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觀時事

潘曉來信的作者之一。老麽哢嚓眼的。不迎合不爭論,不自以為是否定其他,不以為掌握真理,隻是口無遮攔唧唧歪歪。
個人資料
正文

氣象災害豈止是簡單的天災

(2023-01-28 01:33:29) 下一個

氣象災害豈止是簡單的天災

                                  2008年3月3日

何必

中央氣象台今天早晨六點發布未來三天天氣預報趨勢稱,受東移南下冷空氣影響,今天白天到夜間,華北東部、東北地區、黃淮東部、江淮東部等地將有4~5級偏北風……(略。)

嘎嘎。

看來,這壞天氣還真是和咱們幹上了。沒完沒了。

昨天咱琢磨的就是這氣象災害,今天看來,全國兩會當中的政協會議今兒個下午就召開了,比往年提前了一天,不知道這是什麽征兆;但是,氣象災害與全國兩會如影隨形,似乎在明白無誤地告知著咱們什麽。

由於嚴格而殘酷的意識形態控製,媒體根本無法確切的得知並報道氣象災害的真實狀況。這也是我沒完沒了地引用王未名給我發來的有關信息的目的。

昨天收到小王發美國最大的華文報紙《世界日報》的消息。

雪災 周瑜點將台恐倒塌

(何必注,略。)

實際上,如果將王未名所發的該報紙、以及BBC的相關報道拚湊起來,應該是本次中國南方降雪狀況的原本寫照。而收到越來越嚴密控製的中國官方媒體嘛,洗洗睡吧。

雪災和凍雨能夠給咱們帶來什麽樣的影響呢?曾經也能夠收到我每天一篇如此文字、後來卻莫名其妙對我進行指責、過後又承認指責錯誤者,倒是按照我在博客上留下的電子郵件地址經常給我提供些個素材。其中,也有涉及到這次雪災的。

capitel

2008年2月14日 11:58

人事部國資委追授六人“央企勞動模範”榮譽稱號

(何必注,略。)

除此之外,他還發來了直接針對高層具體人物的評價。

capitel

2008年2月14日 15:33

災後政治秀 胡溫走訪忙(圖)

(何必注,略。)

嘿嘿。

出於保護發件人的考慮,我將其電子郵件全稱進行了簡化。

相信,這種內容在內地是不容易看到的。

其實,現如今的高層在意識形態方麵的抱殘守缺,是盡人皆知的。在涉及到改革開放的理論上,沒有任何突破;而是實踐領域,更是由於能力的巨大欠缺,導致了權力虛置的狀況,具體來說,就是人們耳熟能詳的政令出不了中南海。

如此大規模的氣象災害,卻隻有國務院總理一個人單槍匹馬衝殺在最前線,國務院其他部門的頭頭腦腦,都在旁邊看熱鬧。

最突出的就是,鐵老大的所作所為,一方麵,針對廣東省政協委員對此次氣象災害當中鐵道部的失誤的指責跳將出來一五一十地進行反駁,國內媒體還恬不知恥地評論說這是個好事,可以讓公眾了解公共政策,殊不知,這已經是氣數已盡之前的回光返照,而這種針鋒相對,更是表現出國務院與地方上的素輯不睦乃至深仇大恨,能夠讓我們領略到地方割據的現實狀態與岌岌可危的或然率;另一方麵,鐵道部對於中南海出台的有關大部製的規劃不以為然,公開表示不屑一顧,認為將鐵道部、民航總局等劃歸大交通部的設想狗屁不值,向中南海發出了直接的對抗、挑戰和叫板。

當然,對大部製表示懷疑甚至抵製的,遠遠不是鐵老大劉誌軍,坊間對於大部製是不是能夠避免類似發改委這種“小國務院”主掌中國社會事務從而架空國務院的狀況也憂心忡忡。就目前擊鼓傳花的態勢看,高層本著得過且過的原則,避免任何傷筋動骨的體製變遷,隻是修修補補的小打小鬧,試圖將中國的問題係數留給繼任者。由是,改變中國亂象,基本上成為了不可能。

於是,我們看到的情況就是,改革開放被高調慷慨陳詞著,但是,改革開放的共識已經破碎,改革開放的動力已經消失,改革開放的成果已經被否定。著名的憲政論者陳永苗幹脆將改革開放說成是“世界末日”。這讓借著改革開放一夜暴富的中國右派們麵臨著生死存亡的局勢。與此同時,在實際操作層麵上,人們又目瞪口呆地發現,口口聲聲改革開放之際,各式各樣的計劃經濟產物都在回歸,類似價格管製、國有經濟主掌國民經濟、權力對權利的壓製愈演愈烈、官僚體係無法無天、等等。

這就形成了一個非常尷尬的局麵,指望著市場化,已經無路可退;而指望委府,又呈現政令出不了中南海【鳳凰衛視曹景行與我私下裏分析認為,是中南海不出政令;而《華夏時報》總編輯呂平波(筆名水皮)則在與我交談時認為,中南海更想用行政權力幹預市場。】的狀況。

這樣,我們就不得不在市場失靈與政府(在中國是委府)失靈同時存在的情況下苟且偷生。這種雙失靈的狀況,似乎在預示著,中華民族命途多舛,到現在也實在搖搖欲墜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