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佛教的語境裏,“菩薩打坐”通常指菩薩或修行者進入禪定或靜坐的狀態。具體“在想什麽”往往不是單純地“想”某件世俗之事,而是通過禪修的方式,調伏妄念、培養慈悲與智慧。以下幾點可供參考:
-
調伏妄念
- 在打坐時,修行者(不論是菩薩還是普通修行者)會經曆各種散亂的念頭。修行的目標之一,是慢慢觀照並調伏這些雜念,而非跟隨它們起伏,從而令心漸漸安住於定境。
- “微閉雙眼”一般是為了減少外界幹擾,並非刻意閉目遁世,而是有助於向內觀照。
-
觀想慈悲、發菩提心
- 菩薩行的核心是“慈悲心”和“菩提心”。有些法門會在打坐時觀想眾生之苦,升起慈悲和利他的願望。
- 也有一些觀修方式會觀想將自己身心的善念、功德回向給一切眾生,希望所有眾生都離苦得樂。
- 這種“想”,與其說是雜念,不如說是“正念”或“正觀”,是一種有方向、有目標的修行方法。
-
空性觀與般若智慧
- 高階的修行者,也包括菩薩,常常會透過禪定來修“空性觀”或“如實觀”。
- 在這個層麵上,不是要想什麽特定的事,而是體驗萬事萬物“空性”之本質,了悟一切現象背後的本相,從而生起般若智慧。
- 這並不是單純的“思考”或邏輯推理,而是一種在定境中親身體驗、觀照、覺察的過程。
-
靜慮與無分別智
- 在更深的禪修層次裏,打坐時心可以進入“一心不亂”的境界——不再是“思考”某一個具體概念,而是超越了二元對立的分別念。
- 這時的菩薩並非“什麽都不想”,而是處於定境中,依智慧觀照,體證無分別智。當出定時,也能以大悲心善巧度化眾生。
-
與世俗的“想”有區別
- 世俗中我們所謂的“想這件事、想那件事”,經常是情緒化、散亂或者自我中心的思維。
- 菩薩在禪修中的“想”,如果用日常語言來形容,更像是一種“觀想”或“覺察”——是有方向、有覺照、有慈悲和智慧引導的心理活動,或幹脆進入“無分別”的狀態。
總結
因此,菩薩打坐時的“在想什麽”,並非像我們平時日常瑣事的“想”。更多是透過禪定觀照,修正念、修慈悲、修智慧,甚至觀照空性。對普通修行者而言,“微閉雙眼”是為了減少外界幹擾,好讓心平靜、專注。對真正發菩提心、具足禪定功夫的菩薩而言,他們在打坐中所“思惟”和“觀照”的,核心在於利益眾生、了悟真理,以及持續增長慈悲與般若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