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中一塵

................................................................................................................................
個人資料
文章分類
正文

中國人學日語、英語的對比:對美國華人學英語的啟示

(2024-11-12 06:43:41) 下一個

中國人學日語、英語的對比:對美國華人學英語的啟示

中國人學日語相對容易、學英語難,費時費力、效果還不好。筆者根據自身學習、工作經曆,較為詳細地說明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然後針對美國華人學英語,提出幾點建議。

學習經曆

我在中國出生成長,大學專業日語,後來讀碩士、留學日本,在中國大學教日語。二十多年前,來美國讀博,後來在一所州立大學教書,同時還教日語。出版有日文、英文專業書籍。

教學工作體會

下麵具體說明中國人學日語、英語的差異,分兩種情況:中國大學生和中國留學生。首先,中國日語專業大學生,中學沒有學過日語,在大學裏認真學習四年,聽說讀寫基本上可以過關。相比之下,英語專業學生很難做到這一點,即使中學有六年英語基礎。類似地,美國學生學日語也比較困難,如同中國人學英語。

其次,中國人到日本留學、工作,通常十年以後都可以流利講日語。而中國人來美國留學工作,二、三十年以後還不能流利講英語的,大有人在。

通過以上兩個有可比性的例子,我們可以說,中國人學英語之所以難,主要原因就是中英兩種語言的差別較大。下麵以說為例,具體說明。

說英語的難處

主要有三個原因。第一,語言的節奏。節奏就是每個音節所占的時間,類似音樂裏的節拍。中日兩種語言基本上都是平均節拍,一個音節一個節拍,而英語不同,有時一個音節占一個節拍,有時兩三個音節一個節拍。為了做到這一點,就需要連讀和音變。連讀就是原本獨立的兩三個單詞連在一起,聽起來好像一個單詞。音變包括輔音脫落、濁化、以及元音弱化。我的體會是,從中文切換到英文,腦子裏需要一個意識, 好像按開關。

其次,記憶單詞。日語詞匯大約一半和中文相同、類似,中國人可以過目不忘。同時,很多日語詞匯都有漢日兩種形式,如果你不知道日語固有詞匯,可以用“漢語”代替,而且漢語比日語更高雅(晦澀),如同法國人說英語時常常使用來源於法語、拉丁語的英語詞匯。相比之下,中國人記憶英語單詞很困難,無需贅述。

第三,文化差異。在一個具體情況下,說什麽妥當?什麽樣的反應是得體的?什麽樣的表達是奇怪的、生硬的、不符合習慣的?這需要長期學習,下麵提幾點建議。

美國華人怎樣做?

經常可以聽到華人抱怨英語不好,在工作上失去一些機會。怎麽辦?

針對單詞和文化差異,隻能廣泛閱讀各種書籍,聽廣播、看電視。如果有具體問題,可以Google,很多網站提供有益信息,多看幾家,選取可靠的。提醒一點,你需要很長時間,至少二十年,才能做到較為得心應手,不要著急,也不要灰心,堅持才能成功。另一方麵,你每天每一個微小的進步,都是有益的,都是一塊磚,最後會成為一座房子。

關於英語發音和節奏的問題,Youtube 有很多錄像,很有幫助。另外,華人還有一個有利條件,就是你的孩子。從孩子出生起,你就和他講英語,最初你是他的老師,幾年以後他就可以教你一些東西。孩子上中學以後,你們的角色反轉,他成為你的老師,而你的英語經過十幾年、二十幾年的磨練,聽起來已經接近美國人了。

You’ll sound like American.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藍天白雲915LQB 回複 悄悄話 第一,語言的節奏。節奏就是每個音節所占的時間,類似音樂裏的節拍。中日兩種語言基本上都是平均節拍,一個音節一個節拍,而英語不同,有時一個音節占一個節拍,有時兩三個音節一個節拍。
。。。。。。

你這個說法是錯誤的,節拍是語言的最小單位,最小單位,是指能清晰地發出一聲,中國人之所以,說英語無論多少年,也說不對的原因是,這個最小的單位就沒搞明白,這就是英語的音節,比如,川普是一個音節,因為它隻有一個元音,但是,中國人讀成川普,兩個元音,特朗普三個元音,甚至讀成四個元音,亂加元音,造成重音和節奏混亂,中國人再怎麽學也不可能學會英語。

其實,如果方法正確,哪怕是一句,也能與母語的人,說得一模一樣。
藍天白雲915LQB 回複 悄悄話 你說的原因,英語與漢語的差別,造成學英語難的原因是對的,但是,為什麽母語是英語的人,用幾個月的時間,就能說很好的漢語呢?所以,還是學的方法不對。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