開始,戰鬥中女公社社員協助公社軍事人員。最後幾天約100人質被公社處死;凡爾賽軍隊處死約25000巴黎人和關押36000人待審判和驅逐。1871-73 國民議會中君主派多數決定解決法國政體問題,但正統派支持波旁的尚博伯爵。而奧爾良派支持巴黎伯爵,路易-腓力孫;還有少量波拿巴特派。1871 7月 尚博伯爵聲明必須在波旁的白旗下統治。8月 梯也爾為共和國總統但聲明議會有立法權。1872 7月 第二次政府債務使梯也爾能支付德國賠款,德國軍隊撤離法國領土,1873完成。
1873-79 帕特裏斯-德-麥克馬洪 (1808-93)1873 5月 梯也爾辭職,麥克馬洪元帥選為總統,麥克馬洪準備恢複,但尚博伯爵又一次堅持白旗。11月 麥克馬洪獲總統權七年。1874 童工法 限製12歲以上童工每天工作12小時;10-12歲童工6小時。1875 1875憲法 組成有瓦隆修正案, 公共權力組織法,公共權力關係法。瓦隆修正案確立共和國原則。總統有執行權,但行動需相關部長簽署。1877 5.16 五月危機 新內閣由共和派多數組成,而參議院仍是保守派,麥克馬洪尋求共和派支持任命共和派總理儒勒-杜弗爾1876 2月,和儒勒-西蒙1876 12月。西蒙不願阻礙共和派立法如出版法,麥克馬洪迫西蒙辭職召布羅伊的奧爾良公爵組政府,公爵沒有從內閣獲信任票麥克馬洪解散內閣,召集新選舉,選舉又回到共和派多數,布羅伊和羅什布埃都失敗後,麥克馬洪被迫任命共和派的儒勒-杜弗爾。
1879-87 儒勒-格裏維 (1813-91)1879 1月 麥克馬洪辭職,保守共和派的儒勒-格裏維繼任。1880 7月 公社成員大赦 公社成員包括許多激進分子1870前就是工人階級運動的先鋒,大赦後助長工人階級和社會主義運動。1880-82 教育改革卡米耶-塞 為女孩設立中學教育計劃。 費裏法 1881 提供免費,強製,公共小學教育。1881 3-5月 法國占領突尼斯。1884 3月 工會合法。7月 離婚合法。1884-85 法國進攻東京(越南)與中國戰爭,導至第二屆費裏內閣下台。1886-89 布朗熱危機 喬治-布朗熱將軍(1837-91)任弗雷西內閣戰爭部長1886,以改革,如改善士兵食物生活條件等贏得聲望,在代理內閣選舉中獲支持1887,政府調他至克萊蒙-費朗任職。此時丹尼爾-威爾森,總統格裏維的女婿納賄被發覺,格裏維辭職。馬利-卡諾選為總統。
1887-94 馬利-卡諾 (1837-94)1888 布朗熱選為議員,提出修改憲法,解散議會。1889 1月布朗熱獲巴黎選舉勝利,政府準備以陰謀罪起訴他,但他逃出和自殺1891。6月 兒童保護法 為受虐和被忽視兒童。7月 一法律禁止多重候選者,是共和派對布朗熱派的勝利。1890 阿勒曼派從社會主義者聯盟中被排擠,他們組成工人社會主義革命黨。1890-98 1892 霍亂從俄國越地中海蔓延至法國南部。勞動法 設最低工作年齡13歲。梅利納關稅 法國成一最受貿易保護國家。1892-93 巴拿馬醜聞 法國在巴拿馬公司投資達150萬法朗,而公司因管理不善和腐敗破產。 斐迪南-德-雷賽布(1805-94,伊士運河建造者)和合作者被判有罪,但因過時限撤消原判。1894 總統卡諾在裏昂被意大利無政府主義者桑-卡賽裏爾刺殺。
1894-95 讓-卡西米爾-佩裏埃 (1847-1907)卡諾被刺殺後被選為總統,在位6個月後辭職。1894-1906 德雷福斯事件 1894一間諜獲一提供給德國的軍事文件,猶太裔阿爾弗雷德-德雷福斯上尉被捕1894.10月,被判罪12月,放逐到法屬幾內亞魔鬼島。新任情報機構領導人喬治-皮卡爾獲線索真正叛國的是斐迪南-埃斯特哈齊1896,但埃斯特哈齊宣告無罪1898 ,作家愛彌爾-左拉在克裏門梭的《極光》發表《我控訴》,掀起反猶風潮,左拉被判刑一個月。這時情報處於貝爾-亨利少校因偽造文件罪被捕認罪自殺。德雷福斯返回。至1906政府否定判決。
1895-99 費裏克斯-富爾(1841-99)1899 查爾斯-莫拉斯和萊昂-多代創《法蘭西運動》,一報紙,尋求恢複君主。
1899-1906 埃米勒-盧貝 (1838-1929)1901-05 反教權主義和共和主義 德雷福斯事件造成的較激進的共和派的勝利,和對宗教的限製。1905 教會和國家分離法,由阿裏斯蒂德-白裏安(1862-1932)提出。
1906-13 阿爾芒-法利埃(1841-1931)1906 亞眠憲章 成為法國勞動總聯盟CGT的正式指導。1911 第二次摩洛哥危機 和其他國際問題成內閣主要事務。
1913-20 雷蒙-普恩加萊 (1860-1934)1913 一法律把軍事服務從二年增至三年。
文化
文學 弗朗索瓦-勒內-德-夏多布裏昂(1768-1848)作家,學士院院士,著小說《阿拉達》等。司湯達(1783-1842),《紅與黑》1831。阿爾方斯-德-拉馬丁(1790-1869)詩人,著《湖》。阿爾弗雷德-德-維尼(1797-1863),詩人,劇作家,小說家。奧諾雷-巴爾紮克(1799-1850)係列小說《人間喜劇》。大仲馬(1802-70)浪漫主義文學,小說《基度山伯爵》1844,《三劍客》1844,《瑪戈王後》1845。維克多-雨果(1802-85),劇《艾那尼》1830;小說《巴黎聖母院》,《九三年》,《悲慘世界》1862。沙爾-聖-伯夫(1804-69)作家,評論家。喬治-桑(1804-76)小說家,劇作家,《魔沼》1846,《風笛手》1853。熱拉爾-德-內瓦爾(1805-55)詩人,散文家。亞曆西斯-托克維爾(1805-59)政治學家,曆史學家,學士院院士,第二共和國時期外交部長,《論美國民主》1835,《舊製度與大革命》1856。奧克斯特-巴比埃(1805-82),劇作家,詩人。阿爾弗雷德-德-繆塞(1810-57)劇作家,詩人,小說家。泰爾菲爾-戈蒂耶(1811-72)象征主義,現代派詩人,小說家,劇作家。夏爾-波德萊爾(1821-67)詩人,《惡之花》1857。古斯塔夫-福樓拜(1821-80),尋求描寫實際世界,《包法利夫人》1856。愛德蒙-龔古爾(1822-96),朱爾-龔古爾(1830-70)作家,《18世紀的藝術》1849,小說《翟米尼-拉塞特》1865,劇《祖國危在旦夕》1873,《龔古爾日記》1851-96。小仲馬(1824-95),《茶花女》1852。伊波利特-泰納(1828-93)評論家,史學家,《現代法蘭西淵源》十二卷 1871-94。阿爾封斯-都德(1840-97)小說家,《月曜故事集》1873,《薩福》1884,《不朽者》1888。埃米爾-左拉(1840-1902)自然主義作家,係列小說《盧貢-馬卡爾家族》。斯特凡-馬拉梅(1842-98)象征主義詩人,保羅-魏爾倫(1844-96)象征主義詩人,《月光》。居伊-德-莫泊桑(1850-93)小說家,作家,《梅塘夜談》1880,《一生》1883。阿蒂爾-蘭波(1854-91)象征主義,超現實說義詩人,《醉舟》1871,《彩畫集》1874。朱爾-拉弗格(1860-87)象征主義和印象派詩人,埃德蒙-羅斯丹(1868-1918)劇作家,詩人,劇《西拉諾-德-貝熱拉克》1897。馬塞爾-普魯斯特(1871-1922),著《追憶逝水年華》。夏爾-佩吉(1873-1914)詩人,散文作家。藝術 雅克-路易-大衛(1748-1852)古典主義畫家。安格爾(1780-1867)。德拉克羅瓦(1798-1863)浪漫主義。柯羅(1796-1875)巴比鬆派浪漫主義風景畫家。古斯塔夫-庫爾貝(1819-77)畫家,尋求描寫實際世界。奧諾雷-杜米埃(1808-79)畫家,漫畫家,雕塑家。印象派 愛德華-馬奈(1832-83)。克勞德-莫奈(1840-1926),皮埃爾-奧古斯特-雷諾阿(1841-1919)把自然的觀察向前一歩為眼睛捕捉單一時刻。後印象派 保羅-塞尚(1839-1906),保羅-高更(1848-1903)。文森特-凡高(1853-90)。亨利-馬蒂斯(1869-1954)野獸派, 走向離慣例更遠,巴勃羅-畢加索(1881-1973)和喬治-布拉克(1882-1963)於1909-1914間創一新畫派,立體主義 。
第四節 伊比利亞半島
一 西班牙
1 半島戰爭時期1808-1813 何塞一世。
2 1813-68 波旁王朝
1814-33 斐迪南七世 半島戰爭後斐迪南七世複位。失去美洲殖民地經濟困難。壓製自由和國王專橫使不滿增長,秘密社團如共濟會和俱樂部發展。因失業激進主義也發展。1820 相信自由和激進派的軍隊開始革命,上校拉斐爾-列戈(1784-1823)的叛變部隊控製政府,議會開始經濟和政治改革。他們恢複1812憲法。自由派和激進派之間以及自由派之間的意見不合削弱政府,未能阻止維羅納會議後法國軍隊的幹涉。 1823 法國軍隊入侵,加的斯戰役結束革命,恢複斐迪南為國王。列戈被判處死。國王取消憲法和短時自由政府的法律。 1823-33財政和經濟政策取得一些經濟進歩。1825政府引進稅保護西班牙農業和工業,在馬德裏成立股票交易所。1828舉辦工業博覽會,和尋求提供開明教育。1833斐迪南說服議會廢除薩利克繼承法,確定女伊莎貝拉繼位。
1833-68 伊莎貝拉二世(1830-1904)繼位三歲,母瑪麗亞-克裏斯蒂娜攝政,轉向自由派,1834-39 卡洛斯戰爭 唐-卡洛斯,斐迪南弟稱國王,有保守派,教會,和北方支持,領導叛亂。卡洛斯派被英,法,西,葡四方聯盟打敗。 巴爾多梅羅-埃斯帕特羅(1793-1879)平定卡洛斯叛亂,1840激進派推翻溫和派政府和迫瑪麗亞-克裏斯蒂娜出走後任首相,控製政府,至1843被溫和派和進步黨聯合打敗,伊莎貝拉親政,13歲。戰爭期間經濟和政治自由主義主導政府政策。勞動自由,取消行會。1830年代工業和農業發展。西班牙增長食物尤其小麥和酒的產量。向工業化國家如英國法國提供礦產,礦業發展。1845 新憲法生效,恢複至1843狀況,君主權力增加。1846 伊莎貝拉嫁弗朗西斯科,加的斯公爵。1851 與教廷協約承認天主教為唯一授權宗教 ,教會控製學校和新聞檢查。教廷取消教會管轄權和出賣沒收教會土地。1852 憲法改革實際限製議會權力。1854-56 巴爾多梅羅-埃斯帕特羅再任首相。1854 革命引進棉紡機後經濟困難引起騷亂,高潮是織工罷工。對工人組織敵意增加,小麥價上升,因克裏米亞戰爭失去俄國的供應和加利西亞的饑荒。溫和派萊奧波爾多-奧唐奈爾將軍(1809-67)推翻政府,議會采納自由改革,包括一法令沒收教會土地。巴爾多梅羅-埃斯帕特羅引退1856。 奧唐奈爾重新確立1845憲法。奧唐奈爾免職,接著兩年反動,革命在某些方麵失敗,但是打下經濟改革的基礎,如鐵路發展。1856-63 奧唐奈爾重新掌權,有自由聯盟支持,自由聯盟是他在革命時期組織的黨。1856 奧唐奈爾任首相 。經濟學家》周刋開始出版,紅衣主教克拉萊特神父(1807-70)來馬德裏,任伊莎貝拉的告解神父。他成為天主教勢力的中心,尋求對抗興起的反宗教思潮。1859-66 國外政治集中在維持和擴張帝國,西班牙軍隊成功征摩洛哥的摩爾人後占領得土安。聖多明哥被呑並但島上起義後又放棄1865。西班牙加入法國和英國幹涉墨西哥1861,和與秘魯爭奪欽查群島1864-65。與智利戰爭1865-66。1868 光榮革命 6月 聖希爾兵營兵變,處死60名士兵,兵變標誌政府解體,奧唐奈爾死後在革命中崩潰。9月 阿爾科萊阿戰役 女王軍隊被弗朗西斯科-塞拉諾元帥(1810-85)的軍隊打敗,女王逃亡法國,宣布被廢。10月 塞拉諾建立的臨時政府接受民主措施,包括男子普選和宗教和結社自由。1869 6月 新憲法由立法議會起草頒布,確定立憲君主製。塞拉諾元帥為攝政,新政府物色君主。霍亨索倫的利奧波德親王接受但又收回,因引起法德戰爭。1870 6月 西班牙國際在巴塞羅納舉行第一次大會,拒絕支持共和計劃,這樣成立一無政府主義的反對派。12月 奧斯塔公爵,彼埃德蒙的維托裏奧-埃馬努埃萊二世子,接受王位成為阿馬德奧一世。
3 1870-73 薩伏依王朝 阿馬德奧一世(1845-90) 1871 無政府主義者瓦倫西亞大會確定無政府主義者對婦女的立場,主張婦女不應需要工作,和鼓動安德羅西亞無政府主義運動。1872 伊達爾戈事件 ,結果阿馬德奧退位。
4 1873-74 第一共和國 由激進議會多數議員宣布成立,一選出的憲法議會成立。卡洛斯分子起事,唐-卡洛斯試圖入侵,失敗。政府尋求恢複秩序。1874 1月 埃米利奧-卡斯特拉(1832-99)在卡洛斯戰爭中成為政府首腦,但他退休;軍事政變確立塞拉諾元帥為臨時政府首腦。11月 阿方索(1857-85),伊莎貝拉子,己成年,由自由聯盟和溫和派支持宣布為立憲君主。12月 一些將軍與阿方索聯合。
5 1875-1931 波旁王朝
1875-85 阿方索十二世 1868光榮革命被母帶離西班牙,在巴黎,維也納和英國接受良好教育,母1870正式宣布退位,希望此舉行能幫子重獲王位。阿方索即位後繼續卡洛斯戰爭直至卡洛斯逃亡,教皇己承認卡洛斯為西班牙國王,因政府增加教會預算,關閉新教學校和教堂和取消市俗婚姻結果支持阿方索。1876 一新憲法設兩院和一責任內閣,但限製普選。議會遵從內閣,內閣由國王選任。內閣權力在保守黨,黨首安東尼奧-卡諾瓦斯-德爾卡斯蒂略(1828-97)和自由黨,黨首普拉克塞德斯-馬特鴨-薩加斯塔(1825-1903)之間交替。國王的外交方針跟隨主要勢力,在地中海協議1887-95 中與英國,意大利,和奧地利聯合。工人組織發展,工人聯合總會1882 成立,為社會主義黨(1879成立)的一分支,但不久被無政府主義的全國工人聯盟競爭1911,建一全國天主教工人聯盟1912-19間。1881 弗倫梯-奧米諾爾(1841-1904)發起加泰羅尼亞民族運動,目標建一分開的加泰羅尼亞國家。他組織加泰羅尼人大會,1882建一政黨,加泰羅尼亞中心,與所有在馬德裏的政黨分開。1883 塞吉斯蒙多-莫蕾特(1833-1911)成立一委員會,為後來社會改革研究所的基礎,研究所為政府提供勞工方麵的谘詢,由12名選出的人組成,其中6名是工人。
1886-31 阿方索十三世(1886-1941)阿方索十二世遺腹子,1902成年前由母瑪麗亞-克裏斯蒂娜(1858-1929)攝政。1890 男子普選權實施。1892 自由婦女, 一無政府主義的婦女組織成立,跟著的有加的斯女性社團1902。1898 西班牙美國戰爭 西班牙失勢和瓦解議會政體。政黨現包括保守黨,自由保守黨,自由黨,正統派黨,共和派黨,社會主義黨,和聯合加泰羅尼亞黨。海軍失利也造成失去許多殖民地的結果。1900 工人補償法案。國王娶巴滕貝格公主歐仁妮1906 。1908 一法律建立仲裁基礎,允許社會改革研究所開始調停一些罷工。1909 軍隊參與摩洛哥,引起對軍事服務不平等的抗議。巴塞羅納和加泰羅尼亞其他城市宣布總罷工,由一革命委員會領導。1910 自由黨首相何塞-卡納萊哈斯(1854-1912)通過一法令,禁止不經政府允許成立多宗教Houses, 宗教訂單的工業生產要交稅,非天主教的公眾信仰被允許。卡納萊哈斯首相1912被一無政府主義者刺殺。1912 一法令要求雇主為站著工作的婦女提供椅子,是最早涉及婦女的立法。西班牙與法國訂條約定義兩國在摩洛哥的合作。1913 保守黨回複執政。1914 西班牙宣布在第一次大戰中中立。
文化
文學 馬裏亞諾-何塞-德-拉臘(1809-37)作家,浪漫主義。何塞-德-埃斯普龍塞達(1808-42)詩人,浪漫主義。安其爾-德-薩維德拉(1791-1865)詩人,劇作家,劇《唐-阿爾瓦諾》1835。何塞-埃切加頼(1832-1916)劇作家,獲1904諾貝爾文學獎,《瘋子與聖人》,《偉大的牽線人》。佩德羅-安東尼奧-德-阿拉爾孔(1833-91)小說家,《三角帽》1874,。古斯塔沃-貝克爾(1836-70)詩人,小說家,劇作家,《詩韻集》1871。羅薩利亞-德-卡斯特羅(1837-85)詩人,作家,浪漫主義貝尼托-佩雷斯-加爾多斯(1843-1920)小說家,現實主義。。阿蒙德-帕拉西奧-巴爾德斯(1853-1938)小說家,評論家,《裏博特船長的快樂》1889,《失去的村子》1911。比森特-布拉斯科-伊巴湼斯(1867-1928),小說家,《啟示錄的四騎士》1916。藝術 巴萊裏亞諾-貝克萊(1833-70)詩人安其爾兄,風俗畫家。巴塞羅那的安東尼-高迪(1856-1926)發起有想象力的現代主義運動,他的建築設計如聖家堂,桂兒宮直接與現代藝術其他方麵相連係。
二 葡萄牙
1 1640-1910 布拉幹薩王朝
1816-26 若昂六世(生1767)瑪麗亞一世與佩德羅三世子,1799攝政,1807率王室遷巴西。1820波爾圖革命,由西班牙革命鼓動,成立自由派政府,若昂受邀回葡萄牙,為立憲君主。留子佩德羅在巴西。1821-23自由派議會的改革 土地改革,宗教改革。成立裏斯本銀行(1821)標誌現代工業組織開始。1822自由派憲法。1823 若昂修訂憲法,限製自由派的改革。若昂次子米格爾支持絕對君主製,在反對派支持下發起內戰(1823-24)。1826 若昂去世, 子巴西的佩德羅繼位。
1826 佩德羅四世(1798-1834) 佩德羅仍留在巴西,把葡萄牙王位讓給七歲女瑪麗亞-達-格洛利亞,弟米格爾為攝政。
1826-28 瑪麗亞二世(1819-53) 米格爾用武力反對政府,引起英國軍隊在裏斯本登陸(1827-28)。米格爾承諾尊重憲法軍隊撤走。1828政變 米格爾取消憲法,自己稱國王。瑪麗亞逃亡英國。
1828-34 米格爾(1802-66)1831佩德羅把巴西王位讓與子佩德羅二世,返回歐洲為瑪麗亞複位戰鬥。1832-34米格爾戰爭。
1834-53 瑪麗亞二世 1837-53 斐迪南二世,瑪麗亞二世夫 米格爾最終戰敗,葡萄牙繼續受支持1822憲法和支持1826憲章兩派間暴力困擾,但政府仍然進行自由改革。1834貿易合作取消,導至葡萄牙內自由貿易。修道院取消。1838 新憲法 政府分為立法,司法,和執行三部分。代議製內閣由有限的男性選民直接選舉。在自由派政府下教育改革也發展。1851 芬特-佩雷拉-德-梅勞(1819-87)為財政大臣,他發起一係列改革稱芬特主義,建葡萄牙現代經濟,鼓動道路和鐵路建設和引進電報1857,和降低關稅。1852 內閣直接選舉實行,選舉權有限製。
1853-61 佩德羅五世(生1837)父斐迪南二世為攝政至1855。政府穩定,改革黨(保守派)和進步黨(自由派)交替執政。
1861-89 路易斯一世(生1838)佩德羅五世弟 。1867 民事法 包括安排非天主教婚姻。1870-1900年代 工人運動發展,社會主義政黨出現,20世紀早期許多罷工伴隨勞工組織成長。1878 共和黨選進議會。上院貴族世襲取消,現任命為終生。1896 撤消,但貴族世襲也沒有完全確立。
1889-1908 卡洛斯一世(生1863)一法律使葡萄牙對任何宗教組織以教育和仁愛的名義開放。1906 任命若昂-佛朗哥為首相。議會政府休止1907。1908 國王和長子費利佩在裏斯本被激進共和派分子刺殺。
1908-10 曼努埃爾二世 (1889-1932)卡洛斯次子。恢複議會政府。遣散佛朗哥內閣,邀海軍上將阿馬拉爾組閣,邀複興黨,進歩黨參加,兩年內七次改組內閣。1910 10月 裏斯本爆發革命。國王逃亡英國。他著有葡萄牙中世紀和文藝複興時期文學指南。
2 1910-26 第一共和國
1910 10月 葡萄牙共和國宣告成立 特奧菲洛-布拉加(1843-1924)領導組臨時政府。排除宗教組織,沒收他們的財產,小學禁止宗教教育。1911 分離教會和國家。立選議會采用很自由的憲法。曼努埃爾-若澤-德-阿裏亞加(1840-1917)選為第一任總統。
1911-15 曼努埃爾-若澤-德-阿裏亞加 1912 裏斯本一係列罷工,結果許多工團主義分子被捕。工人不滿共和國因為工業化遲緩他們沒有擺脫困境。
第五節 意大利
1814後維也納會議把意大利置於奧地利控製下,以交換奧地利把比利時失予荷蘭。倫巴第和威尼斯並入奧地利,九個舊的或新的城邦成立:教皇國,那不勒斯王國,托斯卡納,帕爾馬,皮埃蒙特(薩伏依,撒丁尼亞),摩德納,盧卡,聖馬利諾共和國,和摩納哥。
一 教皇國
1800-23 庇護七世 1804被迫為拿破侖一世加冕。1809拿破侖呑並教皇國,庇護七世將拿破侖絕罰。1809 7月被逮捕押解薩沃納,後又移至楓丹白露囚禁,1814 拿破侖退位後釋放。同年恢複1773解散的耶穌會。
1823-29 利奧十二世 阿尼巴萊-德拉-真加, 繼續庇護七世方針,他迫害猶太人,譴責新教聖經和反對者。
1829-30 庇護八世 方濟各-沙勿略-卡斯蒂瘳尼,影響英國政府通過天主教解放法案。
1831-46 格裏高利十六世 極保守和傳統,反對教皇國和全歐洲的民主和現代化改革。1831 列強大使要求教皇國做一些改革。
1846-78 庇護九世 原紅衣主教馬斯蒂-費雷提 自由主義者,自由主義活動增加。大赦政治犯和避難者,放鬆書報檢查,組織一世俗谘詢團,他雖然遭反動者反對但在全意大利受歡迎。 1848 8月 托斯卡納和博洛尼亞都發生起義,被自由派政府平定,但增長的騷亂證明圍繞庇護九世的保守主義是一大威脅。11月 教皇的自由派首相被暗殺。羅馬街頭示威抗議暗殺,人群有軍隊,國民衛隊,和倫巴第來的誌願者支持。教皇同意支持一激進的要求立憲議會選舉的政府。教皇逃至那不勒斯。1849 1月 羅馬選出立憲議會 2月 羅馬議會推翻教皇當局,聲明共和結束天主教控製大學。教皇正式向天主教國家呼籲求助。4月 1萬法國軍隊在意大利登陸進軍羅馬,沒有遇到抵抗,直至城門。6月 法軍圍羅馬,羅馬士兵被馬誌尼和加裏波第動員起來,直至羅馬議會投票反對馬誌尼,他帶忠於他的軍隊,隻十分之一,離開這城。7月 法軍占領羅馬,恢複教皇國,解散議會。1850 4月 庇護九世返回羅馬。1854 教皇確立無瑕庛信條。1864 庇護九世頒通諭《關心什麽》並附文件, 這些文件譴責異端,自然主義,民族主義,社會主義,共產主義,共濟會,等等,主張教會完全控製教育,文化,科學。1869-70 梵蒂岡大公會議,確立“教皇永無繆誤”信條。1870 羅馬猶太人解放,猶太人隔離區取消。法國軍隊從羅馬最後撤出。意大利人進入羅馬。公投後羅馬並入意大利和成為首都。
1878-1903 利奧十三世 (生1810)比庇護九世更自由,鼓勵在所有天主教學校重新學習聖托馬斯-阿奎那,宣揚信條在真實科學和真實宗教之間不存在矛盾。嘉獎研究教會曆史擴大教會對西方文明貢獻的名聲。他支持傑出天主教徒中的實驗科學。利奧尋求教會和國家的合作。1891 教皇談勞工問題的通諭《新事》雖然反對社會主義,應用基督教原理於勞工和資本,確立雇主有重要的道德責任要履行,社會的第一責任是改進勞工通狀況。
1903-14 庇護十世(生1835)擴大重組元老院使機構現代化1908,和開始聖典編簒1904。他反對基督教裏現代派的法國,英國,意大利的大主教把教會教條與科學學派合流。1907 教皇通諭《哺育信徒》譴責現代主義。庇護九世來自家境貧寒家庭。座右銘是“在基督教內複興一切”。世界大戰爆發,在對受苦人類的憂傷中去世,遺囑中寫下:我生來是貧窮的,我的生命也是貧窮的,我也願意死在貧窮中。
二 1814-48 意大利政府的恢複
1 那不勒斯和西西裏 1816 斐迪南把那不勒斯和西西裏聯合成兩西西裏王國,路易奇-美第奇(1759-1830)為首相。他試圖把專製和輕稅,良好管理相結合。他的政策被法國和英國施加的壓力阻礙。1820 那不勒斯革命 西班牙傳來的消息鼓舞,軍隊裏的燒炭黨人發起,古列爾莫-佩佩將軍(1783-1855)領導,參與的有溫和派領主和中產階級和許多窮人。斐迪南許諾一憲法,奧地利依特拉波協議幹涉,結果斐迪南回到原先立場。西西裏革命 因那不勒斯革命,和經濟危機,工匠和工人在巴勒莫攻擊那不勒斯沒有經驗的軍隊。1821 那不勒斯起事導至教皇國對燒炭黨人的迫害,教皇譴責他們的方針。孔索爾維談判一係列契約。1848 1月 巴勒莫 下層階級的經濟問題和那不勒斯的統治引起一次起義,自由派要求國王提供憲法。5月 那不勒斯新的起事被軍隊平定 起事是因斐迪南努力阻止激進派企圖修改憲法。斐迪南有自由派和南意大利土地所有者支持,把激進分子驅逐出那不勒斯和解散國民衛隊。1849 5月 那不勒斯軍隊重新征服西西裏。
2 倫巴第和威尼斯 弗朗茨一世任命兄弟蘭尼埃公爵為副王統治威尼托,許多方麵政府跟隨拿破侖的傳統,出售教會土地,帝國提名主教。也保留了拿破侖時期的民事服務。1848 3.18-22 米蘭五日 米蘭共和派號召一次大示威,奧地利政府和自由派反對起事,但拉德茨基(1766-1858),其軍隊控製米蘭,被勸把軍隊置示威之外。當人們攻擊政府建築,迫政府同意他們的要求,拉德茨基與軍隊被派出,米蘭的防護比歐洲其他城市堅固,拉德茨基還擔心皮埃蒙特幹涉,學生領導革命者驅回拉德茨基的軍隊。一自由-激進政府在米蘭成立,卡洛-卡塔尼奧(1801-69)為首腦,政府消除激進和擴大的征兆,拒絕允許異見者從鄉村進入城市加入示威。農民和鄉村異見者騷擾城牆外拉德茨基的軍隊,但米蘭的自由政府拒絕讓他們進到城裏。政府的自由主義者相信皮埃蒙特會來援助米蘭。3.22 維也納起義消息傳來後威尼斯共和國宣告成立,丹尼爾-馬寧(1804-57)為總統。3-4月 意大利軍事幹涉 卡洛-阿爾貝托和那不勒斯的斐迪南都由民族主義者驅使,後者在激進主義者壓力下支持米蘭革命,在拉德茨基撤退後派出軍隊。3.2 皮埃蒙特對奧地利宣戰。教皇麵對較大困難,他不能攻擊一個天主教國家,拒絕派出軍隊,發布一曖昧的聲明,支持所有天主教人民。1849 5月 奧地利砲擊威尼斯駐軍和援助城裏發生的騷亂。7月 奧地利開始砲擊威尼斯本土,因饑餓增加霍亂和傷塞在城裏爆發。8月 議會要馬寧去跟奧地利人談判。威尼斯投降,奧地利恢複控製,意大利革命結束。
3 皮埃蒙特 薩伏依王朝
1802-21 維克多-伊曼紐一世(1759-1824,1819成為詹姆斯黨王位繼承人)盡可能恢複以前皮埃蒙特的政策,包括宗教限製,恢複耶穌會,海關壁壘,恢複行會。1821 皮埃蒙特革命 民族主義者發起,但溫和派和民主派尖銳分歧,燒炭黨人發起軍事起義,希望卡洛-阿爾貝托(1798-1849),卡裏尼亞諾王子,為立憲政府首腦。維克托-伊曼紐一世讓位於弟卡諾-費利切(1765-1831),卡洛-阿爾貝托為攝政。卡洛-阿爾貝托準許一以西班牙憲法為模特的憲法,但卡洛-費利切到達,命卡洛阿爾逃亡。立憲派然後在諾瓦拉被保皇派和奧利地聯軍打敗。關稅法 革命前己存在關稅,20年代政府采取保護農業和工業關稅的方針,這方針證實無效。
1821-31 卡洛-費利切 1829 天花在皮埃蒙特流行 盡管拿破侖法國引進疫苗廣泛使用。1831 青年意大利創立,朱塞佩-馬誌尼(1805-72) 領導,這社團尋求提供意大利一共和國憲法作為全歐洲自由聯邦的先導,由一基督教兄弟會的精神主導。馬誌尼流亡馬塞時開始實施。青年意大利計劃1832起事,但皮埃蒙特當局發現計劃,逮捕涉事者,起事失敗。
1831-49 卡洛-阿爾貝托 1834 另一次馬誌尼黨進攻薩伏依失敗。馬誌尼現擴大活動範圍,組織青年歐洲運動,在倫敦指導。它搧動全歐洲民族感,雖然不總是如在意大利的那樣激進。1835-37 霍亂流行全意大利城市中心,當局采取行動弄好排水和不汙染供水,但醫院情況仍差。1843 溫佐-焦貝蒂(1801-52,首相1848-49)《論意大利民族在道德和文明方麵的優越》,切薩雷-巴爾博(1789-1853,首相1848至7月)《意大利的希望》出皈。兩部著作都表達意大利自由民族主義立場。他們呼籲半島統一和憲法改革,但他們不信馬誌尼表達的男子普選權。1846-47 饑荒又襲擊歐洲,和興起的自由主義和激進主義,將引起革命。1846 卡洛-阿爾貝托受自由主義貴族影響停止書報檢查更新警察係統1847。然後他擴大軍隊1848,向自由要求讓歩,承諾提供公民保護,給政府兩院議會,和降低鹽價。一憲法成為以後意大利王國憲法的基礎。1847 加富爾伯爵創報紙《複興》,宣傳自由主義和民族複興。 1848 首相切薩雷-巴爾博。巴爾博開始準備對奧地利的戰爭。1848 5月 卡洛-阿爾貝托介入米蘭是因他想像皮埃蒙特和倫巴第成為一統一國家。但是他遭到卡塔尼奧和馬誌尼反對,他們擔心他最近的保守主義,希望更自由民主全意大利的統一。然而,統一這兩個國家全民公投沒有異議,隨後類似公投使帕爾馬,摩德納,和威尼斯加入,其中威尼斯被奧地利艦隊封鎖需皮埃蒙特的幫助。1848 春 拉德茨基從奧地利獲得增援,開始有相當進展。拉馬丁急忙使皮埃蒙特接受法國援助,但被英國阻止。皮埃蒙德衰退。7月 拉德茨基以生力軍在庫斯托紮戰役打敗意大利軍隊。他回到米蘭,那裏他與放棄倫巴第的皮埃蒙特簽署薩拉斯科停戰協定。1848-49首相溫佐-焦貝蒂 1849 1月 皮埃蒙特新選舉回到民主派多數。12月卡洛-阿爾貝特任命一民主派內閣。3月皮埃蒙特政府與奧地利續簽停戰和移入倫巴第。奧地利在諾瓦拉打敗皮埃蒙特,卡洛-阿爾貝托讓位於維克多-伊曼紐。
三 意大利的統一
1849-78 維克多-伊曼紐二世(生1820) 1849-52 首相馬西莫-阿澤利奧(1798-1866),一自由派為首相。1849 國王維克多-伊曼紐二世公布皮埃蒙特新憲法 提供一元老院,成員國王任命;和一代表議會,由有限男子直選,選舉權在貴族和中產階級手裏;和一責任內閣。1850 首相馬西莫-阿澤利奧由加富爾伯爵卡米洛-奔索(1810-61)勸告,取消教會法庭,限製宗教人員獲取財富的權力。1852-61 首相加富爾 重組財政,商業條約談判,和修改關稅,計劃和完成公共工程,和發展皮埃蒙特的鐵路係統。1855 加富爾在克裏米亞戰爭加入法國和英國。推進皮埃蒙特和法國英國的關係。1856 國家社團成立 由朱塞佩-法裏納,丹尼爾-馬寧,和喬爾喬-帕拉維西諾(1796-1878)組成,這組織尋求意大利統一,受加裏波第支持,和加富爾秘密支持。1858 拿破侖三世與加富爾在第戎普隆比耶爾秘密會談 因奧爾西尼企圖暗殺拿破侖促成,拿破侖同意加入皮埃蒙特對奧地利的戰爭,打敗奧地利後,意大利將組成一四國聯邦,以教皇為總統:1)上意大利王國有皮埃蒙特,倫巴第,威尼斯,帕爾馬,摩德納,和教皇使館;2)中王國有托斯卡納,翁布裏亞和馬克;3)羅馬;4)那不勒斯王國。法國將接收薩伏依和尼斯,和公主克羅蒂爾德(1843-1911),伊曼紐二世長女,將嫁拿破侖三世堂弟,約瑟夫-卡洛斯-波拿巴。1859 4月 皮埃蒙特預備役動員,包括誌願者。奧地利最後通諜要求三天內遣散動員,這給了加富爾足夠的預計時間。奧地利弗蘭茨-久洛伊將軍率軍入侵撒丁尼亞,但法國軍隊己到那裏。5月 托斯卡納,摩德納,和帕爾馬和平革命。皮埃蒙特在帕萊斯特羅勝利,聯軍進入倫巴第與奧地利馬真塔戰役6.4;索爾費裏諾戰役6.24;奧地利人撤至大本營。7月 拿破侖三世與弗蘭茨-約瑟夫在維拉弗蘭卡談判,結果後來伊曼紐二世也同意:倫巴第(曼托瓦,佩斯基耶拉除外)割讓給法國然後割讓給皮埃蒙特,威尼托仍留在奧地利。加富爾辭職。協議在蘇黎世條約11.10完成。1860 1月 加富爾恢複為首相 與拿破侖談判尼斯和薩伏依割讓與法國,都靈條約3.24。3月 帕爾馬,摩德納,羅馬湼,托斯卡納公投願並入皮埃蒙特。5-7月 加裏波第和他的一千紅衫軍從熱那亞原打算去尼斯,加富爾說服轉向西西裏,在馬爾薩拉登陸,在卡拉塔菲米打敗那不勒斯人,取巴勒莫,那裏他成立一臨時政府。他在米拉佐打敗那不勒斯人。9月 加裏波第打敗那不勒斯剩餘軍隊占領那不勒斯 ,弗蘭茨二世逃至加埃塔。教皇國發生起義,皮埃蒙特介入,在卡斯特爾菲達多殲滅教皇國軍隊進入那不勒斯領土與加裏波第會師。10月 那不勒斯和西西裏公投與北方統一。加裏波第在沃爾圖諾打敗那不勒斯。11月-1861 2月 圍加埃塔。1860 11月 馬克與翁布裏亞公投與北方統一。
四 1861-1946 意大利王國
1861 3月 意大利王國宣告成立, 維克托-伊曼紐為第一任國王, 政府以皮埃蒙特1848憲法為基礎。6月 首相加富爾因瘧疾去世。1861 -1862 首相貝蒂諾-裏卡索利(1809-80)。1862 3-12月 首相烏爾巴諾-拉塔齊(1808-73)1862 加裏波第組織解放意大利社團,他從西西裏越過大陸向北進軍羅馬。8月 阿斯普羅蒙戰役政府軍打敗加裏波第,他受傷被俘,部眾獲赦。1862-63 首相路易吉-卡洛-法裏尼(1812-66)。1863-64 首相馬爾科-明格蒂(1818-86)自由黨。1864-66 首相阿方索-拉馬爾莫拉(1804-78)1864 九月會議 拿破侖同意兩年後從羅馬撤軍,意大利承諾首都從都靈遷佛羅倫薩。1866-67 首相貝蒂諾-裏卡索(第二次)1866 意大利與普魯士結盟。意大利對奧地利宣戰,但阿爾伯特公爵在第二次庫斯托戰役打敗意大利。法國把從奧地利得到的威尼斯割讓給意大利。意大利艦隊被奧地利艦隊打敗。維也納條約結束戰爭。法國最後軍隊從羅馬撤出,加裏波第又率誌願軍入侵教皇國領土,他被俘兩次但逃走1867。1867 4-10月 首相烏爾巴諾-拉塔齊。1867-69 首相梅拉布裏亞伯爵(1809-96)1867 10月 法國軍隊在奇維塔登陸,向羅馬進軍。11月 門塔納戰役 加裏波第被法國支持的教皇國軍隊打敗,加裏波第被俘送至卡普雷拉島。1869-73 首相喬瓦尼-蘭薩(1810-82)自由黨 1871 保證法 定義意大利政府與教廷的關係,保證教皇尊嚴和特權和他宗教活動的完全自由;外國在梵蒂岡的代表有外交和豁免權;教皇有每年325萬裏拉和梵蒂岡和其他宮殿治外法權。庇護九世不接受保證法,作梵蒂岡之囚的姿態。1873-76 首相馬爾科-明格蒂(第二次)克維蒂諾-塞拉(1827-84)財務大臣實施經濟政策努力平衡預算。政府重組軍隊和重建海軍。1876-78 首相阿戈斯蒂諾-德普雷蒂斯(1813-87)左派領導人,沿襲敵視奧地利的方針,目標獲得特倫托和的裏亞斯特,意大利語地區,仍在奧地利統治下。1877 一法案使6-9歲兒童強製小學教育,但不很強迫。
1878-1900 翁貝托一世(生1844)1878 3-12月 首相貝裏德托-凱羅裏。1878-79首相阿戈斯蒂諾-德普雷蒂斯(第二次)。1879-81 首相貝裏德托-凱羅裏(第二次)1881 選舉權(隻限男性)擴大,年齡從25隆至21歲,納稅要求從40隆至19裏拉。1881-87首相阿戈斯蒂諾-德普雷蒂斯(第三次)。1885 國家鐵路管理委托三家私人公司60年。雇主事故責任引進但管理差。意大利占領紅海阿薩布和馬蕯瓦。1887-91 首相弗朗西斯科-克裏斯皮(1818-1901)取消與教廷談判後采取反教會方針。取消教會的十一稅和小學強製宗教教育。克裏斯皮還壓迫激進的和民族統一主義的組織。1887-89 埃塞俄比亞的冒險 克裏斯皮試圖把意大利影響擴大至紅海,發動與埃塞俄比亞的戰爭。烏查裏條約孟尼利克接受意大利對埃塞俄比亞的保護。1891-92 首相努迪尼候爵 (安東尼奧-斯塔巴拉1839-1908)減小軍隊和海軍擴大以平衡預算。1891第一次勞工運動慶祝五一。《馬克思主義社會批判》創立,編輯菲利波-屠拉蒂(1857-1932),社會黨創始人。1892 意大利工人大會在熱那亞舉行。無政府主義者和社會主義者在大會分裂,社會主義者成立社會工人黨1893。1892-93 首相喬瓦尼-喬利蒂(1842-1928)民主黨 喬利蒂因銀行危機下台。他把羅馬納銀行行長貝納多-坦隆戈提為參議員。議會調查揭露坦隆戈大筆債務。1893意大利銀行成立代替破產的羅馬納銀行。法律禁止國家銀行貸給房地產,和限製他們的折扣權力。1893-96 首相弗朗西斯科-克裏斯皮(第二次)見證銀行危機和西西裏農民騷亂和無政府主義。1894 法律壓製無政府主義和社會主義組織。1895-96 埃塞俄比亞戰爭 孟尼利克拒絕烏查裏條約準備打敗意大利人。意大利人在阿拉吉山戰敗,馬卡列要塞陷落。克裏斯皮堅持要奧裏斯特-巴拉蒂裏將軍(1841-1901)打一勝仗挽回意大利的榮譽。阿杜瓦戰役意大利完全被埃塞俄比亞人打敗。亞的斯貝巴條約承認埃塞俄比亞獨立。1896-98 首相努迪尼(第二次)1898 法國意大利之間商業條約,結束對意大利有害的關稅戰爭。5月 五月事件 全意大利麵包騷亂,米蘭最嚴重,頒戒嚴令,壓製出版和政治組織。努迪尼辭職。1898-1900 首相呂季-佩羅將軍(1839-1924)保守和軍事政府 ,他向議會提交公共安全法,這法限製議會和社團權力,和出版自由。激進派反對這法,佩羅試圖以法令執行這法然後傳向全國。選舉溫和派也加入反對陣營,佩羅辭職。1900 國王翁貝托在蒙紮被一無政府主文者剌殺。
1900-46 維克托-伊曼紐三世(1869-1947) 他采取比他父親更自由的政策。1900-01 首相朱塞佩-薩拉科(1821-1907)1900-02 工人大罷工抗議惡劣的工作和生活條件。議會承認工人有在法律內的組織和行動權利。1901-03 首相朱塞佩-紮納德裏(1826-1903)1902 地中海鐵路工人罷工,提出要求,承認他們的工會。接著有煤氣工人罷工,和象是緊接著的總罷工。1903-05首相喬瓦尼-喬利蒂(第二次)1904 宣告總罷工,但沒持續多久,改革主義開始掌控意大利工人階級運動。1906 勞工聯盟,一改革主義,社會主義組織成立。
1906-09首相喬瓦尼-喬利蒂(第三次)1908 作家,詩人加布裏埃爾-鄧南遮(1863-1938)等人的民族主義影響政府外交政策。卡拉布裏亞和東西西裏地震,摧毀雷焦和墨西拿,引發海嘯,估計失去15萬人生命。1909-10 首相悉尼-鬆尼諾。1910-11 呂季-路紮蒂(1841-1927)。1911-14首相喬瓦尼-喬利蒂(第四次)1911-12 的黎波裏戰爭摩洛哥危機這地區不穩定,意大利向奧斯曼發最後通諜,在的黎波裏登陸占領城市,海軍進入紅海,沿敘利亞海岸,意大利人占領羅德島和佐澤卡尼斯其它島。烏契條約結束戰爭,奧斯曼放棄的黎波裏,意大利把佐澤卡尼斯還給奧斯曼。1912 一法案選舉權擴大,增加選票數從300萬至850萬,這法案還給議員提薪。1913 大選 自由黨為多數,增加社會主義黨和天註教黨的席位數。1914 羅馬宣布總罷工,反對因的波黎戰爭增稅。1914-16 首相安東尼奧-薩蘭德拉(1854-1931)1914革命鐵路工會要求加薪,政府和工人妥協折中。安科納爆發騷亂,接著總罷工。馬裏科-馬拉台斯塔領導起義。貝尼托-墨索裏尼(1883-1945),編社會主義報紙,據突出位置。意大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宣布中立。
文化
亞曆山德羅-曼佐尼(1785-1873)詩人,曾致力於意大利民族語言統一。喬蘇埃-卡爾杜齊(1835-1907)詩人 著《撒旦頌》1863,《野蠻頌歌》三部,1877,1882,1889;另著有《意大利民族文學史》等;獲1906 諾貝爾文學獎。喬瓦尼-塞岡第尼(1858-99)畫家《自然,生,死》1895。尼古洛-帕格尼尼(1782-1840)小提琴家,作曲家。阿齊諾-羅西尼(1792-1868)作曲家《威廉-退爾》,《奧裏伯爵》1829,《聖母悼歌》1841。蓋塔諾-多尼采蒂(1797-1848)作曲家,《軍中女郎》1840,《帕斯誇萊先生》1843。朱塞普-威爾第(1813-1901)作曲家《麥克白》1847,《弄臣》1851,《茶花女》,《遊吟詩人》1853,《西西裏晚禱》1855,《假麵舞會》1859,《命運的力量》1862,《堂-卡洛斯》1867,《阿伊達》1871,《安魂曲》1874。
第六節 瑞士
1815 維也納會議約定瑞士中立的原則。一個製憲會議製定一新的聯邦公約,成立一有限製權力的議會。任何行動需三分之二州投票批準。這樣瑞士州維持在新政府內的自治。1816-17經濟困難損害瑞士工業。無法與英國競爭,然而自由貿易的政策使瑞士獲益,從意大利和烏克蘭購便宜的糧食。1823 瑞士各州在外國勢力壓力下限製出版。1828-48 “革新時代”以一些鄉村州自由化新版憲法為標誌。1830 斯湼爾的屈斯納赫特備忘錄在蘇黎世會議被接受。重申基本自由和建一選舉製度給鄉村州三分之二選票城市州三分之一選票。這次會議使蘇黎世領導人按斯湼爾的原理製定1831憲法。蘇黎世還開始建交通使通往城市更容易,消除城市鄉村間的區別。1832 七方協議,自由州聯合維護他們的新憲法,接著修改聯邦公約,加強中央政府。保守州的回應是以薩農同盟維護1815公約。1834 聯邦公約的鬥爭成宗教爭端,自由州采納巴登條款,支持信仰自由和世俗教育。社會變化 瑞士工業農業發展,紡織廠不但在大城市,也在較小社區,周圍鄉村提供勞動力。1839 經濟困難 欠收和棉花貿易危機的結果。經濟困難使保守派自由派增加摩擦。蘇黎世發生支持保守派的農民和軍隊和自由派的流血街鬥。衝突使蘇黎世自由派政府倒台。1845 獨立聯盟 七個天主教州:盧森恩,烏利,施維茨,上瓦爾登,楚格,弗裏堡,和瓦萊組織軍隊聯盟保護他們的利益。激進主義在保守派限製出版自由後接踵而至。逃離他們國家的激進者常在瑞士設出版社甚至進口激進文學。瑞士州由獨立聯盟劃分,加深天主教和新教的區分,提供革命的催化劑。
1846 日內瓦革命 成立一新政府。1846-53 議長詹姆斯-法茲(1794-1878)。革命者設街壘,在鄉村來的天主教徒幫助下推翻政府。革命政府出台一新憲法1847,包含有自由要求,如教育和國家議員選舉自由。1847 1月 奧地利,俄國,普魯士保守勢力的大使離開伯爾尼。7月 聯邦議會在聖加倫的一次激進派為多數的勝利後廢除獨立聯盟,引起天主教州和激進州的鬥爭。11月 議會對獨立聯盟宣戰 杜福爾將軍(1787-1875)率領軍隊,不到一個月,天主教州軍隊戰敗,瑞士議會得以成立一個以自由和激進思想為基礎的政府。1848 新憲法代替1815公約,以美國模式組織瑞士聯邦。經濟發展 瑞士聯邦政府標準化貨幣和重量和度量。擴大和規則郵政和電報係統,鼓勵技術發展。瑞士聯邦麵臨困難是允許各州獨立,包括製定自己的憲法。1849 瑞士給歐洲提供雇傭軍的作用結束,聯邦議會禁止招募。1852 鐵路私有,裏程增加。提契諾州州政府控製中學教育,取消一些宗教教育,排斥教士。1854-61 議長詹姆士-法茲(第二次)1855 聯邦技術學校第一學年開始。學校為瑞士工業發展提供基礎的訓練。政府保證教師教學自由,和保證瑞士三種語言使用。這標誌開始解決在不同宗教中建一聯邦大學要遇到的問題。1856-57 納沙泰爾問題 納沙泰爾州保皇分子占據城堡和一些領土,企圖宣告為君主製。這州1848己實行共和製,但也臣屬普魯士國王,當州軍隊奪回城堡,他威脅幹涉。拿破侖三世平息瑞士和普魯士的戰爭,1857 國王以獲賠償放棄他的權利,賠償他後來也放棄。1865 修改憲法。1866 猶太人獲平等權利。聯邦議會禁止武器輸出。1870 瑞士社會黨在蘇黎世成立,第二國際解散的結果,社會黨1907獲承認,但它從沒有革命計劃和總停留在瑞士事務而不是國際工人階級問題。1873 教皇無謬誤的聲明在瑞士遇政府阻力。在伯爾尼,政府要教士斷開與天主教信仰的關係。如拒絕,罰款和拘禁。在日內瓦一法律限製學校內與宗教相關的活動。這些政策隻是助長大眾對教士的支持。1874 一新憲法。引進公投製度,公民婚姻,男孩女孩強製教育,宗教自由。國際郵政會議在伯爾尼召開;瑞士成為許多國際組織的總部。1882 聖哥達鐵路隧道開通,第一條阿爾卑斯山的隧道。1887 工廠法 規定工作每日11小時,星期日休息,禁止14歲以下兒童在工廠工作。規定婦女的工作和工廠建築的要求。1889 中立立場的結果,瑞士逮捕和驅逐一普魯士警察,他試圖抓一在瑞士領土的間諜。俾斯麥立即要求道謙,聯邦議會撤消驅逐。他威脅入侵瑞士領土成立他自己的警察。瑞士聯邦議會拒絕,俾斯麥最終放下爭議。1890 提契諾激進派起事 州議會選舉保守派獲多數席位,激進派在貝林佐納和盧加諾囚禁市長和議員後成立臨時政府。聯邦政府幹預,派軍隊平定叛亂和幫助提供議會代表比例,激進派在1892 一擴大公民權的新憲法實施後獲提契諾權力。1890-98 聯邦權力增加 聯邦政府接收實施社會保險1890,購買私有鐵路1898的權力,統一和實施民法刑法。1897 巴塞爾第一次錫安主義者會議 西奧多-赫茨爾(1860-1904)《猶太國家》的作者出席。會議開始在以色列建猶太國家的努力。1907 新軍隊法案 建軍隊28.1萬人,預備役20萬人,1911 聯邦法 提供住房事故保險,和健康保險。1914 議會獲無限執行權力。宣布中立。
第七節 日耳曼
一 普魯士霍亨索倫王朝
1797-1840 腓特烈-威廉三世(生1770)1807 施泰因男爵主政,他和繼任者哈登堡候爵繼續合理化管理程序和限製法定特權。然而他們一直受容克(東部領士大土地所有者)抵製。這些政策部分是對維持拿破侖下普魯士自治持續鬥爭的產物。腓特烈-威廉尋求鼓勵民族主義和大眾支持保持啟蒙改革國家。1807 法令至1810取消農奴製。“梅特湼體係”在19世紀前半期間主導日耳曼和奧地利。梅特湼和奧地利控製日耳曼麵臨普魯士的挑戰。1814-15 維也納會議創日耳曼邦聯1815-66,目的是維持獨立的38個邦內部和外部和平。一議會設在美因河的法蘭克福。普魯士,自由和對抗保守奧地利控製的主要希望,承受著財政困難和容克的勢力。1815-19 學生同盟 學生組織為自由社團大學成為自由運動的中心。一個這樣的社團Blacks, 卡爾-福倫領導,鼓吹德國統一和自由政府,但支持暴力,為達到目的需要的話。1816 一法令規定土地擁有者權利 。 1817 瓦特堡慶典 為慶祝路德《九十五條論綱》300周年和萊比錫戰役4周年 約500新教學生在瓦特堡集會抗議反動政策和割據。學生焚燒列在反動名單的書。一學生卡爾-桑德刺殺奧古斯特-馮-科茨比,一列在反動名單的記者和作家。一些自由主義者支持桑德的行為。後來凶手被處死,梅特湼和腓特烈-威廉同意發布卡爾斯巴德法令1819。法令由日耳曼邦聯議會通過,建立嚴格的檢查要求控製大學和組織對秘密社團的調查。1818 關稅改革,普魯士取消內部關稅但維持外部關稅。1830,1840年代隨鐵路形成經濟發展開始加速,重工業機械製造公司建起如阿爾弗萊德-克虜伯 (1826在埃森建的工廠)。1830 巴黎七月革命導至日耳曼直接反對官僚,不倫瑞克,薩克森,黑森-卡塞爾統治者被迫讓位,這些邦和漢諾威采用新憲法。 25000人出席哈姆巴赫集會要求共和和德國統一1832。1831霍亂從俄國傳來,在日耳曼流行。 1832 阿瑪莉-西沃基(1794-1859)奠基婦女照顧貧病聯合會,這組織派資產階級婦女去工人和中低階級家庭。資產階級婦女由此關注窮人狀況。通過這樣聯合會和教會組織如下萊茵-威斯特法倫婦女慈善聯合會開始培訓新教護士。6月 梅特湼因新起的自由和激進活動困擾使日耳曼邦聯議會采用六條,重申君主權威和保護權利的義務。1833 4月 國際異見者試圖奪取法蘭克福解散議會沒有成功,6月議會任命一中央委員會製定預防措施。1834-44 日耳曼關稅同盟 在普魯士保護下1844正式成立,在西日耳曼建一自由貿易區,普魯士發起簽關稅條約與施瓦茨堡-鬆德斯豪森1819,巴伐利亞和符騰堡加入1829。較小的邦試圖建他們自己的關稅同盟抗衡,但大多沒有結果。至1844,關稅同盟包括整個日耳曼,隻奧地利,漢諾威,奧爾登堡,梅克倫堡,和三個漢莎城市除外。繼續使用本地貨幣和沒有采用統一度量是關稅同盟統一日耳曼的暗傷。關稅同盟廣泛的市場和推動工業的鐵路在經濟上有有限的成功。1837 英國威廉四世去世 他的漢諾威王位,傳給弟恩斯特-奧古斯特,坎伯蘭公爵。恩斯特-奧古斯特把漢諾威1833自由憲法棄置一旁,在梅特湼和普魯士支持下立他自己的專製憲法1840。
1840-61 腓特烈-威廉四世(生1795)1841 弗裏德裏希-李斯特(1789-1846)《政治經濟學的國民體係》1846-47 經濟困難襲擊歐洲大多國家,日耳曼也沒有幸免 。在日耳曼工業生產沒有什麽,主要是土豆和小麥在1845和1846收成失敗。1847 國王在財政困難中希望招集議會(省議會聯合會議)改善情況。1848 2月 南日耳曼受巴黎起義鼓動,在巴登示威和集會。3月 為避免革命腓特烈-威廉四世許諾近期召開邦聯議會和修改出版法。柏林開始街道示威,在王宮廣場示威者和軍隊對恃,人群築起街壘。街道爭鬥後,國王決定讓歩。書報檢查取消。預備議會在法蘭克福召開, 最終決議選舉權給30歲以上“獨立”男性,獨立在財產含義上排除了工人階級。4月 邦聯議會批準預備議會的決議。普魯士努力鼓勵經濟恢複。通過一銀行法,創以公共財產為支撐的銀行。5月 法蘭克福議會召開,代表大多是日耳曼中產階級。普魯士國家議會召開,設想與政府合作製定憲法,但大多代表自認是製憲議會。魯道夫-坎普豪森(1803-90,首相1848 3-6月)政府提出憲法草案,依比利時模式;議會以自己的傾向自由的憲法草案對抗。6月 北日耳曼工匠和工業階級代表會議在漢堡召開,號召在法蘭克福開工匠大會。6-7月 普魯士應法蘭克福議會要求派軍隊至石勒蘇益格,馬爾默停戰8,28,撤軍石勒蘇益格,但丹麥和日耳曼民族主義者於1849 3月又發起新戰爭,至7月又談判,達和平1850 7月,雙方都保留權利。7月 法蘭克福議會指定一委員會準備工業法,這工作2月完成,從未被議會考虙,議會擱置委員會,不幹涉經濟。8月 容克議會 因普魯士議會討論取消莊園權利,舉行會議保護財產權,他們設法獲鄉村廣泛支持。11月 將軍馮-蘭格爾(1784-1877)的軍隊返回柏林,宣布全普魯士戒嚴,這行動未遇抵抗。腓特烈-威廉任命勃蘭登堡伯爵腓特烈-威廉(1792-1850,首相1848-50)為首相,後者即宣布普魯士議會遷勃蘭登堡。12月 普魯士議會解散,普魯士政府拿出一憲法,規定了上院和下院的選舉法。1849 1月 法蘭克福議會完成新憲法第一讀,哈布斯堡各邦代表預期計劃中統一的日耳曼國家包括奧地利(大日耳曼)這問題在奧地利政府製定自己的憲法後解決,但日耳曼政治中的問題仍存在。法蘭克福憲法3,27建一聯邦,各邦政府代表在議會上院,憲法承認男性普選權,和秘密投票,作為對民主派的讓歩,他們的投票對自由派多數是必需的。3月 法蘭克福議會選腓特烈-威廉四世為皇帝,4月 普魯士政府拒絕法蘭克福憲法。這標誌法蘭克福議會結束,但議會殘餘斷斷續續直至最終消失6月,激進派繼續發動起事,但革命己結朿。1849-50 腓特烈-威廉和拉多維茲(1797-1853,普魯士外交大臣1848-51)推出與哈布斯堡鬆散聯合的日耳曼統一計劃。普魯士聯盟計劃1849得一些北日耳曼邦同意,一國家埃爾富特議會獲肯定。然而奧地利反對,以戰爭威脅。1850 奧爾木茨聲明 普魯士和奧地利同意在黑森和石勒蘇益格聯合行動和召開一會議確定日耳曼各邦間將來行動。自由派認為聲明是普魯土的恥辱,但大多數保守派,包括奧托-馮-俾斯麥()接受聲明。普魯士聯盟取消,老的日耳曼邦聯在德雷斯頓會議恢複。1851 日耳曼事務的德雷斯頓會議 保守主義圍繞十字報複活。1854 社會精英 19世紀中被認為是資產階級——城市經濟精英的時代。工人階級 由工匠轉變而來,參加1848革命,數量增加,通過社會主義的工會組織起來。達姆施塔特貿易和工業銀行成立,模仿巴黎信貸銀行。1857 腓特烈-威廉四世有病後弟威廉王子接管政府,之後為攝政1858。 1859-62 俾斯麥為普魯士駐俄國大使然後為駐法國大使。俾斯麥在日耳曼統一上傾向小德意誌方案,他發一稱為備忘錄的小冊子給王子,小冊子認為一強大的日耳曼由獨立的普魯士領導。1859 普魯士自由派形成國家聯盟委員會傾向小德意誌和民族主義獲支持。他們的支持仍比改革聯盟強,改革聯盟傾向大德意誌。普魯士軍隊自拿破侖戰爭以來一直沒有變化,1860威廉王子要阿爾布雷希特-馮-羅恩將軍(1903-79)重組軍隊。
1861-88 威廉一世(生1861)腓特烈-威廉四世去世後威廉王子繼位為威廉一世。1861 進步黨形成。1862-90 首相奧托-馮-俾斯麥(1815-98)1863 全德工人聯合會由拉薩爾(1825-64)建立。拉薩爾不久與另兩個社會主義領導者倍倍爾和李卜克內西發生矛盾。後者成為後來形成的馬克思主義社會民主黨的領袖。1864 奧地利和普魯士在對丹麥爭奪石勒蘇益格和荷爾斯泰因戰爭上同意相互幫助,對丹麥戰爭成功後,接著石勒蘇益格和荷爾斯泰因割讓給奧地利和普魯士。1865 加施泰因會議 荷爾斯泰因由奧地利管理,是俾斯麥的一策略。1866 奧地利-普魯士七星期戰爭 普魯士軍隊從石勒蘇益格移至荷爾斯泰因。普魯士與意大利結盟參加對奧地利的戰爭。奧地利在荷爾斯泰因的軍隊未戰鬥撤出。奧地利在法蘭克福議會動議所有非普魯士軍隊動員起來,巴伐利亞大臣修改動議為所有非普魯士軍隊和非奧地利軍隊動員。巴伐利亞動議通過。普魯士宣布聯邦法案破裂,南日耳曼各邦和普魯士間戰爭開始;普魯士是勝利者。普魯士軍隊在赫爾穆特-馮-毛奇(1900-91)指揮下轉向奧地利。毛奇在薩多瓦贏決定性勝利。尼科爾斯堡和約北德聯邦成立。1867北德聯邦接受一憲法由聯邦控製外交和經濟政策。普魯士國王為軍隊統帥。1868 俾斯麥頒法令工業自由,意味行會任何可能保護結束。1869 社會民主工人黨,後來稱社會民主黨在埃森納赫工人大會形成。這黨以馬克思主義為信條,采用哥達綱領1875,聲明社會民主黨以任何合法方法創一自由國家和社會主義社會。1870 埃姆斯密電(法國使節阻撓利奧波德入繼西班牙王位)送至俾斯麥,俾斯麥曾有一計劃使普魯士和法國產生敵意以獲南德支持。為此俾斯麥慫恿霍亨索倫的利奧波德獲取西班牙王位1869;威廉一世不鼓勵這行動,利奧波德辭退王位;威廉一世然後決定不見法國大使貝內德狄。俾斯麥把的電報刊在報上方式是表示普魯士與法國的關係己破裂。結果法國政府向普魯士宣戰。1870-71 法國-普魯士戰爭 普魯士軍隊進入法國圍巴黎。俾斯麥統一南德,還獲阿爾薩斯和部分洛林。1871 德國統一,1871憲法,設聯邦議會;帝國議會(下院)男子普選產生。德國猶太人獲平等權利。1870-80 經濟統一 隨貨帀統一幾乎馬上開始,德國內貿易條約逐漸廢除,創一新商業法和帝國銀行。1872 行政條例為地方和鄉村政府重組提供法律,內部大臣弗裏德裏希-艾林波伯爵(1815-81)的心血,新法律把警察從當地領主手裏轉至省裏。新法律還取消貴族家族世襲權,代之以鄉村議會。然而容克繼續維持在鄉村議會的多數和控製警察。1873-78 文化風潮 始於五月法律 。1873 五月法律 由教會事務大臣阿達爾伯特-法爾克(1827-1900)實施。五月法律隻允許德國中學和大學教士任命至教區,和在普魯士的天主教會限製教廷法庭。這些行動目的是限製1870成立的天主教中心黨對政府的威脅。1875 民事婚姻實施,許多天主教教團解散。 1878 一次對威廉一世的襲擊給俾斯麥機會推出反社會黨人法。襲擊者馬克思-霍德爾是無政府主義者,曾是社會民主黨聯盟的成員。俾斯麥認定該黨是威脅的根源。1883 俾斯麥實施健康保險法案。為大量工人提供醫療。接著1884 事故保險法案。1889 老年和殘疾保險法案。外交上俾斯麥展示才能,柏林會議1878獲稱“誠實的掮客”, 解決巴爾幹糾紛,為孤立法國和和防止對1871成果的攻擊,俾斯麥恢複德國,奧匈,和俄國的三帝國同盟1881;德國,奧匈,意大利三方防禦條約1882。他組織柏林剛果會議1884-85劃分非洲。1887 再保險條約 德國和俄國間在各方與法國或奧匈以外國家戰爭時保持中立。
1888 3-6月 腓特烈三世(生1831)威廉一世獨子,參加對丹麥,奧地利,法國戰爭,但痛恨戰爭,即位後因喉癌去世。
1888-1918 威廉二世 (1859-1941)母維多利亞長女。1889 魯爾礦工罷工經威廉二世調解結束。1890 反社會主義黨法律去除 俾斯麥試圖使這法律永久,但麵臨自由黨和威廉二世的反對。俾斯麥接受辭職離開政府。1890-94 首相列奧-馮-卡普裏維將軍(1831-99)1891 泛德意誌同盟形成 同盟支持德國殖民。法律取消星期日工作和限製婦女兒童工作時間。外交上作為列強殖民擴張,為此威廉利用全德國增長的帝國主義和民族主義潮流。政府拒絕與俄國續簽再保險條約,這樣把俄國法國推向結盟。威廉二世推行大海軍建設,挑戰英國海上勢力,損害兩國友好關係。1892 霍亂從法國傳入德國,影響漢堡,因易北河水處理差。澤德利茨-特魯茨施德伯爵,普魯士教育大臣引進一教育法案,尋求以基督教教育的影響停止社會主義的增長。法案遭自由黨反對和激烈批評。澤德利茨-特魯茨施德辭職。1893 卡普裏維引進法案計劃增加軍隊和服役,失敗,他解散政府,召集選舉,然後辭職。1894-1900 首相霍恩洛厄-希靈斯菲斯特親王(1819-1901)1896 弗裏德裏希-瑙曼(1860-1919)建國家社會同盟,受馬克思-韋伯影響,後者號召資產階級和工人階級參與政治。瑙曼試圖使自由黨和社會民主黨一起工作確保工人階級的權利。1897 伯恩哈德-馮-比洛為外交大臣,在布爾戰爭中德國支持布爾人,英國法國聯接更緊密,結果德國開始談論德國被敵對勢力包圍。1898 第一次海軍法案通過 法案由阿爾弗雷德-馮-鐵必製(1849-1930)起草,增加七艘戰列艦,兩艘重巡洋艦,和七艘輕巡洋艦。第二次海軍法案1900通過,把這些加倍,這樣開始威脅英國的海上霸權。1900-09 首相伯恩哈德-馮-比洛伯爵(1849-1929)1902 比洛稅則 保護糧食產品和重工業,是歐洲保護主義增長的一部分,也是新的德國上層階級和容克和工業家利用民族主義辭藻聯合的一個信號。1905 施裏芬計劃 阿爾弗雷德-馮-施裏芬伯爵(1833-1913)總參謀長1891-1906的構想,這計劃提供對俄國法國兩線作戰的基本策略。施裏茨認為勝利取決總動員速度。施裏芬計劃經比利時入侵法國,然後集中對俄國。計劃否認在戰時國際條約有效。1908 威廉二世以英國朋友的姿態接受《倫敦每日電訊報》采訪。比洛沒有獲議會支持通過一收入和資產稅來幫助包括軍事建設增長的花費。比洛辭職。1909-17 首相貝特曼-霍爾韋格(1856-1921)他任命阿爾弗雷德-馮-基德倫-沃特(1852-1912)為外交大臣。霍爾韋格試圖對英國示好,但在海軍方麵德國沒有讓歩。1912 軍隊法案 允許在軍隊規模上實質性增加。如防衛同盟的組織壓力的鼓動,議會1913進一歩擴軍和通過一專門的資本法案設計這些擴軍的財政。議會選舉社會主義黨獲425萬選票和110代表成為議會中最強的黨。但這時運動己由愛德華-伯恩施坦(1850-1932)引進的“修正主義”修正。這理論在呂貝克大會1901被卡爾-考茨基(1854-1938)和羅莎-盧森堡(1871-1919)指為異端 。社會主義者在1907年選舉嚴重挫折後修正主義越來越被普遍接受。社會民主黨開始積極參加社會改革和與進歩黨合作在1912組織議會。1914社會民主黨為戰爭信貸投票是保衛祖國對抗獨裁俄國必須的行動。然而社會主義者的興起使德國保守主義者吃驚。
文化
文學 海因裏希-海湼(1797-1856)詩人,著《乘著歌聲的翅膀》等。奧古斯特-威廉-施萊格爾(1767-1845)詩人,翻譯家。弗裏德裏希-施萊格爾(1772-1829)奧古斯特-威廉弟,詩人,語言學家,以格林定律聞名。托馬斯-曼(1875-1955),19世紀後期的現代主義反映強烈的內心。海因裏希-馮-特賴茨克(1834-96)曆史著作中注入強烈的命運和德國精神勝利的觀念。19世紀中現實主義和自然主義反映著重大多數觀察者的外部世界。藝術 艾恩斯特·路特維希·基希納(1880-1938)表現主義畫家。音樂 貝多芬(1770-1827)19世紀音樂奠基人。舒伯特(1797-1828)。 韋伯(1786-1826)。羅伯特-舒曼(1810-56)作曲家。理查德-瓦格納(1813-83)作曲家,反猶太主義者,但他的音樂反映人內心的騷動和鬥爭。勃拉姆斯(1833-97)。
二 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
1806-35 弗朗茨一世 (生1768,1792-1806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弗朗茨二世)1805給梅特湼(1773-1859)在外交上廣泛權力。梅特湼為駐巴黎大使1806-09,促成拿破侖和瑪麗-路易莎的婚姻1808,然後為外交大臣1809-48,促成對拿破侖的四方同盟1814,和主導維也納會議1815,失去權力1848。梅特湼體係,一係列國際會議,維持列強勢力平衡,這樣沒有一個國家能夠威脅別的國家。哈布斯堡王朝控製的領土除了奧地利還有波希米亞;波蘭的加利西亞;意大利的威尼斯和倫巴第;匈牙利,特蘭西瓦尼亞,和克羅地亞。領士的多樣給哈布斯堡製造了一些問題。民族主義有克羅地亞的伊利裏亞複興運動;波希米亞的捷克複興運動;匈牙利的馬紮爾人也要求民族主義的改革,他們的要求與經濟理論和政治控製相聯係。哈布斯堡王朝經濟上西部是工業化的,產品賣給農業的東部換那裏的糧食,匈牙利承擔這樣的糧食生產,常要求自由主義,民族主義,工業化。1815 塞德尼茨基伯爵成為奧地利警察首腦還控製書報審查。他在嚴厲審查方針上得到梅特湼的支持,梅特湼控製第二警察偵探自由活動。1817瓦爾特堡慶典結果維也納和布拉格學生組織發展,塞德尼茨基和梅特湼對教師展開調查。他們利用密探網跟蹤教師從圖書館借出的書籍和聽教師講課,並製定規則外國人不能聘為教師,私人家庭教師也不行。經濟發展不平衡,鐵路和其他資本密集工業從政府獲少量財政支持。1825 弗朗茨一世麵對財政危機,試圖直接從匈牙利各縣補充收入和要求的軍隊補貼——這樣避免召開議會。然而這些縣拒絕,迫使弗朗茨召開議會和承諾每三年召開,排除特許的稅和補貼的權利。 匈牙利議會有一上院,由大貴族約130人,宗教上層,和高職位官員組成;下院,從70萬上流人士中選出,每地區兩名代表;包括所有城市兩名代表和克羅地亞王國議會的代表。這議會有助形成更甚的馬紮爾民族主義。匈牙利議會通過法律要求政府官員和律師使用匈牙利語1830。1829 奧地利多瑙河輪船公司成立 表示努力在全奧地利提供較好交通。接著奧地利羅意輪船公司成立1836,是在國際水域航行。兩家公司都受政府支持。1830 伊斯特凡-塞切尼(1791-1860)《信用》出版,他相信匈牙利需要一個自由的政府和工業化發展的方針。弗朗茨-戴阿克(1803-76)類似,強調匈牙利需要在帝國內自治。
1835-48 斐迪南一世(1793-1875)讓梅特湼控製外交。1830和1840年代都見證奧地利和摩拉維亞棉毛紡機械化。結果機械化代替小工廠。1839奧地利減少12歲以下兒童工作日至每天12小時。1842-44 工業發展導至不時有破壞機器的浪潮,尤其在南奧地利和維也納周圍,自由改革的要求增加。工業化和城市化增長。中產階級和無產階級,都是城市裏相對新的階級,也開始要求改革。自由主義繼續存在;小冊子和報紙從國外帶來。這些發展結合增長的民族主義都有助1848革命。1844 匈牙利民族主義者通過一法律要求克羅地亞中學教匈牙利語。1847 匈牙利選舉下院回到自由派為多數,但上院抵製出版宗教自由和取消農奴製。1848 2月 法國革命的消息傳到匈牙利普雷斯堡引發金融恐慌。3月 拉若斯-科蘇斯(1802-94)在匈牙利議會講話抨擊維也納的製度號召匈牙利有自己的憲法成立代表人民的政府。布達佩斯青年在佩斯集會支持激進分子起草的十二條,包括責任政府,出版自由,法律麵前平等,匈牙利國家銀行,國家軍隊。十二條被市議會接受,成立公共秩序委員會。克羅地亞也另組織了一個民族委員會要求一自治政府。 普雷斯特議會以溫和的改革回應匈牙利興起的革命。議會取消強迫勞動但維持許多其他莊園的權利。巴蒂亞尼伯爵成立一政府包括科蘇斯和塞切尼。布拉格會議起草聖-瓦茨拉夫十二條,要求捷克人在教育和政府服務上平等。維也納的學生遊行至蘭豪斯宮讀科蘇斯講話後提交請願。人群到達霍夫堡宮,那裏是議會所在,警衛隻允許代表進入,霍夫堡宮周圍街道和廣場人群聚集,當局對人群開槍清場。同時防止工人進入城市,他們焚燒一些工廠店鋪抗議。皇帝召集議會開始製定憲法。 奧地利通知巴蒂亞尼想要維持控製匈牙利的財政,公共秩序委員會召集會議並要求,如果維也納不批準三月法律,就在佩斯成立臨時政府,維也納馬上承認匈牙利政府。公共秩序委員會反映中產階級和農民感覺。中產階級己武裝自己準備繼續革命,農民也從莊園強製勞動中解放自己不用等從維也納來的革命。維也納己在意大利戰敗,掙紮著維持在波希米亞的控製,對匈牙利的要求讓歩。4月 捷克人使維也納許諾一波希米亞製憲議會,革命運動還發生在加利西亞,摩拉維亞和其他地方。比勒斯多夫的新政府公布一新憲法。新憲法提供兩院,上院由終生議員和大土地所有者選舉的議員組成,下院由符合財產要求的選民選出。婦女不能選舉。5月 新選舉法,回應示威者,使低中階級和農民也能選舉,但排除以日或周計薪的工人,家庭服務的,接受公共救濟的,和所有婦女。政府解散三月期間學生,國民衛隊成員組成的中央委員會。請願風暴 學生,工人,和國民衛隊成員遊行至霍夫堡宮要求政府實行男性普選,軍隊隻有在國民衛隊要求時召集,和單一議會。政府承諾修改憲法。皇帝和皇室逃至因斯布魯克。政府命令解散大學社團,軍隊命令國民衛隊退下,結果全維也納築起街壘,工人和國民衛隊來幫助學生。一安全委員會控製維也納數月。6月 第一次泛斯拉夫會議,組成幾乎全是捷克代表,在布拉格召開。弗朗西斯-帕拉基,波希米亞曆史學家和民族領袖主持。他宣告斯拉夫團結對抗日耳曼人,也強調所有人平等,建議一歐洲會議處理突出的國際問題。溫蒂施格拉茨公主,布拉格軍隊統帥妻,在一次學生示威中被意外射殺。阿爾弗雷德-溫蒂施格拉茨王子抓住這機會增兵。溫蒂施格拉茨砲擊布拉格,鎮壓捷克革命運動,在波希米亞軍事管製。7月 比勒斯多夫政府被取代,斯瓦澤成為公共工作大臣,減少為婦女兒童公共工作的工資,斯瓦澤仍是工人代表,派去巴黎解釋6月流血的行動。製憲會議在維也納召開。8月 普拉特戰鬥 工人因公共工作示威在維也納與警察衝突,國民衛隊支持警察發生流血戰鬥,工人被鎮壓。9月 維也納試圖重新控製匈牙利,皇帝收回接受三月法律,維也納打算成立尼古拉-範傀儡政府,將軍蘭貝格伯爵,在普雷斯堡,獲全權解決匈牙利議會,但在他讀到解決行動之前在民眾起事中被殺9,28。10月 當軍隊準備離開匈牙利,維也納的民主派由國民衛隊支持恢複示威。皇帝又離開維也納並威脅如果民主派不投降就要報複。帝國軍隊,和波希米亞軍隊威脅維也納。維也納陷落,這樣打消民主派獲得權力的企圖。
1848-1916 弗朗茨-約瑟夫一世(生1830)1848 12月 斐迪南一世讓位於侄弗朗茨-約瑟夫,1848-52 首相王子菲利克斯-馮-施瓦岑貝格(生1800)成立新政府。施瓦岑貝格表示願與製憲議會合作。1849 1月 溫蒂施格拉茨將軍占領布達佩斯,但被戈爾蓋將軍和匈牙利軍隊擋回。 3月 議會遷至克雷姆西耶,通過一憲法,有兩院,下院由男性普選,上院由地方議會代表組成。皇帝可召集新議會,選對議會負責的內閣。憲法提供一聯邦製度,確保所有人民所有語言在哈布斯堡國家內的權利。政府解散製憲議會,提出自己的憲法,沒有提供聯邦製度,聲明國家不可分,和限製有財產者的特權。政府也忽視這憲法,最終收回1851。4月 匈牙利宣告獨立,成立匈牙利王國,科蘇斯為政府元首。6-8月 俄國沙皇,他的軍隊己通過克拉科夫,聲稱派軍隊至匈牙利,俄國和奧地利軍隊入侵加上塞爾維亞和羅馬尼亞少數民族的起義。軍事壓力下科蘇斯流亡,戈爾蓋將軍最終投降8,13。維也納許諾寬大,仍處決13名將軍。1849-60 巴赫體係 以內政大臣亞曆山大-馮-巴赫伯爵(1813-93,首相1852-59)命名,1849憲法擱置後,實行日耳曼化,匈牙利分為五個行政“政府”由維也納控製。克羅地亞,特蘭西瓦尼亞,和南匈牙利成為分開的省。1850年代 經濟和社會改革 奧地利-匈牙利內海關取消;農民為領主的強迫勞動解放,領主的損失獲補償,農民負擔三分之一補償;間接稅減少,普通收入稅實施;單一貨帀Guilder引進1858。1851 議會形成,還有上院,和4名奧地利和2名匈牙利顯貴。1849憲法廢除。1853 皇帝遇刺受傷,犯人逮捕處死。1854 弗朗茨-約瑟夫一世娶姨表妹巴伐利亞伊麗莎白(1837-98,茜茜公主)。1854-56 克裏米亞戰爭 削弱奧地利的國際地位。1855 與教廷契約給天主教會擴大的權力,為國教,婚姻事務裁決,教育上教會有權確定非宗教章課程沒有與教會信條相扺觸的內容,和審查公共出版物。1859 對法國和皮埃特蒙戰爭結束,因財政困難和擔心匈牙利革命。政府被迫取消巴赫體係。1860 奧地利猶太人允許擁有自己財產,壓迫法律廢除。1860-61 憲法改革 皇帝擴大議會,任命一些馬紮爾人,克羅地亞人,塞爾維亞人。擴大議會有限的立法權。1861 2月新憲法 上院由世襲貴族組成,皇帝任命,終生。下院成員由各邦議會選出,改革有利日耳曼資產者。4月準許新教徒公民權和政治權。議會召開會議,馬紮爾人,克羅地亞人,和意大利人抵製。匈牙利議會要求承認匈牙利1848憲法。政府繼續試圖通過殘餘議會統治直至政府停止憲法1865 9月。1867 奧地利-匈牙利1867協定 由費倫茨-迪克(1803-76,1848匈牙利司法大臣)草擬,承認奧匈是兩個有共同利益的獨立國家。斯拉夫和其他少數族裔問題仍未解決。 奧地利一新憲法,擴大基本權利,但也允許公民權在緊急情況下掛起;保證各族在法律和語言上平等。1867 匈牙利恢複1848憲法,弗朗茨-約瑟夫和伊麗莎白在布達佩斯加冕為匈牙利國王王後。1867-70 首相阿道夫-奧斯佩格伯爵(1814-90)自由主義,反教會。1868 五月法律 婚姻事務世俗法庭審判,教育也由世俗控製。匈牙利國家法律承認個人有在教堂和中小學用使用他們自己語言的權利。匈牙利-克羅地亞協約 克羅地亞在獲自己管理國內事務的權利。國王準許匈牙利南邊境的軍事邊境省,那裏是對奧斯曼的安全區。邊境並入克羅地亞。1869-70 工人獲有限的罷工權利。1870 1855與教廷契約停止,回應教皇無謬誤信條。1871 首相卡爾-霍亨瓦特伯爵(1824-99)邦聯主義,想各族獲更多自治。想與波希米亞有一類似與匈牙利協定的努力被皇帝拒絕,霍亨瓦特被迫辭職。1871-78 首相阿道夫-奧斯佩格伯爵 第二次。1873 選舉改革 議會實行直接選舉。股票市場崩潰,因過於自信和投機,暴露政府腐敗。司法提供一些政府對宗教的控製,和對教會基金的有限監管。1875 匈牙利自由黨形成,卡爾曼-梯薩(1830-1902,匈牙利首相1870-90)組建,組成大多是獨立黨。選舉後自由黨為多數黨。1878 奧地利政府獲權占領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由公共財政大臣管理。1879-88 外交政策 奧地利加入三皇聯盟1881,和三方聯盟1882,三皇聯盟沒有續約1887,因在保加利亞問題上與俄國緊張。與英國和意大利的地中海協議終結1887。1879-93 首相愛德華-塔菲白爵(1833-95)保守主義,親教會。1882 林茨計劃 左翼自由黨人計劃統一所有德語奧地利領土,形成在奧地利的泛日耳曼運動,雖然林茨計劃不包括反閃米特情緒,但泛日耳曼運動不久帶反閃米特特點。1883-89 社會改革 縮減工作日,提供事故和其他保險。1888-89 社會黨海恩菲爾德大會 要求工團主義,貿易聯合主義,和合作運動。青年捷克,自1860年代中存在,代表中產階級利益反對波希米亞分離。1889 皇太子魯道夫大公(生1859)自殺,使弗朗茨-斐迪南大公成為皇儲。1894 路易-科蘇斯,前匈牙利王國元首去世。1895-97 首相卡西米爾-巴登伯爵(1846-1909)一波蘭領主,聯邦黨。1896 選舉改革 擴大選民,收入稅製度實施。1897 巴登語言法令確定德語與地區語言平等。奧地利-俄國協議 維持巴爾幹現狀。1898 皇後在日內瓦遇剌,傷重身亡。凶手是一意大利無政府主義者。 1898 新法律把波希米亞分為捷克語,德語,和混合語區,但失敗。1903 奧匈軍隊的不滿增長。獨立黨反對招募數增加。1903-14 匈牙利與克羅地亞,塞爾維亞,和波希米亞少數族關係緊張。1905 匈牙利獨立黨以163席位對自由黨152席位重提要求使用馬紮爾語。拒絕承認蓋薩-費耶瓦裏男爵(1833-1914,匈牙利首相1905-06)的非議會政府。1906 匈牙利一法案約定男性普選在匈牙利議會之前實行但被拒絕,普選法案會破壞馬紮爾和貴族在議會裏的影響。1907 一法律實行議會選舉為所有男性平等直接選出。這法律造成社會主義者數量回增。匈牙利一教育法案擴大馬紮爾語在學校等地的使用以使學校繼續接受政府補助。1908 法令呑並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納引起危機。波斯尼亞農民的土地通過政府借貸給農民轉變成自由財產。1912 匈牙利工人鬥爭發展,包括試圖總罷工來獲取男性普選權。1912-13 巴爾幹戰爭 塞爾維亞的勝利和奧地利努力封鎖塞爾維亞擴張導至南斯拉夫加劇騷動和斯拉夫活動活躍。1913 匈牙利新國防法通過。1914 弗朗茨-斐迪南大公在薩拉熱窩遇剌身亡。
文化
文學 揚-科拉爾(1793-1852)斯洛伐克詩人,學者,泛斯拉夫主義者,詩集《斯瓦拉的女兒》,論文《論斯拉夫人語言規範間的相關性》1837。卡雷爾-希內克-馬哈(1810-36)捷克浪漫主義詩人,《五月》1836。米哈伊兒-弗洛斯馬提(1800-55)匈牙利古典主義詩人,劇作家。鬆戈爾-埃斯-通德1830。山多爾-裴多菲(1823-49)匈牙利詩人,革命家,情詩《致尤裏婭>等,《民族之歌》。亞諾什-奧洛尼(1817-82)匈牙利詩人,譯者,記者,史詩《特爾迪三部曲》。莫爾-約卡伊(1825-1904)匈牙利小說家,《工作日》1845,《一個匈牙利富豪》1854》,《金人》1873。費倫茨-莫爾納(1878-1952)匈牙利自然主文,新浪漫主文,印象主義小說家,劇作家,小說《保爾街男孩》1906。費倫茨-赫奇(1863-1954)匈牙利小說家,劇作家,小說《夢鄉》1912,《生命之門》1919,此作品曾三次獲諾貝爾文學獎提名。翁德雷-厄岱(1877-1919)匈牙利詩人,記者,作品受象征主義影響。法朗茨-卡夫卡(1883-1924)作家,探查表麵下人類心理深處。音樂 弗朗茨-舒伯特(1797-1825)作曲家。阿諾德-勳伯格(1874-1951)現代主義音樂家,著《和聲學》1911,《十二音列理論》1923。
第八節 斯堪的納維亞
拿破倫戰爭後三個政府控製斯堪的納維亞五個地區
一 瑞典和挪威
1 1720-1818 黑森王朝
1809-18 卡爾十三世(生1748)古斯塔夫四世叔,古斯塔夫叔卡爾公爵又一次攝政。國會召開,成立憲法委員會。委員會起草憲法。權力平衡,國王有執行和立法權,國會隻有立法權。成為一獨立高等法院,包括國王有兩票。憲法沒有解決四個等級製度產生困難。卡爾公爵在國會批準後接受王位。但他沒有後嗣,挪威的克裏斯提安-奧古斯特選為王儲,但他1810去世。1810 法國將軍貝爾納多特選為王儲。貝爾納多特到達瑞典,改歸路德派,改名卡爾-約翰。1814 基爾條約 瑞典從丹麥接收挪威交換波美拉尼亞和;付挪威欠丹麥的國債。丹麥保留冰島,格陵蘭,和法羅群島。瑞典把瓜德羅普島賣給法國,這樣限製國家債務。挪威憲法生效。議會由擁有房產或農場,有300元,或租一農場至少五年的男性選舉產生。第一屆挪威議會與瑞典通過一統一法案(批準1815)建立聯係。議會曾選舉克裏斯蒂安-腓特烈為國王,一次瑞典入侵後克裏斯蒂安-腓特烈退位,由瑞典國王代替。統一下挪威保持地方和民族政府。
2 1818- 貝爾納多特王朝
1818-44 卡爾十四世(生1763)1824 第一次挪威憲法誕生記念慶祝,由學生聯合會指導。1833 自由黨支持增加部分是農業法的結果,農業法要求培訓農場主正確的方法和教農學。1834 弗雷德裏卡-布雷默(1801-65)發表《總統的女兒》1834。布雷默認為婦女有受高等教育和選擇職業和保持單身的自由。埃米莉-弗萊蓋爾-卡倫(1807-92)。1836 彼得-維塞爾格倫(1800-77)一牧師和禁灑運動先鋒,在斯科訥成立禁酒運動協會。挪威反對瑞典的騷亂使國王解散議會,擔心革命一個月後又恢複。挪威國家獨立的感覺也迫使國王準許挪威在議會升自己的國旗1838。喬納斯-安東-凱爾姆(1782-1848)一挪威律師,認為由統一法案瑞典大臣議論挪威事務時必須有挪威大臣出席。國王同意這要求1837。1842 教育法通過 ,還提高教師最低薪酬。
1844-59 奧斯卡一世(生1799)1844自由黨希望奧斯卡一世支持改革努力。議會由四部分組成:貴族,教士,市民,農民。自由黨要以選舉的兩院代替。在挪威自由主義者也通過自由貿易法1842,和取消封建貴族。1845 奧斯卡任命一專門委員會,約翰-加布裏埃爾-理查特為主席。委員會完成新民法和刑法和重組司法係統。一考慮議會改革的委員會也成立1846,圍繞這改革的爭論持續至1850年代。立法改革要使婦女在法律麵前更平等。1848其他地方的革命使國王拒絕繼續對自由黨的支持,選舉改革推遲到1860年代。挪威道路建設開始。1850 約翰-斯沃德魯普(1816-92,挪威首相1884-89)回到議會,為改革領導者。索倫-賈克(1814-94)挪威議會中農民首領,自由黨建立者之一。1854 婦女獲平等繼承權。卡米拉-科萊特(1813-95)挪威婦女權利聯合會1884名譽成員《縣長的女兒們》中產階級婦女在婚姻壓力下麵臨的問題。
1859-72 卡爾十五世(生1826)宗教自由確定。1860 卡爾十五世支持一委員會修改挪威憲法。挪威民族主義這時期增長,青年挪威黨在亨裏克-韋格蘭(1808-45,詩人)領導下形成。1865-66議會改革,路易-德-耶爾(1818-96,瑞典首相1876-80)實施,以每年兩院選舉代替四等級的議會。卡爾十五世支持這改革。1870年代 罷工潮 工會在1846行會取消後組織起來,組織許多次罷工。
1872-1907 奧斯卡二世(生1829)卡爾十五世弟。1879 鬆茲瓦爾鋸木廠工人罷工要求恢複減少的工資。稅和關稅改革。1882 工會提供老年,生病,失業幫助。1884 記者哈巴特-伯爾尼(1839-1920)組織挪威婦女權利社團。吉娜-克洛格(1847-1916)繼為主席,社團有新的方向,致力教育。1886 哥德堡斯堪的納維亞工會大會公布一社會主義計劃擬代替瑞典自由工會。挪威工黨形成1887。1889 第一部工廠法。1891-1900首相埃裏克-古斯塔夫-博斯特倫(1842-1907)1892 國防方案增加招募的訓練時間。1895 瑞典保護主義導至去除瑞典挪威間的自由貿易協議。挪威就統一國家與瑞典談判。談判沒有進展。挪威開始重組軍事準備獨立。1898 議會通過男性普選。1902-05 首相埃裏克-古斯塔夫-博斯特倫,第二次。1905 挪威和瑞典間的統一解除 議會選舉丹麥王子卡爾為挪威國王哈康七世。
1907-1950 古斯塔夫五世 (生1858)1907 婦女選舉權在挪威實施。議會政府和男性選舉權在瑞典實施。
文化
瑞典 埃塞亞斯-泰格納(1782-1846)詩人,希臘語教授,主教,史詩《弗裏希奧夫傳說》。弗雷德裏卡-布雷默(1801-65)引進現實主義小說,被視為瑞典的簡-奧斯丁,《日常生活速寫》1828,《兄弟姐妹》,《鄰居》,《新世界的家》。埃裏克-古斯塔夫-蓋傑爾(1783-1847)詩人,曆史學家,哲學家,作曲家,從保守主義轉向自由主義。卡爾-阿姆奎斯特(1793-1866)詩人,小說家,作曲家。亞伯拉罕-裏德堡(1828-95)小說家,學士院院士。《波羅的海海盜》1857,《最後的雅典人》1859,《聖經裏的基督》1862,《使徒保羅和彼得的浪漫傳說》1874。奧古斯特-斯特林堡(1849-1912)作家,劇作家,畫家,自然主義,表現主義,小說《紅房間》1878,《地獄》1893,劇《父親》1887,《夢幻劇》1902,《鬼魂奏鳴曲》1907。維爾納-海登斯坦(1859-1940)詩人,小說家,學士院院士,獲1916諾貝爾文學獎,詩集《朝聖年代》1888。古斯塔夫-弗丁(1860-1911)詩人。埃裏克-卡爾費爾特(1864-1931)詩人,學士院院士,獲1931諾貝爾文學獎。塞爾瑪-拉格洛夫(1858-1940)小說家,教師,獲1909諾貝爾文學獎,《騎鵝施行記》1906。亞爾馬-索多伯格(1869-1941)小說家,劇作家。
挪威卡米拉-科萊特(1813-95)女作家《總督的女兒》1854。克努特-漢姆生(1859-1952)作家,獲1920諾貝爾文學獎,意識流內心獨白手法影響後來眾多作家,信奉尼采哲學,讚揚希特勒的侵略,1946被挪威最高法院判叛國罪軟禁在奧斯陸老人院。西格麗德-溫塞特(1852-1949)小說家,獲1928諾貝爾文學獎,《新娘,主人,十字架》現代主義長篇小說。亨裏克-易卜生(1828-1906),自然主義劇作家,詩人,《布朗德》1866,《培爾-金特》1867,《玩口之家》1879,《咱們死人醒來的時候》1900。 比約恩斯特徹納-比昂鬆(1832-1910)詩人,劇作家,小說家,獲1903諾貝爾文學獎,國歌詞作者。劇《我們能力之外》1883。愛德華-蒙克(1863-1944),挪威表現主義畫家。
二 丹麥和冰島
1808-39 弗雷德裏克六世(生1768)冰島貿易 拿破侖戰爭損害冰島,因冰島與大陸間的封鎖以及持續的貿易限製。他們還給冰島自由的嚐試。1809 約根-約根森(1780-1841)在雷雅克維克發聲明丹麥在冰島的統治結束並要求所有忠誠的冰島人待在家裏,約根森領一支軍隊掠奪丹麥商人,稱自己為冰島的保護者。他被逮捕,馬格努斯-斯蒂芬森 代替他的位置。1803-30丹麥文化的黃金時期。1813 腓特烈六世宣告丹麥王國銀行破產國家銀行代替庫蘭特銀行。 1814 學校法,確立7-14歲兒童義務教育。基爾條約 丹麥把挪威讓給瑞典,換波美拉尼亞但保留冰島,格陵蘭,和法羅群島。 1835 安徒生第一次出版他的童話,童話表現哥本哈根有趣的日常生活,
1839-48 克裏斯蒂安八世 (生1786)1840 一委員會考慮成立冰島的議會。委員會建議冰島議會設在雷雅克維克。議會1843開會,有20名議員由有資產的男性選舉出,6名由國王任命。1841《新聯合報》宣揚冰島民族主義的報紙出出版。喬恩-西古德鬆(1811-79)辦報人之一,成為冰島民族主義的領導者。1843-55 索倫-克爾凱郭爾(1813-55)發表哲學著作。他的思想形成丹麥的路德派教會。1845學生在哥本哈根集會支持統一的斯堪的納維亞。1846 農民之友社團形成。這組織表明農民和自由黨聯合的發展有助鼓勵國王考慮一部自由憲法。1847 冰島議會開會決定建議國王改革擴大選民,實行更直接選舉,要求所有成員說冰島語。1848 克裏斯帝安未及討論他起草的憲法因敗血症去世。
1848-63 弗雷德裏克七世(生1808)憲法生效1849。宗教言論自由和其他民事自由。兩院製。荷蘭人地位平等。1848 弗雷德裏克宣告自己為立憲君主。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 政府提供荷爾斯泰因和勞恩堡。一自由憲法和加入德意誌聯邦的權力,石勒蘇益格可有自己的議會但仍與丹麥在一起。石勒蘇益格拒絕,丹麥卷入對石勒蘇益格和德國軍隊的戰爭,丹麥人弗雷德裏西亞戰役獲勝1849,但一省政府在石勒蘇益格成立,1851丹麥人才成功控製石勒蘇益格。丹麥曆史在19世紀後半集中在冰島和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獨立的鬥爭。國家自由黨反對這樣的獨立。1853-54 首相安德斯-奧斯特德(1778-1860)以國王法令執行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憲法。憲法設國家議會,議會作外交和國防決定。這沒有緩和關於在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限製言論自由和使用德語的自由。爭議結果憲法1858中止。1850年代改革包括擴大地方選舉的選舉權。取消土地上的勞動服務。1854一法律允許租戶借貸聯合便於購買自己的土地。行會和壟斷結束。1863三月特許提供荷爾斯泰因和勞恩堡一分開的憲法。政府也給石勒蘇益格和丹麥一新憲法。憲法似乎承諾結束領土問題,國王弗雷德裏克七世去世無嗣,丹麥議會擁立克裏斯蒂安九世繼位。
1863-1906 克裏斯蒂安九世(生1818)克裏斯蒂安九世簽署三月特許,盡管有普魯士和俄國的壓力。結果,丹麥對己進入荷爾斯泰因的德國軍隊戰爭。德國軍隊壓倒丹麥,丹麥失去石勒蘇益格和荷爾斯泰因。1866 恩裏科-達爾加斯(1828-94)開墾日德蘭半島西部。1870年代農業危機 丹麥以發展多樣化農業應對,引進牛奶農場。1871 路易斯-皮奧(1841-94)成立國際丹麥分部。出版《社會主義者》皮奧號召示威支持建築工人罷工1872,他的暴力和革命言論最終導至被捕。國際也成為非法。1876 社會民主黨成立。冰島自治。文學藝術的現實主義 詹斯-雅各布森(1847-85)小說家,詩人 著曆史小說《瑪麗-格魯布夫人》,和《尼爾斯-萊恩》等。霍爾格-德拉赫曼(1846-1908)詩人,戲劇家,斯卡根畫派畫家,斯卡根是丹麥一村名,1870年代畫家匯集那裏。1874 新憲法給予冰島國內事務獨立殖民1000年紀念。1884 冰島饑荒,英國援助。1898 丹麥工會大會。1901 改革政府經溫和派左派右派鬥爭後成立。政府建中學。取消教會十一稅和提供教會選舉。1905-08首相詹斯-克裏斯蒂安-克裏斯滕森(1856-1930)自由黨,1895形成自由黨左派。
1906-12 弗雷德裏克八世(生1843)1907 議會準許設工會失業基金和地方當局設濟貧基金。1908地方選舉擴大至所有納稅者,包括婦女。大戰前的那些年國防成為主要議題。克裏斯滕森政府尋求中立。這目標要求評估潛在的入侵。1910 選舉,左派掌握權力,他們尋求新憲法,新憲法起草,但還沒有通過戰爭在歐洲爆發。1914-15 憲法修正案 規範議會政府,打破上院的主導,選舉年齡從30降至25,擴大選舉權至所有男性和大多女性。
1912-47 克裏斯蒂安十世(生1870)
文化
尼古拉-格朗德維格(1783-1872)牧師,詩人,哲學家,曆史學家,《北方神話》1808。約翰-海貝格(1791-1860)詩人,劇作家,批評家。索倫-克爾凱郭爾(1813-55)神學家,哲學家,詩人,《非此則彼》1843,《致死的疾病》1849。漢斯-安徒生(1805-75)詩人,劇件家,小說家,著名童話《國王的新衣》,《醜小鴨》,《賣火柴的小女孩》。喬治-布蘭德(1842-1927)批評家,學者,《十九世紀文學主要潮流》1872。詹斯-雅各布森(1847-85)小說家,詩人,《尼爾斯-萊恩》1880,自然主義小說。亨利克-蓬托皮丹(1857-1943)小說家,獲1917諾貝爾文學獎,《許諾的土地》1891,《死的王國》1912。卡爾-蓋勒魯普(1857-1919)詩人,小說家,獲1917諾貝爾文學獎,《明娜》1889,《磨坊》1896。霍爾格-德拉克曼(1846-1908)詩人,劇作家,畫家。馬丁-安德森-尼克索(1869-1954)無產階級作家,《征服者貝萊》1906。約翰內斯-延森(1873-1950)作家,獲1944諾貝爾文學獎,《仙境故事》1898,《國王的隕落》1901。1911 冰島大學建立。
三 芬蘭
1809 芬蘭被俄國呑並正式通知芬蘭議會,芬蘭保持自己的宗教和傳統,瑞典簽和平條約把芬蘭移交給俄國。1801-25 沙皇亞曆山大一世 。1812 芬蘭首都從圖爾庫遷至赫爾辛基,這樣更靠近聖彼得堡。一德國建築師卡爾-路德維格-恩格爾(1778-1840)設計主要建築。1819芬蘭銀行從圖爾庫遷至赫爾辛基。芬蘭民族主義者集中於芬蘭語,但早期提議者用瑞典語寫作,包括約翰-盧德維格-魯內貝裏(1804-77),他用瑞典語寫芬蘭國歌《我們的國家》。1825-55 沙皇尼古拉一世 1831 一些知識分子,包括埃利亞斯-倫羅特(1802-84),結成芬蘭文學社。埃利亞斯出版最有影響的民間故事集《卡勒瓦拉》1835。1842 約翰-維爾赫爾姆-斯內爾曼(1806-81)因民族主義和自由傾向離開芬蘭大學後返回芬蘭,他創兩份報紙,一份是芬蘭語《農民之友》,一份是瑞典語Saima。1850 檢察法案官方用語瑞典語。1855-81 沙皇亞曆山大二世,任命F.W. 伯格為總督,伯格同情使用芬蘭語。1858 芬蘭語言法地方自治政府用多數居民用語。1860年代 A.O.弗洛伊登塔爾在芬蘭知識界幫助發起瑞典語運動。1861 四月聲明似乎反對沙皇對芬蘭的友好立場,不定期擱置招集芬蘭議會,和形成一48人委員會製定法律由沙皇批準。聲明引起赫爾辛基示威,於是說明委員會不能製定法律,隻是向將來的議會提交報告。1863 亞曆山大召集芬蘭議會,議會迫沙皇每五年召集議會。1865 銀馬克設計為芬蘭貨帀單位,開始俄國和芬蘭貨帀分開的過程,1878完成。1869 教會法案 由紹曼主教起草 允許俗人參與教會事務,和確定信仰自由的原則。1878 征兵法案,沙皇製定,這法案建一獨立的芬蘭軍隊。1880 自由黨,利奧-梅赫林(1839-1914)組織。自由黨試圖支持使用兩種語言的權利但是說瑞典語。語言衝突滲透政治。1881-94沙皇亞曆山大三世 1894-1917 沙皇尼古拉二世 1898 尼古拉-博布裏科夫(1839-1904)任總督,他推行芬蘭俄羅斯化的政策。1899 尼爾斯-羅伯特-烏辛(1854-1936)建獨立的芬蘭工黨,在政府為工人發聲。烏辛是社會主義者,但這黨沒有馬上采用社會主義。沙皇二月聲明 芬蘭軍隊由俄國軍隊控製,為此,他要求重新考慮芬蘭自治。聲明發布,但芬蘭議會聲明它無效。芬蘭學生收集抗議簽名,沙皇拒絕接見遞交請願的代表。1901 芬蘭軍隊解散。芬蘭征兵編入俄國軍隊。梅赫林號召抵抗,人們拒絕支持新法律。1904 博布裏科夫被暗殺。暗殺者歐根-紹曼(1875-1904),一芬蘭青年貴族。1905 俄國罷工蔓延至芬蘭。沙皇發聲明解除二月聲明。罷工還迫使解散上院,由立憲主義者代替。1906 普選確立,改革擴大至所有婦女。這還造成立立憲主義者失敗,他們在第二年選舉中失去席位。1909-17 總督弗朗茨-艾伯特-塞恩(1862-1918),他曾是博布裏科夫的下屬。 1910 一俄國議會法案取消芬蘭自治。戰爭爆發時芬蘭仍在俄國直接控製下。
文化
約翰-盧德維格-魯內貝裏(1804-77)詩人,史詩《國王法亞拉》1844,詩《我們的國家》,後為芬蘭國歌。薩克裏斯-托佩栁斯(1818-98)作家,記者,曆史學家,母語瑞典語,曾任赫爾辛基大學校長。阿萊克西斯-基維(1834-72)作家,《七兄弟》1870。明娜-康特(1844-97)女作家,劇《工人之妻》,《牧師之家》,小說《窮人》。阿維德-莫恩(1876-1946)作家,詩人,曾四次獲諾貝爾文學獎提名。埃諾-雷諾(1878-1926)詩人,記者,民族新浪漫主義。埃迪特-索德格朗(1892-1923)瑞典語女詩人,現代主義。亞爾-赫默(1893-1944)作家,曾連續六次獲諾貝爾文學獎提名。弗蘭斯-埃米爾-西蘭帕(1888-1964)作家,獲1939諾貝爾文學獎,《少女西麗亞》1931。
第九節 巴爾幹
19世紀現代巴爾幹國家產生。民族意識在知識分子和商人階級複蘇,這些起重要作用,直接原因是奧斯曼中央權威崩潰。地方政府組織和武裝自己,取得獨立或自治後,必須建現代國家,大多情況下會有提倡西方模式的議會和獨裁統治的分別。巴爾幹仍主要是鄉村;工業發展緩慢。各巴爾幹國家經曆文化複興,民族主義目標常與語言和文化發展連接。
一 希臘
伯羅奔尼撒提供1821革命的有利條件,希臘人在他們自己的教會下相當自治,控製鄉村的是希臘而不是奧斯曼。
1 1821-31 希臘獨立戰爭
受俄國鼓勵和法國革命和拿破侖影響,1814 一秘密革命社團《友誼社》在敖德薩成立,與俄國政府密切接觸, 一領導者卡波-季斯第亞斯伯爵(1776-1831)是沙皇亞曆山大一世密友 。另一領導者亞曆山大-伊普斯蘭提斯(1792-1828)出身法那爾家庭。 1821 2月 瓦拉幾亞暴動反對奧斯曼對希臘統治。3月 伊普斯蘭提斯宣布在摩爾達維亞起義,呼籲沙皇援助,沙皇亞曆山大受梅特湼影響沒有回應。伊普斯蘭提斯在德勒格沙被奧斯曼軍隊打敗,他逃亡但被奧地利人抓獲囚禁。同時摩裏亞也發生暴動,其他島也加入,奧斯曼人被屠殺,運動蔓延至希臘其他地區。奧斯曼吊死希臘愛國者和屠殺君士坦丁堡的希臘人作為報複。7月俄國向奧斯曼發最後通諜,要求恢複基督教堂保護基督教等。奧斯曼拒絕。隻是由於梅特湼和卡斯爾雷的努力避免了戰爭。10月 希臘人奪取特裏波利,奧斯曼在摩裏亞的主要要塞,屠殺1萬奧斯曼人。1822 1月 一希臘會議在埃皮達魯斯宣告希臘獨立和起草憲法,設一自由議會和一五人執行指導。4月 一支奧斯曼艦隊,卡拉-阿裏率領,占領希俄斯島,島民或被屠殺或賣為奴。6月 奧斯曼艦隊被康斯坦蒂諾斯-卡納裏斯上將(1790-1877)率領的希臘人摧毀。7月 一支3萬人軍隊入侵柯林斯灣北的整個半島,希臘政府逃亡至島嶼。1823 1月 奧斯曼沒能奪取柯林斯灣入口處關鍵的邁索隆吉要塞,被迫撤回。希臘人沒有利用這喘息時機,陷入西奧多羅斯-科洛科特羅尼斯將軍(1770-1843)和拉紮羅斯-昆圖裏奧蒂斯參議員(1769-1852)間的內鬥。1824 第一次內戰,科洛科特羅斯戰敗, 政府在納夫普利翁成立。這時蘇丹要埃及穆罕默德-阿裏(1769-1849)幫助,他已經征服克裏特1822-24。1825 2月 易卜拉欣,穆罕默德子,在摩裏亞登陸,很快占領全半島。奧斯曼雷希德-帕夏率軍從北入侵又圍邁索隆吉,1826 4月 最終攻占。期望希臘獨立的情緒迅速在德國,瑞士,法國,和英國蔓延,政府也不得不有所行動,大使會議在聖彼得堡召開1824-25,討論建立三個自治但納貢的希臘國家的計劃,但奧地利和英國不願在反奧斯曼上跟從俄國。7月 希臘把自己置於英國保護。邁索隆吉陷落後籲請英國調停。1826 4月 聖彼得堡協議 ,英國威靈頓至聖彼得堡與俄國簽署,兩國同意在希臘完全自治但承認奧斯曼為宗主的基礎上調停。1827 4月 希臘各派聯合選卡波-季斯第亞斯為總統,為期7年。5月 托爾真憲法 隻設一議會,參議院。6月 雅典衛城被奧斯曼占領。7月 倫敦條約 法國加入俄國和英國,如果奧斯曼拒絕停戰,三國威脅會支持希臘和使用海軍。8月 奧斯曼拒絕停戰。 10月 納瓦裏諾戰役 英法俄艦隊進入港口,那裏大量埃及艦船擠在一起,短距離砲戰,聯軍獲勝。12月 聯盟使節離開君士坦丁堡。1828 4月 俄國對奧斯曼宣戰。8月 英法與穆罕默德-阿裏會談,討論埃及軍隊從希臘撤離。1829 3月 倫敦協議 由一使節會議起草:希臘由一非英法俄王室的王子統治。11月 倫敦會議 決定希臘完全獨立但邊界後移,由一新的倫敦協議具體實施。列強選薩克森-科堡的利奧波德為王子。但他謝絕。卡波-季斯第亞斯統治希臘至他1831被政敵剌殺。
2 王國
1832-62 奧托一世 (1815-67)巴伐利亞王子,拜占庭科穆寧皇族後裔。王子隻17歲,三個巴伐利亞的顧問攝政3年,試圖建起中央集權的官僚製度,完全不適宜當地政府的傳統。 1833 奧托成為希臘教會首領,關閉半數修道院。1834 希臘政府遷雅典。1843 民眾起事要求製定憲法,奧托讓歩同意,議會召開,製定兩院製憲法。1854 希臘人在俄國奧斯曼克裏米亞戰爭中乘機入侵色薩利和伊庇魯斯,希臘奧斯曼關係緊張,英法占領比雷埃夫斯防止希臘卷入戰爭,占領持續至1857。1862 軍事叛亂,奧托被推翻,又一次民眾和軍事革命後他離開這國家。1863 一次公投後希臘議會宣告英國阿爾弗雷德王子為希臘國王。這選舉被英國政府拒絕。
1863-1913 喬治一世 (生1845)丹麥王子,拜占廷巴列奧略皇族後裔,時年17歲。1864 英國把愛奧尼亞諸島讓給希臘,愛奧尼亞自1815受英國保護。民主憲法引進,男性普選權,和單一議會。1866-68 克裏特叛亂,與奧斯曼關係破裂,關係恢複1869。1881 希臘與奧斯曼會談獲色薩利,和部分伊庇魯斯,柏林會議。1886 列強對希臘最後通諜,要希臘不要介入東魯梅利奧的革命。希臘拒絕,列強封鎖迫希臘就範。1893 盡管1880和1890年代經濟發展,鐵路從1882的7哩增至1893的568哩。希臘經濟仍依賴有限的農業出口。希臘經濟薄弱迫政府宣布銀行破產。1896 第一屆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1896-97 克裏特暴動,希臘介入,結果與奧斯曼戰爭,希臘戰敗,但在和平條約中因列強的壓力獲寬大對待。1898 希臘政府拖欠債務後一國際委員會成立控製希臘財政。奧斯曼軍隊進攻英國軍隊後被迫撤出克裏特。英法俄和意大利的分遣隊占領島嶼。1905 列強反複拒絕克裏特並入希臘的要求後克裏特暴動。埃裏夫塞裏奧斯-韋尼澤洛斯(1864-1936)領導的克裏特議會宣布統一,但列強不顧有對他們軍隊的攻擊依然固守。1908 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納合並入奧匈和保加利亞宣布獨立後克裏特宣布與希臘統一。1909 英法俄和意大利從克裏特撤出軍隊。1910 軍事同盟,一些軍官,迫希臘議會修改憲法。之後同盟解散。1910-15 首相韋尼澤洛斯 他立即實施軍事和財政改革,其他改革重組地方政府和民事服務的考核。政府還重組工會,建自由和必須的小學教育,和訂收入稅。1912 與保加利亞聯盟條約。第一次巴爾幹戰爭。1913 國王喬治一世在塞薩洛尼基遇剌。第二次巴爾幹戰爭。克裏特正式被希臘接管。
1913-17 康斯坦丁一世(1868-1923)1914 南阿爾巴尼亞和愛琴海諸島危機。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康斯坦丁拒絕德國要求參戰。
二 塞爾維亞
1 1804-17 兩次革命
1804-13 第一次塞爾維亞革命 領導者為一貴族卡拉喬爾傑-彼得羅維奇(1768-1817)。革命失敗後卡拉喬爾傑流亡奧地利。1813 第一份塞爾維亞報紙《新塞爾維亞人》在維也納出版,1834 移至貝爾格萊德。1815-17 第二次塞爾維亞革命 領導者米洛斯-歐布雷諾維奇(1780-1860)土耳其政府更願和平解決,擔心歐洲幹涉。1817 卡拉喬爾傑回塞爾維亞遇剌身亡。
2 1817-42 歐布雷諾維奇王朝
1817-39 米洛斯-歐布雷諾維奇大公 1817 米洛斯被蘇丹承認為塞爾維亞大公,自治政府成立。1829 亞德裏亞那堡條約保證塞爾維亞自治和宗教自由。1830 蘇丹承認米洛斯為世襲大公,加了一些領土。1832 塞爾維亞獲選教區和主教權,貝爾格萊德主教成為塞爾維亞教區。1834 新民法頒發。1835 一些貴族迫米洛斯製定憲法,設兩院,政府,司法。1835-36 農業法 穩定農民生活條件。1838 蘇丹在俄國支持下廢除憲法,指定一貴族元老院把持所有權力。1839 米洛斯退位抗議寡頭。
1839 米蘭(生1819)米洛斯子,為大公幾個星期後去世。
1839-42 米哈伊洛(1823-68)米蘭弟,短暫統治期間一直有卡拉喬爾傑派密謀,要求召集議會。一次軍事政變後米哈伊洛被迫逃亡。
3 1842-58 卡拉喬爾傑王朝
1842-58 亞曆山大-卡拉喬爾傑(1806-85)被議會選為大公。西方影響擴展,貿易增長,教育發展。1843 公共郵政係統,仿奧地利的國家官僚製度形成。1844 政府首腦伊利亞-加拉薩寧(1812-74)確立南斯拉夫思想為外交方針。強調斯拉夫人團結。1845 軍隊建立,隻是為內部治安。1856 巴黎條約 塞爾維亞置於列強集體擔保。1852-53 首相伊利亞-加拉薩寧。1858 刑法係統重組。亞曆山大讓位於奧斯曼和俄國支持的反對派歐布雷諾維奇。
4 1858-1903 後歐布雷諾維奇王朝
1858-60 米洛斯-歐布雷諾維奇 複位。己79歲。
1860-68 米哈伊洛 第二次繼位。他目標是團結巴爾幹人對付奧斯曼。實施征兵製和逐漸發展有效的政府管理,但他是以個人統治,1861 召集議會作為諮詢。1861-67 首相伊利亞-加拉薩寧,第二次。1862 貝爾格萊德在駐軍和民眾衝突後遭奧斯曼軍隊砲轟。米哈伊洛籲列強介入,蘇丹減少駐軍,集中在三,四處。1866 米哈伊洛再籲請撤出奧斯曼的軍隊,列強勸蘇丹讓歩,最後軍隊離開塞爾維亞領土1867。塞爾維亞和黑山秘密攻守同盟。1867 塞爾維亞羅馬尼亞秘密條約,目標鞏固獨立。塞爾維亞希臘簽弗斯勞秘密條約,塞爾維亞獲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納,希臘獲色薩利和伊庇魯斯,1868對奧斯曼采取行動。最終目標巴爾幹同盟顯現。米哈伊洛組織征波斯尼亞和馬其頓,與保加利亞革命領導者密切接觸。民族主義鼓動,統一塞爾維亞青年成立1867。1868 米哈伊洛被想恢複亞曆山大-卡拉喬爾傑的陰謀者剌殺。伊利亞-加拉薩寧派人逮捕了行剌者。塞爾維亞第一次鑄錢帀。
1868-89 米蘭一世(1854-1901)歐布雷諾維奇 ,米哈伊洛堂弟,為大公,自1882稱國王。由攝政修改憲法1869,適應民族主義組織的要求。1876 在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納暴動後塞爾維亞對奧斯曼宣戰,政府和國家激進民族主義釋放。塞爾維亞戰敗。1878 柏林條約 塞爾維亞完全獨立,但隻獲很少領土增加,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納被奧地利占領。1881 塞爾維亞與奧地利簽秘密條約,實際為後者保護國。商業條約建貝爾格萊德至尼什和弗拉湼的鐵路線。進一歩的商業協議被阻,因匈牙利拒絕允許塞爾維亞小麥過境。然而奧匈和塞爾維亞的經濟協議有利奧地利的製造業和推遲塞爾維亞經濟增成長。
1882 米蘭宣布為國王,奧地利支持。1883 國家銀行成立。蒂莫克叛亂 因米蘭拒絕人民邀進黨,領導者尼古拉-帕希奇(1845-1926)掌權和地方經濟狀況觸發,是最大的農民叛亂,被軍隊鎮壓。1884-85 維也納至君士坦丁堡鐵路的塞爾維亞部分完成。1885 東魯梅利亞和保加利亞合並後塞爾維亞對保加利亞宣戰。塞爾維亞在斯利夫尼紮戰敗,但因奧地利介入免受入侵。1887 塞爾維亞工業公司在比利時成立。代表外國勢力進入開發蒂莫克煤礦。1888 米蘭與妻俄國娜塔利亞離婚,她離開這國家。激進黨贏得選舉。1889 不顧米蘭警告,議會通過憲法自由修訂。米蘭讓位。
1889-1903 亞曆山大一世 (生1876)米蘭子,繼位13歲,裏斯蒂奇為攝政。1893 亞曆山大政變,取消攝政。1893 恢複1869憲法。1899 亞曆山大娶德拉加-馬辛(1867-1903) 1901 修改憲法,設兩院,他有權任命上院五分之三議員。1903 亞曆山大,馬辛,和20多宮廷人員被一群陰謀者謀殺,大多是軍人。這震驚歐洲。議會選彼得-卡拉喬爾傑為國王,恢複1889憲法。
4 1903- 後卡拉喬爾傑王朝
1903-21 彼得一世(生1844) 1918後為南斯拉夫國王。 1904-05 首相尼古拉-帕希奇 塞爾維亞政策坦率成為民族主義和反奧地利的。1905 塞爾維亞和保加利亞簽商業協議,使兩國經濟聯合。1908-09 波斯尼亞合並危機 塞爾維亞和奧地利間戰爭危險。1912 與保加利亞同盟條約。帕希奇又選為首相。第一次巴爾幹戰爭爆發。1913 與希臘攻守同盟條約,10年。第二次巴爾幹戰爭爆發。1914 王儲亞曆山大王子因國王不適攝政。弗朗西斯-斐迪南大公在薩拉熱窩遇剌。奧匈對塞爾維亞宣戰。
文化
1829 武克-卡拉季奇(1787-1864)和利奧波德-蘭克(1795-1886)出版一部塞爾維亞革命史。1834 第一家劇院在克拉古耶瓦茨組建,但塞爾維亞文化實際中心仍是維也納和佩斯。1844 貝爾格萊德大學和科學院成立。1847 國家博物館和國家圖書館成立。
三 蒙特內哥羅
蒙特內哥羅12萬人口分布在36個部落240個村莊。國家真實權力集中在部落首領手裏,他們獨自收稅和維持軍隊。隻對外部敵人時統一行動。因貧窮蒙特內哥羅不能支撐他的人口,至1912約三分之一勞動力男子被迫至海外打工或永久移民。
1782-1830 彼得一世(生1748)采邑主教,是俄國對奧斯曼戰爭的盟友,蒙特內哥羅其實是俄國的保護國。1799 蘇丹塞裏姆三世承認蒙特內哥羅完全獨立。
1830-52 彼得二世(生1813)彼得一世侄,史詩《山地花環》1845和南部斯拉夫民族詩的作者,他統治的最後一些年因布爾達地區的反叛和糧食騷亂陷入崩潰。1831 為增進統一彼得成立12成員的上院。1833 第一個小學開學。
1851-60 達尼洛一世(生1826)取消采邑主教頭銜,成為世俗統治者,努力改革和國家現代化現。1852-53 一次蒙特內哥羅人和奧斯曼人衝突導至奧馬爾帕夏入侵這小國,因奧地利的威脅奧斯曼人撤出。隨後一次反叛1857和列強幹涉產生一新的承認自治1862。1855 新法律(達尼洛法)確立法律平等和保護私有財產。1860 達尼洛一世被剌殺。
1860-1918 尼古拉一世 (1841-1921)達尼洛侄。1861 黑塞哥維那叛亂,蒙特內哥羅支持,國家又被奧馬爾帕夏入侵,他迫使承認奧斯曼權威。1876 因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的暴動導至對奧斯曼戰爭,盡管條件差蒙特內哥羅成功。1878 柏林條約承認蒙特內哥羅完全獨立。領土倍增。擔心俄國利用新蒙特內哥羅海岸,奧匈受權在這地區海軍保護。1879 尼古拉重組國家 他設一國家議會為司法機構,雖然這是任命的,他還設一內閣和一高等法院。他把國家劃為12個省,兩劃分為區,由一長官行使行政和司法權。1888 新法律實施,軍隊按俄國模式重組。1905 尼古拉最終批準製定一憲法設議會,普選產生。他做這些主要為給國家現代氣氛和更易獲得外債。塞爾維亞卡拉喬爾傑王朝1903後,南斯拉夫領導權爭奪產生對尼古拉的陰謀。1909 一家意大利公司建這國家唯一鐵路,從巴爾至維爾帕薩。1910 尼古拉宣布自己為國王。1912 第一次巴爾幹戰爭 雖然以前沒有與前聯盟其他國家綁一起,是第一個宣戰。1913 第二次巴爾幹戰爭 歐洲大國封鎖蒙特內哥羅圍斯庫塔裏,尼古拉取斯庫塔裏但被奧地利威脅撤出。1914 蒙特內哥羅對奧地利宣戰。
四 保加利亞
至19世紀末保加利亞人口達430萬,1911百分之八十人仍從事農業,加深城鄉差別的問題,還陷入外國債務。
1841 尼什起事反對奧斯曼。1850-51 維丁地區起事反對奧斯曼。1870 奧斯曼政府成立保加利亞教區,東正教會的分區。教區有馬其頓,色雷斯,保加利亞廣泛地區的審判權。君士坦丁堡牧首拒絕承認保加利亞教會,1872逐出教會。1875 反對奧斯曼的起義流產。1876 保加利亞革命中央委員會計劃的大暴動被鎮壓。1877-78 俄土戰爭。1878 3,3 聖斯特凡諾條約。7,13 柏林條約 。保加利亞獲自治。1879 保加利亞議會采用一自由憲法,男子普選,一內閣對議會負責。憲法確定普遍初等教育,東正教為國教。
1879-86 亞曆山大一世(1857-93)1879 巴騰堡的亞曆山大選為大公,不久與國家議會衝突,自由黨議員反對俄國控製。1880-81首相佩特科-卡拉維洛夫(1843-1903)1881 亞曆山大發起和俄國同意,強迫選舉後由保守黨控製的新議會產生,修改憲法引進間接普選,限製公民自由,大公有較大權力。1882 麵對政治不穩,亞曆山大任命俄國官員領頭的政府。1883 恢複1879憲法,引起俄國敵意。1884-86首相佩特科-卡拉維洛夫(第二次,第三次)的民主政府國有化所有鐵路和銀行。1885 保加利亞民族主義者在普魯夫迪夫發起反對東魯梅利亞政府的政變,尋求與保加利亞合並。塞爾維亞宣戰,要求賠償,保加利亞在斯利夫尼察打敗塞爾維亞,然後入侵塞爾維亞取皮羅特,奧地利外交幹預強迫撤回。1886達成和平。列強拒絕完全統一,代替方法是由保加利亞大公任東魯梅利亞總督。1886 一幫俄國鼓動的軍官綁架亞曆山大。一民族主義領袖斯特凡-斯塔博洛夫(1854-95)成立臨時政府,他逮捕陰謀者和迎回亞曆山大。亞曆山大返回,但又離開,因俄國拒絕他繼續統治。他任命斯塔博洛夫,薩瓦-莫托庫羅夫(1852-91),和佩特羅-卡拉維洛夫三人攝政。丹麥的沃爾德馬王子被選為大公,但他拒絕。1887 斯塔博洛夫平定錫利斯特拉,魯塞,和瓦爾納駐軍叛亂。保加利亞議會選薩克森-科堡的斐迪南王子為大公,他接受和到達。俄國抗議。
1887-1918 斐迪南一世(1861-1948) 1908後稱國王。1887-94 首相斯塔博洛夫 1887 列強沒有一個承認斐迪南,但在斯塔博洛夫和民族主義者幫助下維持,統治前十年時不時有陰謀反對他和對內閣的暗殺。1888 完成維也納至君士坦丁堡鐵路在保加利亞的部分。1890 奧斯曼政府任命三位保加利亞主教轄馬其頓教區,這有助斯塔博洛夫政府和君主。1891 保加利亞革命社會民主黨成立,目標類似德國社會民主黨的“愛爾福特綱領”,然而因分歧和工人團結不緊密發展不好。1892 斯塔博洛夫訪問君士坦丁堡。他政策總的是與奧斯曼友好和在馬其頓事務上讓歩。希臘政治家查裏勞斯-特裏庫皮斯(1832-96)建議組成巴爾幹同盟被他拒絕1891。1894 斯塔博洛夫解職,部分是由於農民不滿部分是馬其頓政策上的壓力。世界糧食價格下落的反映,政府把十一稅代以土地稅。1894-99 首相康斯坦丁-斯托易羅夫(1853-1901)。政府也以有助製造業的獎勵工業法案尋求增加稅收,法案範圍後來在1905和1910擴大。1895 斯塔博洛夫被馬其頓革命者謀殺。1896 王子鮑裏斯皈依東正教,俄國和保加利亞乘機和解。蘇丹承認斐迪南為保加利亞大公和東魯梅利亞總督。列強很快跟著承認。1899 政府從法國借債,許多外債的第一筆,這些債折磨保加利亞的發展。糧價上升,政府計劃1900至1904回到十一稅,代替土地稅。引起農民運動。保加利亞農民聯盟在普列文成立。1900 政府軍隊鎮壓特勒斯泰尼克和杜蘭庫拉克的農民抗議者,抗議繼續,迫政府下台。新政府取消十一稅。1901-02 首相佩特科-卡拉維洛夫(第四次) 1901 保加利亞農民聯盟正式進入政治舞台 在亞曆山大-斯塔姆博利伊斯基(1876-1923)領導下成為重要政黨,第一次大戰前從未得過超百分之十五的選票。1905-07 親希臘者在馬其頓活動,同情俄國革命,城市工人貧窮狀況產生動亂。大學關閉防止學生參加政治活動。動亂高潮是1906年底的鐵路工人罷工。1907 政府與工人達成諒解,罷工結束。1906-07 首相迪米特爾-佩特科夫(1856-1807)1907 被剌殺。1908 首相亞曆山大-馬利諾夫(1867-1938)1908 斐迪南宣布獨立,擬用沙皇稱號。1909 斐迪南訪問聖彼得堡。與奧斯曼協議,承認保加利亞獨立。塞爾維亞結盟的努力被避開,因斐迪南不想放棄對馬其頓的所有。1911-13 首相 伊萬-蓋朔夫(1849-1924)保加利亞開始與塞爾維亞談判,特裏波裏坦戰爭結束。1912 與塞爾維亞結盟。與希臘同盟條約。第一次巴爾幹戰爭,保加利亞獲勝。1913 保加利亞同意割讓錫利斯特拉給羅馬尼亞,在其他地方獲補償。1913-18 首相瓦西裏-拉多斯拉沃夫(1854-1929)。1913 布加勒斯特條約 保加利亞戰敗後簽。君士坦丁堡條約 奧斯曼和保加利亞間達成和平。第二次巴爾幹戰爭對保加利亞是災騅,放棄了最現代化的鄉村地區,獲得地區是落後的和沒有發展的。1914 保加利亞宣布在第一次大戰中中立。1915 保加利亞參加第一次大戰。
文化
1762 派斯-希倫達爾(1722-73)一牧師,著《保加利亞史》標誌保加利亞國家複興開始。1835 瓦西爾-阿普裏洛夫(1789-1847)在加布羅沃建貝爾-蘭開斯特學校,第一所用保加利亞語教學的學校。發起教育運動,1840建第一所女童學校。1840 尼奧斐托斯-杜卡斯(1760-1845)把聖經譯為保加利亞語,美國傳教士伊利薩-裏格斯(1810-1901)幫助。1869 保加利亞文學社在羅馬尼亞布勒伊拉成立,獨立後遷至索菲亞,成為保加利亞科學院1911。1879 國家圖書館在索菲亞建立。1892 克魯斯蒂烏-克魯斯特耶夫成為《思想》的編輯,保加利亞領先的文學雜誌。這代表自治後的文化變化。不再強調保加利亞的獨特,斯托揚-米哈伊洛維奇(1856-1927),佩特科-托多魯夫(1879-1916),和佩特科-斯拉維科夫(1866-1912)尋求把保加利亞文學與歐洲潮流連接,著眼個人而不是民族集體。國家淚和笑劇團1900年代成立。1900 第一部本地作曲家伊曼紐兒-馬諾洛夫(1860-1902)的歌劇上演。1912 潘喬-斯拉維科夫(1866-1912)詩人,著《血之歌》,曾獲諾貝爾文學獎提名。
五 羅馬尼亞
羅馬尼亞1910人口達700萬,是大土地所有者國家,;1895,6500羅馬尼亞人擁有一半農業土地,而無地農民占人口百分之二十。羅馬尼亞經濟與鄰國不同,至1900石油吸引許多外國投資;但仍是農業國,1911百分之七十五人口從事農業。大量貧窮農民使文盲率達百分之四十。
1774 庫楚克-開納吉條約 俄國有一定權力介入多瑙河公國(摩爾達維亞和瓦拉幾亞)但通常是由蘇丹任命的希臘法那爾人總督統治。
1802 俄國迫蘇丹允諾任命總督七年,沒有俄國同意不得撤換。1812 布加勒斯特條約比薩拉比亞從摩爾達維亞割出給俄國。
1821-22 瓦拉幾亞起事,圖多爾-弗拉基米雷斯庫(1780-1821)領導,摩爾達維亞起事,亞曆山大-伊普斯蘭提斯(1792-1828)領導,因目標不一和缺少俄國支持使奧斯曼輕易取勝,但奧斯曼政府同意把總督換為當地領袖。1829 亞德裏亞堡條約,俄國加強保護國地位和使公國完全自治。1829-34 俄國繼續占領,由俄國總督保羅-基謝列夫伯爵開明統治,他預防瘟疫,組織民兵,改革財政,取消貿易限製。1832 組織條例 俄國總督帶領一些紳士草擬,選的大公是終身的,沒有俄國同意不能撤換,結果是寡頭政府,持續至1856。1832-56 經濟擴展時期,西歐需要羅馬尼亞的糧食;多瑙河輪船交通發展,法國影響快速蔓延,法國許多羅馬尼亞學生;受波蘭移民影響。1834-49 摩爾達維爾大公米哈伊兒-斯圖爾紮 (1794-1884)。1848 瓦拉幾亞革命 ,康斯坦丁-羅塞蒂(1816-85)和迪米特裏(1818-92)揚(1821-91)-布勒蒂亞努領導,大公接受一自由憲法然後逃亡。俄國經奧斯曼同意入侵公國撲滅革命。1853克裏米亞戰爭後俄國占領公國。1854 俄國撤出,由奧地利代替。1856 巴黎會議 拿破侖三世讚成公國合並。奧斯曼和奧地利反對,但逐漸英國支持。俄國站法國一邊。最終決定蘇丹應召集公投確定民眾願意。同時一國際委員會研究和建議組織。1857 奧地利撤出。公投結果統一派勝。石油開始生產。1858 列強在巴黎開會決定成立摩爾達維亞和瓦拉幾亞聯合公國。
1859-66 大公亞曆山大-庫紮(1820-73)1859 亞曆山大-庫紮上校(1820-73)先後選為摩爾達維亞大公和瓦拉幾亞大公。1862 蘇丹承認兩公國統一,新名羅馬尼亞。首相巴爾布-卡塔爾久(1807-62)保守黨,記者。被暗殺。1862-63 首相尼古拉-克雷圖列斯庫(1812-1900)自由黨,醫生。1863-65 首相米哈伊爾-科格爾尼恰努(1817-91)自由黨,律師,曆史學家。新民法,刑法,以拿破侖法典為基礎。羅馬尼亞教會宣告獨立,君士坦丁堡牧首1885才承認。1863 科格爾尼恰努把教會土地國有化。1864 庫紮政變,加強大公權力,成立他任命的上院等。頒法令土地改革。1865-66 首相尼古拉-克雷圖列斯庫(第二次)。1866 庫紮被綁架和被迫退位,流亡海外。議會提佛蘭德伯爵,比利時利奧波德二世子為大公,被拒絕。臨時政府(拿破侖三世和俾斯麥秘密批準)提霍亨索倫-西格馬林根的卡羅爾為大公,平民表決批準。
1866-1914 大公卡羅爾一世(生1939)1881後為國王。卡羅爾引進新憲法,以比利時1831憲法為基礎。1866 首相拉斯克爾-卡塔樂久(1823-99)保守黨。1868 卡羅爾特許兩家公司,一家英國-匈牙利一家普魯士,建雅西至布加勒斯特鐵路線。1871-76 首相拉斯克爾-卡塔爾久(第二次)。1871 卡羅爾在法國普魯士戰爭中支持普魯士,與親法民眾衝突,示威後準備退位,拉斯克爾-卡塔爾久保守黨政府勸阻。1878 柏林條約 承認羅馬尼亞完全獨立。1881 卡羅爾宣稱為國王。1893 王子斐迪南娶愛丁堡公主瑪麗。羅馬尼亞社會民主黨成立。1900-01 與保加利亞關係緊張,因馬其頓衝突和一些羅馬尼亞人被馬其頓革命者謀殺。1905-11 與希臘關係破裂 大量希臘人被逐出羅馬尼亞。1907 摩爾達維亞農民暴動被軍隊鎮壓。1913 與保加利亞達成協議 割讓錫利斯特拉作為巴爾幹戰爭所獲的補償,但羅馬尼亞政府要求更多。羅馬尼亞對保加利亞宣戰,第二次巴爾幹戰爭中加入塞爾維爾和希臘。1914 羅馬尼亞在第一次大戰宣布中立。國王卡羅爾去世。
1914-27 斐迪南一世,卡羅爾侄,繼承王位
文化
1780 塞繆爾-米料(1745-1806)和喬治-辛凱(1754-1816)出版《達科-羅馬或瓦拉幾亞語語法》。1860 雅西大學建立。1864 布加勒斯特大學建立。
六 馬其頓
19世紀奧斯曼帝國衰落時馬其頓成為保加利亞,塞爾維亞,和希臘民族主義運動地方。各方都把馬其頓看成是在自己的自然邊界內。
1893 內馬其頓革命組織形成,目標是馬其頓自治,最終成為保加利亞聯邦中的一員。1894 至高馬其頓委員會成立,尋求與保加利亞統一。至1900內馬其頓革命組織控製了這委員會。1895 外馬其頓革命組織形成,總部在索非亞。1897希臘被奧斯曼打敗後奧斯曼政府覺得希臘人的威脅比保加利亞和塞爾維亞的小。1901 一些羅馬尼亞人被暗殺後馬其頓領袖被逮捕,保加利亞和羅馬尼亞關係緊張。1902 保加利亞為還俄國債務削減對馬其頓革命的支持和接受一塞爾維亞牧師為斯科普裏教區管事。至高馬其頓委員會侵入戈爾納-朱馬亞 ,馬其頓內很少結果,俄國迫塞爾維亞和保加利亞否認叛亂。1903 保加利亞解散領土內所有馬斯頓組織和逮捕領導者。內馬其頓革命組織擔心失去等待的機會,資助伊林登-普羅布拉熱湼起義,同樣在馬其頓很少結果。高度緊張包括奧斯曼和保加利亞間可能戰爭,使歐洲列強通過米爾茨施泰格改革計劃引入改革,帝國被迫重劃內部邊界使同質文化在一個行政區。1904 第一個希臘幫在中馬其頓出現,由一雅典社團幫助,希臘政府秘密幫助。這些幫加入持續的親塞爾維亞和親保加利亞反叛者間的摩擦,阻礙聯合塞爾維亞和保加利亞的努力。1912-13 巴爾幹戰爭的結果,馬其頓主要在塞爾維亞和希臘間劃分。但合法的邊界仍是爭執。
七 阿爾巴尼亞
阿爾巴尼亞民族主義和民族覺醒運動19世紀中興起。這之前阿爾巴尼亞是以宗教人口(天主教,穆斯林,東正教)區分的地區。作為一個國家,經濟落後,易受強鄰攻擊。
1878 普裏茲倫同盟形成,在柏林會議阿爾巴尼亞進入歐洲視野,聯盟努力建事實上的政府。聖斯特凡諾條約把阿爾巴尼亞人居住領土劃給塞爾維亞,蒙特內哥羅,和保加利亞。阿卜杜勒-弗拉謝裏(1839-92)領導一次會議為阿爾巴尼亞自治向政府請願。沒有回應。1881 普裏茲倫同盟,阿卜杜勒-弗拉謝裏繼續領導下成立一臨時政府,在奧斯曼鎮壓下結束。盡管失敗,同盟己成功改變列強的原來計劃,防止一些領土落入希臘和蒙特內哥羅。1905 阿爾巴尼亞解放委員會形成,開始向南麵奧斯曼和希臘遊擊戰。1910 科索沃地區叛亂,德-喬-魯裏(1840-1915)領導,奧斯曼鎮壓科索沃叛亂,戰鬥三個月後關閉所有國家機構,山裏仍在叛亂。1912 召集選舉後,奧斯曼代表哈桑-普裏什蒂納(1873-1933)和伊斯梅爾-捷馬利-發羅拉(1844-1919)催促全國起義。所有阿爾巴尼亞三個宗教愛國者會議宣告獨立,成立發羅拉政府。1913 倫敦會議歐洲列強承認阿爾巴尼亞獨立,但拒絕承認發羅拉政府。他們成立一個委員會,隻一位阿爾巴尼亞代表,建新政府。委員會選威廉-馮-維德親王(1845-1907)為阿爾巴尼亞第一位國王。
文化
1850 瑙姆-維吉哈西(1797-1846)律師,學者。組織阿爾巴尼亞文化聯合會,以出版阿爾巴尼亞語作品試圖建設民族文化。1864德米特裏奧-卡馬爾達(1821-82)語言學家。出版阿爾巴尼亞語散文,溯源至古代曆史。1871 采夫-朱巴尼(1818-80)阿爾巴尼亞民間文化先驅,著民歌集和狂想曲。蒂米-米特科(1820-90)民間文化先驅,著《阿爾巴尼亞蜜蜂》1878。1889 奈姆-弗拉謝裏(1846-1900)曆史學家,詩人。著史詩《斯堪德培傳》,獲民族詩人聲譽。1908 阿爾巴尼亞領導者在比托拉會議正式采用拉丁字母。
第十節 波蘭
1807 拿破侖和俄國亞曆山大一世創華沙公國,按法國模式立憲國家,包括引進拿破侖法典。薩克森選候弗裏德裏希-奧古斯特一世(1750-1827)成為公爵。
1809 波蘭奧地利戰爭 申布倫和約華沙公國獲新領土。
1815 維也納會議波蘭有限自治波茲南公國普魯士領導;波蘭會議王國與俄國永久聯合;和克拉科自由邦。民族主義者希望仍寄托在波蘭王國,那裏憲法提供一議會,一分開的政府和軍隊,官方用波蘭語,約瑟夫-紮奧內澤克將軍為總督,康斯坦丁大公為軍隊統帥。1817 第一個秘密社團在華沙大學成立,接著有活躍的自由波蘭聯盟1820.威爾諾大學的學生也成立秘密社團,但同如在華沙,沒有持續多久。軍官也成立愛國秘密社團,如國家自由社1819,和愛國社1821。1819 沙皇亞曆山大把檢查製度引進會議王國,對波蘭統治更專製,1820-25間他拒絕召開議會。
1823 普魯士頒法令取消農奴製,擴展至波茲南公國的波蘭人。1828 科薩韋裏-盧貝基(1778-1846)財政大臣,建波蘭銀行。是國家努力發展工業(紡織,礦業,鋼鐵)的一部分。1830-31 十一月暴動 會議王國波蘭民族主義者長時準備,被巴黎革命帶動,沙皇建議用波蘭軍隊去鎮壓比利時和法國新政府。俄國駐軍被逐出波蘭,革命政府宣告成立,羅曼諾夫王朝被廢,與立陶宛聯合。溫和派和激進派的分裂削弱波蘭人。俄國人在奧斯特羅文卡打敗波蘭人1831,最終占領華沙。革命失敗,許多波蘭人逃往西方,那裏他們形成有力的革命派別 ,尤其在巴黎。1832 尼古拉一世 取消波蘭憲法,以一組織法代替,波蘭失去政治權利,隻保留很少的自治。波蘭俄羅斯化開始。普魯士也乘機德國化。1846 克拉科夫暴動 在內部和國外愛國社團準備多年,很快瓦解是因為沒有與加利西亞的農民起義合作。奧地利正式合並克拉科夫自由邦。1848 波森的民族主義者利用柏林革命建自己的統治。如歐洲其他地方,當革命者分裂後革命被平定。奧地利平定了加利西亞的類似事件,但波蘭農民從橫掃全帝國的改革中受益。1851 波蘭王國加入俄國海關聯盟,羅茲的紡織業和華沙的冶金業獲發展。1861 奧地利準許加利西亞有自己的省議會。加利西亞波蘭人獲更多自治。1863-64 第二次波蘭革命 亞曆山大二世以溫和自由的政策獲波蘭人支持。1815-30的安排在1862實質恢複。這政策得波蘭溫和派支持,但不足讓極端民族主義者滿意,他們的目的是完全獨立。政府決定把不滿者,尤其學生招入軍隊,這引起叛亂1863,很快蔓延至立陶宛和白俄羅斯。波蘭人沒有軍隊;大部戰鬥是遊擊隊。英國,法國,和奧地利外交幹涉在俄國產生強烈的民族主義反應。俄國政府能忽視西方勢力的抗議因為有普魯士政府支持合作,阿爾文斯萊本條約1863。暴亂最終平定1864,波蘭自治又取消,俄語逐漸在波蘭學校為必修,政府對羅馬天主教采取措施,與梵蒂岡的關係破裂。1865-80 工業化 在王國鐵路從1862的635公裏增加至1887的2084公裏,然而波蘭仍遠落後西歐標準。1867 俄國取消王國和帝國間的管理區分。但拿破侖法典在王國仍實行,俄國地方自治改革沒有在王國實行,提心被用於民族主義目的。1873 克拉科夫學界成為科學和文化學院,一些學院之一,為所有波蘭人歡迎。1878 第一個社會主義組織在波蘭形成。波蘭社會主義計劃在日內瓦出版。1885 普魯士從東部省份驅逐波蘭裔外國人。殖民代辦成立1886,以使德國人從波蘭人手購買土地。波蘭團成立,一脫離組織,與增長的波蘭秘密社團有緊密聯係,尤其在青年人中。1892 軍隊召集鎮壓羅茲罷工。主教弗洛裏安-斯泰布爾斯基(1841-1906)因《新知識》影響,開始組織波蘭工人社團。1893 波蘭社會黨在王國形成,約瑟夫-畢蘇斯基(1867-1935)領導。這黨有羅莎-盧森堡(1871-1919)和尤利安-馬爾赫萊夫斯基(1866-1925)領導的波蘭王國國際社會民主黨競爭。他們在波蘭獨立問題上有實質不同,後者稱隻能通過社會革命。1895 農民黨在加利西亞形成。1897 國家民主黨在波蘭王國形成。1905 俄國十月革命在王國引發總罷工。伴隨學校罷課,政府默認波蘭語學校的要求後結束。這運動然後發展至俄國人學校罷課,持續至1914。羅茲罷工導至暴力在帝國第一次築起街壘。王國工人起義以失敗結束,如同在莫斯科。1906 學生罷課蔓延至波森。1908 普魯士議會通過征用法案,允許政府購波森的波蘭人資產。1914 大戰前夕波蘭民族主義分為三組,一組是畢蘇斯基領導,以戰爭反對沙皇;第二組不要戰爭,覺俄國勝利會允許波蘭更多自治;社會主義者不要戰爭但準備利用戰爭來社會革命。
文化
1800 華沙科學之友協會成立,混合民族主義和啟蒙思想。協會最重要的工作是1806出版《波蘭語辭典》。1816 華沙大學成立。文學 亞當-密茨凱維奇(1798-1855)詩第一卷出版1822,標誌波蘭浪漫主義黎明,史詩《康拉德-華倫洛德》1828,《塔杜施先生》1834。其他浪漫主義詩人戲劇家有亞曆山大-弗雷德羅(1793-1876),尤利烏什-斯沃瓦茨基(1809-49),齊格蒙特-克拉辛斯基(1812-59)。齊普裏安-諾爾維德(1821-83)。博萊斯瓦夫-普魯斯(1847-1912)小說家,曆史小說《法老》1895。亨利克-顯克微支(1846-1916)獲1905諾貝爾文學獎,《火與劍》,《洪流》,《渥洛杜耶夫斯基先生》,《你往何處去?》。加布裏埃拉-紮波爾斯卡(1857-1921)自然主義小說家,劇作家。斯坦尼斯拉夫-維斯皮安斯基(1869-1907)劇作家,詩人,畫家。卡齊米日-泰特馬耶(1865-1940)詩人,小說家,劇作家。瓦迪斯瓦夫-雷蒙特(1868-1925)獲1924諾貝爾文學獎,《農民》。十一月暴動後,許多波蘭浪漫主義者在法國有名聲,尤其音樂家弗雷德裏克-肖邦(1810-49)。
第十一節 俄國 羅曼諾夫王朝自亞曆山大一世
1801-25 亞曆山大一世(生1777)
1801 亞曆山大一世開始統治,大赦政治犯,禁止拷問,取消對外國書籍的禁令,等等。任命一非官方委員會:恰爾托雷斯基,寇楚貝,諾沃斯策夫,亞曆山大討論各種改革和憲法計劃。雖然憲法沒有引進,但政府重組,現代部長代替老的colleges . 權利從擁有財產者擴大到所有自由俄國人。1803 通過一法律有關解放農奴,這是政府為取消農奴的第一個動作,進一歩的改革因亞曆山大一世卷入戰爭而推遲。1804-13 與波斯戰爭 俄國呑並格魯吉亞王國引起。俄國勝利,波斯承認呑並,還割讓德格薩坦和沙馬基。 1805-12 俄國在北美擴張 要塞在阿拉斯加和北加利福尼亞建起。1805-07 第三次反法同盟戰爭 俄國戰敗,以蒂爾西特條約結束,以條約亞曆山大和拿破侖成為同盟者。1806-12 與奧斯曼帝國戰爭 以布加勒斯特條約結束,比薩拉比亞給俄國,還擴大勢力至多瑙河各國。1808-09 與瑞典戰爭 俄國獲芬蘭,芬蘭組織為自治大公國,以俄國沙皇為大公,組憲法政府。這些戰爭後亞曆山大重啟改革,米哈伊爾-斯佩蘭斯基(1772-1839)為首要顧問。1810 國家議會成立起草新法律,部長重新組織,國家預算製度引進。斯佩蘭斯基呈憲法計劃,便難實現。保守派的反對和斯佩蘭斯基與沙皇的分岐導至斯佩蘭斯基失勢力和暫時放逐。1812 拿破侖入侵俄國 亞曆山大忙於外交。在國內事務上亞曆山大繼續討論憲法計劃,亞曆克西斯-阿拉克其耶夫將軍(1769-1834)為首要顧問,亞曆山大-戈利岑大公(1773-1844)為教育大臣監管清洗幾所大學招致反對,尤其青年軍官,他們己吸收西方的自由主義。
1825-55 尼古拉一世(生1796)亞曆山大一世弟,次兄康斯坦丁大公放棄皇位繼承立為沙皇。 1825 12,26 北方十二月黨人起義,軍人叛亂,被鎮壓,一些領頭人被處死,其餘人流放。南方也試圖起義平定。1826-28 與波斯戰爭 波斯進攻外高加索引起,以土庫曼恰伊條約結束,波斯割讓部分亞美尼亞。1828-29 對奧斯曼帝國戰爭 因希臘革命和俄國與奧斯曼之間的衝突,以埃迪爾內條約結束,俄國獲多瑙河出海口和黑海東海岸。1832政府公布新法律,斯佩蘭斯基起草。俄國社會主義者受法國烏托邦社會主義影響,領導者是亞曆山大-赫爾岑(1812-70),米哈伊爾-巴枯寧(1814-76)。1833 近東危機由穆罕默德-阿裏對蘇丹的勝利。俄國介入簽洪基爾-斯凱萊西防禦同盟條約。1839-40 第二次穆罕默德-阿裏危機 俄國與不列顛合作。1848-49 俄國介入匈牙利鎮壓匈牙利人的革命運動。在亞洲俄國征服吉爾吉斯草原準備進入土耳其斯坦。在遠東,1847 尼古拉-穆拉維約夫為西伯利亞總督。1850 俄國人在阿穆爾河(黑龍江)口建居民點。1851 彼得堡-莫斯科鐵路開通。1853-56 克裏米亞戰爭(第九次俄土戰爭) 以巴黎條約結束。
1855-81 亞曆山大二世(生1818) 1858-60 與中國璦琿條約,中國割讓黑龍江左岸領土,北京條約,中國割讓烏蘇裏地區。1860 亞曆山大二世努力改革,引進農村法庭,其他改革包括建單一國家金庫,公布每年預算,和成立國家銀行。1861 3,3 農奴解放宣言 這主題已由專門委員會討論多年。1861-62 農民起義,學生騷亂,聖彼得堡不明大火表明仍然不滿。1864 地方自治法律 審判改革。1867 阿拉斯加賣給美國,俄國人停止移居加利福尼亞。1865-81 在中亞俄國征服浩罕(烏茲別克),布哈拉,希瓦。1875 庫裏爾群島(庫頁島,千島群島)割讓給日本換南麵的薩哈林島。1875-78 近東危機 俄土戰爭,聖斯特凡諾條約,柏林條約 ,俄國獲比薩拉比亞 ,卡爾斯, 巴統。無政府主義者,在赫爾岑,巴枯寧,彼得-拉夫羅夫(1823-1900),和尼古拉-車爾尼雪夫斯基(1828-89)領導下,組織秘密社團(1876),名土地和自由。1877-78 聖彼得堡第一次有意義的工業罷工。1880 恐佈主義者成功在冬宮放一個炸彈。國家警察新部門建立。米哈伊爾-勞利斯-梅裏科夫將軍為內務部長。兩次流產暗殺後,沙皇決定一讓歩政策,同時,對恐佈主義更嚴厲。1881 勞利斯-梅裏科夫公布一計劃,地方代表和國家議會合作討論新法律。這計劃3月13日獲沙皇批準,但同一天他死於恐佈主義者(民意黨人)的炸彈。
1881-94 亞曆山大三世(生1845)兄尼古拉1865因肺病去世,去世前囑亞曆山大娶其未婚妻丹麥公主達格瑪。 統治開始決定鎮壓革命運動,他的統治跟隨前老師和密友康斯坦丁-波比多諾采夫(1827-1907)他是教會會議代理。勞利斯-梅裏科夫的計劃經一些辯論後推遲,專製製度加強。1881-87 尼古拉-邦吉(1823-95)任財政部長,開始工業化必要的經濟改變,包括創一農民土地銀行,取消人頭稅,引進繼承稅。1884-87 在中亞征服梅爾夫,把俄國帶到阿富汗邊界。1890 與法國增加聯係。1891開始建橫貫西伯利亞鐵路。1891-92 農業歉收,大饑荒。1892-1903 俄國工業化由財政部長謝爾蓋-維特(1849-1915)指導。
1894-1917 尼古拉二世(1868-1918)1898 社會民主黨在工人中形成,馬克思主義由格利高裏-普列漢諾夫引進俄國,不久有更激進的列寧領導的一派挑戰。。1901 社會革命黨組成。1901-03 謝爾蓋-祖巴托夫(1864-1917)莫斯科公共安全局局長組織機械工人的互助協會,有警察保護。明斯克,敖德薩,和聖彼德堡成立類似工會組織。祖巴托夫能控製莫斯科的活動,但其他工會組織脫離控製被用於革命日的。政府收回保護,祖巴托夫解職。1903 社會民主黨在倫敦大會期間分裂。結果形成兩派:孟什維克(溫和派)和布爾什維克(極端派)。自由聯盟形成,創第三反對黨。1904-5 俄日戰爭 俄國戰敗。1904 維亞切斯拉夫-普勒韋(1846-1904)內政部長,被剌殺。地方自治代表大會在聖彼得堡舉行。1905 1,22 血腥星期日 工人由加邦神父率領至聖彼得堡皇宮示威請願;軍隊開火,70人被殺,240人受傷。3月 沙皇有意召集“谘詢”會議。進一歩的讓歩包括宗教寬容,允許在波蘭學校使用波蘭語,釋放猶太人,免除部分贖金。5月 工會聯盟組成,領導者帕維爾-米留科夫教授。提要求組議會政府和參選。6-8月 騷亂在全國持續,罷工,民族主義運動,軍隊和海軍(波將軍號事件)叛亂。8月 沙皇宣布成立國家杜馬(議會),選舉人有財產限製,隻有評議權。這讓歩離大眾要求太遠,革命運動更廣泛。10月 總罷工,自發運動,全國範圍參加。聖彼得堡工人組成第一蘇維埃(代表會議)指導罷工,這是溫和社會主義組織,對事件有相對小的影響。罷工不久迫沙皇更多讓步。10月 十月詔書 俄國製定憲法 杜馬有立法權,給公民自由,1905-06 首相謝爾蓋-維特(1849-1915)自由派分裂,溫和派成為十月黨,進步派成為立憲民主黨。社會民主黨拒絕,聖彼得堡蘇維埃,己在許多城市有分部,試圖組織另一次罷工。同時維特努力從遠東調回軍隊。12月 維特下令逮捕聖彼得堡蘇維埃成員。12月-1906 1月 莫斯科工人暴動 幾次巷戰和流血衝突,軍隊仍忠於政府,起義被鎮壓, 維特解職。1906 首相伊萬-戈列梅金(1839-1917)5月 第一屆杜馬。 7月 尼古拉解散第一屆杜馬。士官生領袖開會發布維堡宣言。號召農村拒絕納稅,但響應少,那裏革命己是過去的事。 1906-11 首相彼得-斯托雷平(1862-1911)土地改革法案。1907 3-6月 第二屆杜馬。6月 新選舉法 增加有財產階級代表。1907-12 第二屆杜馬 斯托雷平繼續改革。1907 8月 英俄協議 俄國外交政策重要裏程碑,俄國與英法結盟對抗中歐勢力。1908-09 俄國與奧地利關係緊張,原因是呑並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亞,標誌泛斯拉夫複活。1911 9,14 斯托雷平被基輔一革命者刺殺。1911-14 首相弗拉基米爾-科科夫佐夫(1853-1943)。1912-16 第四屆杜馬 這期間巴幹戰爭危機。1912-13 巴爾幹戰爭 俄國起突出作用 同時政府改革平息政治和社會動蕩。4月勒拿金礦屠殺燃起罷工潮。少數民族發起反抗,尤其波蘭和芬蘭。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不滿增長,甚至蔓延到溫和圈子。他們被宮廷裏的國事激怒,沙皇家裏一神父成為一些神秘的治療者的中心,最初是召來醫治皇子不癒的血友病。這群人裏格裏戈裏-拉斯普京(1869-1916)成這期間最有勢力的人,對俄國這次戰爭起最重要的作用。1914 8月 德國對俄國宣戰。
文化
1804 哈爾科夫和喀山大學建立。 文學 亞曆山大-格裏博也多夫(1795-1829)劇作家,《聰明誤》1825,喜劇。 保羅-恰達耶夫(1794-1856)《第一封哲學信》1836,因批評俄國落後被尼古拉稱為瘋子。亞曆山大-普希金(1799-1837)第一個批判社會的詩人,《魯斯蘭和栁德米柆》1820,他的作品還有《鮑裏斯-戈東諾夫》,《上尉的女兒》和《葉甫蓋尼-奧湼金》。米哈伊爾-萊蒙托夫(1814-41)作家,詩人,詩《孤帆》,小說《當代英雄》等。葉夫根尼-巴拉金斯基(1800-44)象征主義詩人。尼古拉-亞済科夫(1803-46)詩人,斯拉夫派(與西歐派相對)。費奧多爾-秋切夫(1803-73)浪漫主義詩人。米哈伊爾-格林卡(1804-57)著《伊凡-蘇薩寧(為沙皇獻身)》。尼古拉-果戈裏(1809-52)劇《欽差大臣》1836,《死靈魂》1842,參與改革和取消農奴製運動。維薩裏昂-格裏戈裏耶維奇-別林斯基(1811-48)文學批評家,著《文學的幻想》等,批判現實主義奠基人。伊凡-岡察洛夫(1812-91)著《平凡的故事》,《奧勃洛莫夫》1858。阿列克謝-托爾斯泰(1817-75)小說家,劇作家,著曆史劇三部曲《伊凡雷帝之死》,《沙皇弗多爾-伊凡諾維奇》,《沙皇鮑裏斯》等。伊凡-屠格湼夫(1818-83)《獵人筆記》1852,《父與子》1861。尼古拉-湼克拉索夫(1821-78)詩人,作家,著長詩《誰在俄羅斯能過上好日子》等。亞曆山大-赫爾岑(1821-70)革命家,思想家,著《誰之過》,《往事與隨想》,民粹主義創始人。費奧多爾-多斯陀耶夫斯基(1821-81)著《罪與罰》1866,《白癡》1869和《卡拉馬佐夫兄弟》1880。尼古拉-丹尼列夫斯基(1822-85)泛斯拉夫學者,著《俄國和歐洲》1869。列奧-托爾斯泰(1828-1910)《戰爭與和平》1869,《安娜-卡列尼娜》1877,和《複活》1900。弗拉基米爾-索洛維約夫(1853-1900)象征主義詩人。安東-契訶夫(1860-1904)醫生,小說家,劇作家,劇作《萬尼亞舅舅》1899,《櫻桃園》1904。費奧多爾-索魯布 (1863-1927),象征主義詩人,小說家,小說《小惡魔》1892。德米待裏-梅列日科夫斯基(1866-1941)《諸神之死:叛教者尤裏安》,《諸神複活:達-芬奇》,《反基督:彼得和阿列克塞》。馬克西姆-高爾基(1868-1936),小說家。亞曆山大-勃洛克(1880-1921)詩人,戲劇家,《十二個》1918。安德烈-別雷(1880-1934)小說家,詩人,象征主義小說《彼得堡》1916。1898半期刊《藝術的世界》出現,認為是稱為“白銀時代”的文化爆發的一個原因。音樂 1869 彼得-伊利奇-柴可夫斯基(1840-93)第一部歌劇《地方長官》上演。伊戈爾-斯特拉文斯基(1882-1971)現代主義音樂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