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質

三人行,必有我師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文章分類
正文

中華民族中興第一大功臣-紀念顧毓琇教授誕辰120周年

(2023-03-10 08:09:57) 下一個

請先閱上一篇 鳳凰涅槃到人間 - 紀念顧毓琇教授誕辰120周年 《上》                            鏈接 https://blog.creaders.net/u/27773/202212/451767.html

    中華民族中興第一大功臣-紀念顧毓琇教授誕辰120周年《中》          "欲憑肝膽報炎黃。”, 但願“民族中興日月光。” - (摘自顧毓琇詩句) 

                   顧毓琇-1.jpg

    注:輝煌燦爛的藝術人生, 紀念顧毓琇教授誕辰120周年《
           https://m.creaders.net/blog/d/452226

  2022年12月24日是顧毓琇教授誕辰120周年紀念日. 顧毓琇(自喻):學者、教授、詩人,清風、明月、勁鬆。

  顧毓琇生於1902年, 生在清朝政府簽署喪權辱國的 《南京條約》,《璦琿條約》,《天津條約》, 和《馬關條約》之後; 生在日本進一步對中國發動侵略戰爭前夕. 因此激發起他一生"欲憑肝膽報炎黃。”, 但願“民族中興日月光。”. 

  十九及二十世紀是一個弱肉強食的時代, 到二十一世紀變化不大. 隻是武器強到足以毀滅地球千百次.

  如果說顧毓琇教授的品學無人可比, 作為兩朝國師, 他的愛國報國之舉, 也無人可比. 

  留美6年後,27歲的顧毓琇教授於1929年返回災難深重的中國, 成為抗日教育救國的中流砥柱, 為蔣介石器重. 長達21年.

  江澤民去世後, 顧毓琇教授孫子顧宜凡博士著文紀念. 文中披露之前不為外人所知的許多有關顧毓琇教授的感人事跡: 從1973年至2002年(71歲至100歲), 特別是文革之後, 顧毓琇教授以建言方式. 運籌帷幄, 指導中樞, 不斷為中國開拓新局麵, 有大功而無祿, 長達29年, 無愧是民族中興第一大功臣. 

  以下是顧毓琇1972年後生平大事, 其中的紅字部分大都取自顧宜凡的"“秀才人情一張紙”..."一文.  

  1989年10月到顧毓琇去世的2002年9月,在江澤民擔任黨和國家領導人的13年間,他曾收到了顧毓琇寫給他的近百封信,從科學教育到經濟建設,國防建設,外交建設; 從台灣問題到中美關係,從中國進入WTO到中華文化複興,幾乎伴隨了那個時代中國崛起的每一步征程。顧毓琇還向江澤民總書記倡議了中國發展的“三開”政策:“文化開發、經濟開放、政治開明”。   

 

顧毓琇教授在紐約中國駐聯合國代表處.jpg

     顧毓琇教授(時年98歲)和江澤民在紐約中國駐聯合國代表處 

 

以下是顧毓琇1972年後生平大事, 其中的紅字部分大都取自顧宜凡的"“秀才人情一張紙”..."一文.  

1973年8月 周總理接見顧毓琇教授和夫人王婉靖,談國事

1979年5月顧毓琇應邀回國到上海、北京、沈陽、西安、南京等地講學。講學,通過王震向鄧小平建議科教興國,藏富於民,實行股份製

1983年9月顧毓琇拜會盧嘉錫、趙樸初;鄧小平、王震接見,討論增進中美邦交,顧毓琇大膽建議中美兩國領導人互訪。

1986年6月顧毓琇參加上海、西安交大九十周年校慶,訪問江澤民市長。 

1988年5月顧毓琇應邀出席東南大學為他舉行的名譽教授受聘儀式。受聘儀式結束後,他在禮堂為師生即興作了《關於非線性係統的分析》的學術報告,思路清晰、視野開闊,令師生受益匪淺。他還訪問南京大學,為先人掃墓;拜見王震副主席,受到老朋友鄧穎超的接見。 

1989年10月 1989年國慶,江澤民總書記邀請顧毓琇夫婦回國麵敘.... 在國慶40周年的國宴上,江澤民總書記將顧毓琇介紹給李鵬總理,說“這是我的老師”。10月2日,江澤民在中南海宴請顧毓琇,聽取了顧毓琇對國內國外時局的看法和建議。顧毓琇此行還向各有關方麵領導人提出:“要將風風雨雨變成和風細雨”。江澤民對顧毓琇的許多建議高度重視。1989年10月,他親筆寫信向顧毓琇介紹赴任的中國駐美大使:“顧老師:我駐美大使朱啟楨同誌即將赴任,特介紹他前來拜望,請予接談。”從那以後,在江主席的指示下,朱啟楨之後的每一屆駐美大使如李道豫、李肇星、楊潔篪都曾在上任時去拜訪過顧毓琇,聽取他對中美關係的見解。江主席采納了顧毓琇的許多建議,他以偉大外交家的智慧和魄力,采取了一係列重要舉措,不僅改善了中美關係,為中國鞏固了最惠國待遇等,而且漸漸打破了西方對中國的外交圍困。

1992年4月 清華建校81周年校慶日,在電機係建係六十周年慶祝大會上,顧毓琇和他的學生、家屬共同捐資設立“顧毓琇獎學金”,用於獎勵母校電機、電子和控製方麵品學兼優的高年級本科生和研究生。顧老一生節儉,靠薪酬、退休金為生,經濟並不寬裕,但是獎學金設立後,四次追加獎學金基金。

1992年5月31日 當代中國幾乎所有最有影響力的物理學家如周培源、趙忠堯、朱光亞、李政道、楊振寧、吳健雄等匯聚北京,參加現代物理研討會。江澤民在祝辭中特別提到:“人生何處不相逢。今天,我的老師顧毓琇教授也來了。”兩天之後,江主席和夫人王冶坪請我祖父母和在國內的子孫到中南海瀛台做客,並讓他們自己的小兒子、兒媳和小孫女也參加,談笑風生,其樂融融。此行,我祖父顧毓琇更係統性地對中國的改革發展提出了建設性意見

1993年11月17日在為赴美與克林頓會談做好充分準備之後,江主席登上了赴美的航程,在美國西雅圖一下飛機,江主席就給顧毓琇打電話,說“顧老師,請看電視!”顧毓琇打開電視一看,原來他建議所做的一項重要工作的成果展現在了全世界媒體的聚焦燈下,中國又一次在國際社會麵前展現了一個新姿態。

 

 

1995年10月 江澤民主席到美國參加聯合國成立50周年首腦會議,顧毓琇專程乘汽車從費城到紐約看望他。那天江主席一走進會見大廳就問:“顧老師來了沒有?”當看到顧毓琇時,他立即迎上去,把老師請到他身邊坐下合影。顧毓琇連合影的短暫時間也不放過,在他的學生耳邊向他提出建議,江主席帶著微笑頻頻點頭。

1997年10月,時任國家主席江澤民到美國訪問時,特意到費城去看望了在上海交大學習期間的老師顧毓琇.

1998年元旦,和往年一樣,江主席又送來了新年的問候,在他的親筆信中,仍提到費城之旅:“費城一別已有年餘,詩文雅趣蓮羹清甜仍記憶猶新。”江主席非常重視台灣問題,這也是我祖父顧毓琇晚年念茲在茲的大事。在一段時間裏,台灣當局從“副總統”、國民黨副主席到行政院長等都畢業於顧毓琇曾經擔任過校長的國立政治大學,他們都稱顧毓琇為老師,而朱鎔基和汪道涵等,也都稱其為師。顧毓琇利用這個有利條件,為兩岸關係傾注了極大的心血,貢獻了寶貴的智慧。他也成為了台灣當局和一些國民黨元老如陳立夫等人與我黨高層溝通的橋梁。

1999年4月 朱鎔基總理訪美,看望他的老師顧毓琇。那年,中國進入WTO的談判進入了關鍵階段,顧毓琇自始至終對中國進入WTO的進程極為關注,為此給江主席、朱鎔基等領導人寫過許多信。他認為,中國進入WTO,融入世界經濟貿易體係,對中國利大於弊,但也不能在原則問題上讓步。

2000年2月 我祖父顧毓琇收到了中國工程院院長宋健的一封信,信中說,“江主席要我轉致他對您的問候,您惠寄的文章,他已收到,他感謝並敬佩您關心祖國和熱愛人民的夙風亮格”。多年後,宋健同誌當麵告訴我,那封信的緣由是顧老向江主席提出了一項對加強我國國防建設非常重要的工程,而且指定學生時期學習過顧毓琇教授“網絡理論”的自控專家宋健領軍實施。江主席對此非常感動,向宋健盛讚顧老師的愛國情懷,對顧老師的遠見卓識給與了極高的評價。

2000年9月9日 江澤民在參加聯合國千年首腦會議之後與老師顧毓琇見麵,於是我開車把祖父從費城接到紐約。本來定在江主席下榻的酒店見麵,但江主席認為中國駐聯合國代表處更能保證私密性。這是一次非常重要的會晤,涉及到不少重大問題。

2000年11月20日 新世紀的前夕,顧老特別高興,他在致清華校友總會承憲康的信中說:“最近有一好消息。美國電機及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為世界最大的電工學會,其中電路及係統學會有五十年曆史,近給本人金質獎章 (GoldenJubilee Award)……本人以97高齡,得此殊榮,深以為幸。” (1999年12月17日顧毓琇來信)後來,國際電工和電子學會為表彰他在工程領域中的傑出貢獻又給他頒發了 “第三千禧獎” (The Third Millennium Medal)。2000年11月20日,清華大學校長王大中、清華北美教育基金會會長張素久(54土木)一行赴美國費城拜訪顧毓琇老學長。顧老親自把這兩麵獎牌交給王校長,鄭重地把這兩件最珍貴的禮物贈送給母校清華大學。隨後他拿出早已準備好的一張4000美元支票,對王校長特別說明是捐贈給電機係做獎學金基金。顧老時刻掛念清華母校的發展,念念不忘囑咐王校長,一定要搞好基礎理論研究,辦好物理係、數學係。並說,不能忘記清華一大批老人,那些老教授們,像王淦昌、錢三強等,沒有他們,清華就沒有如今的地位和成就。”顧老的熱愛母校清華的情懷深深地感動了王校長一行。

2001年 我已搬離了大紐約地區。9.11事件當天,我祖父母因在費城無人照顧,無奈乘汽車駛上了去奧克拉侯馬他們小女兒家的漫漫長途。兩個百歲老人,縮卷在一輛小型轎車裏,在那麽遠的距離中顛簸,我每想到那個畫麵,都心如刀割。在這之前,許多人都勸我祖父母回國定居,而且那時不少有名望的老人回國生活後,國家都提供了豐厚的待遇。何況多年來有關部門一直都有請我祖父母回國定居的建議。而我們這些後代也都有能力確保他們在國內有一個舒適的晚年,但我祖父始終沒有同意。他認為人老了不能“被養老”,而應當用一生積累的經驗和智慧從“局外”向國家提供客觀中肯的建議,如果接受國家的物質優待,就失去了“客觀中立”的身份。回想他自1950年定居美國後,一直沒有加入美國國籍,他的所有成就和榮譽都是以一個中國人的身份獲得的。而對祖國和親人的牽掛,使他在1973年中美之間的堅冰剛開始融化時,就急迫地要回國。但國家不可能允許他拿著當年被國民黨勒令離開大陸時的“中華民國”護照踏上祖國的土地,因此有關方麵建議他持美國護照進入中國。萬般無奈之下,我祖父在做了一輩子中國人、功成名就退休之後,卻為了回到祖國而加入了美籍。而到了晚年,他又為了能對祖國更有價值而寧願客死他鄉。但他叮囑我們,死後一定要葉落歸根,葬在家鄉。盡管名滿天下,譽滿天下,顧毓琇在物質上的自奉,卻節儉到近乎清貧。他1972年從賓夕法尼亞大學榮休。他和夫人隻靠社保維持生活。可是稍有積蓄,他便拿出來,在國內外大學設獎學金。他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沒有給孩子留下任何遺產,卻為整個人類留下可觀的精神財富。

2002年是清華電機係建係七十周年,百歲老人、電機係首任係主任顧毓琇仍然深切關懷著電機係,2002年4月5日顧老來函:“本人獎學金將增加US$1300元,由宜凡(顧毓琇之孫)寄去,即請查收為荷。”宜凡告校友總會承憲康:“這是《顧毓琇詩詞(英漢對照)》稿費,折成人民幣11,211元,捐贈清華電機係並入獎學金基金。”,顧老把最後一筆稿費捐給了他參與創辦、終生惦念的清華電機係。

2002年9月9日 一代宗師顧毓琇駕鶴西去,與世長辭, 享年100歲.

結語: 

  如果說鄧小平是中國大陸從社會主義到現代官僚資本主義演變的奠基人, 顧毓琇則是民族中興第一大功臣. 而江澤民, 胡錦濤, 習近平隻不過是執行者, 

  120年前,顧毓琇如鳳凰涅槃降臨人間.他是學者、教授、詩人,清風、明月、勁鬆. 顧毓琇教授離開我們已20年了,星月日行八萬裏, 顧師何日能重來?

 

題外話: 四十多年來中國沒有發動一次戰爭,也沒有發動一次大規模政治運動 已成功地將一個生產資料公有的社會主義國家變成現代化官僚資本主義國家 GDP躍居世界第二. 所謂開放改革, 即走資本主義道路也. 所謂改革開放派, 乃走資派也 一個獨裁國家可以是資本主義國家, 例如沙地阿拉伯等中東國家, 蔣介石統治下的中國. 以及今天的中國大陸. 中國大陸經濟結構類似於台灣, 雖然台灣已是民選政府.

   實行的明明是官僚資本主義, 中共為什麽還要"猶抱琵琶全遮麵", 自稱是"馬克思主義,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國家", 煞費苦心地編織出一個天方夜譚中的"政治風車"呢? 這不在本文論述範圍之內 (也無意辯論). 隻是奉告諸君, 不要當一個"大戰風車的唐吉歌德"! 

 

 

前四篇 -   1. 鳳凰涅槃到人間 - 紀念顧毓琇教授誕辰120周年 《上》

          鏈接 https://blog.creaders.net/u/27773/202212/451767.html

         2. 紀念在東京國際審判法庭上為國爭光的中國法官梅汝璈:(附視頻)

          鏈接 https://blog.creaders.net/u/27773/202212/451380.html

         3. 紀念用生命寫下《南京暴行:被遺忘的大屠殺》的華裔女作家張純如

         鏈接 https://blog.creaders.net/u/27773/202212/451242.html 

         4. 從美/中/台/的疫情統計數字 看解封後中國大陸未來的疫情走向

          鏈接 https://blog.creaders.net/u/27773/202212/450713.html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