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客車A330主要部件與關鍵材料的供應商信息,結合其研發背景、生產布局及供應鏈動態整理如下:
發動機:
A330提供三種發動機選擇,由以下供應商提供:
通用電氣(GE):CF6-80E1,推力範圍300320 kN1215。
羅爾斯羅伊斯(Rolls-Royce):遄達700(Trent 700),推力311 kN,專為A330設計1215。
普惠(Pratt Whitney):PW4168,優化後推力提升至320 kN15。
A330neo改進型:采用羅羅的Trent 7000發動機,燃油效率提升14%1215。
機身設計:
繼承自A300的寬體機身,機翼與A340共享設計,采用複合材料和金屬合金混合結構15。
複合材料部件:
垂直尾翼與方向舵:使用碳纖維複合材料,由空客內部製造,可能涉及東麗(Toray)等材料供應商15。
機翼組件:采用高強度鋁合金和鈦合金,部分材料由Arconic(原美鋁公司)供應1215。
鈦合金:
俄羅斯VSMPO-AVISMA是主要鈦合金供應商,但因俄烏衝突,空客可能尋求多元化供應15。
航電係統:
駕駛艙:與A320係列共享數字化玻璃座艙設計,集成霍尼韋爾(Honeywell)和泰雷茲(Thales)的航電設備15。
電傳操縱係統:源自A320的數字化飛控技術,由空客自主研發,關鍵傳感器可能依賴霍尼韋爾或賽峰集團(Safran)15。
輔助係統:
液壓係統:利勃海爾(Liebherr)提供液壓動力組件,確保起落架和飛行控製的高效運作15。
碳纖維:
日本東麗(Toray)供應高性能碳纖維,用於機翼蒙皮和尾翼結構,與A340共享供應鏈15。
特殊鋼材:
台灣榮剛(5009-TW)提供航太用特殊鋼,應用於發動機支架和起落架等高強度部件7。
鋁合金:
美國Arconic供應機身蒙皮和框架材料,部分鋁合金板材由中國南山鋁業合作生產15。
台灣供應鏈角色:
漢翔(2634-TW):直接供應空客結構件和引擎零件,民用航太業務占營收36%7。
經寶精密(JPP-KY):通過泰雷茲(Thales)提供儀表板機構件,航太產品占營收41%7。
寶一(8222-TW):間接通過賽峰集團(Safran)供應引擎冷卻件與環型零件7。
歐洲本地化生產:
法國圖盧茲工廠負責最終組裝,關鍵部件(如機翼)由英國BAE Systems等歐洲供應商支持1215。
地緣政治風險:
俄羅斯鈦合金供應受限,空客加速開發替代來源(如美國Howmet Aerospace)15。
產能壓力:
空客計劃2027年實現月產75架飛機,需依賴供應鏈穩定,尤其是台灣Tier 2供應商的擴產能力7。
技術升級:
A330neo采用鯊鰭小翼和輕量化設計,推動東麗碳纖維與Arconic鋁合金的迭代需求1215。
A330的供應鏈布局體現了空客全球化整合+本地化協作的戰略,核心部件依賴歐美巨頭(如GE、羅羅、霍尼韋爾),關鍵材料則整合日本、俄羅斯及台灣供應商。未來需應對地緣衝突與產能瓶頸,通過技術升級和供應鏈多元化維持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