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mp.weixin.qq.com/s/_dOzH2H-_2TTjVnu64QQtg?
安徽也是一個盛產名人的地方:曹操、周瑜、包拯、畢昇、朱元璋、李鴻章、丁汝昌、陳獨秀、李克農、王稼祥、朱光潛、鄧稼先、楊振寧、李克強……單說古徽州境內吧,從歙縣到績溪不過30來公裏,卻誕生了兩位在中國現代史上產生了重要影響(這影響至今還在延續著)的人物——陶行知和胡適,而且這兩位都是杜威的高足。前幾次來歙縣,我都去看了有關陶行知先生的遺跡。這次我打算去胡適故居看看。
胡適故居坐落於績溪上莊村。說是“村”,也許是近百年來的發展吧,其實我們現在看到的是“鎮”。拐了好幾個彎,穿過曲曲折折的青石板路的小巷子,一個極不起眼的庭院小門旁邊的牆上寫著“胡適故居”幾個字,若不是這幾個字,我們很容易走過胡適故居而不知。
一進門,眼前豁然開朗。這是一個地麵鋪著青石板和鵝卵石的開闊院落,從東至西並排列著三幢具有濃鬱徽派風格的清代建築,樸素簡潔而莊重典雅。雖然這裏並非胡適的出生地——他出生在上海浦東,但他三歲便回到績溪上莊,直到十三歲離開。幼年和少年的胡適在這裏生活了九年,接受了家鄉的啟蒙教育。
和我見過的其他如魯迅等文化巨匠的故居或紀念館相比,胡適這個故居就顯得太簡單甚至有些寒磣了。雖然幾間屋子分別開辟了“胡適廳”“文化廳”“友誼廳”“慈母廳”等等,但這些“廳”都有些名不副實,因為陳列的東西太少了,大多是已經公開發表過的大家已經熟悉照片,加幾幅書畫家的字畫。除了一個非常簡略的生平概數,再沒有更多的介紹。對我來說,這個故居並沒有提供任何更多的有關胡適的資料。
但因為這裏是胡適生活過的地方,畢竟留下過他小時候的生命氣息,因此我還是感到很親切。我甚至想,自己在院子裏和屋內每走一步,也許都會踩著當年先生的腳印吧?
老房子裏有兩件東西,還是引起了我的關注。一個是掛在牆上的胡適一首詩《希望》——
我從山中來,帶著蘭花草。種在小園中,希望花開早。一日看三回,看得花過時。蘭花卻依然,苞也無一個。眼見秋天到,移蘭入暖房。朝朝頻顧惜,夜夜不能忘。但願花開早,能將宿願償。滿庭花簇簇,開得許多香。
胡適是中國寫新詩的第一人。也許是新詩誕生之初還不夠成熟,也許是胡適本人並不具備寫詩的天賦,總之從藝術技巧上說他的新詩寫得並不好,包括這首詩。但這首詩今天讀起來,我卻感到很親切,我甚至讀出了某種思念。據說,這首詩在台灣流傳很廣,不少人模仿這首詩,將其改編成思鄉的詩,比如:“我從東北來,帶著烏拉草”“我從台灣來,帶著綠豆糕”……
在一個案台上,陳列著幾個專門為胡適故居特製的瓷器——有胡適肖像的圓盤,有印著胡適語錄的筆筒,等等。在一個筆筒上,印著“寧鳴而死,不默而生。胡適”幾個字,是胡適的手跡。我怦然心動,我想到了性情溫和的胡適,為了自己所信奉的自由與民主理念,多次麵對高壓而撰文抗爭,顯示出思想的硬度或者說精神的力度。中國因此留下他許多擲地有聲的不朽言論。
庭院裏,有一座胡適的塑像。塑像前有一段對他的評價,我特別注意了一下,是這樣評價的:“世界著名學者、國學大師、思想家和教育家,深受世人敬仰。”想到曾經被列為“戰犯”,是“反動文人”“美帝走狗”的他,能夠在大陸擁有其保存完好的故居,並且得到這樣的評價,甚至在現在大陸的語文教材中也有胡適的文章了(不知這次教材改革刪除沒有),這是時代的進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