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那些事
影視演員朱龍廣,於 2025年8月2日 在北京因病醫治無效逝世,享年86歲 。
他飾演的高傳寶 ,《地道戰》(1965年) 民兵隊長角色,使他一舉成名;方紀雲 ,《青鬆嶺》(1973/74年) 表現出新時代年輕幹部形象;如來佛祖 ,央視《西遊記》(1985年) 溫和威嚴,成為佛祖形象代名詞;喜劇《武林外傳》中飾演佟掌櫃的父親 佟伯達,亦廣為觀眾喜愛 。
看到上麵的消息,我的心裏很沉痛,也開啟了壓在心底多年的記憶,因為他是我媽媽的高中同班同學。
我媽高中時趕上反右運動之後的拔白旗運動,一群半大孩子經曆了改變他們許多人一生的政治運動,我甚至認為自己某些程度上也是這場運動的受害者。
借此機會,我想講一講他們幾位同學的故事。
先說演員朱龍廣,按理我應該叫他叔叔,但是不曾見過麵。他高大英俊,性格隨和,而且很幸運,在高考之前,他就順利拿到蘭州藝術學院的錄取通知書,成功躲過了緊張的高考和備戰。那段時間他高大的身影在學校裏晃來蕩去,熱心地在日常生活上幫助同學們,時常給學業繁忙的同學解解悶兒,比如神靈活現地講他在麵試時讀了什麽詩,跳了什麽舞,如何機智地和考官對答。有同學聽到後壓力更大了。哈哈,開玩笑,我相信一定有同學聽後更加鞭策自己,更加努力。
他上學時不曾闖禍給自己留下把柄,也不曾整過人,又因成名早,是他們同學當中像如來佛祖或吉祥物一般的存在,後來每次回家鄉都張羅同學們聚會。他應該算一生順遂,同學們甚至傳說他曾擔任過北京電影製片廠的副廠長。這,權當同學們對他的美好祝願吧。
這位叔叔有些美好的傳說,但故事少,而在家裏我從小到大耳濡目染的是兩位阿姨的故事。
山東阿姨
用我媽的話說:當年土改的時候,山東厲害的多,要人命的。
80年代,隨我媽回鄉下,在縣城裏看到我舅爺穿著背心兒,蹲在自家高大門樓下吃麵,看到我媽之後站起身來, 身材瘦弱,看起來就是一個操勞一生的地道農民,完全沒了當年在縣高中做校長時戴墨鏡,穿西裝,手拿文明棍的形象。但身後的大門有兩三寸厚,高大完整,我的第一個感覺是:當年土改,革命不徹底。
這位山東阿姨的爺爺奶奶是大地主,當地村民就把她們一家趕出家門,田產房屋及所有財產物品盡數沒收。這個阿姨和他的爺爺奶奶白天沿街乞討,晚上縮蜷在一個荒野小破廟裏。
她媽媽是大家閨秀,知書達禮,非常剛強,不僅不出門乞討,即便是公婆和女兒討回來的食物,也是粒米不進,最後在女兒淒厲的哭聲中活活餓死在廟裏。
她爸爸早年參加革命,土改後有一天探親,估計也是收到了她爺爺的信件。當走到村邊小河,徘徊許久不肯過河,黃昏時向一個過路的放羊娃打聽情況,後又在河邊徘徊至深夜。第二天清晨,當人們趕到河邊,已經沒了人影。估計連夜回了部隊,到底沒和親人們見一麵。
因著她爸的政治覺悟,早早做到軍隊高層,駐紮在我們家鄉,才把這個阿姨接回我們省城上學,後來和我媽做了高中同學。這個阿姨不放心她的爺爺奶奶,給他們從山東接過來,安置在校園後麵,一個沿校圍牆用草席搭就的窩棚。阿姨和我媽媽住校,吃食堂,她每天往返校外給爺爺奶奶送吃的。
有次阿姨得急症,我媽和另外兩個同學連夜用板車將阿姨拉到附近的某軍大,阿姨的繼母第一時間趕到急救室,手腳利落地開始操作搶救。不知什麽事,旁邊有個小護士說這得先請示護士長,阿姨的繼母盛氣淩人道:我就是護士長的奶奶!
我媽每每說起這一段,滿臉崇敬,算是窺見了權勢。
他們高中時趕上拔白旗運動,另外一個阿姨中招,成績非常好,不能考大學,好在留校當了高中老師
而我媽的出身也讓她在整個求學和工作當中受盡了擔驚受怕。
高中畢業,他們就沒有聯係
經曆了高中的政治運動,他們這些人像驚弓之鳥,飛到下一個地方,再經曆運動,彼此之間鮮有聯係。直到20年後,我家從河南兵工廠調回家鄉,我媽媽才慢慢和同學們有了聯係。
我媽第1次去見這個阿姨時,是在他辦公室的樓下見的麵,沒說幾句就問她的爺爺奶奶後來可好,當時這個阿姨放聲大哭,從1樓哭到3樓辦公室,令周圍人側目。後來說是他爺爺的侄子給他們接回山東,直到去世。
後來這個阿姨在省重要部門工作,是他們同學當中最早做到廳局級領導的。
唯一一次提到她父親,是阿姨和我媽媽非常興奮地說,自79年他先生出國,回來之後帶來許多新奇的禮物送給親朋好友,從那以後他父親才開始接受他先生,也開始了和她們一家的交往。阿姨是個熱心腸,凡事都會發表很多意見,話很多。我至今還記得阿姨說起這段時心滿意足的神情。
我一直想知道這個阿姨對他的父親是否有過怨恨,因為我從來沒有聽說過他的怨恨,隻是隻記得有一天,我媽媽說79年的時候阿姨的丈夫。因公出國回來之後帶來了許多。阿姨的父親看到之後開始轉變了,對女婿的態度。 感覺阿姨很欣慰。感覺他們一家得到了終於得到了父親的認可,
後來她兒子大學畢業後直接分到北京部隊一個非常重要的部門工作,也是這個阿姨的驕傲。
阿姨的性格幹脆利索,當年8964之後,我聽她講起過當時的情形,他們單位的工作是站在第1線和學生接觸的,上達下情和上情下達。她條理清晰,政策性很強, 語速極快,口齒清晰。我在旁邊像聽書一樣,既緊張又爽快
某大阿姨
我們省城有一所著名的高校,這裏就稱某大吧,某大是50年代初從江南遷過來的,當時遷校選址時就很優待,與某曆史著名故宮為鄰。
某大有個教授的妹妹也是我媽的高中同學。某天這個阿姨沒來上學,第二天來時,神秘地跟他們講了一件事情
我媽當年在西安東門的一個中學上學,所以裏麵有四軍大和西交大子弟。有天交大的一個女生沒來上課,第二天來後講了一件事:
前天深夜,某大一批老師學生,因為受不了當地的苦寒,想遷校回去就發生了起義和暴動,將校長綁在電線杆上,當時校園裏充滿了拿著火把的暴動者。
第二天某大完全封鎖消息,禁止人員出入。後來一架直升機降落在某交大校園,周總理親自來給校長解綁,並答應在某大對麵故宮舊址修建公園,保證有假山有假湖,以解大家對江南的相思之 情。
我不知道為什麽這個消息到現在,也沒多少人知道,即便某大自己內部也是噤若寒蟬,深晦莫測。我倒覺得應該大書特書地宣揚,讓世人知道,我們不僅有8964血腥鎮壓,其實也有過懷柔和妥協,或者從善如流。諱莫如深,可能是怕刁民們有樣學樣吧,隻有血腥鎮壓才能一了百了,殺雞給猴看,或者殺猴給雞看。
我媽他們這批學生是修園的主力,可憐那幫半大孩子,忍著饑餓服徭役。後來我媽每次進興慶公園都要嘮叨一句,說國家應該給他們終身免費入場券,因為他們當年付出很多
不得不佩服當初的封鎖消息,這事絕大多數人都沒有聽說過。我當年無意中和我先生說起,他反應很激烈,說從來沒聽說過,也根本不可能發生這樣的事情,不允許我們這些不相幹的人誹謗交大等等等等
直到前幾年參加校慶,回來之後躲躲閃閃地跟我說,他聽到教研室的老頭子們閃爍其詞提起那這件事
所謂閃閃爍其詞就是我先生並沒有直接向他們求證是否。把校長綁在電線杆子上以及周總理親自來鬆綁,教研室的那幫老頭子也沒有說到這一步,隻說當時大家的反應很強烈,周總理的確來安撫過。最後帶頭的幾位老師,作為整治,給送到煤礦挖煤了,此事到此為止,沒有後續,半個世紀過去了,學校裏再沒有此事的傳說。
我問被送去挖煤的裏麵有沒有學生?先生回答不知道。以我的經驗,應該有學生的可能性不大。學生畢業以後,國家分配到全國各地,哪裏還在乎自己的母校是在江南還是西北?
我所在的大學,就叫某建大吧,90年代初,學生們有一次遊行,頗有聲勢,訴求就是要討還隔壁空軍醫院在文革期間占用我們的一大片校園,當初說好的暫借,之後他們在上麵蓋起了,家屬宿舍,已經安居樂業20餘年,毫無歸還之意。當時鬧的時候我就問過我的一個學生,她說是學校暗中組織的,其實他們學生讀完書就畢業離校,不在乎自己的母校是否討回這塊地。
我後來聽說文革初期經曆過三年自然災害。國家對大學要不要辦?都很遲疑的時候,當時在我們北院教學區對麵的空軍醫院,想借我們北院一塊地,而當時的校長為了自己子女參軍就輕易地答應了,關鍵是後來還補辦了有關手續。總之事情已成定局。盡管,整個過程有些匪夷所思,但手續齊全,最後大家給那任校長口頭定了一個賣校賊,事情就不了了之。
我先生認為秀才造反10年不成,認定,他們某大的老師不可能神勇到動手把校長綁在電線杆上。但我不認為某大阿姨和我媽媽會說假話,她們那樣的高中生又處在那個時代,怎麽可能編出這麽大的謊言呢?
80年代開始我媽媽的高中同學陸陸續續就聯係到了,但是某大阿姨始終沒有消息。直到90年代初,我們結婚後,我媽媽問起我先生,說你們某大有沒有一位教授,媽媽報出的姓氏很少見,我先生說有啊,我們係的老教授也是我同學的導師,我可以把他的電話給您。我媽媽和教授通話,才知這位阿姨,定居在一個邊遠小城,教授說他妹妹目前生活的很平靜,許多事情已經想通了,放下了,也很滿足目前的生活,隻是不知道她是否還打算和同學們聯係。他留下我媽媽的電話說一定會和他妹妹好好聊聊,也勸她能夠回省城探親,等等。之後就沒了消息。
這應該算是沒能恢複聯係吧,但是我們的婚姻幫助了另一個關係的恢複。我生兒子時,我公公婆婆從沈陽趕過來照顧,來時帶了一個紙條,上麵有電話號碼和姓名,以及所要尋找人的姓名,說他們大廠裏這人的表哥50年代初國家院係調整時,隨學校搬遷到我們省城,應該就是某大,托我先生尋找。
我瞟了一眼,要找的人名字很少見,但居然是我們基礎課部力學教研室的劉老師,當年給我們教理論力學。
我先生打聽了一圈,無果。那我就試試吧,原來上到彈性力學時有個助教馬老師,他讀完博士,到某大做了博士後又留校,再後來跟我們住同一棟樓,就是當年所謂的博士樓,在我們隔壁單元,等搬進來才知他娶的是劉老師女兒。所以我催促先生通過馬老師聯係劉老師。很快傳來消息,失聯多年的這對表兄弟聯係上了。
時至今日件事情仍然有許多人,不曾知道,我在想有三件事情值得,我在這裏強調第一。我黨並沒有武力鎮壓這個起義或暴動,實屬難得第二某大的師生們有如此的膽量居然敢發動起義和暴動。第三。他們是如此的幸福,可以把消息封鎖的如此之嚴密。就像此事不曾發生過一樣。
補充一下,
到底沒能躲過!當年被總理親自鬆綁的某大第一任校長,文革時被定為反黨反社會主義分子,六八年初被批鬥致死。
白旗阿姨
修建故宮公園時,我媽他們的任務是把湖區的土挖出來,再運到假山上。她班勞動委員是個阿姨,人很漂亮又熱情活潑,穿了件在當時比較少的背帶工裝褲,在勞動中很出風頭,站在小山頭上指揮同學們幹活,同時調度拖拉機。拖拉機司機很給麵子,殷勤地把土堆推得高高的,方便他們班同學搬運。當時的勞動場麵熱火朝天,大家幹勁十足,勞動委員阿姨應該算是很有威信的。
公園建成之後,當年整個社會提倡又紅又專,對立麵就是白色的落後分子。反右運動結束後沒多久就開始了拔白旗運動。就像要選三好學生一樣,他們要選反麵分子,就是拔白旗。
經過政治運動的熏陶和教育,有人對這個勞動委員阿姨很有意見。說她漂亮,那是說不出口的,能說出口的就是說她愛說愛笑,愛出風頭,當年穿背帶工裝褲,也算是脫離勞動人民,最後就給他拔了白旗。
當時給他拔白旗的時候,大家還以為是異常教育,後來才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因為這個阿姨雖然參加了高考,但是檔裏有 :此生不宜錄取。
雖然白旗阿姨不能上大學,因為成績好,居然留校任教,算是不幸中的大幸。
我媽媽和白棋阿姨關係一直很好,也很羨慕她的條件,包括他有個哥哥是李四光的助理。後來眼睜睜看她沒能上成大學,我媽媽很受刺激和驚嚇,但他的結論是:我一個小地主出生的,都不敢亂說亂動,你是那麽大的一個資本家出身,的小姐為什麽還要亂說亂笑亂出風頭呢?
因家庭出身,我媽媽大學畢業以後分在,外線的高中做數學老師,文化大革命中,批判吳晗、鄧拓、廖沫沙,反黨反社會主義的黑線人物
也許對沒完沒了的政治運動的厭倦,他們有個同事仗著出身好,平時愛說話, 有天半開玩笑說:吳晗,鄧托,廖沫沙,意思就是吳晗鄧托沒有啥。
用我們家鄉話說廖沫沙與沒有啥很接近,而他這樣說的意思是:其實這些人沒什麽大罪。
結果幾天之後,政治學習時,主持人突然宣布那人為現行反革命,政治係學習改為臨時批鬥會,話音一落,事先安排好的幾個人立刻撲上去,把那人當場按倒在地五花大綁,可憐的我媽媽,正巧那天坐的小板凳和正主沒隔幾步,眼睜睜看那它他被按倒在地脖子上,青筋抱起和繩子一樣粗。她本想挪開腳,讓一讓, 怎奈那群人的野蠻操作把她撞倒,她嚇得渾身發抖,癱坐在地上,根本挪不動。就那樣一直癱坐到批鬥會結束。
三人並沒有在法律上被正式定罪,他們所謂的“罪名”是“政治罪名”,主要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間,被當作**“反黨反社會主義的黑線人物”**、“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或“資產階級反動學術權威”來批鬥和迫害的。
文化大革命中,北京中學生打死校長的事情傳來,號召紅衛兵起來造反,我媽他們這些中學老師嚇成驚弓之鳥。有天一個學生看到老師把半碗剩飯倒進垃圾桶,我媽媽說當地有些學生非常貧窮,常年處於饑餓半饑餓狀態,可能平時對老師們的浪費,就頗有怨言這次就直接舉報到校長,而且一定要讓校長給大家一個交代, 算是造反了。先就讀出那個倒放的老師,他解釋道吃到最後的時候發現有個蒼蠅,他非常不舒服才感盛夏的麵條倒掉的。造反派當然不接受這個理由。
校長不敢怠慢,立刻命令,廚房把那個垃圾桶,清理一下,果真從中清理出一大碗麵條,學生造反派一致認為科技這個垃圾桶隻有老師們在使用,可見這碗麵條。是是老師們共同浪費的結果 浪費就是犯罪,蒸麵條,怎麽倒的?就一定要讓老師們吃回去。所以從縣長校長起頭,把所有的老師們都排排站在一起接受紅衛兵造反派們的批鬥,之後就是讓老師們把這碗麵條吃下去。那碗在垃圾桶裏泡了幾個小時的麵條,根本難以下咽。校長說麵條實在是泡久了太涼了,怕老師們吃壞肚子能不能熱一下?好在造反派同意了。
每次說到這裏,我媽心存感激的說,那個食堂大師傅人可真好,他先把那碗麵條洗了幾遍,之後幾乎是用熱油把麵條,煎炸了一遍,端出來之後勉強可以下咽,最後從校長到我媽每人,都分得一口咽了下去。
終歸沒有動手打人,更沒有打死人,我媽說到這裏,心裏充滿了慶幸
我媽媽因為出身問題,大學一畢業就被分到了外縣, 我爸爸 Mhm出身好高中就入黨,雖然大學學的是數學,但是一畢業就分在軍事研究所承擔重要課題。即便如此,政治運動也沒有放過他,有年被派駐某知名大學,搞運動,確實是毛主席的好戰士,不知怎麽風雲突變就變成了劉少奇的黑幹將,那段時間父親壓力很大,從此學會了抽煙,讓本就是孤言寡語的父親更加的沉默,因父母分居兩地,我們出生後就一直寄養在鄉下的親戚家,終究沒有安家的感覺。
我在鄉下姥姥家上過一年多學,每天早起大姨小姨叫我起床上學,有一天他們兩個左搖右晃,我始終醒不了我大姨一邊繼續搖晃,我一邊打發我小姨出去打聽今天是星期幾,小姨在村子裏遇到高中生就打聽,如果說今天是星期天趕忙回來。就說啊,讓他接著睡,不用叫了,否則,要一直把我搖晃倒醒
直到1973年,我們一家才在河南深山的一個兵工廠團聚,成家,我對家的記憶是從那個時候開始的。那時候的運動是批林批孔。後續還有一些什麽反擊右傾翻案風批鄧小平的。但是我的父母已經感到很開心了,因為相比之前,當時的環境已經很輕鬆了,隻是批上麵定的靶子,單位內部沒有糾鬥。至少有了人身安全。
成家以後,我父母突然發現自己根本不會做飯,他們從初中就住校,一直到工作以後住單身宿舍,也突然發現8歲的我什麽都會幹。後來看錢鍾書說如果父母有夫妻,第一胎生女兒可以當丫鬟使。買菜做飯洗碗。打掃衛生。房子經常組織到外地。進貨。魚蛋肉,水果,年貨,這些都要用戶口本去指定地點排隊領取,這些都是我來做,養雞喂雞收蛋。也許愛幹家務是天生的
我媽不做家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倒苦水,吃飯時在餐桌上就開始跟我爸講他這幾年經曆的運動講的非常詳細,直到吃完飯我收拾桌子去洗碗,我媽媽還在講。
有句老話敢怒不敢言,但我明顯感覺到我媽媽敢言不敢怒。我是說他敢講那些不信者不幸的事情,但是從來沒有過琵琶對政策,對國家的琵琶他講到山東阿姨,看著自己的媽媽死在廟裏,每次講到這裏都哭,隻有傷心的哭泣而沒有憤怒。而我現在想到這裏我也是忍不住要掉眼淚哭出聲來,
才到白旗阿姨也很激動,講之前他是怎麽羨目的,阿姨有哥,哥哥是李四光的研究生之後做了他的助理,而阿姨本身漂亮能說會道組織能力很強,耳後幾幾乎是莫須有的罪名,讓他背負政治上的迫害。以我媽在政治運動當中死裏逃生的感覺,他簡直不敢想象。白起阿姨是怎麽躲得過那場運動的不敢想象
提起這段我媽媽,隻有惋惜和擔憂,沒有對政策和政權的批判,甚至埋怨:我一個小地主出身,尚且知道自己是無產階級革命專政的對象,你那麽大的一個資本家,為什麽還要說亂說亂笑呢?
Um我幾乎就是在我媽媽的對文革的控訴中長大的,他敢怒不敢言,他講的很詳細,但是他沒有過批評,對政策對國家
我不像我的師母。我上研究生是我的導師,曾做過副校長,比我的父母年長10歲左右,顯然他們也深受文革侵害。 記得那時去導師家都是師母熱情的招呼,我坐在沙發上先聊天,然後沒幾句就開始跟我講他所經曆的各種政治運動的種種怪象。加戲加一夾敘夾議,一邊講那些荒唐的事實,以便充滿了對政府政權政黨的批判。對政府和政策,非常深刻,正確
坐在沙發裏一頭的我仿佛又回到了也又是傾聽母親的控訴。我一直是這段記憶背我上研究生的收獲和經曆是我
這段經曆我一直是我研究生的所受教育重要組成部分
每次師母講道,疲憊的情緒慢慢安靜的,這個時候我的導師才會小心翼翼的叫,把我叫回他的書房,開始我的論文討論
我姥姥娘家是縣城裏有名的財主,我姥爺家據縣城有十幾裏地,在村子裏也算是財主,但是他們家人丁不旺。
傳說我太太姥爺打算蓋新防,在翻拆舊房基時,挖出一窩白蛇,當時雇的工人不大懂,當場用鐵鍬鏟死,扔了出去,從此他們家男丁不旺,而且各個等兒子一歲左右的時候就會夭折,所以幾代人都是老寡婦帶小寡婦守著這個家,當我舅舅8個月時,我姥爺被暗殺。
我姥爺的妹妹嫁到另外一個村子的大戶人家,當時她丈夫的幾個兄弟之間在打官司鬧分家,我姥爺有在幫助他妹妹參與訴訟, 有天搞到比較晚,天黑才回家,途中經過一片蘆葦蕩被人埋伏襲擊。
因為傍晚時隔壁人家特意來家裏打探我姥爺是否到家,所以我姥姥和她婆婆隨即報案,鄰居很快招供,原來是姥爺妹妹家的叔伯兄弟買凶作案。這個案子從解放前審到解放後,姥姥幾次出庭,“我每次在法庭上都不敢抬頭,遠遠聽到那些歹人手銬腳鐐的聲音,從走進來到走出去,我渾身都在打顫,不知道是因為恨還是怕,反正打完官司我是沒有膽量了。”姥姥如是說。
解放後案子判下來,判凶手死刑,那本就是個黑社會混子,執行前,我媽他們小學生去參加公審大會,我姥姥在會上作了控述。
隔壁鄰居做了十幾年的監獄,後來放了出來。
我後來在姥姥家上小學時,對那個老人還有印象。那時他的老婆和媽都不在了,兩個兒子分家,分別住前院和後院,住前院的孫女和後院的孫子和我是同班同學,我們一起上下學,玩兒的挺好。他前院的兒媳婦常和我姥姥家走動,關係挺好的。
我隻是後來才知道那個老人和我家的這段故事。
可是我媽媽講,自那老頭被捕,他老婆和他媽就在村子裏揚言:我家人是進去了,但他家人也過不好,我遲早要把他家這兩個孩子塞井裏去,不信逮不到機會。
從此,我姥姥家的老寡婦和小寡婦,日子格外的不好過,即便有點錢財,想搬到縣城裏去住,一時也做不到,隻能把我媽媽和舅舅看得特別緊。
因我姥姥家沒了成年男子,而且幾代男丁不旺,幾乎沒有近親,所以在村子裏勢力單薄被人欺負,解放戰爭時在我們家鄉有幾次拉鋸戰, 沒有國共兩黨,在村子裏駐紮,部隊上先問村子裏的人,指揮部應該安在誰家?村子裏總有人主動指路,說我姥姥家,茶飯好院子大。所以指揮部總是安在我姥姥家,但是我姥姥也會和長官說,那誰家茶飯也好,地方也大呢。軍官們隨後就說:那好,把馬廄安到他家
土改時我媽媽說我家的成分應該是小土地出租,但是村子裏,硬給化成了地主成分
國共兩黨的苛捐雜稅,我姥姥家也得做冤大頭帶頭捐出很多,我姥姥說共產黨政策還可以,但是村子裏執行政策的人瞎了心眼。
土改過後,姥姥家留下住的房子和幾畝地,其它都分了,80年代時我姥姥還說公社衛生院是我們家當年的馬房。
分了財產,遣散了長工短工,可是兩個寡婦和幼兒實在沒法耕種土地,我姥姥聽從她婆婆的安排,在附近村子裏招了一個上門女婿,後來有了我大姨和小姨。
沒幾年,我媽媽的奶奶去世,她又在學堂裏受欺負,決定去縣城上中學,可是錯過了升學考試,急忙趕到省城去考試,從此初中高中大學就在省城完成。
上高中時遇到,幾個阿姨?
我洋洋得意的說要說選擇,別的不說就咱選的如意郎君怎麽樣?先生說既然是瞎貓碰死耗子,咱能不能低調點?
大學一年級之後的那個暑假,我們建大的張叔叔到訪我們家,他和我媽當年也是高中同學,因他姐姐也在我父母所在的工大,所以長來工大,偶爾也到我們家。
他們聊天中,張叔叔問我,你們班有沒有一個同學,然後他爆出一個少見的姓氏,我先是一愣說啊,這麽奇怪的姓嗎?轉念一想,有啊,的確有一個。張叔叔轉過頭和我媽點點頭說就是他。天哪,這太有戲劇性了。
一開學趕上我們兩周的測量實習,俗話說遠看要飯的,近看勘探的。說的是野外勘探比較辛苦,而校園裏的測量實習,當然好很多,還是比較辛苦。
當年我們班30個人,有兩個女生,測量實習小組,每組4~5人,班長很照顧我們兩個女生,決定不把我們兩個拆開,而是再派三個男生來照顧我們兩個,領銜擔當的就是高大勇猛的團支部書記平同學。他很勝任,忙前忙後,吆三喝六,催促著我們手腳快些,又挑釁其它組打擂台。他是玩開了,整個班級洋溢著團結緊張嚴肅活潑的氣氛,幾天下來我感覺是時候該讓他知道自己是誰了。有次逮到機會,我說我會算命,特神不看手相,兩米開外,看麵相就夠了,你站著別動。特準前世今生都能算得出,平同學自然不信,但是架不住,我東拉西扯一番,起裝神弄鬼的作用,說他家有兩個孩子,再東說西說一陣,看出有個妹妹,他就有點沉不住氣了,等我說出他媽媽的姓氏和工作單位,他的臉變了顏色,嚇得。我於心不忍,怕給他嚇出個好歹,就說開玩笑的,其實我媽媽也畢業於哪個高中和你媽媽是同班同學,我隻是我比你早一步知道而已。不信你回去問你媽,並報我媽媽的名字。這沉不住氣的家夥,當時扔下手裏的家夥式拔腳就跑。丟下一地上的亂攤子。我知道,他回家核實去了。
第2天一早, 他遠遠看到我,隔著一條馬路就高喊著,我現在也會看麵相了。
平同學性格開朗,能說會道,敢想敢幹,勇往向前。完全是快樂教育出來的典範,我一直不能想象,他竟然是白起阿姨的兒子。我一直在想,難道隻有我扛下所有的苦難嗎?
聖經舊約裏。當摩西派出10個探子出去回來時有8個人下破了的,有兩個人說
我一直在思考人和人的不同。為什麽我和我父母遠遠看見威脅和危險就自亂陣腳,嚇得要死,而且把這種危險,放大之後再轉交給兒女
好萊塢電影快樂生活,我知到她是講什麽的,但是我一直認為那是一部苦難片,從來不敢觀看。但是後知後覺的我覺得應該看,因為主人公都帶著孩子進入集中營了,他依然給孩子營造出一種快樂遊戲的,做遊戲的快樂感,堅定地保護保保護兒子,讓他免疫恐懼。
意大利導演 羅伯托·貝尼尼 的經典作品 《美麗人生》(Life is Beautiful, 1997)。
劇情裏,父親在二戰時期和兒子一起被關進納粹集中營,他告訴年幼的兒子這是一場“遊戲”,誰堅持到最後就能贏得一輛真正的坦克。父親用幽默和謊言掩蓋了死亡的恐懼,保護兒子的童真。
上麵這段是 chat gp的查詢結果,是的,我從來沒有看過這部片子一來我認為是部災難片,我真的,沒有勇氣觀看,我承受不了那份苦難;再者我知道和男主人公相比,我的表現實在愧對於兒子。
雖然它不是好萊塢出品,而是意大利電影,但在全球非常有影響力,拿下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最佳男主角等大獎。
平同學跟我說,他媽媽說如果在大學裏談戀愛,會打斷他的狗腿,而他大學畢業留校立刻和我們一個漂亮的小師妹戀愛。哈哈,既順從了他媽媽,也沒耽誤他自己。也就在那個時候,我媽媽到學校來看我,說白起阿姨最近又生病了,臥床不起,提議一起去探望,我們走到校門口碰到萍同學的漂亮女朋友,還寒暄幾句以後我和我媽媽上了公共汽車,沒想到平同學很快也趕回家給我們做飯,他非常懂事,孝順。看得出她嗎媽雖然生病,但是看到兒子之後的喜悅驕傲,溢於言表。
白起阿姨,很漂亮,五官標誌,杏仁眼,鵝蛋臉,鼻梁俏麗挺拔,說起話來親切又有魅力。
平同學早早結婚生子,研究生畢業以後更是義無反顧加入一個國企大公司並被派往海外開展業務。他是她嗎媽的驕傲,我一直從我媽媽那裏聽到他和他妹妹的消息,和苦盡甘來的喜悅
不幸的是10年前突發疾病故去,消息傳來,震驚和悲痛纏繞著我。所幸他結婚生子早,兒子很快從英國帝國理工大學畢業,在美國工作,可以為她嗎媽撐起這個家。那他年邁的母親呢?一個人的一生要經曆多少苦難才到頭。從那以後,我再也沒有勇氣麵對白切阿姨了,我想他的悲傷一定濃的化不開,隻能伴隨他終身。
我媽媽說平同學的父親,從此一蹶不振,本就沉默寡言的他更加沒了言語,但是她嗎多年信仰基督教,身體和精神狀態都還好,挺剛強的,還時不時問起我們一家在美國的生活。
苦難源於罪進入世界 創世記 3:16-19(亞當夏娃犯罪後,痛苦、勞苦進入世界) 羅馬書 5:12(罪帶來死亡與苦難) 苦難與人類墮落有關
苦難作為試煉 約伯記 1–2章(約伯無辜受苦,信心受試煉) 雅各書 1:2-4(試煉使信心堅固,生忍耐) 苦難是信心的考驗
苦難能塑造品格 詩篇 119:71(受苦是有益的,使我學習神的律例) 羅馬書 5:3-4(患難生忍耐,忍耐生老練,老練生盼望) 苦難能帶來屬靈成長
苦難不是都因個人罪 約伯記 42:7(約伯並非因罪受苦) 約翰福音 9:3(瞎子不是因罪,而是為顯出神的作為) 苦難不等於懲罰
在苦難中呼求神 詩篇 34:19(義人多有苦難,耶和華救他脫離這一切) 哥林多後書 1:3-4(神安慰我們,使我們能安慰別人) 神是苦難中的安慰
苦難中的盼望 以賽亞書 53:3-5(彌賽亞擔當我們的痛苦) 羅馬書 8:18(現今的苦楚,與將來榮耀無比) 苦難不是終局
神最終除去一切苦難 以賽亞書 25:8(神必擦去人臉上的眼淚) 啟示錄 21:4(神要擦去他們一切的眼淚,不再有死亡、悲哀、哭號、疼痛) 終舊約更多強調:苦難的起因、人與罪的關係、以及在苦難中學習順服與依靠神。
新約更強調:苦難與基督的救贖相關,信徒因盼望而能忍耐,最終在新天新地得完全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