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時代爭論過,我們的文藝是為什麽人的?官方說得好聽:是為工農兵的。 潛台詞卻是:隻能發表當權者核準為‘政治正確‘的,才核準是‘為工農兵’。其他一律封殺,不得有誤。。。
其實,世上的文藝,為什麽人的都有?但真正有價值的,隻能是那些為人民大眾、為國家民族的正確方向而呐喊的!而不是現在粉紅式的禦用文學。
那我們在文學城的文風又該如何?是曬曬好吃好喝、瀟灑的各處玩樂?是美美的寫一些風景、惆悵的幾件往事?還是發掘人的社會性、或獸性?還是談古論今、針砭時弊,宣揚正義、譴責暴力、發現真相?既然在海外,好就好在,風花雪月都可以自由發揮。
然而,如果春晚你聽了某大腕的一大段相聲,隻是報報滿漢全席的菜名,耍耍貧嘴而已,不敢觸及現實政治經濟文化的任何弊病,那就純屬消遣,沒有正能量、沒有現實意義!
歌功頌德,還是針砭時弊?是雪中送炭,還是錦上添花?文城大腕們,你說呢?
要看看哪個才是百姓們的急需。對一個畢業即待業的青年說:我國的幸福指數有多麽偉大的變化;對大水裏待救的災民,或者對一個失業睡在街上的農民工說:我國糧食又獲空前大豐收,空前豪華的亞運會大獲全勝。。。等等,又給得了他多大的正能量?
歌功頌德,會加速領導層的自滿和腐敗,昏了頭就瞎指揮,陷民於水火。人人歌頌的‘偉大舵手’,不是曾經在一片高產聲中睡不著覺,擔心中國糧食太多了,吃不了怎麽辦?
針砭時弊,又會被領導層恨之入骨,抓起來‘維穩’,家屬也被連坐。真是左右為難。。。
中國的知識分子真的是很難做!做一個相聲演員就更難了:靠相聲糊口,能不說話嗎?你能不貼近生活嗎?現實生活真的那麽美好嗎?侯寶林還可以利用‘關公戰秦瓊’,來諷刺一下毫無曆史、文化知識的當權者,你們現在敢嗎?
中國不缺低頭幹活的順民。上級叫專政誰就揍誰的打手。
中國也從來不缺唱讚歌的歌手,他們好多都當了少將,連兒子都可以犯了事從輕發落。
中國缺的是為民請命,不怕強權,從容麵對統治者的屠刀和坦克的人。
這麽稀缺,可能是因為,這些人一出現,馬上就被消失。
清人龔自珍曾呐喊:‘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
因為什麽?隻因為統治者暴力維穩、文化禁錮、以言獲罪,文壇上沒了生命的氣息。‘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
曾經有人提出:‘百花齊放,百家爭鳴‘ 。多麽政治正確!
卻原來,是引蛇出洞!
這樣一來,曆史就像一條彎彎曲曲的小路,越走越難走。作為‘國家的主人’,而被隔著防火牆的億萬人民,就像一具被綁架的人質,被蒙著腦袋拖著走!也不知我們百姓,在沒有知情權的這個國家,被拖向何方?是拖向和平還是戰爭?是拖向民主還是獨裁?是大國榮光還是越來越孤立?是走向美好的‘新時代’,還是倒退回文革的血盆大口?
說得太對了!
可貴的東西會放在博物館,可貴的人會被懷念,並記入青史。如文天祥、範仲淹。。。
造孽的人,也要上曆史!二當家劉,當年怒懟毛一尊,說:“人相食,你我是要上曆史的。。。”
彭老總一生耿直參政、不惜出生入死,可又如何?老婆都要離婚,給自己和國家添了麻煩?
這麽稀缺,可能是因為,這些人一出現,馬上就被消失。”
----
沒錯。物以稀為貴。
同意閣下高見。
問題隻是:1. 國內媒體上如何允許閣下真的去‘針砭時弊’?
2. 弘揚中華文化自是我輩天職,與針砭時弊並不矛盾。如文過飾非,已非愛國。
愛之深,恨之切,才是可憐的天下父母之心。
愚一孔之見,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