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夢令」的起承轉合
「如夢令」為單調小令,33字,篇幅短。全首六句,兩句一節,分成開篇、中段、結尾三節。下麵以節為單位,分析「如夢令」如何進行“起承轉合”。
(一)分節結構:二句為一節,共三節
開篇第一節(1-2句): 起
中段第二節(3-4句): 轉
結尾第三節(5-6句): 合
承其實是內含於開篇的展開部分,而中段自成關鍵,收尾則完成收束與升華。
(二)三節“起轉合”的功能分析
第一節(第1-2句)起 :情境導入 + 情緒伏筆
功能關鍵詞:情景營造、氛圍設定、情緒引子
節奏特點:兩句連續押韻,節奏輕快或哀婉,形成聽覺定式
內容走向:寫景帶情,設定情緒背景,初步點出詞旨
例:李清照《如夢令》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
景中含情(風雨 = 心緒不寧),人物狀態(濃睡)中帶有未醒的殘愁,是主情緒的伏線。這一節既起意,又有承的作用,是起+承的融合。
第二節(第3-4句)轉 :情勢陡轉、情感波動
功能關鍵詞:人物轉向、事件推動、對答/頓悟
節奏特點:第3句收平,脫韻製造跳躍感。第4句回韻,強化回音
內容走向:常見提問—回應、觀察—評論等對照結構,情緒攀升或反轉
例: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
轉關鍵在於主角從內心感受(醉後未醒)轉為他人之言作為回應,表麵平靜,內心波瀾。
“卻道”形成情緒落差,讀者開始意識到主題將從環境描寫走向人物心理。
第三節(第5-6句)合:感情收束、意象升華
功能關鍵詞:點題反複、感情升騰、詩意凝結
節奏特點:多用重複、設問、句式變化增強節奏感。押韻歸攏
內容走向:點出主旨、升華主情緒,或含蓄收束,留白餘味
例: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第五句複遝設問,“知否”帶出焦慮、渴問,第六句點出“綠肥紅瘦”這一富有象征性的主意象,言在此止,意未窮盡。
(三)總結:「如夢令」三節結構與“起承轉合”
節次 |
包含句 |
功能定位 |
結構特征 |
表達作用 |
第一節 |
1-2句 |
起(兼承) |
連續押韻,寫景敘事 |
營造情境,引出情緒或人物狀態 |
第二節 |
3-4句 |
轉 |
先脫韻再回韻,製造起伏 |
情節/情感的突變、疑問、頓悟 |
第三節 |
5-6句 |
合 |
強化節奏,歸韻,用設問或比興 |
情緒爆發或點題,營造餘韻,留白 |
(四)小技巧
第一節:可著重鋪設氛圍或時間/空間線索。
第二節:盡量製造預料之外的轉換,比如借對話、場景跳轉、內心獨白。
第三節:多用反問、比喻、感歎等增強情感收束感,力求意象鮮明、餘韻深遠。
用大白話來講,寫「如夢令」的技巧無非是:開篇一二句布局,中段三四句蓄勢,結尾五六句抖機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