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淒美情緣 第二十六章

(2023-06-21 17:32:06) 下一個

第二十六章 

 

”為什麽你平時總是沉默寡言,鬱鬱不樂呢?“宇君婷打破沉默。

遲雲州凝視著遠方,滿臉迷茫地歎道:“少年無愁強說愁,而今有愁難說愁啊。“

“你在申請表上說你隻有四年級的學曆,這是真的嗎?”

“是啊。準確來講,是四年半的小學。”

“是什麽原因?”

”唉——說來話長啊。“他仍然凝視著遠方,頓了頓又說:”文革後不久的1967年春,我剛進小學五年級的第二學期不久,處在當時的政治高壓下,母親感到對我的前途十分悲觀,認為上學上得再好也不會有我們的前途,再說家裏經濟很困難,還不如在家幫著賺工分,於是就讓我停學了。輟學兩天後的一天早晨9點左右,班主任李老師騎著自行車來到我家。當時我正在院前做積肥。見老師來,我便停下手上的活,然後招呼老師去見母親,母親正在拉著風箱做早飯。李老師詢問了母親有關我停學的原因後,勸母親說:’一個人的出身是無法選擇的,但一個人的前途是可以選擇的。如果你們有經濟上的困難,我可以幫你們付學費和書錢。遲雲州這孩子很聰明,學習成績一直都很優異,什麽都是一點就會,接受能力很強,若不耽誤,將來一定會學有所成,說不定會成為一個科學家哩,不上學實在太可惜了’。但母親並未答應。後來李老師又來了兩次,但始終未能改變母親的主意。“

“實在太可惜了。”

遲雲州凝視著遠方,頓了頓又說:”從此我就失學了。不過當時我也沒有很在意,甚至認為,不上學也好,免得在學校被老師和同學歧視。“

 

”你一個小學生,在學校也受歧視?“

 

”是啊。記得在五年級第一個學期,新的語文老師是個女老師,四十多歲,三角臉,總是一副嚴肅的麵孔,她家就在中心小學大門對麵,能和公社書記同一個四合院,他愛人應該是個革命幹部。有一次,她讓每個同學都寫一篇憶苦思甜的作文。這讓我有些為難,因我的父母不是貧下中農。“

 

”那你怎麽寫呢?“

”不寫又無法交作文。於是我就為自己虛構了貧農的父母,以此寫了作文。她看到我的作文後,在班上對我大聲訓斥說:‘遲雲州!站起來!你看看你的作文,你有什麽苦好憶的?你應該揭發批判你父母的剝削罪行才是!’我低聲辯解道:‘那隻是作文,故事是虛構的。’她瞪著眼睛嚴厲地責問:‘虛構?你本事不小啊,這不是寫小說,怎可虛構?’我又低聲問:’那我該怎麽寫才能不離題呢?’她似乎也不能告訴我怎麽寫,於是便改變話題:‘怎麽寫也不能美化你的反動家庭!你隻有跟你的剝削家庭徹底劃清界限,才有出路。坐下!’我不再吱聲,坐下後,低著頭,在全班同學麵前受到如此羞辱,感到無地自容。唉!這隻是一個例子。”

 

“那後來呢?”

 

“在此後的一年半裏,當地的小學和中學的一些老師被批被整,學校的上課是斷斷續續,學校的所有的楊樹皮全都被剝光,教室窗戶被砸破。1968秋,武鬥緩和了些,新掌權的革委會決定學校複課,並由革委會審批升初中的學生。當時我想複學,便瞞著父母,親自到原來的小學報名申請入初中。1968年初冬的一個晚上,村裏完小的老師召集村裏小學生和家長在一個三間屋大的教室裏開會,宣讀革委會推薦升入初中的名單。我抱著希望參加了會。當每一個同學的名字被念到後,我都盼著下一個可能是我。“

 

”那結果呢?“

”結果是失望的。直到念完,也沒有聽到我的名字。我懷著沮喪的心情回到家,感到一種莫大的悲傷和委屈。我感到若這次不能複學,我將永遠失去少年學校生活的機會,而少年時和同伴們一起上學,應是人一生中最美好最無憂無慮的快樂時光,若是錯過,此生不再。我在班裏成績始終都是名列前茅,既然所有比我差的同學都被推薦,為什麽我未能被推薦?我感到有生以來莫大的委屈。回到家自己房間裏,我一頭撲在床上,悲痛絕望地痛哭了一夜。

 

”你父母不知道嗎?“

“不知道。我的房間是父親幾年前為奶奶增蓋的土牆草房,與原來的兩間房隔了一個土牆,父親把奶奶從青島大姑家接回後,奶奶就住在這新蓋的房間,奶奶去世後,我和父親就住這間房,但大多時候父親都在田裏草庵裏睡覺,守護生產隊的菜園,所以大多時候都是我一人住。天已晚,母親已經在另一個房子裏入睡,不知道當晚有關推薦初中生的事情。以後每次當我看到原來的同學們三三兩兩地走在上學的路上,我就感到無比的羨慕他們,自己卻黯然神傷。“

 

他長歎一聲又說:“從此我不再有童年的頑皮和快樂。我變得沉默寡言、憂鬱和多愁善感。我開始思考自己的人生。” 他沉默下來。

 

“真是太可惜啦。這實在太不公了。受教育每一個公民最基本的權利。兩千年前的孔子尚且主張教育無類。”她頓了頓,又問:“那你沒讓你父母幫你到學校去詢問?”

 

“是啊,我自己也可以到學校去詢問啊,我為什麽沒有被推薦上初中?我有權利有資格接受初中教育啊,之前我特地找過我的班主任,他答應過我的呀。可是在當時作為政治上被嚴重歧視的一類人,我猶豫了,如果我去問了,他們若說,你的出身黑五類家庭,不推薦你是理所當然的,那我不是自找沒趣和羞辱嗎?一想到自己的出身,就有些揮之不去的自卑,什麽都要低人一等,盡管我的學習成績很好。因為這種自卑,我失去了去詢問的勇氣,致使我遺恨終生。每每想起此事,我都非常懊悔,恨我自己當初為什麽顧及那麽多。一失足成千古恨啊!”

 

“一旦你失去這個機會,就再也沒有了。“

 

”是啊。有些機會,在人的一生中隻有一次。後來我常常提醒自己,以後絕不再犯同樣的錯誤。“

 

“那你後來都在家幹什麽呢?”

 

”開始,除了幫家裏做些事,就是出去割草,喂自己的羊,或賣給生產隊裏,換成公分。但很多時間在田裏割草的時候,是聽村裏守莊家的老大爺講故事。有一個是根本不識字的,他卻有講不完的曆史故事,如楚漢相爭時期的一些人物,孫臏和龐涓的故事,薑子牙封神榜的故事,三國,水滸,西遊記,還有聊齋和其它鬼的故事,他都是從說書人那裏聽到的;另一個是遠近聞名的老中醫秦伯伯,給我講《易經》和《道德經》,對氣功和武術也頗有造詣。他教我氣功和少林拳,見我學得特別快,是個習武的材料,便介紹我給他的師兄弟。有一天夜晚,因白天不敢學打拳,怕被定為道會門等活動,我偷偷找到他的師兄鄰村的蔣師傅,學習小紅拳,他示範了兩遍,我便能練下來,而且姿勢還基本正確。後來他見人就誇我。我學會了後,便教兩個徒弟。“

 

”你還帶徒弟啊?“她好奇地笑著問。

 

”不錯。其實他們是我的玩伴,一個和我是同年,一個比我大一歲。“他笑著答道,又說:“後來我還跟我三爺爺學了太極拳,並且教我的一個堂哥,他比我大五六歲,我們喜歡在一起,經常在一起打太極推手、太極劍、奇門棍等。”

 

她笑眯眯地看著他,點點頭,又問:”那隊裏不讓你幹農活嗎?“

 

“大概過了兩年,隊長讓我給隊裏放羊,有山羊和綿羊,總共十幾隻。”

 

“放羊?那蠻有意思的嗎?“

 

”是蠻有意思的。每天我一給它們打開圈門,它們就爭先恐後地跑出來,特別是小羊羔,一出來就活蹦亂跳。有的公羊還經常抵架。”

 

“那公羊會抵人,你害怕嗎?”

 

“怕,也不怕,因為我會躲。有一次我看著一個有老虎那麽大的公棉羊凶猛地朝我衝過來,我一閃身,便騎在它身上,它上穿下跳,想把我摔下來,我兩手緊緊抓住它的角,就是不下來,直到它累了,才順服下來。”

 

“那你帶羊群到哪裏吃草?你們哪裏有草原嗎?”

 

“我們哪裏都是農田,沒有草原。但我們村東有條小河,每年春夏,小河兩邊長滿了花草,春天枯水期,河底也會長草,每次我都是把羊群趕到河邊讓它們吃草。”

 

“放羊那不是很好玩啊?”

 

“開始很好玩,但時間一久,日複一日,年複一年,一直是在那麽小的一個天地裏,就會覺得枯燥無味。就是那時,我常常躺在河邊草地上,望著深邃無窮的藍天和變化多端的白雲,想著人們常說的天堂究竟是什麽樣的,那仙境般的雲山裏有神仙嗎?這天,究竟有多大?這仙雲,怎樣才能上去看看?”

 

“可以坐飛機上去啊。”她打趣地說。

 

“嗬嗬,那時我連飛機長什麽樣都沒有見過,根本不會有這奢望。”他笑著看看她,繼續說:“後來又開始想到人生。人生的意義是什麽?這天的外麵究竟是什麽?那時由於我缺乏知識,一切全憑感知經驗認識世界,猶如一個嬰兒,第一次觸到冰之前,不知道冰是冷的,因為冰不會告訴嬰兒說它是冷的;第一次觸到火之前,不知道火是燙的,因為火不會告訴嬰兒說它是燙的。一旦有了一次觸碰,嬰兒便記住了冰冷火燙。大多時候我的感知是正確的,但感知有其局限性,有時是錯的,例如,和每一個人一樣,在知道日心地動學說之前,總感覺地是平而靜止的,太陽星月是從東至西運動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