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觀時事

潘曉來信的作者之一。老麽哢嚓眼的。不迎合不爭論,不自以為是否定其他,不以為掌握真理,隻是口無遮攔唧唧歪歪。
個人資料
正文

房地產宏觀調控繼續不溫不火勢均力敵

(2023-05-10 01:22:20) 下一個

房地產宏觀調控繼續不溫不火勢均力敵

                       2010年8月27日

何必

中國房地產協會副會長朱中一發表演講……(略。)

房地產的說三道四,一直就是現如今的中國最為熱門的話題。

來看看相關內容吧。

千年釋迦古寺 改建商品房

(何必注,略。)

洋鬼子中文媒體的相關報道。

(何必注,略。)

傳統左派電子雜誌的相關說辭。

(何必注,略。)

來自我收到的電子郵件的相關內容。

(何必注,略。)

崔之元發來的相關內容。

(何必注,略。)

白祖誠老先生發來的相關內容。

(何必注,略。)

冼岩發來的相關評論。

(何必注,略。)

嗬嗬。

這一輪房地產宏觀調控,到現在已經四個多月了。

效果怎麽樣呢?

北京當局煞有介事地說,房地產調控取得了初步成效,但部分城市房價依然過高。

嘿嘿。

聽了這種話,就想起文革期間八個樣板戲裏很讓人耳熟能詳的《紅燈記》中由袁世海扮演的鳩山,在一敗塗地潰不成軍的情況下還打腫臉充胖子肉爛嘴不爛口是心非的那句經典的台詞:“皇軍取得了赫赫的戰果!”

在我黨那裏,沒有不取得成效的。要不然,還能是我黨嗎?

可真實情況到底如何,恐怕盡人皆知。

近來,房地產領域裏的那些蠅營狗苟的勾當,發展到了什麽程度?人們把目光轉移到了空置率上。

國家統計局口口聲聲,空置率無法統計。

但新華社不依不饒,拿出國家統計局幾年前有關要與國際接軌建立空置率統計體係的信誓旦旦,向統計局發起了攻擊,人民日報也不敢寂寞,對統計局沒有空置率統計的狀況提出了尖銳的批評。

這很是有趣吧。

現如今,官方媒體不約而同把批評的矛頭直接指向了國務院的相關衙門,這也是以前從來沒有過的吧。此前,受到批評最多的官方部門或者準官方部門,是中國足協,那真是破鼓萬人捶;後來,對某個部門的批評,星羅棋布,而像中央或者國家頂級媒體集中火力攻擊一個部門,這種狀況還是很少見吧。這說明了什麽?樂觀主義者們會借此印證,中國的言論自由還是具有很高程度的,對政府部門的批評可以如此密集而高強度,比洋鬼子那裏並不差。可實際情況是什麽呢?在宣傳禁令五花八門沒有一天不下發的情況下,新華社、人民日報對統計局空置率統計缺失狀況的批評,隻能折射高層的分裂已經公開化了,高房價引發的社會不滿乃至動蕩,最終是要找個罪魁禍首或者替罪羊的。現在的博弈隻是最終結果的前奏。

新華社、人民日報公開指責統計局後,央視才姍姍來遲,跟著屁顛屁顛地向國家統計局發難。

統計局那叫一個裏外不是人啊。

針對空置率,洋鬼子中文媒體也大做文章,建議利用人口普查的機會,調查空置率。其中言之鑿鑿地說,在西方,空置率並不是什麽難以統計的項目,有很多現成的模式可以借鑒乃至照搬,既然中國連流動人口都可以統計,那麽作為不動產的住房空置率無法統計,這也太荒唐了。

央視就是這麽反應遲鈍。也難怪,按照到現在還拖欠著我的勞動報酬的央視新聞評論部著名製片人孫傑那個王八蛋的話說,電視是個太能夠揚名立腕兒的地方了,誰要是想出名成為家喻戶曉走到什麽公開場合都會被人認出來,就去電視節目出鏡。

這也是我幹電視這麽長時間,盡量減少出鏡的原因所在。我不想成為公共人物,特別是不想在泡妞兒逃票偷雞摸狗時被人家認出來,哈哈。因此,我有著太多出鏡的機會,可都被我放棄了,一來是我的模樣的確奇醜無比,經常逗小孩兒說,見過我這麽醜的嗎?二來就是不希望什麽揚名立腕兒。

幹電視非常毀人,習慣了鏡頭(畫麵)語言,就會極大地喪失文字表述能力。我在幹電視之前與介紹我進入央視者胡聊八侃時,就知道幹電視後文字表達能力都受到極大削弱,也是接受了如此提醒,我才在幹電視的同時筆耕不輟。

但是,幹電視者並不都會為文字能力下降而憂心忡忡。相形於揚名立腕兒來說,這種代價算個屁呀。這也是為什麽電視台還是那麽吸引人的緣故。設想,如果沒有電視,趙本山、阿寶、小沈陽、孫紅雷、宋曉軍、大小S等等是個毬啊。

到現在,我知道的拒絕上電視的,也就是孫立平。當且僅當如此,孫立平漢子也。

央視的“清純女主持人”還忙著被李長春的公子睡而得到後來被一把火燒了的大褲衩的恩準呢,而那個還與現如今已經死緩了的王益談婚論嫁的央視主持人劉芳菲也就是個臊,而中宣部一紙禁令不準報道二婚給了最高檢察院副檢察長的王小丫嘛,就更不用說啦,網民都在質問,為什麽她就能夠與王益的姘頭在政治待遇上如此大相徑庭……所以賣的央視他們丫根本就不會像隻靠著文字忽悠的新華社和人民日報那樣對住房空置率和統計局有如此敏感和魄力。

空置率是不是可以計算?這似乎不應該是個問題。可現在卻成了眾矢之的。這說明了什麽?國家統計局真是狗娘養的啊。他們丫除了服從我黨之外,沒有任何可以效忠的對象了。納稅人的錢養活這幫子雜種的,幹出來的卻是如此沒有屁眼兒的勾當。

當然啦,有關王小魯灰色收入的事兒,國家統計局又出麵批駁啦。這明天再說。

房地產調控還在繼續。委府有著類似鳩山那樣的“取得了赫赫戰果”的自欺欺人。但是,房地產調控背後這場央地博弈卻更加血雨腥風。

李克強那個傻幾天內連續發出聲音,要繼續房地產調控,抑製炒作行為。

很是有趣吧。李克強越俎代庖,幹著溫家寶的事情。

但是,就憑李克強那傻嗬嗬的兩下子,憑什麽抑製炒作行為?在法律上,哪兒有“炒作”這麽個概念?你媽的。

張昊發來他與袁劍的skype交談之中,袁劍早就斷定,中國的房地產完蛋了。袁劍此後與張昊的交談當中,也提及他是“做市場”的。可現如今越來越清楚的是,中國並沒有什麽貨真價實的市場。

崔之元發來美國著名的異議人士、哲學家和語言學家、MIT教授喬姆斯基(不知道崔之元曾經供職了9年的MIT有喬姆斯基和黃亞生這樣的人,是不是能夠讓崔之元更多感受?)最近在中國接受媒體采訪時就指出,哈耶克太是個理想主義了,如果世界按照哈耶克的路數,那麽會立即完蛋。全世界沒有任何純粹意義上的市場,美國在破壞市場方麵也真是不遺餘力了。

因此,中國的房地產市場那哪兒叫市場啊。

無法考證的是,“新三座大山”之說是從什麽時候開始出現的。人們非常到位地把住房、醫療、教育並列為新三座大山,指出這是讓越來越多的國人無法承受的壓力,不堪重負,民不聊生,民怨沸騰。後來,又有好事者把養老也加入進去,弄了個什麽升級版的新三座大山,但住房還是恭列其中赫然挺立。

為什麽?看看這幾個領域就知道了。

醫療、教育、養老,這幾項都針對特定人群,並不是每個家庭乃至個人都要麵對的消費,具有很強的階段性,因此在時空上的局限性就很大。

可住房卻不然,每個人都會成天到晚麵對這個消費的現實,無法須臾躲避。

對於一個人來說,在沒有身體或者心理不適的情況下可以暫時沒有醫療消費需要,在完成了學曆教育之後自己也就告別了教育消費,在沒有退休之前也就沒有了養老消費的需要,但卻出生入死都會麵臨著住房消費需要。

因此,在這新三座大山之中,住房是每個人都必須時時刻刻麵對的,也就是由於覆蓋人群規模和麵積之廣泛而公共性最高的。

吼吼。

問題再一次觸碰到了那個敏感之處。隻要是涉及到公共性,那麽問題就一定會非常嚴重而複雜。

也因此,住房問題比三座大山當中其他的那幾個項目都要敏感而麻煩得多,比更容易擦槍走火點燃導火索,從而觸發中國崩潰的多米諾骨牌的第一張。

嘎嘎。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