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世界

禪世界是一個獨立的、非政治的和非營利的佛法修學機構,是一個供同修交流和砥礪的平台。我們使用先進網絡技術,以開發修行者個人化、社區化和智能化的交互虛擬世界為目標,長期為此時此地的修行者服務。禪世界網頁:chanworld.org
正文

《佛陀的教導》第五章 第四聖諦: 道

(2024-02-26 16:49:00) 下一個

 

《佛陀的教導》

第五章 第四聖諦: 道

卷一前言、作者序言、佛陀、第一章 佛教的心態、第二章 四聖諦之第一聖諦:苦、第三章 第二聖諦:集、第四章 第三聖諦:滅

卷二第五章 第四聖諦:道、第六章 無靈魂的教義

卷三第七章 禪修或精神培養、第八章 佛陀的教導和當今世界

卷四精選經典文本、縮寫、精選參考書目、詞匯表、索引


第五章 第四聖諦: 道 (MAGGA: ‘THE PATH’)

第四聖諦是杜卡(dukkha; 痛苦)息滅之道(dukkhanirodhagaminlpatipada-ariyasaccd)。這被稱為“中道”(Majjhima Patipada),因為它避免了兩個極端:一個極端是通過諸感官享樂來尋求快樂,這是“低級的、普遍的、無益的、凡夫之道的”;另一種是通過不同形式的苦行主義的自我折磨來尋求快樂,這是“痛苦的、不值得的、無益的”。佛陀親自嚐試了這兩個極端,並發現它們毫無用處,於是通過親身體驗發現了“給予眼力遠見和知識,從而導致平靜(Calm)、洞察(Insight; 觀)、覺悟(Enlightenment)、涅槃(Nirvana)”的“中道(Middle Path)”,這一中道通常被稱為八正道(the Noble Eightfold Path; Ariya-Atthangika-Magga),因為它由八個類別或部分組成,即:

    1. 正見(Right Understanding; Samma ditthi),
    2. 正誌 / 正思惟(Right Thought; Samma sankappa),
    3. 正語(Right Speech; Samma vaca),
    4. 正業(Right Action; Samma kammanta),
    5. 正命(Right Livelihood; Samma ajiva),
    6. 正精進(Right Effort; Samma vayama),
    7. 正念(Right Mindfulness; Samma sati),
    8. 正定(Right Concentration; Samma samadhi)。

【禪世界注】:八正道第二部分,正誌(Right Intention)還是正思惟(Right Thought),有不同的說法。按照維基百科,它也稱正決心(samyak-sa?kalpa / sammā-sa?kappa),也可以被稱為“正(確)思想”、“正誌”或“正動機”。在這個因素中,修行者決心努力實現非暴力(ahimsa)並避免暴力和仇恨行為。它還包括出家、放棄世俗生活、走解脫覺悟之道的決心。

事實上,佛陀在四十五年裏全身心投入的整個教義,都以某種方式涉及此道。他根據不同的人的發展階段,以及他們理解和跟隨他的能力,采用不同的方式和不同的言語來解釋它。但散布在藏經裏的數千則佛陀所說經的精髓卻可以在八正道裏找到。

不可認為此道的八個類別或部分應該按照上麵通常列出的數字順序依次遵循和修習實踐。但它們應該盡可能根據每個人的能力或多或少地同時發展。它們都是彼此互有關聯的,互相幫助其它各部分的培養。

【禪世界注】:八正道不是指有“八條途徑”,而是說一條解脫覺悟之道有八個部分或八個方麵(Eightfold)。佛陀在一則經裏曾說到八正道的八個方麵的遞進關係。然而它們是相互幫助的,不同修行者的個性也決定了不可能有絕對的次第。

這八個要素旨在促進和完善佛教修行和戒律的三個要點:(a) 道德操守(Ethical Conduct; Sila; 戒),(b) 精神訓練(Mental Discipline; Samadhi; 定) 和 (c) 智慧(Wisdom; 般若; Panna; 慧)。(注1) 因此,如果我們根據這三個方麵來對此道的八部分進行分組和解釋,將更有利於對此道的八部分作一種連貫和更好的理解。

道德操守(戒)建立在對一切眾生的博愛和慈悲的廣大理念之上,而佛陀的教導正是以此為基礎的。令人遺憾的是,許多學者在關於佛教談論和寫作時,忘記了佛陀的教導的這一偉大理想,而隻沉迷於枯燥的哲學和形而上學的歧義。佛陀“為了眾生的利益,為了眾生的幸福,出於對此世界的慈悲” (bahujanahitaya bahujanasukhdya lokanu-kampaya)而傳授他的教法。

根據佛教的說法,一個人要達到完美,他應該同等地發展兩種品質:一方麵是慈悲(karuna),另一方麵是智慧(wisdom; panna; 般若)。這裏慈悲代表愛、慈善、仁慈、寬容等情感方麵的高尚品質,或心靈(heart)的諸品質,而智慧則代表理智的一麵或心(mind)的諸品質。如果一個人隻發展情感方麵的而忽視理智方麵的品質,一個人可能會成為一個好心的傻瓜;而隻發展理智方麵的而忽視情感方麵的品質可能會使一個人變成一個冷酷無情而對他人沒有感情的智力者。因此一個人要想變得完美,就必須兩者同等地發展。這就是佛教生活方式的目標:其中智慧和慈悲是密不可分地聯係在一起的,正如我們稍後將看到的。

在以愛與慈悲為基礎的道德操守(戒學)裏,包含了八正道中的三個要素:正語、正業與正命。(八正道列表裏的第三、四、五部分)。

正語是指 (1) 不說謊話, (2) 不說汙蔑、誹謗以及可能導致個人或群體之間仇恨、敵意、分裂和不和的言論,(3) 不說苛刻、粗魯、無禮、惡毒和辱罵的語言,以及(4) 不說無聊、無用和愚蠢的胡言亂語和流言蜚語。當一個人戒除這些錯誤形式和有害的言語時,他自然就必須說真話,必須使用友善和仁慈、愉快和溫和、有意義和有用的言語。一個人說話不能粗枝大葉:說話要因時因地製宜。如果一個人不能說出一些有用的話,就應該保持“聖默(noble silence)”。

正業旨在促進合乎道義、體麵榮譽和安詳平靜的行為。它告誡我們要戒除殺生、偷盜、不誠實的交易、不正當的性交,並且我們也應該幫助他人以正確的方式過上安詳平靜和體麵榮譽的生活。

正命是指放棄以危害他人的職業為生,如軍火和致命武器貿易、凶器、酗酒、毒藥、殺害動物、欺騙等,而應該以一種體麵榮譽的、無咎的、沒有傷害他人的職業為生。從這裏可以清楚地看出,佛教強烈反對任何形式的戰爭,因為它規定了軍火和致命武器貿易是一種邪惡和不公正的謀生手段。

八正道的這三個要素(正語、正業、正命)構成了倫理操守。應該認識到,佛教倫理和道德操守的目的是促進一種為了個人和社會兩者的幸福與和諧的生活。這種道德操守被認為是所有高等精神成就不可或缺的基礎。沒有這個道德基礎,就不可能有精神發展。

接下來是精神訓練(定學),其中包括八正道的其他三個要素:即正精進、正念(或Attentiveness; 專注)和正定。(八正道列表中的第 6、7和8部分)。

正精進是指以活力意誌 (1) 防止諸邪惡和不善的心狀態生起,(2) 去除一個人內在已經生起的諸邪惡和不善的心狀態的生起,和 (3) 產生、使尚未生起的諸良好和善的心狀態生起,以及 (4) 發展並完善一個人內在已經出現的諸良好和善的心狀態。

正念(或專注)就是勤奮地覺知(aware)、具念(mindful)和專注(attentive)於 (1) 諸身體活動(kaya),(2) 感覺或諸感受(vedana),(3) 諸心的活動(citta) 和 (4) 諸觀念、思想、概念和事物(dhamma; 法)。專注於呼吸的練習(anapanasati; 安般念)是為了精神發展而與身體相關的眾所周知的練習其中之一。還有其他幾種方法可以培養與身體相關的專注,例如各種禪修模式。

對於諸感覺和諸感受,一個人應該清楚地覺知諸感受和諸感覺的所有形式,愉悅的、不愉悅的和中性的,以及它們如何在自己體內出現和消失。

對於諸心的活動,一個人應該覺知自己的心是否有貪欲、是否有嗔恨、是否有妄想癡迷、是散亂還是專注的等等。用這種方式一個人應該覺知所有心的活動,它們如何生起和消失。

對於諸觀念、諸思想、諸概念和諸事物,應該知道它們的本質,它們如何出現和消失,它們是如何發展起來的,又是如何被壓製和摧毀的等等。精神培育或禪修的這四種形式在《四念處經》(Satipatthana-sutta)中有詳細說明(正念的設置)。(注2)

精神訓練的第三個也是最後一個要素是導致禪那(Dhjana)四個階段的正定,通常稱為出神或神遊(trance or recueillement)。在禪那(Dhjana)第一階段(第一禪; 初禪),若幹強烈的欲望和某些不善的思想,如貪欲(sensuous lust)、惡意(ill-wil)l、倦怠(languor)、憂慮(worry)、掉舉(restlessness)、懷疑(sceptical doubt)(五蓋)等被拋棄,而保持若幹喜悅和幸福的感受以及某些精神活動。在第二階段(第二禪; 二禪),一切智力活動都被抑製,心的平靜和“專一”得到發展,而喜悅和幸福的感受仍然得到保留。在第三階段(第三禪; 三禪),喜受(一種活躍的感受)也消失了,而同時在具念舍(mindful equanimity; 具念的和好)之外,快樂的性質仍然存在。在禪那的第四階段(第四禪; 四禪),所有的感覺,甚至快樂和不快樂、快樂和悲傷的感覺都消失了,隻有純粹的平靜(equanimity; 舍支)和覺知(awareness)。

其餘兩個要素:正思惟與正見,構成智慧(慧學)。正思惟是指無私的放棄(selfless renunciation)或不執著的思想(detachment)、愛的思想和非暴力的思想。這些思想延伸到一切眾生。

非常有趣且重要的是,在這裏要注意,無私不執著、愛和非暴力的思想歸類與智慧這一邊。這清楚地表明,真正的智慧賦有這些崇高的品質,而所有自私欲、惡意、仇恨和暴力的思想都是一種智慧缺乏的結果 – 在生活的各個領域,無論是個人的、社會的還是政治的,都是如此。

正見是如實對事物的了知,而四聖諦正是如實解釋諸事物的。因此正見最終歸結為對四聖諦的了知。這種了知是看見終極實相(the Ultimate Reality)的最高智慧(the highest wisdom)。根據佛教的說法,了知有兩種:我們通常所說的了知是知識,是一種積累的記憶,是根據某些給定的數據對某個主題的理性把握。這稱為“相應地知道(事見)”(anubodha)。它不是很深刻。真正深刻的了知被稱為“洞察”(pativedha; 理見),在其真實本質上看見一個事物,而不是看見其名字和標簽。隻有當心沒有一切不清淨並通過禪修得到充分發展時,這種洞察才有可能。

從對道諦的這一簡短描述中,人們可以看出它是一種每個人都應該遵循、修習和發展的生活方式。就是身、語、意的自律,自我發展,自我淨化。它與信仰、祈禱、崇拜或儀式無關。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它不含有任何通常稱為“宗教性的”成分。這是一條憑借道德、精神和理性的完善而通往實現終極實相、通往完全自由、快樂和祥和平靜之道。

在那些佛教國家裏,宗教場合都有古樸而優美的習俗和儀式。它們與真正的大道(the real Path)沒有什麽關係。但它們在滿足某些宗教情感和那些對教義理解較淺的人的需求,以及幫助他們逐漸走上此大道(the Path)方麵有其價值。

關於四聖諦,我們要履行四種職責:第一聖諦是杜卡(dukkha; 痛苦),生命的本質,它的痛苦,它的若幹悲傷和喜悅(sorrows and joys),它的不圓滿和不滿足(imperfection and unsatisfactoriness),它的無常和非實質性(impermanence and insubstantiality)。對此,我們的職責是把它作為一個事實而清楚、完整地理解它(parihnejja)。

第二聖諦是杜卡(dukkha; 痛苦)的根源,即貪欲(lust; 原文作desire, 欲望)、“渴求(thirst)”,由所有其他的激情、煩惱染汙和不清淨(passions, defilements and impurities)所伴隨。僅僅了解這一事實是不夠的。這裏我們的職責是丟棄它、消除它、摧毀它和根除它(pahatabba)。

第三聖諦是杜卡(dukkha; 痛苦)的息滅、涅槃(Nirvana)、絕對真理(the Absolute Truth)、終極(究竟)實相(the Ultimate Reality)。這裏我們的職責就是要證悟實現(realize)它(sacchikatabba)。

第四聖諦是導向涅槃的證悟實現之道。一種僅僅此大道(the Path)的知識,無論多麽完整,都是不夠的。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的職責是遵循它並堅持它(bhavetaba)。(注4)


卷一前言、作者序言、佛陀、第一章 佛教的心態、第二章 四聖諦之第一聖諦:苦、第三章 第二聖諦:集、第四章 第三聖諦:滅

卷二第五章 第四聖諦:道、第六章 無靈魂的教義

卷三第七章 禪修或精神培養、第八章 佛陀的教導和當今世界

卷四精選經典文本、縮寫、精選參考書目、詞匯表、索引


【免責聲明】【版權協議】【隱私條款】

【禪世界論壇】

 

【禪世界現代漢語版】《相應部》《中部》《長部》《增支部》《小部》 和 《清淨道論》

【禪世界現代漢語版】經典翻譯 PDF EPUB電子書下載

《禪世界WIKI辭典》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