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的投繯自盡其實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一種求仁得仁
傅雷在著名的傅雷家書中教導傅聰
挑老婆要以你媽朱梅馥為標杆
最主要的是本質的善良,天性的溫厚,開闊的胸襟
朱梅馥是什麽樣的人呢?
所謂本質的善良就是
傅雷毒打兩個兒子的時候絕不上前勸阻
天性的溫厚就是
家裏常年賓客盈門都是朱梅馥安排飯菜茶水
開闊的胸襟就更厲害了
傅雷寫文章寫得一籌莫展靈感耗盡的時候
就會在家裏砸鍋摔碗
朱梅馥知道這是藝術家的靈感到了瓶頸的關鍵時刻
立刻叫人去通知傅雷的女朋友-成家榴來家裏安慰傅雷受傷的內心
並且親自安排好成家榴的吃喝用住
直到傅雷重新找到靈感投入工作
而成家榴最後徹底離開傅雷
是因為傅雷又一次因為創作受挫暴打朱梅馥的時候
她去拉架
旁邊的女傭踢爆朱已經懷孕三月
那一刻
成家榴才如夢初醒
決定離開這個神經病一樣的男人
而這個事情
成家榴告訴了作為自己校友的張愛玲
張愛玲把這個三人行的故事寫成了小說
出版之後
文化圈識字的人一看都知道裏麵的主人公是誰
傅雷從此顏麵掃地
對張愛玲懷恨在心
在此之前
傅雷一直提倡文藝作品應該具有家國情懷
應該厚重、深刻、具有悲劇性
他好巧不巧為了提出自己的觀點
拿了張愛玲的文章來做筏子
批評張的《傾城之戀》是隻關注男女私情
少了胸懷大義的格局
缺乏現實生活的邏輯性
追求故事情節的夢幻離奇
是不是覺得很喜劇?
一個以傳統文人自居的人
留學法國
學的是藝術理論與文藝批評
傳統文化裏可沒有文藝批評這個選項
文品即人品
你說我的小說不好
就是說我是個爛人
我說你的畫充滿了匠氣
就意味著不能登高雅之堂
那這個人就隻能去沿街擺攤絕了做官的路
再說傳統
如果傳統文化包括家暴出軌的話
那傅雷對自己的定位也沒離大譜
但是
一邊送兒子出國留學學鋼琴
一邊叮嚀囑咐千萬不能找洋妞
要找一個跟你媽一樣的人
才算是幸福
這不就是長期以來的雞賊文化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嗎?
傅雷覺得張愛玲的小說裏那些人性的算計、私心、貪婪都是張為了博人眼球的故作驚人之語
張愛玲覺得傅雷站在道德製高點批評主人公必須是完美的人格是虛偽
很難說張愛玲把傅雷的花邊新聞寫成小說
是不是存了點
嘴巴上那麽偉光正的男人
私下你就那麽見得光的戲謔
傅雷是寡母養大的
他就算再差
還有媽、妻子、兒子當他的奴隸
他當然會覺得傳統的家庭文化是他的堡壘
他想不通張愛玲為什麽要把美好的家寫成殺人不見血的戰場
因為他眼中的家
就是他的天堂
而張愛玲作為靠自己養活自己的職業女性
當然更了解被家族舍棄的女子是啥樣的處境
她貢獻出來的血肉
就是傅雷這些得利者的晚餐
所以張愛玲尖酸刻薄
不過是見不得那些吃人的人
吃完了擦一下嘴
說骨頭太多太硬有點費牙
不承認人性是自私的人
也不會承認自己是個享齊人之福的俗人
也不會承認妻子是不能動手的
也不會接受兒子要找個洋妞
最後是
也不能麵對邪惡跟黑暗
這場為時近三十年的爭鬥
最後以快船隊一騎絕塵取勝告終
傅聰被洗腦得很成功
跟小提琴大師梅紐因的女兒結婚
然後離婚
然後再娶韓國駐摩洛哥大使的女兒
然後離婚
最後娶小十來歲的廈門音樂家
人人都說
小妻子完全有朱梅馥當年的風範
希望這個風範不是指抗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