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世界

禪世界是一個獨立的、非政治的和非營利的佛法修學機構,是一個供同修交流和砥礪的平台。我們使用先進網絡技術,以開發修行者個人化、社區化和智能化的交互虛擬世界為目標,長期為此時此地的修行者服務。禪世界網頁:chanworld.org
正文

《佛陀的教導》第四章 第三聖諦:滅

(2024-02-13 11:18:17) 下一個

《佛陀的教導》

第四章 第三聖諦:滅

卷一前言、作者序言、佛陀、第一章 佛教的心態、第二章 四聖諦之第一聖諦:苦、第三章 第二聖諦:集、第四章 第三聖諦:滅

卷二第五章 第四聖諦:道、第六章 無靈魂的教義

卷三第七章 禪修或精神培養、第八章 佛陀的教導和當今世界

卷四精選經典文本、縮寫、精選參考書目、詞匯表、索引


第四章 第三聖諦:滅

尼羅達:“杜卡(DUKKHA; 痛苦)的息滅”(NIRODHA: ‘THE CESSATION OF DUKKHA’)

第三聖諦是指:存在擺脫痛苦的連續性、杜卡(Dukkha; 痛苦)的連續性的解放、解脫、自由。這稱為杜卡(Dukkha; 痛苦)的息滅聖諦(Dukkhaniodha-ariyasacca),也就是涅槃(Nibbana),更廣為人知的是其梵文形式的涅槃(Nirvana)。

為了徹底消除杜卡(Dukkha; 痛苦),一個人必須消除杜卡(Dukkha; 痛苦)的主要根源,即“渴求(thirst)”(tanha),正如我們之前所看到的。因此,涅槃也被稱為Tanhakkhaya(渴求的滅絕)。

那麽你會問:可是什麽是涅槃呢?為了回答這個十分自然和簡單的問題,所寫之書卷帙浩繁;它們越來越混淆了這個問題而不是澄清了它。對這個問題唯一合理的回答是,它永遠無法用語言完全和令人滿意地回答,因為人類的語言太過貧乏而無法表達絕對真理或終極實相(即涅槃)(the Absolute Truth or Ultimate Reality)的真實本質。語言是由人類創造和使用的,以表達他們的感官和他們的心所經曆的各種事物和觀念。象絕對真理這樣的超凡脫俗的體驗不屬於這樣的範疇。因此無法用語言來表達這種體驗,就象魚的詞匯中沒有詞語來表達堅實陸地的性質一樣。烏龜告訴它的朋友魚,它(烏龜)剛在陸地上散步後回到湖裏。“當然,” 魚說,“你是說遊泳。” 烏龜試圖解釋不能在陸地上遊泳,陸地是堅實的,可以在上麵行走。但魚堅持認為不可能有這樣的東西,陸地必須象它的湖一樣是液體,有波浪,而且在那裏必須能夠潛水和遊泳。

言語是代表我們所熟知的事物和觀念的符號。這些符號不會也不可能傳達甚至普通事物的真實性質。在了知真理方麵,語言被認為是具有欺騙性和誤導性的。所以《楞伽經》(Lanhavatara-sutra)就說無知者們就如一頭大象落入泥沼一般深陷言語之中。(注1)

可是我們又不能沒有語言。不過如果用積極正麵的詞語來表達和解釋涅槃,那麽我們立刻就會抓住與那些詞語相關的一種觀念,可能恰與涅槃原意相違。因此,我們通常使用負麵的詞語(注2) – 這也許是一種危險較少的模式。因此經常用這樣的負麵詞語,如Tatihakkbaya(Extinction of Thirst; 渴求的滅絕)、Asamkhata(Uncompound; 未結合的; Unconditioned; 無條件的; 無為的)、Virdga(Absence of desire; 離欲)、Nirodha(Cessation; 息滅)、Nibbana(涅槃; Blowing out or Extinction; 熄滅或滅絕)來參照。

我們再考慮以下在巴利文原典裏找到的若幹涅槃的定義和描述:

“涅槃是那渴求的徹底息滅,舍棄它,摒棄它,擺脫它而解放,放下對它的執著(離執; 脫離; 離欲)。”(注3)

“一切依緣事物(有條件事物; 有為法)的平息,放棄一切煩惱染汙,渴求的滅絕,放下執著(離執; 脫離; 離欲),息滅,涅槃。”(注4)

“比丘們啊!什麽是絕對(Asamkhata; Unconditioned; 無條件的; 無為)的東西呢?比丘們啊!它就是欲望的息滅(ragakkhayo)、嗔恨的息滅(dosakkhayo)、妄想癡迷的息滅(mohakkhayo)。比丘們啊!這就是絕對的東西。”(注5)

【禪世界注】:本書對欲望(desire)和貪欲(lust or thirst; 渴求)在很多地方混用而不嚴格區分。嚴格說,所謂貪嗔癡裏的貪指貪欲(尊者菩提比丘用英文lust),而欲望(desire)應該是中性的。當然貪欲屬於欲望。八正道的各個要素是判斷欲望為貪欲或邪欲與否的標尺。欲望本身也是現象,也是無我的。即使有貪欲,也是有辦法去改變和根除的。正確的欲望(right desire; 正欲)是八正道修習實踐的動力。

“羅陀啊!渴求的滅絕就是涅槃。”(注6)

“比丘們啊!一切無條件的或有條件的事物,在它們當中,放下執著(virdga)是最高的。也就是說,擺脫狂妄我慢的自由、渴求的毀壞(注7)、執著的根除、連續性的切斷、渴求(tanha; 貪愛)的滅絕、放下執著(離執; 脫離; 離欲)、息滅、涅槃。”(注8)

佛陀的大弟子舍利弗麵對一位遊行者(Parivrajaka)“什麽是涅槃”的直接問題時,他的回答與上麵佛陀給出的Asamkhata的定義相同:“貪欲(尊者菩提比丘用lust; 本書作者用desire)的滅絕,嗔恨的滅絕,妄想癡迷的消滅。”(注9)

“放棄和摧毀對五取蘊的欲望和渴愛:那就是杜卡(dukkha; 痛苦)的息滅。”(注10)

“連續性和變異遷流的息滅(‘The cessation of Continuity and becoming)(Bhavanirodha)就是涅槃。”(注11)

進一步,對於涅槃,佛陀說道:

“比丘們啊!有未出生的、未成長的、無條件的事物(the unborn, ungrown, and unconditioned)。如果沒有未出生的、未成長的、無條件的事物,那麽不會有對出生了的、成長了的、有條件的事物的出離(escape)。因為有未出生的、未成長的、無條件的事物,所以有對出生了的、成長了的、有條件的事物的出離。(注12)

“在這裏,堅固性(地)、流動性(水)、熱性(暖性; 火)和運動性(風)(solidity, fluidity, heat and motion)等四種元素沒有立足之地;長與寬、細與粗、善與惡、名與色的概念全都消滅了;既無此世也無他世、既無來也無去也無住(nor coming, going or standing)、既無死亡也無出生也無諸感官對象(諸根塵)。” (注13)

因為涅槃是用否定詞表達的,所以有很多人錯誤地認為它是消極的,並且表達了自我消滅。但涅槃絕對不是自我消滅,因為根本沒有自我可以毀滅。如果有的話,那麽這是自我的妄想癡迷的消滅、錯誤的自我觀念的消滅。涅槃是負麵(消極)的還是正麵(積極)的說法是不正確的。“消極”和“積極”的觀念是相對的,並且屬於二元性的範疇。這些術語不能應用於涅槃、絕對真理(Nirvana, Absolute Truth),它超越了二元性和相對性。

否定詞不一定表示負麵狀態。巴利語或梵語中表示“健康”的詞是 arogya,是一個否定詞,字麵意思是“沒有疾病”。但arogya(健康)並不代表負麵狀態。“不朽Immortal”一詞(或其梵語對應詞Amrta或巴利語Amata)也是涅槃的同義詞,是負麵的,但它並不表示負麵的狀態。負值的否定並不是負數。涅槃的著名同義詞之一是“自由”(巴利文 Mutti,梵文 Mukti)。沒有人會說自由是負麵的。但即使是自由也有消極的一麵:自由總是從阻礙性的、邪惡的、消極的事物中解放出來。但自由並不是負麵的。因此,涅槃,Mutti或Vimutti(絕對自由),是擺脫一切邪惡的自由,是擺脫渴愛、仇恨和無明的自由,是擺脫所有二元性、相對性、時間和空間術語的自由。

我們可以從《中部》的第140經(Dhatuvibhanga-sutta)中得到涅槃作為絕對真理的一些想法。這個極其重要的開示是佛陀在一個陶匠的棚屋裏,在寂靜的夜裏給富拘娑提(Pukkusati)(已經提到過)講的,佛陀發現他聰明又熱心。

這則經裏中相關部分的精髓如下:人是由六大元素組成:堅固性(地)、流動性(水)、熱性(暖性; 火)和運動性(風)(solidity, fluidity, heat and motion)、空(space)和識(consciousness)。他分析了它們,發現它們沒有一個是“我的(mine)”、“我(me)”、或者“我自己”。他了知識(consciousness)如何出現和消失,以及愉快、不愉快或既非愉快亦非不愉快的感受如何出現和消失。通過這種認知,他的心變得沒有執著(detached)。然後他發現自己內心有一種純粹的寧靜(equanimity; upekha),他可以通過這種寧靜來成就任何高級精神狀態(境界),並且他知道因此這種純粹的寧靜將持續很長一段時間。但他轉念一想:

“如果我將這種清淨和淨化的寧靜集中在無限虛空處(the Sphere of Infinite Space; 空無邊處),並發展出與之相符的心,那就是一種精神建構(mental creation; samkbatam)(注14)。如果我將這種清淨和淨化的寧靜集中在無限意識處(the Sphere of Infinite Consciousness)…… 在無所有處(the Sphere of Nothingness)…… 或於非想非非想處(the Sphere of Neither-perception nor Non perception),並發展出與之相符的心,那就是一種精神建構(mental creation; samkbatam)。” 然後他既不在精神上建構,也不意願連續性(continuity)、變異遷流(decoming; bhava)或消滅(vibhava)。(注15)

由於他不建造(造作)或不意願連續性(continuity)、變異遷流(Becoming; bhava)或消滅(vibhava),所以他不執取於世間的任何事物;因為不執取,所以不焦慮。因為他並不焦慮,所以他的內心完全平靜(paccattamyeva parinibbayati 完全熄滅)。他知道:“出生已盡,梵行已曆,當辦已辦,已無餘事。”(注16)

於是,當他體驗到一種愉快、不愉快或既非愉快亦非不愉快的感受時,他知道它是無常的,它不會束縛他,也不會帶著激情去體驗它。無論這種感受是什麽,他都會體驗它而不被它束縛(yisamyutto)。

他知道所有這些感受都會隨著身體的破裂消解而平息,就象一盞油燈的火焰,在油和燈芯耗盡時熄滅一樣。

因此,比丘啊!如此賦稟的人具有究竟智慧(the absolute wisdom; 絕對智慧),因為所有杜卡(dukkha; 痛苦)的滅絕之智是絕對聖智(the absolute noble wisdom)。

他的解脫建立在真理之上,毫不動搖。比丘啊!非實相(unreality; mosadhamma)是虛假的; 而實相(reality; amosadhamma)、涅槃,就是真理(Truth; Sacca)。因此,比丘啊!一個有如此賦稟的人就具備了這個絕對真理。因為絕對聖諦(paramam ariyasaccam)是涅槃,也就是實相。”

在其他地方,佛陀明確地使用“真理”一詞來代替“涅槃”:“我將給你教導真理和通向真理之道。”(注17) 這裏的真理絕對意味著涅槃。

那麽,什麽是絕對真理呢?根據佛教的說法,絕對真理就是世界上沒有絕對的東西,每個事物都是相對的、有條件的(conditioned; 有為的)和無常的,並且沒有象自我、靈魂或阿特曼(Self, Soul or Atman)那樣不變的、永恒的、絕對的在內或在外的本質。這就是絕對真理。真理從來都不是負麵的,盡管有作為負麵真理的一種流行的表達方式。證悟這個真理,即不帶妄想癡迷或無明(avijja)而如實看見諸事物(jathdbhiitam),就是渴愛渴求(Tanhakkhaya)的滅絕,杜卡(dukkha; 痛苦)的息滅(Nirodha),也就是涅槃(注18)。有趣且有用的是,在這裏記住大乘佛教對涅槃的看法與輪回沒有什麽不同,“生死即涅槃”,取決於你看待它的方式 – 主觀地或客觀地。這種大乘觀點可能是從原始上座部巴利文經典中發現的諸觀念發展而來的,我們剛才在簡短的討論中提到了這些思想。(注19)

認為涅槃是渴愛滅絕的自然結果,這是錯誤的。涅槃不是任何事物的結果。如果它是一種結果,那麽它就是由一個原因產生的一種效果。它會是samkhata “產生的”和“有條件的”(緣起)。涅槃既不是因也不是效果。它超越因和效果。真理不是一個結果也不是一個效果。它不是象一個神秘的、心靈上的、精神的狀態,例如禪那(禪定; dhyana)或三摩地(samadhi)。你唯一能做的就是看見它、證悟它。有一條通往涅槃證悟之道。但涅槃並不是這條道路的結果。(注20) 你可能沿著一條路到達一座山,但這座山不是結果,不是路的結果。你可能會看到光,但光不是你的視力的結果。

常有人問:涅槃之後還有什麽?這個問題是不成立的,因為涅槃是究竟真理。如果它是終極的,那麽後麵就不會有任何東西了。如果涅槃之後還有什麽,那種東西才是究竟真理,而不是涅槃。一位名叫羅陀(Radha)的比丘以另一種不同的方式向佛陀提出了這個問題:“涅槃是為了什麽目的(或結局)呢?” 這個問題預設了涅槃之後的某些事情,即它假定了涅槃的某種目的或結局。於是佛陀回答說:“羅陀啊,這個問題不得要領(也就是說,它離題了)。一個人過著梵行生活,以涅槃作為其(梵行)進入絕對真理的最後投入,作為其目標,作為其最終的結局。(注21)

一些流行的、不準確的措辭,如“佛陀死後進入涅槃或般涅槃(圓寂)”,引起了許多對涅槃的想象性猜測。(注22) 當你聽到這句話的那一刻,“佛陀進入涅槃或般涅槃(圓寂)”時,你把涅槃視為一種狀態、一個領域或有一個其中有某種存在的位置,並嚐試用據你所知的“存在”一詞的含義來想象它。“進入涅槃”這個流行詞在經典原文中沒有對應的詞。沒有“死後進入涅槃”的說法。有一個詞parinibbuto用來表示佛陀的死亡或已證悟涅槃的阿羅漢,但它並不意味著“進入涅槃”。Parinibbuto的簡單意思是“完全逝去”、“完全滅亡(熄滅)”或“完全滅絕”,因為佛陀或阿羅漢死後沒有再存在(re-existence)。

那麽,出現了另一個問題:佛陀或阿羅漢死後會發生什麽呢?這屬於不可回答的問題(avjakata; 無記)類別。(注23) 甚至佛陀談到這一點時,他也表示,我們詞匯中的任何詞語都無法表達阿羅漢死後所發生的事情。佛陀在回答一位名叫婆蹉(Vaccha)的遊行者時說,象“已出生”或“未出生”這樣的術語不適用於一位阿羅漢的情況,因為那些與“已出生”或“未出生”等術語相關的事物 – 色、受、想、行、識 – 都被完全摧毀和根除,在他死後永遠不會再升起。(注24)

阿羅漢死後,常被比作木材供應結束時一團火熄滅,或燈芯和油用盡時一盞油燈的燈火熄滅。(注25) 在此應當清清楚楚地明白,不容含混:與熄滅的一朵火焰或一團火作比較的事物,不是涅槃,而是證悟涅槃的由五蘊所組成的“眾生(being)”。必須強調這一點,因為很多人,甚至一些偉大的學者,都誤解和曲解了這個指涅槃的譬喻。涅槃從來不與熄滅的一團火或一盞油燈相比。

還有另外一個很流行的問題:如果沒有自我(Self),沒有阿特曼(Atman),誰能證得涅槃呢? 在我們談到涅槃之前,讓我們提出一個問題:如果沒有自我(Self),現在誰在思考呢?我們之前已經看到,是思想在思考,思想背後沒有思想者。同樣地,是智慧(wisdom; 般若; patina)、證悟(realization)證得涅槃。證悟的背後沒有其他的自我。在討論杜卡(dukkha; 痛苦)的起源時,我們看到,無論它是什麽 – 是存在(being; 眾生)、事物(thing)還是係統(system) – 如果它具有生起的本質,那麽它本身就具有它的息滅、它的摧毀的本質、根源。那麽杜卡(dukkha; 痛苦)、輪回、連續性的循環,具有生起的本質,它也必須具有息滅的本質。杜卡(dukkha; 痛苦)因“渴求” (thirst; tanha)而生起,因智慧(wisdom; 般若; panha)而息滅。正如我們之前所見,“渴求”和智慧兩者都都在五蘊之內。

因此,它們的生起和息滅的根源都在五蘊之內。這就是佛陀名言的真正意義:“在這有情眾生(sentient body)六尺之軀內,我說此世界,此世界的生起,此世界的息滅,以及導向此世界息滅之道。”(注26) 這意味著所有四聖諦都可以在五蘊中找到,即在我們自己之內。(這裏用“世界”(loka)這個詞代替杜卡(dukkha; 痛苦))。這也意味著沒有產生杜卡(dukkha; 痛苦)的生起和息滅的外在的力量。

當根據第四聖諦(下一個要修習的)來發展和培養智慧時,它就能看到生命的秘密、如實的事物真相。當秘密被發現,當真相被看見時,所有在幻象中狂熱地產生輪回連續性的力量都會變得平靜,無法再產生任何業-形成(karma-formations; 業行),因為不再有幻象,不再有對連續性的“渴求” 。它就象一種精神疾病,當病人發現並看到疾病的原因或秘密時,它就會被治愈。

在幾乎所有宗教中,隻有在死後才能成就至善(the summum bonum)。但涅槃可以就在今生實現證悟;沒有必要等到你死後才“成就”它。已經證悟真理、涅槃的人是此世界裏最幸福的人。他擺脫了所有折磨他人的“情結”和困擾、憂慮和麻煩。他的精神健康非常完美。他不後悔過去,也不沉思未來。他完全活在當下。(注27)

因此,他以最純粹的方式欣賞和享受諸事物而沒有自我投射。他喜悅、歡欣,享受著清淨的生活,諸根愉悅,無憂無慮,寧靜祥和。

因為他沒有自私、嗔恨、無明、自負、傲慢以及所有這些“煩惱”,所以他是清淨而溫柔的,充滿博愛、慈悲、和善、同情、理解和寬容。他對他人的服務是最純粹的,因為他不為自己設想。他一無所獲,無所積累,甚至沒有積累任何精神上的東西,因為他擺脫了自我的幻象和對變異遷流的“渴求”。

涅槃超越所有二元性和相對性的術語。因此它超越了我們的善與惡、正與邪、存在與不存在的概念。甚至用來描述涅槃的“快樂”(sukha)這個詞在這裏也有完全不同的含義。舍利弗曾經說過:“朋友啊!涅槃就是快樂!涅槃就是快樂!” 優陀夷卻問道:“但是,舍利弗,我的朋友!如果沒有感受,那能有什麽快樂呢?” 舍利弗的回答非常富有哲理,超出了一般人的理解範疇:“沒有感受本身就是快樂”。

涅槃是超越邏輯和推理的(atakkavacara)。無論我們如何經常作為一種徒勞的智力消遣而參與有關涅槃或終極真理(Ultimate Truth)或實相(Reality)的高度思辨的討論,我們永遠不會以這種方式了知它。一個幼兒園的孩子不應該去爭論相對論。相反如果他耐心、勤奮地學習,有一天他可能會了知它。涅槃是“由智者內在來實現證悟的”(paccattam veditabbo vinnuhi)。如果我們耐心而勤奮地遵循此大道(Path),認真地訓練和淨化自己,並獲得必要的精神發展,有一天我們可能會內在實現證悟它,而無需用令人費解和冠冕堂皇的話語來勞累自己。

因此,現在讓我們轉向通往涅槃證悟之道。

(卷一終)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