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觀時事

潘曉來信的作者之一。老麽哢嚓眼的。不迎合不爭論,不自以為是否定其他,不以為掌握真理,隻是口無遮攔唧唧歪歪。
個人資料
正文

鐵礦石並購案當中中國人的呆傻癡囁

(2023-01-25 01:04:46) 下一個

鐵礦石並購案當中中國人的呆傻癡囁

                        2007年12月25日

何必

針對必和必拓並構力拓一案,中國可能會采取行動……(略。)

嗬嗬。

這個消息,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也許並不是什麽值得關注的事情。不過,其中所透露出來的信息,還是讓咱這等眼睜睜看著中國苟延殘喘的主兒們想入非非。

這裏麵,涉及到了太多的機構,比如中投公司,比如黑石……這些都有著很大的新聞評論空間,可以連篇累牘地說三道四。不過,在此暫且放他們丫一馬,於此不贅。

必和必拓並購力拓,成為今年全球市場上最大的新聞之一。人們一直在關注著此事的動向和進展。

原本,這兩國國際鐵礦石巨頭,一個在澳大利亞,一個在英國,與咱中國人沒啥相幹。可恰恰就是這哥兒倆的一舉一動,讓咱中國人或如履薄冰,或惱羞成怒。

這不,中國方麵高調出麵,要“阻擊”那兩個洋鬼子機構之間的結合交媾。

這很讓人奇怪吧?人家發達國家內部的企業並購,礙著你中國人什麽事了?憑什麽你要咬牙切齒?還要動用經濟乃至政治手段去幹涉?這時候,怎麽不像中美貿易時那樣,中國官員恬不知恥地聲稱不要把貿易問題“政治化”?這時候,怎麽不提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了?動用政治手段幹預跟中國沒有任何關係的發達國家企業之間的產權交易,這顯而易見,是中國特色在國際上的應用,從政治方麵看,這無疑會給中國權力幹預市場的惡跡向海外輸出授人以柄。

但中國為什麽急不可耐地要不擇手段幹這麽缺德的事情呢?友人發來的郵件,倒是為此提供了解讀的背景和氛圍。(由於引用的內容稍微多了些,就不加框了,還是按照今年我在挪威和西班牙時歪打正著的老規矩,引用完畢後用加長省略號表示。)

鐵礦石市場整合牽動中國神經

(何必注,略。)

嘿嘿。

這種現象出現並非偶然。2004年,我就曾經就中國在國際市場上鐵礦石收購當中份額越來越大,但在價格製定的話語權方麵卻顯示出日益尷尬的局麵喋喋不休過。到了後來,這種窘境愈演愈烈,中國人好大喜功、自以為是、一夜暴富、偷雞摸狗的嘴臉在國際上暴露無遺,習慣於用中國國內蠅營狗苟的方式的中國人,在國際上成為讓地球人笑掉大牙的怪物,在經濟事務的操作上連個咿呀學語的小屁孩都不如。

其實,這種狀況遠不止在鐵礦石收購領域,包括劉其兵的中儲銅事件、陳久霖的中航油事件、以及中儲糧、中儲棉等事件當中,我們都能夠看到,十惡不赦的中國人,是如何狼心狗肺地拿著咱們的國民財富揮金如土,屢屢被國際大鱷輕而易舉撕咬得體無完膚的。

今天的消息是,中石油回歸讓國際大鱷狂賺,中國官方表示“值得反思”。奶奶的,就這麽一個表態就萬事大吉了,讓全體13億國民為6000萬股民買單,並且讓那麽多中國家庭把養命錢都投放到股市當中,瞬間蒸發,坐視自己的納稅人的財富被國際資本“合理合法”、明火執仗地劫掠過後,連個亡羊補牢賊走關門的措施都沒有,就一句反思輕描淡寫一帶而過,這就是現如今公權力在責任方麵的真實德行樣。

具體到必和必拓與力拓之間的翻雲覆雨,中國方麵怒不可遏,如果這種事情發生在中國國內,當局早就動用黑社會力量搞定了。隻是,在中國國外,中國境內的黑社會勢力還遠遠達不到能夠呼風喚雨的能力,可又對讓中國無法忍受的憑空製造“供不應求”局麵而讓中國作為全世界最大的買家增加掏腰包頻率與數額的情勢。

於是,中國方麵也曾經設想並實施過直接買了丫挺的點子。王未名從美國給我發來BBC的相關報道。

2007年12月04日 格林尼治標準時間14:02北京時間 22:02發表

 轉寄朋友   打印文稿 

中國企業欲收購國際礦業巨頭

(何必注,略。)

這種情況看上去很是讓人唏噓不已吧。中國在鐵礦石方麵的巨大需求,造成了這種資源的價格飆升。寶鋼在此挺身而出,卻讓人哭笑不得。

清華崔之元發來的內容,則更為具體。

Cui Zhiyuan

2007年12月5日 0:43

寶鋼董事長稱收購力拓可能性很大

(何必注,略。)

而人們看到的情況是,中國人為壓低國內資源的價格,但是,瘋狂的經濟增長,快速讓中國國內的資源消耗殆盡,迅即成為了資源的淨進口國。我們親身經曆著,中國將自己的煤炭資源低價賣給日本人,並借以形成日本ODA(政府開發援助)對華貸款的起始,所有對華貸款項目最初都用於對日出口中國煤炭的基礎設施建設,而深謀遠慮的日本人,超出現實需求進口中國煤炭,將用不了的部分用來填海,也就是說,在中國低價出口煤炭之際,實現了將煤礦從中國到日本的平移,並且在二次開采時絕不會出現礦難,但中國卻形成了大量資源枯竭城市,短短十幾年,就從風光無限的資源開采及其所帶來的揮金如土當中,淪為一座座地下被掏空、礦工大量失業、婦女廣泛靠賣淫為生的死城。

不僅如此,中國資源高消耗的增長方式,使得中國的資源利用率出奇的低下;而當經濟增長作為改革開放乃至政治權力存在和延續的唯一合法性之際,用經濟增長來抑製社會矛盾、延緩火藥桶爆炸時機,就成為不二選擇。也因此,中國就成為全世界比如鐵礦石價格飆升的始作俑者。友人發來了相關內容。

中國需求推動鐵礦石價格繼續走高

(何必注,略。)

嘎嘎。

咱早年間判斷,中國瘋狂的經濟增長將會使中國成為全世界的過街老鼠,此言不虛吧?

中國自己壓榨國民的財富,在所有生產要素以及經濟資源方麵,都任憑價格機製的扭曲狀況曠日持久地存在並惡化著。簡單地看,在中國的礦難當中,死一個人的賠償不過區區兩萬塊錢,這種人的性命的價值估算,恐怕也是改革開放到現在咱們最值得歌功頌德的了吧?即使當局出台規定,礦難死人每人要賠償20萬元,也還是讓人悲憫到在中國人命的物美價廉。

用如此草菅人命的方式,維持著中國作為全世界加工廠的地位,在客觀上和結果上成就了與時俱進的中國特色的國際主義,為全世界赤橙黃綠青藍紫膚色的人們提供廉價產品以及所附帶的服務,維持全世界的低通脹水平。

而國際上卻根本不買中國人的帳,反而因為中國對資源血盆大口而唯利是圖地價格節節攀升。因此,從經濟角度看,無論如何我們也無法排除現如今中國國內日趨嚴峻的通貨膨脹形勢當中,外部性輸入的通貨膨脹因素的存在;換言之,在中國向全世界輸出壓低通脹之際,國際上卻在向中國輸入通貨膨脹。

當然,這又是中國當局與國際勢力合謀宰割中國國民的一個經典案例。

可悲的是,這種行徑到現在愈演愈烈。

對此,咱們能夠怎麽著?

人們看到,鐵礦石事件當中,中國的角色逐漸被逼到了死角。

友人發相關內容。

礦業巨頭合並或令中國陷入困境

(何必注,略。)

這也就告訴我們,中國正在經曆著被洋鬼子屠殺的新鮮曆程。與八國聯軍在中國的燒殺劫掠不同的是,這次的屠宰則是兵不血刃,不用花費一槍一彈,隻是通過類似鐵礦石交易的私下談判,就讓中國走向了不歸路。

全世界鐵礦石資源的高度壟斷,讓中國人也無可奈何。

友人發相關材料。

鐵礦石定價權可能進一步倒向供應方

(何必注,略。)

透過鐵礦石的重重迷霧,我們還能夠看到什麽?中國的畸形的經濟增長,正在造成人類曆史上空前絕後的資源危機。這種情勢,將會以讓人類脫胎換骨的方式被後代刻骨銘心。

至於說,中國如此瘋狂的資源掠奪,會不會產生一場國際性的軍事衝突,甚至新的世界大戰,恐怕現在誰也無法給出確切答案。

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國在帶動國際資源價格上漲方麵功不可沒。許崢發來的材料當中,就有相關的評論。

中國資本看中的投資標的都會漲價:

中國參與全球化的過程,近幾年正在出現一種新現象——資本輸出,參與全球資產並購。聯想收購IBM的PC業務、TCL收購法國湯姆遜、中海油收購優尼科,都是中國企業“走出去”的新方式。金融企業參與國際並購,則是中國資本輸出的最新動向——中國投資公司入股黑石集團、國家開發銀行入股英國巴克萊銀行、中信證券入股貝爾斯登,都屬中國資本“走出去”的高級階段。

對於中國企業和中國資本這些新的遊戲參與者,國際市場給予了特別的關注,市場競爭、國家安全、政治歧視、民眾敵意等種種因素,都可能成為影響中國資本國際並購成敗的問題。從市場角度來看,中國的參與,同時也為國際市場提供了一個“題材”——這裏也許隱藏著重大的商機。這是國際資本市場的“大鱷”們不會輕易放棄的。

前幾年,中國企業“走出去”還主要體現在大量地買油買礦。據了解,那時就已經有不少國際資金在關注中國的收購,並且利用中國收購的機會來賺錢。其基本做法是,一旦它們窺探到中國準備收購的海外石油或礦產等資產,便會提前進行布局,搶先投資或收購。等到中國企業加入之後,再提高價格賣給中國企業。既然“中國需求”已成為影響國際市場的重大題材,為什麽不把握機會大賺一筆呢?作為熟悉國際市場規則、對於市場盈利機會高度敏感的國際資金,進行類似的操作是完全有可能的。這種情況下,中國企業也許會“買得到”,但很可能“買貴了”。

今年有國家開發銀行參與的兩樁並購案,典型地展示了中國參與國際並購的道路崎嶇。(何必注,略。)

但現在我們得到的消息卻是,中國在收購力拓方麵的前景越來越無法讓人樂觀。友人發相關材料。

中國企業收購力拓的可能性很小

(何必注,略。)

習慣於政治化生存的中國人,無論什麽事都要放在政治坐標係當中進行考量,這種習俗也深深地嵌入到了經濟行為當中。

作為暴發戶的中國,也樂意於旁若無人地宣示自身的富足繁華和驕奢淫逸,對於國際並購等事務幹脆使出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招數,嚷嚷的滿世界都是,鬧得地球人都知道,結果呢?讓對方乃至競爭對手早就嚴陣以待,最終殺得中國人抱頭鼠竄。

現如今,在中國對必和必拓與力拓的並購案當中,我們還是能夠看到如此這般的荒誕不經。

丫挺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