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nanda

深呼吸,專注,流動,脈輪,感覺,踐行
個人資料
最新評論
正文

信息六:磁性、極性和超導性是創造的基礎

(2023-09-10 21:33:12) 下一個

信息六:磁性、極性和超導性是創造的基礎

 

日期:2020-3-13 6:57:21 

作者:喬治·斯坦科夫 揚升先鋒

 

http://www.stankovul.cn/content/?292.html

 

15840539899218153.jpg

 

編者注:2015年的舊文,關於超導的重要論述文章。

 

這是來自兩位耶洛因阿斯泰萊亞和阿莫拉(Astraea-Amora)的重要消息,涵蓋了當今物理學理論一半以上的知識。本人在宇宙法則的新物理學教科書(第二卷)中對此進行了廣泛的討論和解釋。這個話題是至關重要的,因為它解決了超導性的條件,而超導性條件將成為蓋婭在新金色銀河係中實施新4D5D技術的基礎。因此,這一信息和討論是在一個關鍵時刻發出的。請原諒我,我的某些評論可能過於理論化,那是因為這篇文章是為眾多科學家寫的,他們會在我們揚升後訪問我們的網站,他們會急切了解即將在這個揚升時間線上建立起來的新能源和技術。

 

現在,改變遊戲規則的不是當前獵戶座矩陣的崩潰和統治集團的滅亡,這些都隻是人類向跨銀河係物種轉變的必然步驟。在這個揚升的最上層母行星上引入一種新的能量結構會真正改變遊戲規則,這將為物質和光子時空中普遍存在的超導性建立條件。(參見:《新磁性實相如何將人類物種轉化為有覺知力的存有》)

 

在當前的3D全息模型中,物質和光子時空沒有顯現出這種超導性的特征,這就是為什麽不可能開發出能夠改變人類形式的新技術。所有欺詐性的發明人(例如Tavakoli Keshe,凱史科技)在這方麵的宣布,都是自稱製造了新形式的等離子和自由能源,這些聲明都是反社會者狂妄自大的宣告,隻會讓那些不稱職的科學光工陷入思想上的泥潭,這些光工用他們早已宣告破產的靈性和缺乏常識,來替代他們深刻改變這個有毒現實的正當願望。

 

在新的4D世界中建立全麵超導性的兩個主要初始條件是什麽?請注意,超導性是5D以及更高維度中的正常狀態,也是新列莫利亞和光之城中已經普遍存在的能量實相(例如歐洲中部的新雷蒂安、加拿大溫哥華地區和溫哥華島的新列莫利亞)。

 

極性

 

一種新的磁性原理

 

阿斯泰萊亞和阿莫拉用非常簡潔精確的方式闡明了這兩個概念,即便是外行人也可以理解。在這裏,我將為您提供有關這兩個基本概念更多的物理背景信息。我必須提醒大家,要解釋這些術語的所有含義並不容易,因為它們不僅包含電磁學,而且還包含宇宙學以及創造有機物和人類的原理,這幾乎是現代科學的全部主題,而後者仍然無法對我們眼前這種不斷創造的生命和物質作出任何令人滿意的解釋。

 

什麽是極性?

 

極性是萬物一體所有能級和係統中無所不在的能量梯度。

 

我在我的重要文章中,討論了所有存在的關鍵方麵的信息,請參見:

 

能量梯度在萬物一體的創造中起到的普遍角色

 

在這篇文章中,我聲明:

能量的本質=萬物一體以能量梯度=勢能的形式存在的!

 

這就是當耶洛因在談及極性時告訴我們的。我強烈建議您閱讀這篇文章,以正確理解耶洛因的信息。我在文章中解釋說:

 

人類的有機身體不是別的,隻是巨大能量梯度的產物,到目前為止,這一事實並未被生物科學家所認知,這種無知阻礙了他們對當前光體過程(LBP的理解,在LBP中,大多數光之工作者在意識層麵上進行了參與,而許多其他人則在潛意識層麵上進行了參與。確實,這是神不知鬼不覺的...但是,如果你想要將碳基身體轉變為水晶光體,以克服物理性的死亡並揚升第五維度,那麽我就必須向您解釋這一領域的知識。

 

兩位耶洛因在訊息的末尾恰好就提到了這種人類存在狀態的基本事實,當時祂們暗地裏說:我們人類的BMS(身心靈)係統就是一個超導性的非凡實例,它是以所有係統的極性建立起來的。現在,我希望大家開始意識到,為什麽這個信息對於任何想要了解蓋婭和人類身體揚升進程的人來說是如此的重要,因為它包含了不可或缺的信息。

 

盡管我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經討論過生物科學中的這一基本事實,但是為了清晰和完整起見,讓我們在這裏再次對總結一下。人類的細胞和身體,是在細胞漿中所有的細胞膜和細胞器內膜周圍,建立起巨大的電磁梯度而產生的。這是新的生物調節理論中的一個關鍵發現

 

盡管早在一百多年前,人們就已經知道人類所有細胞中存在膜電位,但在我根據宇宙法則的新理論重新發現這一事實之前,生物科學並沒有全麵理解它。以下是基本原理:

——人體或任何其他生物有機體(所有植物以及所有有機物也一樣)攝入的所有食物均在細胞代謝中被降解和轉化為電子和質子,這些電子和質子首先穿過線粒體膜分離,然後再穿過包括外細胞膜在內的所有其他膜分離。

 

——由於所有生物膜都有一層很薄的脂質和其他脂肪酸構成的雙層膜結構,因此這種電磁梯度會在細胞膜和所有其他膜上產生超過一百萬伏特的極高電壓。

 

——細胞膜起到球型電容器的作用,可以在細胞內建立起巨大的磁場,在極端條件下(每一個細胞中有大約一百萬伏特的強場)統一控製細胞新陳代謝的所有生化反應。

 

——在這種極性的狀態下,所有生化部分均被完全重組,並且變得具有超導性。這就是有機物以這樣高度組織的形式存在的關鍵條件。這一事實在生物科學中仍然是未知的,但是在宇宙法則的新生物調節理論中起到了關鍵作用。

 

我已經在第三卷中展示了,這個細胞膜電位在細胞內產生的電磁場,是如何調節細胞內所有的主要新陳代謝的,包括DNA密碼的功能;雙旋螺杆結構如同一種強大的超導體。我現在不會深入研究細節,而隻是想讓你們知道隱藏在阿斯泰萊亞和阿莫拉所傳導的這個單純信息背後的巨大多重證據。

 

現在我們討論最困難的部分。到現在為止,我一直說電磁性,現在是時候向你們解釋:為什麽在更高的領域中沒有電性而隻有磁性,以及磁性原則將如何導致超導性。這就是這條耶洛因信息中的關鍵主題。

 

關於這一點我必須強調的是,當今物理學家對耶洛因的這一革命性說法毫無頭緒,但它卻是我編寫宇宙法則新理論時關注的主要問題和話題。這是另一個關鍵性的發現,它將告訴你們這些消息有多麽的重要,這些消息顯然是來自創造的最高領域——源於最初的源頭,否則祂們就不會處理此類根本性的理論問題。這個來源在古往今來神秘學曆史的通靈信息中都是獨一無二性的——它是第一個傳遞明確科學知識的複雜管道,甚至超過了新的宇宙法則理論。這就是為什麽我很高興並沒有為這個人類媒介命名。確實不需要這種人類中心主義的幹擾。

 

為了讓你更好地了解電磁概念在人類物理學曆史上的演變,以及為什麽它必須被廢除,並用磁性的概念取代,我將參照第二卷283頁中的解釋:

 

1860年,J.C.麥克斯韋在物理學史上最具戲劇性的時刻發現了這一點,這隻能與《宇宙法則》在1994年的發現相提並論,在他之前以實驗的方式得到的電和磁的定律,可以由四個相互關聯的方程組成的一般數學表示綜合在一起,這些方程式包含兩個高斯的電定律(第二卷中的方程199)和磁通量(方程156),Biot-Savart定律、 安培定律(方程154),法拉第定律(方程157),以及斯托克斯對安培定律的理論整合(方程155)。這些定律都是宇宙法則對電磁特定量及其關係的數學推導。

 

麥克斯韋的實際成就是引入了一個新的量,即麥克斯韋位移電流(方程164),從而消除安培定律的限製。因此,麥克斯韋結束了電磁學領域中各種新定律重言式的發明,就像《宇宙法則》的發現消除了物理學家根深蒂固的信條一樣,他們認為大自然需要不止一條法則才能發揮作用。

 

麥克斯韋方程將光子時空磁係統的電場(加速度)E磁場(時間)B與它們對應的物質電係統聯係了起來,這些電係統以電荷這個術語來進行表示,Q = KS =麵積,電流,I = EA =行為勢能和空間量,[1d-空間][2d-空間]的量。正如我在許多場合所說的,這些量是在數學中以抽象的方式定義的,實際上不存在。因此,我們在本章中對麥克斯韋電磁學的後續闡述,基本上將從普遍方程出發處理數學轉換,以直觀地反映時空的本質。

 

麥克斯韋的認識論成就是,提供了光子的磁能級具有波動性的證據:他的方程組可以組合起來(方程170170a),產生一個波函數,它與波動理論中經典波函數(4.5章)和薛定諤量子力學波動方程(7.2章)是一樣的。自德布羅意(在1924年)以來,物質的波動性已是公認的事實。

 

在麥克斯韋首次發現現代電磁學理論的時代,這種事實還不是很明顯。在新公理體係中,時空就是能量交換。它的獨特、普遍的表現是運動。由於時空的閉合性,所有運動都是疊加旋轉——它們都是時空的開放係統,並且是一個包含自身屬性的元素(U子集)。任何旋轉都是波的來源,反之亦然,所有的波都可以看作是疊加旋轉。

 

例如,地球繞其軸心、太陽和銀河係中心的旋轉會形成一條複雜的波路。所有的時空係統和能級都是特定的疊加旋轉,可以使用通用方程(3.4章)來評估它們的時空常數。

 

波(旋轉)天生具有創造無限形式複雜結構的能力,例如駐波或孤子。這種形式的壽命取決於建設性和破壞性的幹涉條件。

 

這是新公理體係對波動理論的基本認識論觀點。這可以看作是德布羅意波粒二象性的進一步發展。它極大地簡化了我們對世界,尤其是對電磁學和量子的物理學觀點。

 

當麥克斯韋通過純數學形式的推導來發展他的四個方程式時,電磁學具有波動性仍然是未知的。僅僅27年後,H.赫茲才通過實驗證實了這一點。對這一曆史的回顧說明了演繹知識優先於經驗主義,並拒絕後者作為一種認識論的方法。然而,赫茲的實驗結果被另一個基本的電磁方程所預測,這也是麥克斯韋從我們意識的基本術語中以直觀的方式推導出來的——光速(參見方程1056.3章):

 

C2 = U(u) = 電加速度E(o) × 磁場長度I(m)

 

光速的平方C2實際上就是三維宇宙中光子時空的普遍勢能U(u)。我也將其定義為長程相關(LRC),它將我們觀察到的所有三維形式的物質,以及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處理的所有物質對象排列成天體。這是物理學和宇宙學的一個全新概念,解釋了創造是如何沿著這個宇宙學梯度發生並受到它影響的。這就是兩位耶洛因所指的極性概念。

 

在此,讓我和大家分享一個我個人非凡的多維度體驗,那是1994年我發現《宇宙法則》的時候。當時我正走在去辦公室的路上,然後突然之間我斷開了與大地的聯係,並開始在宇宙空間中飛行。同時,我的身體被光子時空的這種普遍勢能U(u)淹沒,我整個身體都感受到了光子時空這一巨大的高能量磁場。

 

我用第三眼看到了所有形式的物質,像恒星、行星、植物和有機物,還包括人類,是如何作為能量漩渦沿著這個巨大的光子(磁)場域被創造和溶解的。這是人類頭腦能夠感知與創造有關的最恰當的景象,這是一個真正的頓悟。我不知道自己被這個實相迷住了多久,但當我回過神來的時候,我渾身顫抖,走不動路了。我不得不在人行道上坐一會,調整一下自己的舉止。

 

當我到達辦公室後,我開始從著名的愛因斯坦方程E = mc2 中推導出新的方程,並意識到光速的平方實際上就是測量光子時空的普遍勢能,也就是所有的3D形式,包括人類的最初來源。

 

從那一刻起,我毫無疑問地知道這個現實還有更多的東西,這種無法抗拒的印象(還因為它強大的能量)此後一直伴隨著我。當然,直到很久以後,我才假設:

 

在光子時空的電磁頻譜之外存在更高維度的能級,這是創造的主要原因,正如耶洛因在祂們之前的信息中所說的那樣。

 

但是這種視覺圖景非常的強大,足以指導我通過物理學的探索,並幫助我發現《宇宙法則》。

 

現在,正如細胞中存在著一個強大的能量膜梯度,以一種長程關聯的方式,統一調整數百萬計的生化反應一樣,光子時空也有一個普遍勢能,它代表了磁性和極性的原理,像萬物一體所有其他係統的能級一樣是一種波現象。

 

磁的這一原理引起物質中電子的相幹激發(coherent excitation),比如在導體的金屬網格裏,物質中的相幹波現象被稱為電流。這並不是像現在的物理學那樣,為了解釋電性,簡單地歸咎於電子以電流的形式在電網中長距離地流過電線,而是:

 

電子被周圍的磁場均勻地激活,並在導體中產生一個以光速傳播的等效磁場

 

本質上,這是著名的麥克斯韋位移電流背後的關鍵知識,他首先在物理學中引入位移電流,將所有磁性現象都描述為波函數,還包括所有先前已知的電定律,這些定律是在19世紀下半葉光子時空的磁性概念被引入之前,在物理學中以隨機的方式發現的。

 

在這裏,我必須更進一步,以解釋為什麽人類今天在物質層麵上感知並觀察到的電,在更高的4D5D世界中不會繼續存在,而是會完全如兩位耶洛因所說的那樣,被磁性的概念徹底取代。這就是為什麽這個消息有著如此重要的諾斯替價值的原因。

 

光速的平方C2或光子時空的普遍勢能U(u)包含了兩個基本的自然常數,這些自然常數是我本人於1995年首次發現的,但是在物理學中以它們的倒數形式而被人們知曉。它們參與了所有已知的電磁學傳統物理定律,這些定律已經被整合到麥克斯韋的四個電磁方程中。後者實際上是磁性的波動方程,這已經是一個重要的證據,證明隻有磁性,而電是物質中的一種誘導現象,它由周圍磁場在金屬網格中電子相幹激發。這就是所有發動機和發電機的工作原理,我們將這一發現歸功於特斯拉。

 

光子時空普遍勢能U(u)中隱藏的兩個基本自然常數是:

 

磁場長度l(m)

電場和電的加速度E(o)

 

第一個常數:磁場長度,是著名的磁常數自由空間磁導率的倒數。第二個常數:電場,是另一個著名的自然常數自由空間介電常數的倒數。

 

這兩個常數直到現在還在物理學中使用,確切地說是在電磁學理論中,所有已知的電磁學定律的常規推導,和麥克斯韋的四個電磁方程式中都使用了這兩個常數,但無法用知識來解釋它們。這是目前所有電磁物理理論中的主要認知缺陷(但不是唯一的),這一事實也解釋了為什麽所有傳統思維的物理學家都強烈、錯誤地拒絕了自由光子能量的概念。

 

磁場長度的大小約為1000公裏(精確值為0.795775×1^6米),電場或電加速度的大小為0.11294×1012ms-2(米秒高-2),這是一個非常高的加速度值。這兩個新基本常數的乘積,恰好給出了愛因斯坦方程中普遍勢能或光速的平方(見上文):

 

C2 = Eo × Im

 

磁場長度為光子時空的長程相關提供了一個擴展的活動場域,在任何材料導體外加電場中統一產生所有的電子激發,或產生每秒1000萬公裏的加速度,正如我所言,它是非常巨大的。這個加速度是這個3D全息模型中所有磁場的感應力,它在1000公裏的距離上產生電子相幹激發。

 

請注意,這是物理學史上第一次以這種新穎獨特是方式討論了磁性原則。盡管我在二十多年前就推導出這些新的基本常數,但我仍然需要來自阿斯泰萊亞和阿莫拉的最新信息,以這種特殊方式進行解釋。對於應該在地球上創造什麽樣的條件,才能使得超導在地球上成為普遍存在的現象,我已經仔細思考了很長時間。

 

人類僅僅開發一些新的陶瓷導體,或將溫度降低到0開爾文度來確定材料結構中的超導條件是遠遠不夠的。因為超導的條件完全取決於光子時空的磁性,而光子時空作為一個磁場存在於每個導體周圍。

 

為了在這顆最上層的揚升母行星中引入基於超導和自由光子能量的新技術,需要創造一個全新能量的現實,在那裏,這兩個新的基本常數會發生深刻的變化。

 

新的磁性原則必須允許無限距離上實現超導,但是目前,相對較短的磁場長度I(m)妨礙了這一原則的建立。磁場長度必須在5D和更高維度中擴展到無窮大,在4D世界中擴展到近乎無窮大。這不是人類能夠完成的,隻能由源頭創造出來,從前原子金剛粒子的造物第一因/場域開始,然後再到產生物質基本粒子的第二因/場域中開始,直到最後在第三因/場域中創造微觀和宏觀形式的物質,正如阿斯泰萊亞和阿莫拉在他們之前的信息中所提到的,這也包括了化身居住的整個星係和新的全息實相。

 

為什麽?因為目前磁場的兩個基本常數:磁場長度和電場或加速度,是由這個三維宇宙的宇宙學結構決定的。我在第二卷(392頁)中以一個壯觀的方程進行了證明:

 

以電磁學中的光速所表示的光子時空的磁波特性(見上述方程),是由黑洞、脈衝星、類星體、恒星等引力係統的平均旋轉時空的動力學所決定的。

 

在此,電磁學和量子力學理論中呈現的微觀世界與現代宇宙學的宏觀世界美妙地相遇了——這是一項屬於理論抽象的最高成就,隻有在我發現《宇宙法則》之後才有可能獲得。

 

目前,宇宙學和量子力學之間存在深度的脫節,而它們甚至沒有把電磁學考慮進去。這是因為物理學中有大量的錯誤,例如,他們拒絕承認光子和中微子有質量。後者導致了一些白癡的概念,比如其假設:宇宙中應該存在暗物質,根據理論計算,暗物質應該占所有物質的95%以上,否則宇宙將會無限膨脹並解體。不幸的是,不論科學家們在80年前首次提出這個概念之後進行了多少次聰明的實驗,他們都找不到這種暗物質。(更多內容,請參見《給這個星球上所有科學家的公開信接受宇宙法則或者消失》)

 

但是,物理學和宇宙學的主要錯誤在於,所有科學家都不能理解萬物一體所有的係統和能級都是緊密相連的,因為整體=萬物一體,是一個閉合的實體,所以能使各係統和各能級的所有波,都按照建設性幹涉和破壞性幹涉的規律,相互疊加、完美協調地確立。

 

為了改變這兩個基本磁常數的大小,必須改變整個可見三維宇宙的能級結構——無論是量子層麵還是宇宙學層麵,但首先是在光子時空層麵上。

 

這就是為什麽我們要創造具有高極性能量特征的新金色星係的原因,因為其中超導是普遍存在的。本質上,當全息模型增加其振動(頻率)時,其帶電粒子的密度也會成倍增加。像光子和其它亞原子金剛粒子,這類高能量粒子的密度增加,會允許能量更自由地流動,並向萬物一體多維度的各個方向流動。這樣,超導就會在這些更高的維度中擴展,並變成正常的能量狀態,因為所有這些維度中都存在著磁原理,而電,包括導體的電阻,它們作為概念將會永遠廢除,而導體中的電阻是造成能量浪費的主要原因:

 

在基本粒子內部產生的磁性會一直持續下去,且永遠不會被消除,即使其形式從你們所知的第三維度轉變為你們感知的第五維度。當然,物質的性質會從一個維度轉變到另一個維度,且此時此刻,你們的現實正在從低密度、低振動的磁場中,轉移到更高密度的光子光中。(參見耶洛因消息3,但鏈接失效了...)因此這裏有著一個更高的頻率,例如第五維度的頻率。事實上,當一個人明確從第三維度向第五維度轉移時,一個顯著的情況就是:能量的移動會更加自由,因為光子的密度和頻率會增加,並且超導性也會擴展。

 

第五維度的物質,也是你們所稱的晶體物質,反映出的是新的內部排列方式,基本粒子會排列成美麗而複雜的幾何圖形,這是你們第三維度的空間裏所沒有的。隨著新途徑的出現,超導性會在所有晶體結構中繼續擴展,不再局限於三維空間中從AB的有限結構。

 

現在,請欣賞阿斯泰萊亞和阿莫拉帶來的最新信息:

 

傳訊:

15840539637681166.jpg

在我們的上一篇信息中《信息五:通過無限意識的宇宙超導性達到萬物一體的圓滿》,我們說:此時此刻,萬物一體通過每個係統的極性表達來推動進化,我們的意思是,在萬物一體的創造領域中的所有係統都需要磁性,因此,極性作為基礎活動支持著所有的創造,尤其在第三維度形式的創造中。

 

這是什麽意思?因為你們的實相,以及其它所有結構實相的創造,都需要磁性和極性原理,因為它們正是超導背後的力量——進化的基本狀態是建立在造物的第一、第二和第三的因果初始場域中的。

 

首先,我們將討論極性。極性是磁性原則下的一種主要力量,其負責萬物一體內部關於進化的所有方麵。這是電學和磁學中的一個術語,形容兩個物體之間存在的一個電勢能。在這種情況下,一個物體比另一個物體有更多的電子。帶有更多電子的極稱為負極,另一極則稱為正極。如果兩極通過導電通路(例如導線)連接,則電子會從負極流向正極,這被認為是電荷或電流。電荷的運動會產生一個磁場,該磁場是由複合幾何排列的原子組成。自然的幾何結構一旦建立,便會立即建立起超導的基礎結構,在該基礎上,磁性原則通過基本粒子的極化而自動引入。極性在晶體結構中進一步增強,因為這些基本粒子是以神聖對稱或自然幾何結構形成的晶格形式,它們將產生新的超導路徑。

15840539486254041.jpg

神聖的幾何圖形:更高領域超導性的基礎

 

在基本粒子內部產生的磁性會一直持續下去,且永遠不會被消除,即使其形式從你們所知的第三維度轉變為你們感知的第五維度。當然,物質的性質會從一個維度轉變到另一個維度,且此時此刻,你們的現實正在從低密度、低振動的磁場中,轉移到更高密度的光子光中。(參見耶洛因消息3,但鏈接失效了...)因此這裏有著一個更高的頻率,例如第五維度的頻率。事實上,當一個人明確從第三維度向第五維度轉移時,一個顯著的情況就是:能量的移動會更加自由,因為光子的密度和頻率會增加,並且超導性也會擴展。

 

第五維度的物質,也是你們所稱的晶體物質,反映出的是新的內部排列方式,基本粒子會排列成美麗而複雜的幾何圖形,這是你們第三維度的空間裏所沒有的。隨著新途徑的出現,超導性會在所有晶體結構中繼續擴展,不再局限於三維空間中從AB的有限結構。

 

關於電是磁性問題的最後一點。你們的科學將這些事件結合起來,創造出一種稱為電磁的描述。這是因為電在物質中的電子中產生電流,而電也在周圍磁場中,磁場也有極性。電磁在低維度的表達中不能分離,但是當創造進入第五維度表達時,電就會消失。所有第三維度以外的事物中不會考慮到電磁,因為它的應用隻限於第三維度的理解。正如你們所知道的,在萬物一體更大的外部反射中,電並不存在;它主要有一個局限的屬性,它是線性的,運動緩慢,對處於更高級別的擴展感知來說,運用它實在是太局限了。

 

雖然這些概念對你們來說可能是新的,可能看起來難以理解,但它實際上非常簡單

 

電子運動通過粒子的極化產生磁場,而粒子間的膨脹通過神聖幾何路徑產生萬物一體的超導性。記住你的身心靈(BMS)係統也是這個宏大事件所創造的。

 

 

 

 

原文地址:

http://www.stankovuniversallaw.com/2015/11/magnetism-polarity-and-superconductivity-as-the-basis-of-creation-message-6/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