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2024年中國大陸人均GDP低於世界平均

(2025-07-17 15:15:20) 下一個

1) https://mp.weixin.qq.com/s/EWKfwkKjRXV3LKUKUfW17g

2024年世界各國、各地區人均GDP出爐!

 

4月中下旬,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世界經濟展望》中公布了最新測算的2024年世界各國、各地區人均GDP

本年度,中國人均GDP排世界第69位,同上一年相比不增不減。比中國人均高的68國,人口合計17.1億;比中國人均低的119國,人口合計48.6億。若再加上無數據的國家(除歐洲袖珍小國外,人均GDP都比中國低),人口則有49.2億。

 

或者可以將中國和印度作為參考,把各國按人口平均分成5檔:1.人均GDP高於中國的國家(17.1億人);2.中國(14.1億人);3.介於中國和印度之間的國家(16.9億人);4.印度(14.4億人);5.不如印度(17.2億人)。

分國家看,各國差距巨大,層次分明。時至今日,想要踏入發達國家行列,門檻已經提升至人均至少2萬美元。本年,世界第一的盧森堡人均GDP高達138634美元,而倒數第一的南蘇丹(布隆迪多年來倒數第一的帽子今年終於丟給了南蘇丹)僅為351美元,兩者相差395倍。

2024年,世界共有16個人口上億的國家。這16國的人均GDP排序為美國、日本、俄羅斯、墨西哥、中國、巴西、印度尼西亞、越南、菲律賓、埃及、印度、孟加拉國、巴基斯坦、埃塞俄比亞、尼日利亞、剛果(金)。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獲取更多相關信息,歡迎關注本號:衝之星雲,下方名片即是!

2) https://mp.weixin.qq.com/s/tBQ4gGhCnzf9YnIW1KcnDQ?

2024年全球人均GDP榜:百慕大第1、美國第7、中國第73、印度第137、巴基斯坦第157

 
 

按照世界銀行公開的消息,2024年的全球經濟總規模為1113263.7億美元,人口達到創紀錄的81.42億,人均GDP約為1.367萬美元——這一基準線成為衡量各國、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尺。

 

打開榜單細節:不均衡發展格局依然很嚴重。

由於缺失摩納哥、支敦士登的數據,當前榜單的首席位置被百慕大占據,人均GDP在2024年接近13.9萬美元;第二名是盧森堡,人均GDP約為13.75萬美元——兩者都是全球知名的金融中心、旅遊熱地。

其中,百慕大群島已成為當今世界“最大的境外金融和商業中心之一”,與開曼群島,BVI群島並稱為三大離岸避稅天堂。高端旅遊業貢獻約5%的GDP,遊客年均消費額是加勒比地區的3倍以上,主要客源為北美高淨值人群。

但南生還是認為盧森堡、愛爾蘭、瑞士、我國香港、新加坡、卡塔爾等兼具規模與產業多元化的經濟體更具長期發展韌性和抗周期風險能力,其經濟結構的多支柱有效緩衝了外部衝擊,形成了更可持續的增長範式。

總之,這些中小型經濟體的人口規模雖有限,但卻能通過專業化發展模式創造了極高的經濟價值——將特定領域的比較優勢轉化為全球競爭力,創造了與其體量不匹配的經濟價值。這種發展模式的核心在於:

精準產業聚焦——如百慕大鎖定離岸金融與再保險,盧森堡深耕歐盟跨境銀行業務,新加坡打造亞太貿易樞紐,我國澳門博彩業呈現“雙核主導、多元分化”格局,差異化戰略形成獨特護城河。

製度創新驅動——通過極具彈性的監管框架(如開曼群島的基金注冊製度)、稅收優化設計(愛爾蘭12.5%企業所得稅率)和高效治理體係,吸引國際資本與人才超規模聚集……

價值鏈頂端卡位——避開低端產業競爭,專注高附加值環節:瑞士占據精密製造與私人銀行,卡塔爾掌控LNG貿易定價,香港銜接中西方資本流動,使得中、小、微型經濟體主導全球關鍵節點。

這種“小而強”的範式證明:在全球化分工體係中,戰略聚焦比規模擴張更重要,製度質量比資源稟賦更關鍵。但同時也需警惕單一產業依賴的係統性風險——正如百慕大麵臨氣候威脅與稅務合規壓力。

前十強中,美國是唯一的超大型經濟體

世界銀行給出的美國2024年GDP總額為29.18萬億美元,人口3.4億,人均接近8.6萬美元,第七名——在十強中是“孤例”地位,既彰顯其係統競爭力,又揭示超大型經濟體發展的艱巨性。

不得不再一次強調“孤例”,必須要認清這是其他大國(特別是後發國家)難以複製美國的基石——霸權是稀缺品,是霸權體係鑄就的壟斷性優勢。

以技術創新與應用、推廣為例,後發國家再難獲得“不受挑戰的技術壟斷期”——我國華為集團被製裁就是明證:當挑戰者逼近技術製高點時,霸權體係將啟動全方位絞殺。

歐盟最大經濟體,德國的2024年人均GDP為5.58萬美元,第17名;韓國人均在3.6萬美元左右,第34名;作為傳統經濟強國的日本,人均GDP已降至3.2萬美元,全球排名第39名。

中國、俄羅斯、印度及其他部分國家的數據分享

Image

俄羅斯人均GDP接近1.5萬美元,超過全球平均水平,第66名。這一增長主要得益於能源出口和“向東轉”戰略調整。然而,俄羅斯經濟結構性問題還是很突出——依賴能源,經濟穩定性受國際能源價格波動影響顯著。

世行給出的中國人均GDP為1.33萬美元,排名降至第73名(被塞爾維亞趕超),大約是全球人均水平的97.3%。與我國人口相當的印度,人均GDP約為2700美元,在全球排第137名。

此外,英國人均GDP在全球排22名,法國第26名,西班牙第35名,土耳其第65名,阿根廷第70名,巴西第82名,泰國第98名,南非第108名,伊朗第117名,越南第118名,巴基斯坦第157名……

全球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性在2024年進一步凸顯——榜首百慕大(138930美元)與末位布隆迪(150美元)之間的人均GDP差額居然高達926倍,這種懸殊不僅體現在國家之間,也存在於各國內部。

例如中國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為2.34,印度擁有全球最多的饑餓人口,即使是美國這樣的超級大國,各州間的收入差距同樣顯著,被多家機構批評“貧富差距在發達經濟體中領跑”。

仔細瀏覽全球人均GDP榜單,南生還發現:這一指標不僅量化了各國經濟產出的差異,更從側麵揭示了全球化進程中日益加劇的發展不平衡本質——這種不平衡既體現在國家間財富鴻溝的擴大。

Image

也反映在各國依據自身發展階段和資源稟賦所采取的差異化政策路徑上,更是全球治理體係失衡的縮影——人均GDP榜單的深層隱喻在於“全球治理的本質是權力與生存權的分配”。本文由南生撰寫,歡迎轉載、轉發、評論、留言、分享、打賞!

2024年世界GDP榜:中國第2、俄羅斯第11、以色列第27、越南第32、伊朗第35…

太假了,嗬嗬!美國“虛擬房租”貢獻的GDP,居然占據中國製造業的半壁江山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