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觀時事

潘曉來信的作者之一。老麽哢嚓眼的。不迎合不爭論,不自以為是否定其他,不以為掌握真理,隻是口無遮攔唧唧歪歪。
個人資料
正文

經濟危機讓中國經濟學家成為笑柄

(2023-03-05 23:52:34) 下一個

經濟危機讓中國經濟學家成為笑柄

                            2009年5月9日

何必

全球經濟何時能走出頹勢?……(略。)

對經濟危機,現如今人們的判斷和預期似乎越來越樂觀啦。

咱也就繼續為經濟危機立此存照。或許,什麽時候再來看這次經濟危機時,相關的材料也算是麵麵俱到了。

王未名從美國給我發來BBC的相關報道。

(何必注,略。)

洋鬼子的中文媒體的相關報道。

(何必注,略。)

(何必注,在中國,就變成了單一的GDP啦。)

(何必注,略。)

(何必注,這種消息很是有趣吧。)

(何必注,略。)

環球時報編輯發來該報紙發表的對嗷爸媽上任百日的說三道四。

(何必注,略。)

老周給我發來傳統左派對此次經濟危機的冷嘲熱諷。

(何必注,略。)

(何必注,其中,加快水電建設的建議,很是業餘耶。)

白祖誠老先生發來的相關內容。

(何必注,略。)

在美國的大學執教的王飛淩發來的相關內容。

(何必注,略。)

看看,人們對經濟危機的成因、機理、走勢、影響、作用、出路等等,說法簡直是五花八門不亦樂乎吧。

看上去,那些套用西方人理論框架來解釋此次危機、特別是拿來圖解中國麵對此次經濟危機的說辭,總是感覺頗有隔靴搔癢。如果洋鬼子的套路能夠解釋這些,那麽華爾街金融危機就不應該發生,中國也早就不應該是今天這副德行樣了。實際上,這次危機的發生,不僅僅是華爾街機製的破敗,也不僅僅是資本主義內在的擁有巨大張力的矛盾的表現,不僅僅是全球化和市場經濟的軟肋的大暴露,不僅僅是美國佬主導的經濟模式的失靈(姑且不說失敗吧),更是西方人理論體係的一次尷尬。

上個世紀的那次經濟危機,產生了凱恩斯。這次的經濟危機,是不是會在西方人裏產生什麽劃時代的理論家和思想家?就目前的情況看,並不樂觀。

而對中國來說,太多洋鬼子的理論照貓畫虎地套用,出現過很多讓人啼笑皆非乃至前仰後合的局麵。這也導致了,現如今經濟學家在中國並不是個具備良好口碑的群體。

咱也不說中國的經濟學家當中有那些專門向權力和資本搖尾乞憐到了寡廉鮮恥到了失去最起碼的人格和良知的地步充當代言人的主兒,那已經是道德審判的範疇了。隻是看,咱們身邊的那些人模狗樣的經濟學家們,成天到晚對中國經濟搖頭晃腦大言不慚,對經濟進行著蜚短流長的判斷。而結果卻總是讓他們丫成為人們茶餘飯後談資當中的笑料。宏觀也好,中觀也罷,微觀如是,總是漏洞百出。人們對他們的評價是,還不如賭球呢:畢竟,如果這種賭博隻有勝平負三種結局的話,閉著眼睛隨便指一個,也有著三分之一的正確概率;而如果真是放到了股票市場上,那就更簡單了,無非就是漲跌二者,無論選取哪個,都有半壁江山的勝算。

中國經濟是不是需要獨立於西方經濟學的獨立經濟理論體係?中國特色是不是不僅僅表現在中國的政治體製、國家權力、社會體製和宣傳鼓噪上,在經濟領域是不是也有著中國特色?這種中國特色是不是必須得有相應的經濟理論來支撐和解釋?如果說,吳思的潛規則的概念實在是個頂天立地的發明的話,那麽在經濟理論領域,是不是也應該有如此概念的框架闡釋?當然,吳思的血酬定律則給國內外經濟學家在解釋中國經濟方麵提出了一個很現實而具體的樣板。遺憾的是,到現在根本就看不到中國各式各樣的經濟學家、無論是左還是右,都沒有能夠接住這樣驚天動地的中國特色的理論命題的意願、功力、趨向和成果。

所以嘛,現如今中國的經濟學家們還是連篇累牘地對洋鬼子的經濟學東施效顰邯鄲學步,這實在讓人齒冷。看著他們滿嘴噴唾沫星子嘴角上掛著白沫侃侃而談,說些個與現實漸行漸遠南橘北枳見鬼說人話見人說鬼話的荒誕不經,就感覺真是個鬧劇。

嘿嘿。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