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觀時事

潘曉來信的作者之一。老麽哢嚓眼的。不迎合不爭論,不自以為是否定其他,不以為掌握真理,隻是口無遮攔唧唧歪歪。
個人資料
正文

北京奧運口號倒著念就成“想摸個一筒就是個一筒”啦

(2023-03-10 14:18:32) 下一個

北京奧運口號倒著念就成“想摸個一筒就是個一筒”啦

          2009年8月8日

承載了十三億國人感情、受到全世界數十億人關注的北京奧運會在北京開幕……(略。)

官方媒體果不其然拿著筆記奧運會周年紀念日大做文章吧。

咱比他們丫牛多啦。內容注定是要豐富多彩滴。

王未名從美國給我發來BBC和世界日報的相關報道。

(何必注,略。)

洋鬼子中文媒體的相關報道。

(何必注,略。)

來自我收到的電子郵件的相關內容。

(何必注,略。)

章力凡發來的相關內容。

(何必注,略。)

冼岩的相關評頭論足。

(何必注,略。)

白祖誠老先生發來的相關內容。

(何必注,略。)

而如下的內容是閑極無聊?

(何必注,略。)

昨天,俺在針對北京奧運會的文字裏又向傳統左派的文膽和旗手張宏良發難啦。俺說,張宏良曾經答應要與我喝酒,但後來就杳無音信,看來喝酒是沒戲咧。

不成想,文字剛剛傳播出去,就收到了張宏良的回饋。

tianyang001

2009年8月7日 12:31

張宏良的信

潘禕兄弟,你好。首先感謝你一直以來發送的文稿,說實話,文稿給帶我的有效信息超過了所有傳統媒體帶給我的信息總和,就憑這一點,就應該喝酒致謝。其次,就是約你喝酒的事情我一直沒忘,最近開會講座比較緊張,稍微緩解下來一定請你。最後,之所以稱呼為兄弟,是因為感覺稱呼先生太酸,稱呼同誌又不知道咱倆是否誌同道合,便自然地想起了兄弟,況且從文中感覺咱倆的脾氣性格很有些類似於江湖兄弟,俺們山東人即便對以拳相向的打架對手,也都是兄弟稱呼的,所以便對你稱呼起了兄弟,並沒有在政治上要拜把子的意思,特此說明。至於咱倆真的打起來誰勝誰負或者說誰能沾到更多便宜,我和你差不多的自信,因為我個頭183,體重180,單憑這質量就具有壓倒性優勢吧?好了,祝潘禕兄弟周末愉快,等著我請你!張宏良

……………………

嗬嗬。

我反正孤身一人,在屋子裏看到張宏良的郵件,禁不住笑出聲來。

(有研究結果表明,一個人獨處時的笑隻相當於兩個人以上共同生活裏笑的數量的不到1/40,所以也要感謝張宏良,能夠讓我在形單影隻的時候發笑。)

張宏良就有關兄弟稱謂的解釋,也太多此一舉了吧。

其實,與我打交道的人,現在可以數出來的,就有常凱、崔之元、黃紀蘇、穆兄等等,彼此都毫無障礙地向對方以“兄”相稱,而沒有那麽多的如此這般的解釋。

普天之下皆兄弟乎?

張宏良牛哄哄展現他的體格:“我個頭183,體重180,單憑這質量就具有壓倒性優勢吧?”

這些內容要是趕上我在那個70多人的大辦公室裏,一向愛開玩笑而成為活寶的我,注定又得大喊大叫:“我!牛!猛男!拉到配種站去!”

哈哈。

張宏良如此身量,充當傳統左派的旗手也算是湊合啦。

張宏良還是比拚類似肱二頭肌的達爾文主義的路數。

這打架勝負與身高和體重的關係究竟如何,恐怕還是得交給自由主義者們用他媽的數學模型進行嚴密的推算。

想必,張宏良看來,俺這等貨色也就是咋咋呼呼吧。

還有不到兩個月,俺就到了知天命的臨界點啦。

這把歲數,祖籍又是江蘇,那不就是個天生挨揍的材料嘛。

可是,俺還是得湊到張宏良的耳朵根子底下,臭不要臉耳鬢廝磨地悄悄告訴他,俺的身高是1.87米!

這點,但凡見過我的人,馬麗珍啦、王煉利啦、華新民啦、穆兄啦、盧躍剛啦、李延明啦、黃紀蘇啦、常凱啦、溫鐵軍啦、樊綱啦、陳淮啦、賈康啦、楊帆啦、曹建海啦、陳敏(笑蜀)啦、楊恒均啦、吳思啦……都可以證明的耶。

體重嘛,俺就嗲嗲地像那些二奶小蜜般酸溜溜色迷迷地裝玩兒——“我不告訴你!”

哢哢。

實際上,俺是新聞人,接觸各式各樣立場觀點的主兒多了去啦。如果因為意見不和就大打出手,那我才叫白活了呢。

而俺最擅長的就是,把一個格外嚴肅的話題進行解構,弄出可以嬉笑怒罵的題材,成為令人前仰後合的玩意兒。

所以,與其說喝酒時動手動腳,還不如琢磨著是不是可以接受俺無處不在的開玩笑哪。

張宏良等收到俺每天一篇如此文字的時間也算不短了。(這裏,最長的恐怕要數溫鐵軍了。)於是,張宏良應該或多或少知道俺的蹉跎歲月。從小寄人籬下受歧視,自殺、被無理要求退學、流浪、乞討、鋃鐺入獄、無惡不作……

俺的中學同學,現在混到美國的大學裏任教。他在1982年我流浪之際,就想以我為題材寫點子什麽。當然,未遂。他的說法就是,我的經曆太獨特啦。如果換了任何一個其他人,很難想象還能夠活下去。我的身體簡直就是個奇跡。經受了那樣多令人觸目驚心的苦難,竟然還若無其事。奶奶的。

進入21世紀,俺在網上泡妞時,還是可以信誓旦旦地說,俺一年連一次感冒都得不到啊。

俺接觸的人裏,真正具有幽默感的人可謂鳳毛麟角。

實際上,太多的苦難,就是得一笑了之,才可以讓我混吃等死到今天。

當然,這是我看到的張宏良所有的文字裏最讓我開心的一個。

我看過後,感覺不錯:張宏良這小子,是個爺們兒。

傳統左派有這麽個旗手,知足吧。

嘿嘿。

現在,回過頭來再看北京奧運會,咱們會有什麽樣的感觸呢?

原本,針對北京奧運會一周年紀念日,是可以圍繞奧運會所帶來的方方麵麵來胡說八道。結果,被張宏良這小子給攪合啦。

算毬了吧。不寫丫挺的啦。

反正從我這狗嘴裏,也吐不出什麽象牙來。

變態樓主:奧運口號“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

暴強回複:乖乖,麻將國粹無處不在,倒過來看居然是“想摸個一筒,就是個一筒!”

嘎嘎。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