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康熙的“聖學對聯”和“聖學詩”

(2024-07-07 12:36:28) 下一個

https://mp.weixin.qq.com/s/7jGCVYegX5IELJzfVqjjoA

康熙皇帝的“聖學對聯”和“聖學詩”

張澤神父 譯作 信德微訊 2022年10月10日 03:31 

Image
   點擊上方藍字“信德微訊”關注我們
 

Image

 

在我國許多聖堂,都鐫刻著一副對聯:

“無始無終先作形聲真主宰,宣仁宣義聿昭拯濟大權衡”

或簡作:“無始無終真主宰,宣仁宣義大權衡”

有的加上橫批:“萬有真原”

這副對聯對仗工整,意蘊精奧,既富藝術性,又有宣傳作用,最適合作聖堂的裝飾。

一般都認為對聯和匾額都是清聖祖康熙皇帝編寫的,鐫刻於宣武門教堂,事實也的確如此。

Image

法國國家圖書館收藏的絹畫。北京南堂內(局部),畫中是順治九年(1652年)到康熙三年(1664年)之間南堂的情況。

清乾隆皇帝在位時,曾指示文臣編纂《欽定日下舊聞考》,詳細記錄了京城的曆史文物及帝王們的言語行動。其中從《大清一統誌》裏引述了“宣武門內天主堂”的事,下麵附有輯臣的按語說:

“天主堂,明萬曆二十八年建,本朝順治十四年修,康熙五十一年重修,乾隆四十年毀於火,四十一年重建。門額曰:‘通微佳境’,並亭內碑銘均世祖章皇帝(順治)禦製。殿中匾曰:‘萬有真元’。聯曰:‘無始無終,先作形聲真主宰;宣仁宣義,聿昭拯濟大權衡’,聖祖仁皇帝(康熙)禦書。”

從這裏我們知道對聯和匾額真確無誤地是清康熙皇帝親自作的,並且是親筆禦題的。誠如蕭靜山神父說的:“康熙於聖教道理非甚隔膜,亦似有信仰之誠。”(天主教傳行中國考)

至於康熙皇帝為什麽主動給聖堂禦製對聯、匾額,也是有一番來曆的。

據《天主教傳行中國考》上說,康熙三十二年,皇上患瘧疾,教士張誠進奎寧一服而愈,皇上即賜宅一所(舊北堂)。二年後,又賜旁近隙地一區,命建天主堂,皇上親題“萬有真原”匾額(原為“萬有真元”,見後解說),又題上述之對聯,派大臣送至天主堂懸掛。以後康熙又以宣武門內天主堂(南堂)規模狹隘,另給銀一萬兩,飭命重修。及堂工完竣,又題匾額、對聯如前。又作律詩一首,一並送至堂中。

可惜的是,乾隆四十年的一場大火把聖堂和康熙禦製的對聯,匾額化為烏有。所幸,乾隆皇帝又撥銀一萬兩在原址重建,也把原先的匾額、對聯以朱筆重書。不過,他把“萬有真元”的“元”字改寫成“原”了。據黃伯祿神父著的Melanges Sur I'Administra一tion上說,原因是他嫌筆劃太少。二字音意相同,但以“元”為正。據說元朝統治者避諱“元”字,把“元始”改為“原始”。

Image

 

下麵,我們對對聯的一些艱澀字詞略作解釋。

上聯的“無始無終真主宰”意義明晰,無須注解。“先作形聲”,即創世紀開宗明義第一句,“起初天主造了天地”之意。“先”,起初;“形聲”,即有形有聲可感知的萬物。以特點代稱主體是文藝上的一種手法,正如以“錦鱗”是魚的代稱一樣。“先作形聲真主宰”和同一作者的詩“森森萬象眼輪中,須識由來是化工”意義相同。

下聯“宣仁宣義”的宣字,在古漢語裏是“大而全”的意思,全句就是我們平常說的“至仁至義”,或“仁至義盡”之意。“聿昭拯濟”的“聿昭”二字,源自《詩經·大明》中的“昭幸上帝,聿懷多福”。聿是助詞,無多大意義,所以放在昭字前麵。昭乃昭明彰著之意。下連“拯濟”,即拯世濟人。連起來說,就是至仁至義的天主給人昭示了他的救贖之功。

“大權衡”——詞,確是有些講究的。古代稱秤砣為權,秤杆為衡,權衡連用,指稱量之器具,又轉稱仲裁之人,借意為主持公道者,用現代的話說就是“天平”。這裏是說天主是有善必賞,有惡必罰的大天平(公義之主)。吳漁山詩:“若非死後權衡在,取義成仁枉聖賢”。這裏的“權衡”就是這個意思。

看了康熙皇帝作的“聖學對聯”和“聖學詩”(這是吳漁山起的名字),可知他對天主教遒理懂得相當清楚,並有服膺之意,但終未能入教,惜哉!

來源:雲上阡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