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微信-人民代表能否代表人民,早就是一個禿子頭上的跳蚤,明擺著的事

(2023-05-08 11:27:17) 下一個

https://mp.weixin.qq.com/s/rWnTbg0Mh_mCll3TihGuPg

 

社會主義優越性在哪裏?為何它是全民之福的唯一?

 老碗哥 紅興文化公苑 2022-07-27 04:09 Posted on 陝西
 
 
 
 

接上一個學習篇一,今天我們接著學習篇二。這些內容都是老胡自己的思想觀點,也是我的學習總結,希望在此與大家一起共勉。

自古有一條真理,事不過三,富不過三,窮不過三。比老胡更有學問的人,一下子能舉出許多跟三有關古人訓語和哲理。那麽從我們提出社會主義這個大綱以來,到現在也是三代人過去了,第四代人馬上也要接上了。我們想想看,這個社會主義,是不是也在很長一段時間,從我們的現實生活中淡化了,很少人有人去提它了,除了國家官方媒體以外。張三李四王麻子,大家忙忙碌碌,起早貪黑,都在議論賺錢的事情,什麽社會主義,玩什麽高深,可一邊去吧。大家都是這樣的心態,老胡在幾年以前也是這樣。

今天,現在,最近,這兩年,大家夥又似乎悄然地重新提起社會主義,重新拾起它開始議論,討論了。因為為什麽?因為大家這幾年都在過苦日子,說明大家都在過苦日子。那為什麽比起之前那幾年,這幾年在受苦呢?有人不假思索地回答,是因為疫情。沒錯,疫情是一大原因,導致經濟不那麽活躍,錢不好賺了。但是,這不是主要的原因。主要的原因,是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那些年以後,無論是人口紅利,還是政策紅利,各種紅利期都達到了強弩之末,經濟增速放緩,是一個必然中的結果,也是事物發展規律的自然現象。而疫情,不過是加重了這種現狀。

日子苦了,就想起社會主義了,這也是人的自然心理反應,就像在外麵遭罪了,就自然想起爹娘了一樣。社會主義,從三代之前,建國伊始,就開始大力宣傳普及,早已深入人心。它向國人描繪了一幅富春山居圖,四個字形容總結那就是:安居樂業。

可越是有這樣的強烈心理預期,就越不自覺地拿現實對比,有差距了,就惆悵,差距大了,就念舊,開始懷念毛主席了。社會主義到底啥樣,為何說它是全民之福,還要非它莫屬呢?最核心就在這裏——

社會主義最核心的民生思想,就是按勞分配製度,決定按勞分配製度的核心,是經濟上的公有製,即全民所有製。而經濟上的全民所有製的保障性,則是政治權力的公有製,即也是全民所有製。能夠體現這一點的是,憲法第一章第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於人民。這裏需要圈一下重點,這裏說的權力,是權力,不是權利。成年人都逐步明白了一個事實,那就是權力與權利,同音不同字,區別天上地下。這裏我們的憲法規定的就是權力,而不是權利。

就憑這一點,社會主義製度是我們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根本製度,才有了最廣泛的民意基礎,被寫進憲法。那這麽好的東西,怎麽就今天大家還不滿意,到底哪裏出了問題呢?老胡今天鬥膽提出一個質疑,那就是憲法接下來的一條: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後來還有一句,人民依照法律規定,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問題在哪裏?我認為就在人民代表這裏。畢竟我們也是曆經幾代人了,到底誰是人民代表,人民代表能否代表人民,早就是一個禿子頭上的跳蚤,明擺著的事。

第三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機構實行民主集中製的原則。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都由民主選舉產生,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

國家行政機關、監察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都由人民代表大會產生,對它負責,受它監督。我們今天到底是任命製,還是選舉製?人民代表是人民選舉的,還是任命的?都成了模糊地帶。變了,就無法保證了。

我想說的意思是,我們的社會主義製度,是那麽優越,那麽先進,那麽文明。我們根本找不出任何一條比它還先進的製度取代它。我們要做的,就是充分表達社會主義優越性。現在大家感覺不好,是因為我們在表達方式上,出現了嚴重問題。

在這裏再引申一個話題,我們的新中國成立了,走的是社會主義康莊大道,可為什麽,還要把孫中山以及他的三民主義,頂禮膜拜呢?甚至孫中山的國父形象,仍舊被共產黨所尊重呢?今天隨著老胡看看孫中山提出的三民主義,與我們的社會主義,有什麽異同點?

三民主義:民族、民權、民生。

民族主義就是民有主義。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非少數人之獨占;

民權主義就是民治主義,天下者,人人皆有治之之權,也有治之之責;

民生主義就是民享主義,天下既為人人所共有,那天下之權利,也自當人人所共享。

以上就是對三民主義的注解。這個注解是孫中山自己給出的,老胡轉述。我們看,這三民主義的內涵,實際上就是經濟上的公有製,和政治權力上的公有製。我重點梳理一下這三者之間的邏輯關係,實際上前一個就是後一個基礎。即,民族主義就是民有主義,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那就必然是所有人都有權參與國家治理。關鍵是,這種人人得以治理,不僅是權利,也是權力,同時也是義務。也就是說,你既有權治理,也有義務治理,是你的責任。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我們隻提責任了,沒有權力和權利,或者也提了,但不體現它。這是有問題的。

再看,民權主義實際上又是第三天民生主義的基礎。因為既然所有人都權治理它了,有義務治理它了,那自然的,這個社會的所有權利,也都是所有人共享才對。所以這三民主義,往一起一收,就是民製主義,製度的製。民製,就與過去幾千年的帝製,顯著地區分出來了。一個集權在上,一個分權在下。一個是金字塔式的權力結構,一個煎餅式的平鋪式的權力結構。

盡管如此,三民主義盡管思想上很先進,但落地方案不好。因為它依賴的是當時的資產階級,它所要完成的仍然是資產階級的民主革命任務。盡管革命沒有成功,但我們可以想見,即使革命成功,後期的所謂的三民主義,在表達方式上,也並不能真正落實到無產階級身上,即最廣泛的工農群體上。充其量,仍然是以資產階級為民的主體意識,去表達各種權力的。

而我們的社會主義較之三民主義的優越性在於,將這三民主義的思想精髓,徹底地落實到人民手中,也就是以最廣泛的無產階級為主體的國家意誌,以工農群體作為最廣泛的國民基礎來體現,後又以憲法形式表達出來。

可我們今天仍然需要謹防的是,治民主義和專政主義。我們需要的是民製,民製裏麵最重要的是民治。民有治理權,民就自然有一切。

現實是,一些專政主義的人,正在把對敵人的專政,逐步地轉向了對人民的專政。他們不要民治,而是反過來要治民,成為新的專政階級。這個專政階級,是老胡發明的新詞,不發明不行了,沒有別的詞匯能表達這個意思了。這個專政階級是什麽東西?還有更大的故事在裏麵,時間關係,今天就分享到這裏,下期再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