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Get out of my life, but first could you drive me and Cheryl to the mall? Amazon 有售。
書的前半部分是寫孩子在青春期的表現和原因。 這部分非常有共鳴,感覺裏麵提到的很多表現都是我家孩子的翻版。原來,他們都很正常。原來我的反應也和其他父母一樣,很正常。
特別有感觸的一句話: boys hide, girls fight。 我幸運地兩個都在經曆中。 男孩,可能在家裏表現出各種懶惰,不負責任,比如: 幫忙把什麽收拾一下。他答應的好好的,轉眼就沒人了。可這並不妨礙他在學校,在同學之間,一言九鼎,極其認真負責。就是我們通常說的“ 家懶外勤”。 而,同樣的情況,女孩,會說: 為什麽要我做?這不是我的職責。我不是你的奴隸…..
這都很正常,作為父母,不必要在自己身上找原因。你什麽都沒有做錯。而且,這種情況下,沒有所謂正確的做法。那麽我究竟該怎麽做呢?
書中給出的建議:
1 溝通。 很難,很正常。多聽,隻是聽,不要給建議。
必須做決定的時候,對於合理的訴求,要予以考慮。 不合理的,堅決說NO. 不要過多討價還價。
2 必要的時候,還是需要給建議。雖然他們會表現的非常不願意聽。聽父母的建議讓他們有挫敗感。但是適當的建議,對他們是有影響的。
(個人想法,非書中建議: 中國父母需要注意的是事事都要管(穿衣,吃飯,發型…),事事都跟孩子意見不一樣。那麽必然把孩子推向反麵。少兒精的建議,孩子通常會聽)
3. 孩子表現的好像父母總在挑剔他,其實父母並沒有。這是他們頭腦裏的conscience ,讓他們assume 父母會這麽想。這往往是因為他們給自己的設置的目標比父母的期待都要高。(我女兒很好強,因此她這樣的表現很強烈。這本書讓我理解了她的表現底層邏輯。 我兒子就完全沒有這樣的表現)
4. 孩子違法規矩的時候怎麽辦,不要過多的說教,但是要溝通好一下三點:
4.1. 清晰的告訴他們違反了規矩
4.2. 強調這樣的行為不可以接受
4.3. 清晰的說明這個規矩還在,還要被遵守。
以上是我覺得比較有感覺的部分。
書的後半部分,是比較極端的情況和案例。我跳躍著看了一下,好像不適用於我家孩子。希望以後也一直不適用,當然還有些可能無法避免的話題,比如兩性關係。
整本書,基本沒有什麽理論,也沒有什麽專業詞匯, 都是日常的對話案例,非常有場景感,和共鳴。通俗易懂,希望對你有幫助和啟發。
我覺得孩子也可以讀,當然我家孩子是不會讀這類書的。我就把我覺得重要的部分,拍照message 給她,哈哈,希望她一邊鄙視一邊偷偷讀了吧。
你家大兒子,真不錯!
我家兩個小時候都很好,很乖,進入青春期,就好像完全變了一個人。哥哥別扭了一年,現在好很多了,還安慰我,明年妹妹就好了。希望吧。
我就是吼娃媽的代表:)我家老大兒子小時候特別難帶,完全無法交流,扯嗓子大叫那種。上學之後就忽然懂事了,到現在十來歲還反過來教育妹妹和爸媽:)妹妹是反的,小時候乖巧的女孩,上學後就各種頭疼,油鹽不進。周末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