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微信-不是說共產黨員不能有宗教信仰,而是要在群眾看來你是相信科學的,你要會做樣子...

(2023-05-08 10:40:11) 下一個

https://mp.weixin.qq.com/s/ZSmwA4Jzdmsxc9uCCQm9MQ

 

原創 ‖ 影評:《私人訂製》

 簡弋 Creative創社 2017-12-06 03:52

Image

時間都去哪兒了

 

夢也有現實

----《私人訂製》影評

 

Image

 

《私人定製》一開始就說了私人定製它是一份禮物,是給自己的一個如意算盤,一個癡心夢想,讓自己人生不留遺憾的一劑麻藥。我們都知道理想和夢想的區別,理想是超出自己實力範圍,可望不可即地引領我們的一個目標;夢想是接地氣的,貼近生活的,有可能實現的,但是需要一定的時間長度。私人定製的宗旨抓住了人類的饑渴,對於金錢權力美色,為之鍥而不舍地奔波的弱點,耗費金錢為之打造一個個不現實的夢,滿足內心潛藏的渴望。題材新穎,對白幽默深奧,故事在生活中俯拾皆是卻拍出了出其不意的效果。

 

司機說他捫心自問不愛錢,認為“出門有車,進門有肉為什麽還要錢”。當他搞不懂自己為之工作的官員為何接二連三因貪汙入獄,求助私人定製為之量身定做一套腐蝕他的方案,他來當個徒有虛名的鎮長。期間私人定製的工作人員,由葛優,李小璐,白百合,鄭凱飾演,他們是假鎮長權力腐敗的身邊人。

 

 

Image

 

首先司機拜佛想下跪,作為他的助理鄭凱就說了“官員隻能有一個信仰。實在想拜,可以晚上偷偷來拜”這代表了什麽,並不是說共產黨員不能有宗教信仰,而是要在群眾看來你是相信科學的,你要會做樣子,腐蝕開始。司機畢竟是司機,雖然穿著正裝,看文藝表演會打瞌睡,批文件會打呼嚕,原形在表演中畢露。

 

外國來賓造訪不送禮,他說“我沒收過他們的東西,他們是怎麽知道我不收禮的。我可以不收禮,但他們不可以不送,不要搞水至清則無魚,要讓社會的不良風氣吹進來。”假鎮長倒是進入角色很快,知道要禮。人家不給他送禮,他還一副狗急了跳牆的感覺,冠冕堂皇地說要讓不良風氣吹進來,諷刺之餘廉潔夢也在慢慢腐化。台詞兜兜轉轉,很見功夫,假鎮長把自己的收禮主動權先擺上台麵,再強製他人得送禮,盡力來腐化權力。表麵上看是考驗自己的抗誘惑能力,實際上還是私心在作祟。

 

 

Image

 

鄉下親戚上門送土特產求辦事,假鎮長搜遍袋子,翻來翻去隻有大米和土豆,他說“拿這個考驗幹部,哪個幹部經不起這樣的考驗?”鎮長忽略了一點,鄉下親戚和土特產是分不開的,他們紮根於這片土地,拿得出的就隻有土地的饋贈。他們安土重遷,就想保住自己的家,可是他們用了不正當的手段促進了這場廉潔夢的結束。

 

會所負責人設宴請鎮長吃飯,宴席上送鈔票,所長和助理(私人定製的工作人員)一唱一和“現在誰和誰交心呐”直言當今社會人們的不真實以及相互之間的不信任。鎮長看了鈔票,最開始是一副若無其事的樣子,一聽到要辦事,而且是土地征用的事,鈔票直接撒在工作人員身上“我不揣你們的錢,你們永遠怕我。我一揣你們的錢,我就要怕你們了。”這話確實說得在理,拿人家的手短,任何事情終究是要付出代價的。不過當假鎮長在裝模作樣扔鈔票的時候,場麵還是很讓人心疼的。那些現實生活中被扔鈔票的,一是沒看懂人,二是做錯事。但都沒人教,得社會來教。

 

大家一出生都會被教育自己是“獨一無二的”“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葉子。”到了夢的末端,假鎮長司機也這麽認為“原以為自己是個例外”,以為身居高位就能明辨是非,其實權力在手了,看人的角度也就不一樣了,誰能真正地居高臨下然後彎下腰低著頭跟低自己半截或一截的人說話,誰都知道那個姿勢是辛苦的。電影裏麵假鎮長是在蘇州辦公的,悠揚的曲聲,把司機的廉潔夢造得很是真實。刺繡,舞蹈,風景,極具當地特色,輕快了電影的節奏,使得夢幻工廠韻味十足,也把假鎮長的廉潔夢奏得稀爛。

 

現在的社會都強調“匠人精神”,一件事做到底做到最好,一生無憾。司機最後脫下正裝,也解開了自己的疑惑,原來每個人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都是個終身課題,穿著別人的鞋走一走玩一玩,到時間了就得回家了。現實地演戲,現實中領悟。

 

電影第二幕是一個獲得過很多俗獎的導演,他想通過私人定製變成一個高雅之士,可惜在最後走火入魔,有點半瘋癲了。在“喜歡就是俗,不喜歡就是不俗,不俗就是雅”的思想引領下,摔碎自己喜歡的水晶杯,搬出自己喜歡的別墅,住進大工地,得了“雅病”,卻隻能用俗來治。葛優飾演的私人定製負責人將他送進夜總會,導演的病瞬間就好了,幽默諷刺的拍攝手法,令人啼笑皆非。這場鬧劇的高潮到最後以換血收場,荒誕離奇,引人深思。俗的對麵是雅,而不是不俗,不俗不代表著好。自己因為喜歡而得到的“俗獎”,並不能就蓋棺定論之前所有喜歡的東西都是俗的,不喜歡的自然也就不能定義為雅。雅不在於年代,不在於高低,不管它有多複雜的含義,至少它是一種令人身心愉悅的素質,至少應該具有欣賞性。

 

 

Image

 

現在越來越多人追求所謂的雅,追求所謂的高潔,到頭來是將自己撞得頭破血流。一是方向不對,讀書不多或者斷章取義;二是用力過猛,鑽牛角尖。然而走路的時候人們總不愛回頭看的,所以也就不知路走得有多邪門了。電影在處理雅俗方麵,別墅與工地的對比,夜總會病人前後的對比,換血後人精神的對比,就是妥妥的夢,妥妥的現實。人是矛盾的,人性也是經不起考驗的。若是將人在不同時期說的話記錄下來,必會有自相矛盾的出現,而且絕非一句。並不是說人善變,而是人是會成長的,有些看法自然也會隨著客觀情況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導演在變俗為雅的路上,入了歪門邪道,瘋得不清不楚,就是一出可悲的喜劇。

 

在故事發展期間影片還插入了一個少女夢想能夠有一場盛大的成人禮,一個夢想成為反貪組人員,一個想回到青少年時代跟學姐見麵的短暫訂製盛宴。生活無法滿足的,總有人會為你的夢想買單,而主角隻有自己。換裝如此簡單。

 

電影第三幕是鄭凱飾演的馬青為了報恩,尋找到自己的救命恩人,由宋丹丹扮演的窮老太太。窮老太太靠劃船為生,衣著樸素,一輩子見過最多錢是兩萬。當馬青問她的生日願望是什麽的時候,她的第一念頭是有錢。有錢意味著什麽,負責人就說了“遇人門開”,走到哪都有人幫自己開門,結果老太太一骨碌撞在了廁所門上,“不是說有人開門的嗎?”笑料百出。為了扮上有錢人,老太太做發型,學儀態,起床看股市,買房挑最貴,人家賣一億五的房非要他漲成三億才肯買,有錢人的麵子遠大於購物價值。晚上看北京全景,想讓哪裏陷入黑暗哪裏一片光明,全靠錢來買通,博自己虛榮一笑。待到夢醒時分,華麗褪下,窮老太太坐進麵包車,馬青為她點了一首《時間都去哪兒了》,老太太落淚感恩,溫暖人心的不是這場有錢的夢。是這首普通的每人都聽得起的歌,私人定製。

 

電影最後,是世界道歉日。跟陽光道歉,我們給之的混沌;跟草原道歉,我們給之的千瘡百孔;跟河流道歉。我們常常吝嗇於開口說對不起,似乎潛意識裏將它定義為身份自降一格的言語一類,哪怕是自己做錯了,也會帶點小屈辱感。對於自然,對於人類,都一樣。記者采訪河邊懺悔的私人定製負責人,如果你有一百萬,一億,十億,是否願意捐獻,他都毫不猶豫地表示會願意;但是如果是有一輛汽車,他卻不願意捐,因為他真的有。假的有和真的有,就是私人定製的靈魂,它虛擬出來的空間,在泡沫幻滅之際,會照出現實的影像,誰都走不出去。

 

總有人要為夢想買單。

 

遠距離地欣賞夢,比走進它,更朦朧迷幻。

 

     那就走進它吧,不好就走出來,留一半清醒一半醉。

作者語:簡弋,簡單一生。寫幾行生活,兩行燒茶,兩行下酒,剩下幾行,向來舉重若輕。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