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觀時事

潘曉來信的作者之一。老麽哢嚓眼的。不迎合不爭論,不自以為是否定其他,不以為掌握真理,隻是口無遮攔唧唧歪歪。
個人資料
正文

中國模式下西風壓倒東風結論顯示出人類文明裏一馬平川空白地帶

(2023-12-02 14:37:40) 下一個

中國模式下西風壓倒東風結論顯示出人類文明裏一馬平川空白地帶

2013年7月6日

何必

要聞

習近平:中歐應通過對話解決分歧和摩擦……(略。)

這是現如今的中國不?

白祖誠老先生發來的圖文並茂。

(何必注,略。)

來看看相關內容吧。

(何必注,略。)

洋鬼子中文媒體的相關文字。

(何必注,略。)

老左派電子雜誌的相關說辭。

(何必注,略。)

來自俺收到的電子郵件的相關內容。

(何必注,略。)

白祖誠老先生發來的相關內容。

(何必注,略。)

王飛淩郵件組的相關內容。

(何必注,略。)

洋鬼子中文媒體如此文字有趣不?

2013年06月19日 06:25 AM

西風壓倒東風?

英國《金融時報》專欄作家 西蒙•庫柏

(何必注,略。)

嗬嗬。

裝修噪音裏的寫作。

現如今中國之亂,有目共睹,而且愈演愈烈了吧?

因此,看了前麵引文最後洋鬼子中文媒體這篇文字,是不是讓人感慨萬千?

西風壓倒東風?

這個結論,是不是依然蓋棺定論?

這個問題,實在太大,牽扯到太多因素。

從這麽個文字看,很是淺顯易懂,平易近人,老少鹹宜不是?

但就作者所列舉的現象,是不是就能夠得出這樣的結論?

現如今,從東方國家來看,情況確實很糟糕。

美國重返亞太,說21世紀是亞太為中心。

隻不過,這個中心,也是唯利是圖的。或者說,所謂的中心,更多指的是經濟層麵上的。至於說政治、法律乃至文化,就目前以及可見的趨勢看,沒有任何可以後來居上的跡象。

新加坡、香港等地都是以英語為事實上的官方語言;在日本,英語也是很受推崇的,更不用說中國了,從江澤民到李疙瘩肉,要求家人隻能說英語,早就盡人皆知。全世界恐怕找不到另外的國家,最高領導人要求不說母語;而中國人(包括海外華人,下同)幾乎人人都有個英文名字,這在全世界也隻此一家別無分店,特別是那些個連家鄉都沒有出去過的少男少女們,一個個也都是什麽詹姆斯啦米切爾啦之流,除了被通緝時增加難度之外,看不到有其他功用……

現如今的東方國家,亂象頻仍。東西方按照什麽為分界線呢?當然是中東—北非了。中國新左派代表人物之一的王小強曾經撰文,說阿拉伯—伊斯蘭世界為東方與西方之間建立了一道防火牆,如若不然,東方文化恐怕早就會是另外一番模樣了。

可就是中東北非,現如今亂得也昏天黑地。昨天俺的文字專題就埃及穆爾西政權倒台以及茉莉花風潮的事兒唧唧歪歪過。這恰恰是王小強所指的防火牆的劇烈震蕩。西風東漸對於防火牆影響到底是什麽?

可是,比中東、北非這好多年都是全世界眾口一詞火藥桶更麻煩的是,東亞以及東北亞地區已經取代中東而成為現如今全世界的火藥桶。東北亞四個國家,互相對立形成了組合級數,其中,中國與日本、朝鮮與韓國等等都是劍拔弩張,時時刻刻可能擦槍走火,更不用說,中國與東南亞國家之間越來越緊張的關係了……

所有這些,讓東亞以及東北亞地區達成經濟一體化甚至政治聯盟的設想成為扯蛋,什麽亞盟啦亞元啦,更是癡人說夢。

南亞的情況也不見得好到哪兒去。印度和巴基斯坦這對宿敵,到現在沒有任何改善關係的實質性動作,這倆南亞大國,帶動了區域性的緊張局勢,而且,印度與中國的龍象之爭,也是軍備競賽的一個重要因素;而中國對瓜達爾港的管理、以及印度染指中國南海,讓形勢愈發複雜化……

如此,現如今全世界都在議論紛紛,如果新的世界大戰爆發的話,歐洲恐怕不會成為導火索,問題越來越應該出現在亞洲。

韋伯有著政治成熟之說。那麽,亞洲在政治成熟方麵,確實乏善可陳。

實際上,不僅僅是政治。在經濟上,亞洲國家也很是六一兒童攢兒,很是粗鄙而淺陋。中國經濟自不待言,房地產崩盤以及錢荒所表現出來的經濟能力之差,有目共睹;日本的暗被禁三的經濟政策,也很是輕薄而自私……就此,俺說亞洲國家不僅僅沒有政治成熟,同樣也沒有經濟成熟。

在文化上,亞洲國家麵對著文藝複興後歐洲文明,甘拜下風。中國老左派以及毛派們口口聲聲什麽文化自覺,但是,使用的話語體係完全是西方式的,沒有任何中國自身的貨色。十多年前,中國人就口口聲聲,現如今中國話語已經完全德國化,從概念到思維,概莫能外。現如今中國的語言之中,外來語裏有超過七成都來自日語,而日語裏的概念更多也是脫亞入歐的結果。

不消說,文藝複興之後,歐洲擁有了人類文明的議程設置以及遊戲規則製定的權力,其他地方隻有亦步亦趨屁顛屁顛的份兒,不管是奧運會,還是諾貝爾獎,抑或競爭力。

但是,這就是西風壓倒東風了麽?

如果僅僅根據作者所指稱的現象,得出如此結論,恐怕為時尚早吧?

事實上,西方人裏的左派,對於如此論調,也一直說三道四。

在所謂全球化進程中,西風壓倒東風,西方人掌握了議程設置權力,自私自利,雙重標準,讓西方之外的地區越來越貧困化、邊緣化乃至垃圾化。全球化之中,全世界貧富差距越來越大,這不僅僅招致了非西方國家體係的反抗,也使得西方國家內部對於人類走向的嚴重分歧。

也因此,才出現了對什麽世界體係論乃至文化霸權的高度質疑,也才出現了東方主義等等向西方文化優勢乃至霸權提出挑戰和詬病的形形色色的說辭。

西方文化一股獨大,對於人類來說,是不是福山所謂曆史的終結?要知道,連福山本人現在都改變了終結之說,看到西方模式和道路未必是全人類的唯一。

東方文化因為東方國家經濟、政治乃至軍事落後而在近代一直到當代處於自愧弗如的狀態,但是,如果從超然物外的角度看,東方文化的一敗塗地就是命中注定的麽?風水輪流轉,東方文明風光不再,就能夠說明西方的大獲全勝麽?西風壓倒東風就木已成舟不可逆轉了麽?

從該文的說辭裏看,恐怕很難得出如此結論吧?

西風壓倒東風。

問題是,什麽是西風呢?

如此文字,如果讓西班牙人、意大利人、特別是自命清高的法國人看了,會是什麽樣的反應呢?

法國佬對盎格魯薩克遜及其產物美國式的文明嗤之以鼻,認為什麽好萊塢啦NBA啦麥當娜啦統統不過是一大堆垃圾,正經八百的文明,還是存留在歐洲大陸。

全世界也流行,如果真要進行人類文明思索與研究,德國是趨之若鶩之處。

這篇文字,通篇都在說英語的優勢,可英語畢竟隻是拉丁語係之中的一個分支,並不能囊括全部拉丁語係,更無法覆蓋西風的全部吧?

顯然,作者的偷梁換柱,偷換概念,用英語就蓋棺定論說西風壓倒東風。

其間,不乏清晰可辨的大國沙文主義。

也不乏顯而易見的盎格魯薩克遜優勢情結。

如此以偏概全,也自然難以讓人心悅誠服。

都德的《最後一課》,就是在軍事強力麵前的挽歌吧?

那麽戰後,歐洲國家內部同床異夢貌合神離乃至分崩離析的狀況以及危險也沒有銷聲匿跡吧?不管是比利時還是西班牙,是不是都栩栩如生?

魁北克要脫離英語區而獨立,這在英語優勢論背景下該如何解讀?

蘇格蘭將於明年進行獨立公投,在英語區內部,又該如何解釋呢?

伊拉克戰爭,小布什咒罵德國和法國構成的老歐洲,並且向剛剛從華沙條約組織勝利大逃亡的東歐國家搔首弄姿,稱之為新歐洲,這在西風壓倒東風的背景下,如何塗飾?

而且,國際上也早就流行著美國佬卡根發明的“美國人來自火星,歐洲人來自金星”的說法,說的是歐美越來越南轅北轍,歐美關係越來越充滿了不確定性……

這就是說,哪兒來的完整的西方呢?

既然如此,何來西風壓倒東風呢?

實際上,作者如此說辭,能夠被刊載在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上,也就可以看出來,對於如此說辭最津津樂道目不轉睛的,還是盛產奴才和奸細的中國人之中。

FT中文網嘛,俺喋喋不休,是洋鬼子中文媒體裏最爛的。

而中國人,不管是左派還是右派,都對美國“濫情”,都是言必稱美利堅。

如此奴顏婢膝,全世界也隻此一家別無分店。

中國人裏的左派逢美必反(同時逢俄必軟),隻要是美國就夯不啷全部迎頭痛擊;而右派則對美國愛屋及烏,但凡是美國的,就沒有任何不是,極端者,當然是焦國標那類明目張膽希望中國成為美國第五十一個州、以及曹長青“讚美你,我英雄的美國”這類厚顏無恥的說辭了吧?

因此,西風壓倒東風之說,在中國人裏,是最有市場的。

至於說那些個從西方留學回來的主兒,不管是左派還是右派,也都無一例外全部“掉洋書袋”。張維迎樊綱李稻葵等等自不待言,完全按照美國式的套路圖解中國;而所謂新左派,也是從西方舶來品些個反西方文明倡導中國模式的貨色,也就是說,幹的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勾當,用美國式的理論去反對美國,沒有美國式以外的貨色。(至於說甘陽的儒家社會主義,雞兔同籠了吧?)

中國人嘛,人渣兒唄。

亦步亦趨唯唯諾諾之後,徹底數典忘祖,成為斷了脊梁骨的癩皮狗。

西風壓倒東風不?

可是,就西方式的文明來說,也是具有著明顯的缺陷的吧?

比如,本周俺就“中國人的意誌力在哪裏?”胡說八道的那樣。

心理學是西方式的貨色吧?

文藝複興之後,西方人掌握了文明的話語權。這當然讓西方人具有得天獨厚的文化優勢,可是也有著雙刃劍效應,那就是西方人不可避免以偏概全,以為西方人的理論就是放諸四海而皆準的普世真理。

不管是馬克思啦、達爾文啦,還是弗洛伊德啦、愛因斯坦啦,都是如此。

弗洛伊德學說是不是可以確切描述全人類?還是隻適用於西方人?

中國人的神經類型,與非中國人是不是有區別?

為什麽中國人裏盛產奸細?如果西風壓倒東風,那麽具體到如此問題上,究竟是文化學問題,還是人類學問題?為什麽蘆笛指認中國人一個蹲在牆角臉上掛滿鼻涕的老農站起來就能夠殺人?為什麽中國人可以走自己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為什麽中國人的路越走越窄?……

上周俺就國際上有調查結果說,中國男性是全世界最富於冒險精神之說哼哼唧唧過。在那個調查結果之中,荷蘭人的冒險精神在全世界名列前茅,米國人的冒險精神則每況愈下,……

所有這些個問題,如果僅僅西風壓倒東風,就能夠一了百了了麽?

更何況,西方人內部,也是存在著明顯的差異不是?

俺對周圍人提及這個調查結果,得到的反應基本上都是瞠目結舌,然後就問這是什麽人幹的?怎麽會有如此令人大惑不解的結果?……俺得意洋洋地回複說,這正是人類付之闕如的,或者說,正是迄今為止人類文明的漏洞所在——竟然會出現如此讓人目瞪口呆而又需要建立理論解釋的調查結果及其背後有目共睹的一馬平川的空白地帶。

比利時人很討厭法國人,雖然說討厭者也說法語,因為比利時人開車很少按喇叭,而法國人按喇叭卻是太司空見慣(中國人也如是吧?)而讓人反感,也就是說,同樣語言裏,也存在著不同。

歐洲人討厭米國人,認為美國佬是暴發戶,未開化的下裏巴人……這雖然有著婦孺皆知的酸葡萄心理,但卻顯示出歐洲人與米國人之間的迥然不同。

俺三番五次引用的那個美國讀者文摘在全世界100個城市扔錢包測試道德水平的內容,與有關冒險精神調查一樣,可以看到,西方人的理論體係,也很是宏大敘事,高屋建瓴,可是在具體人的差異方麵的比較調查研究卻非常原始淺薄,以至於讀者文摘竟然要使用扔錢包的方式來測試西方國家道德差異,由此可見,道德狀況區別的研究處於什麽樣的檔次。

因此,該文自鳴得意,西方文化處於不可逾越的優勢地位,可卻還是掛一漏萬,太多問題都明晃晃擺在那裏卻被全世界視若無睹吧?

就此而言,也就中國人會對西風壓倒東風之類的結論頂禮膜拜口耳相傳。

說到底,如此蜻蜓點水甚至指鹿為馬的說辭,也就配在中國人之間傳播。

嘎嘎。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