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中共一大紀念館鏈接5月還可用, 現在咋就沒了泥?習豬有羞恥感啦?被網友口水嗆著了?
1977年9月22日習豬在北京紅星實驗養豬場嗎?
1) https://mp.weixin.qq.com/s/liD1FX1JQrDVDGYWVXeXIA
“初心照耀——中共一大紀念館建館70周年專題展”倒計時12天!
中共一大紀念館 2022-12-22 03:00 Posted on 上海
…
01 來自總書記的囑托
2017年10月31日,習近平總書記帶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集體瞻仰中共一大會址並指出:“中國共產黨從這裏誕生,從這裏出征,從這裏走向全國執政。這裏是我們黨的根脈。”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複興。這個初心和使命是激勵中國共產黨人不斷前進的根本動力。望著總書記瞻仰會址時端詳過的茶杯和講解員為他講解時佩戴的講解器,他的囑托仿佛仍在耳邊久久回蕩。
…
2) https://mp.weixin.qq.com/s/VWFGFSOvF1mAXu1ZmumK-g
在《光明日報》史上,有一天的版麵將在現代中國思想史上留下印跡,那就是1979年9月28日(第10908期),第1版右下角刊登的“記者來信”——《此風可大長》,記述中央黨校學員王立本致信華國鋒主席,提請他注意反對個人崇拜,堅持發揚優良作風。華主席即批示處理,並給王立本複信接受意見。此後還由新任北京市委書記林乎加將這些往返信件的情由告訴了胡耀邦——時任中央黨校副校長,他向黨校學員通報了此事。
《光明日報》首先報道了這件事的經過。版麵和全文1204字如下:
1979年9月28日《光明日報》1版上刊登了《此風可大長》
《光明日報》版麵局部《此風可大長》
這篇報道全文如下:
此風可大長
張貽複 陸建明
最近聽到一件令人十分高興的事情,使我們迫切感到非寫出來不可。
那還是1978年11月間,中共中央黨校二部第二期50多名學員到北京紅星實驗養豬場參觀的時候,上海學員王立本同誌在該場會議室內,看到華國鋒同誌在前段時間視察該場時用過的一些物品,被陳列在一個特製的玻璃櫥櫃中。回校以後,王立本經過反複考慮,1978年12月29日給華國鋒同誌寫了一封信,信中說:
“這種形式有沒有必要,不知你到過的基層單位是不是有這種類似的形式?今後,你還要到千千萬萬的基層單位視察工作,假如也都模仿起來,在人們的精神中會產生什麽影響?
“對於這種形式,我認為不利於恢複、繼承和發揚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這種形式,要是真的成風,如遇有地位的大唯心主義者赫魯曉夫,經過他的利用和發酵,就有可能發展到從人變成神,把人民領袖和人民之間的同誌關係變成封建關係,借此來破壞民主生活,鎮壓革命者,進行他的卑鄙勾當。再者,凡是你到過的基層單位,假如都把你用過的物品讓它在人民群眾中繼續使用,會使人們感到平等、精神解放;而且,又發揮了物品的應有作用。”
華國鋒同誌接到這封信以後,馬上在上麵寫了幾句話,送給了林乎加同誌:“乎加同誌:王同誌提的意見很好,請派人去機械化養豬實驗場了解情況,做好思想工作,把陳列我在那裏用過的東西的做法改過來為盼(進行情況望告我)。”
紅星養豬場有些同誌開始不同意這樣做,後來經過認真學習,解放思想,他們懂得了:華國鋒同誌親自處理人民來信,要我們把不恰當的做法改過來,這是以身作則,帶頭執行三中全會的決定,帶頭恢複和發揚黨的優良傳統。他們很高興地按華國鋒同誌的意見辦了。
今年1月16日,華國鋒同誌給王立本同誌寫了回信,信中說:“你的來信收到了,你提的意見很好,我已托北京市委的同誌對紅星養豬實驗場的同誌做了思想工作,將陳列的物品拆去,今後遇有類似情況都照此辦理,以繼承發揚我黨的優良傳統。”
胡耀邦同誌1月18日在中央黨校一、二部第二期學員集會上談到這件事時說:“我們結合這件事認真考慮一下,我們黨裏還有那些封建做法、封建辦法需要改過來的?改正這些東西,我的意見宜早不宜遲。比如說,上級幹部到下麵去,一定要稱呼什麽首長,一定要起立鼓掌,一定要歡迎歡送,可不可以改一改呢?”
王立本同誌的信之所以可貴,就貴在:他看出那些不符合我們黨的傳統的東西,並敢於向黨和國家的領導人提出來;我們需要這種作風這種勇氣。沒有徹底的唯物主義精神,沒有對革命事業的高度責任感,是不會提這種意見的。
華國鋒同誌在閱讀群眾來信,恢複和發揚黨的優良傳統方麵,給我們做出了好樣子。如果我們的各級領導同誌,都能夠這樣虛心聽取群眾意見,那廣大幹部和群眾就敢於向他們反映真實情況,那我們的上下級關係,領導與群眾的關係,就一定會有極大的改善。廣大幹部、群眾敢講真話,心情也就舒暢,搞四化的積極性就會大大發揮出來了。
(完)
1977年9月22日, 華國鋒(中間著淺色衣服)在北京市委第一書記吳德陪同下視察北京紅星實驗養豬場
此文刊出的當月(9月)28日,《浙江日報》第4版以《華國鋒同誌給我們做出了好樣子》為題轉載。
這篇報道的作者,是當時的光明日報上海記者站長張貽複和記者陸建明。然而報道刊出之時,離開這樁事情的發生已經過去了半年多了,這則消息是怎麽采寫的?又是如何編輯上版的呢?
近日,本文作者與身在上海的張貽複老師聯係,請他回憶了這段采寫經過。
他當時主要作教育新聞報道,和王立本彼此熟悉。但是王立本和華國鋒通信往返,以及胡耀邦對此的闡述,在發生的時候他並不知道。大約在1979年夏天,一個很偶然的機會,他見到了王立本,聽時任上海中醫藥學院副院長的王立本無意間說起了這件事,身為新聞記者的他感到很有意義。當時環境不具備采訪條件,他約王立本作專題采訪,王立本馬上答應了。
回到記者站,他向年輕同事陸建明談起這件事,陸也很感興趣,因此兩人一同前往采訪王立本,之後合寫了這篇稿件。
新四軍老戰士王立本 1926-2008
題目是張貽複自擬的,當時有一句很流行的語言“此風不可長”,張貽複反其義而用之,叫作《此風可大長》。稿件發回編輯部以後,題目未動,文字沒有多少刪減,很快就刊登出來了。
張貽複是光明日報資深記者,生於1933年,今年正好90歲,身體相當健康,手機微信運用自如。回顧這個采訪片段,認為自己做了一件很值得記憶的事情。
這篇報道不僅是一個獨家新聞,而且在當代思想史上留下痕跡。
(2023年7月1日)
光明日報高級記者張貽複
附錄:張貽複簡介
張貽複,1933年7月生,上海市人。碩士研究生文化程度,1951年進入上海市人民政府新聞處工作,1954年到上海解放日報任記者。1961年至1964年,在中共中央華東局理論幹部班學習。此後曾任解放日報政法文教組組長、科教部主任。1978年調入光明日報任上海記者站站長。1992年10月享受政府特殊津貼。1993年獲得高級記者職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