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產業革命都伴隨並得益於產能過剩。比如互聯網泡沫時各公司競相鋪光纖,搞得後麵很多年95%光纖容量閑置。 但是後來流媒體開始盛行,再到後來的雲計算,都歸功於以前光纖過剩容量,否則netflix 商業模式不會成功,因為它並沒有實力建設骨幹互聯網。
這樣的例子曆史上也有不少。以前的英國和美國的鐵路泡沫,鐵路運力對當時來講嚴重過剩,但是也因此產生了新經濟模式。
中國目前光伏,電池和電車都有產能過剩的現象, 這何嚐不少好事? 由於產能過剩和激烈競爭,光伏發電成本已經低於煤電,而且可能進一步下降, 這將推動綠色產業,並附帶儲能,電車等一大批產業。同理電池和電車的產能過剩,其直接結果就是促進電動車取代燃油車的革命性進程,如果電動車不但環保駕駛體驗好, 而且還便宜,傳統燃油車也就會推出曆史舞台。
所以產能過剩是社會發展的正常現象,歐美幾百年是這樣,中國出現也很正常,而且如上所述並非一無是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