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特累

留下一些文字,供日後回味
正文

2025闔家旅美記之十七

(2025-10-07 21:41:29) 下一個

書接上文。 我和老二最後終於登上了遊船,駛往自由女神島。 船艙內擁擠不堪,我和兒子找到了二樓的兩個座位做下。不一會兒,一位印度裔老者站到了我麵前,後麵還有一大家子。我有點不好意思,就把我的座位讓給了他,走出船艙,到甲板上吹風去了。隨著遊船的前進,曼哈頓的高樓大廈漸行漸遠,而自由女神像也在我的眼前越來越清晰,很快就看到了她的全貌。 女神長裙的顏色偏綠,左手持書,右手高舉,擎著那金黃色的火炬。 底部的基座,磚石古樸,莊嚴肅穆。 女神雙唇微閉,深邃的眼睛凝視前方的大海,好似在等待著千千萬萬奔向自由的人們。 自由這個東西,實在是奇妙。以她之名,有人造福,有人作惡。 評判自由的標準也被世俗不停地篡改,成為可以利用的工具。 但我永遠堅信,追求自由是人類的天性。 她既可以是內心的自由,也可以是身體的自由,既可以是精神的自由,也可以是財富的自由。 無論是哪一種自由,她不能被任何意識形態隨意的踐踏和剝奪。我認為這才是自由之精神,才是自由之目的。 

船靠岸後,我和老二並未進入自由公園,而是僅僅圍著女神像走了一圈,拍了些照片,就算是瞻仰完畢。回到碼頭排隊登船,這裏有很大的遮陽棚,避免了日曬之苦。 我們回程要搭乘的遊船需要先經停埃利斯島再到紐約。 我一開始沒有反應過來,但等遊船停靠在埃利斯島碼頭的時候,我才記起這裏曾是19世紀美國移民局審查新移民身份的地方。很多早期的移民包括中國勞工都曾經在這裏受到不公平的對待,成為美國移民史上非常不光彩的一頁。  那些踐踏人權和自由的故事就發生在不遠的自由女神像下,對於這個“自由”的國度,實在是個巨大的諷刺。 自由女神不自由啊。 

回到紐約市區,我們的下一個目的地是華爾街。 我們直接打車到了華爾街的銅牛附近。 銅牛旁邊排了長長的隊伍,人們等著一個一個在銅牛身旁拍照留念。 我和兒子沒有湊熱鬧。 接著往前閑逛起來。路過一家星巴克,進去點了杯咖啡,然後問是售貨員是否可以用下洗手間。售貨員說可以,並給了我一個密碼,輸入後才可以進去。 沒有消費,估計就不能用他們的廁所了。 我和兒子走到了一個路口,可以看到路牌上的WALL STREET字樣。 街道十分狹窄,兩側的建築高聳,頗有壓迫感。 不遠處看到一座TRUMP BUILDING,門前懸掛著美國國旗和一麵看不清文字的黑色旗幟,難道是川普旗?身處世界的金融中心,實在無法想象數以兆記的財富每時每秒地在這條街道上流動,我這個不算愛財之人,如果浸淫其中,估計也不得免俗,希冀加入著金錢的遊戲,分得一杯羹,過上“紙醉金迷”的生活,嗬嗬。。。

我和兒子接著打車從華爾街到911遺址和新世貿中心參觀。 下車不遠,就走到了雙塔的遺址,他們現在已經分別變成了兩個正方形的水池,水池中心各有一個正方形的石井,不知寓意為何。 水池圍牆上的鋼板上刻著所有逝者的姓名,有些名字上還插著鮮花和美國國旗,讓人動情。這一個一個名字後麵都有一個鮮活的生命和家庭,他們的生命被瞬間摧毀,他們的家庭陷入無盡的悲痛。我堅信,任何試圖用無辜者的生命去實現的事業,都是不正義的,都不能被歪曲,不能被原諒。

我和兒子隨後搭上一輛出租車回酒店。司機先生來自巴基斯坦。他年輕時去到沙特的一家汽車配件廠做工程師 ,後來又被公司派到了美國的工廠任職,便在紐約定居了。 他的孩子全去了加州工作,他退休後,還是喜歡紐約,留了下來,開起了出租車。 他說以前紐約的治安非常糟糕,他自己被搶劫過很多回。 但朱利安尼當了市長後, 采取強力措施,一舉扭轉了局麵。現在紐約的治安已經好很多了。 到現在,紐約市民還很感激這位朱市長。我們一路聊了很多,頗為盡興。 

回到酒店,我們計劃先去樓下的法餐館吃頓晚飯,然後晚上去百老匯看漢密爾頓音樂劇。 據說這家法餐館是米其林飯店,口碑很不錯。 前台站著三位女士,態度禮貌但並不熱情。得知我們要訂位,中間的女士說隻有TERRACE的空位了,室內的座位都訂滿了。 我說沒有問題,訂了下來。 我們回到酒店稍微修整,準時5點半下樓到了餐館。 我們被領到了外麵的座位,這裏好似一個花園,周圍有花圃環繞,非常有情調。接待我們的帥哥服務生熱情禮貌。我並未點任何葡萄酒,而是點了一杯德式生啤,服務生連連點頭,說這也是他的喜愛。 他說如果我要第二杯,他會推薦另外一個口味。我連說YES。 老二點了個香煎三文魚,我點的是鵝肝醬和煎羊排。分量都不大,但味道不錯。尤其是鵝肝醬,超級地道。 服務帥哥推薦的第二杯啤酒是比利時口味,口味香鬱。這頓飯吃的十分舒服,米其林推薦,名不虛傳。當然,價格不菲,兩個人吃了將近280刀,也算是奢侈了一把。 

吃完飯,我和兒子連忙打車去百老匯的劇院。路上堵得一塌糊塗,離劇院還有300米的時候,司機建議我們下車走過去。 我們聽從了建議。果然,整個大街被堵得水泄不通,要不是提前下車,我們都會遲到。 雖然我也有去百老匯看場音樂劇的計劃,但漢密爾頓不在我的劇目單上。 這部音樂劇的風格,我無法欣賞。 但兒子說這是他和很多朋友最為中意的音樂劇。為了滿足他,我就隻好陪同了。 這個劇院前廳,空間很小,進場時擁擠非常。 我們的座位在最高層,視野不算好, 可能是定位定得太晚的原因。 看了上半場,我算是知道為何年輕人喜歡它了。這不音樂劇的音樂元素裏包含了很多嘻哈說唱,非常符合年輕人的口味。 劇情在我看來十分老套,尤其是漢密爾頓出軌一事作為主要情節,實在是無厘頭。 但與時俱進的音樂風格可能是一個開創性的表演,所以才會風靡全球,賺的盆滿缽滿吧。 中場休息,上衛生間的人們排起了長隊,從廁所門口一直排到樓上,蔚為壯觀。 不過人們都很遵守秩序,擠而不亂,可見觀眾素質還是值得稱道的。 

我們9點多從劇院出來,便又沿著時代廣場走回酒店。今天的人流似乎比昨天還多,人行道顯得十分擁擠。我們未做停留,在霓虹燈和廣告牌的閃爍下,匆匆地逃離了這嘈雜之地。 

待續。。。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